APP下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6-03-18林亚芬

关键词:结构性供给应用型

林亚芬

(福建江夏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林亚芬

(福建江夏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当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传统需求侧改革下存在困境,如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结构不合理,学科标准与专业人才素质要求不匹配,师资队伍与实践教学新变化不适应,评价机制未能满足“管办评分离”要求等。对此,提出要加减乘除多种举措并举,开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新路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校;应用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通过调整结构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从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提出,到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当前经济领域的一个热点,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产出地,不仅要通过改革自身来适应当前经济环境,更负有推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有效的社会责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成为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都积极探索和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科学化、特色化和社会化。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辩证关系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推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是互相影响、共同促进的辩证关系。

1.1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外延

从字面来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供给+结构+改革”。(1)供给,也就是提高供给质量。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正是高校教育的产出形式。通过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高校供给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2)结构,也就是调整结构来合理配置资源,让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说到底就是人才培养结构的优化调整,包括专业结构、学科结构、师资结构、评价体系等。(3)改革,也就是破除旧的、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产生新的更优的替代模式。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可能一成不变、墨守成规,必须适时调整、扫清不利于人才培养的障碍,时刻准备着用新鲜的心态、饱满的激情来培养高校人才。

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一方面是总体方向的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从宏观层面牢牢抓住供给侧改革的整体方向。在这种大环境大背景下,高校为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下大力气,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是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调创新的作用。这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大大加快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1.3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方面,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对应用型人才的提供具有积极意义。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首先需要应用型实干型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提供科技服务。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的转型升级能够促使高校的科技服务功能更加突出,进而有助于激发社会力量、行业协会及企业的活力。

2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传统需求侧改革下的困境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40.0%,不仅全国整体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行列,有部分发达地区开始进入普及化阶段。随着不少高校的转型,应用型人才在“量”上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但应用型人才“质”的情况令人堪忧。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传统需求侧改革下的困境表现如下:

2.1 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结构不合理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结构不合理,表现在:(1)专业与产业脱节,综合性明显。2014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要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两年多来虽然全国不少高校加快实施转型升级,但历史遗留问题依然存在。当前不少高校专业设置上仍然“大而全”,缺乏对产业发展的前瞻性,缺乏人才的应用型培养的考虑。(2)新专业设置趋于热门考虑,未考虑实际办学。不少高校为保证招生数量,在专业设置上趋于热门,而未能完全结合学校自身办学实际,新专业的办学能力水平欠缺。(3)高校专业设置重复性高,缺乏特色。高校往往热衷于投入成本少的专业,从投入--产出来看似乎明智,但长此下去,高校专业的特色将逐渐削弱,更严重影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2 学科标准与专业人才素质要求不匹配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科标准与专业人才素质要求不匹配,表现在:首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还未彻底。传统高校在人才培养上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而应用型高校则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育人模式。但目前,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他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实践教育形同虚设的问题。其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科标准未能适应时代需求。当前不少高校在学科建设力度不足,仍然停留于老版本、旧观念上,不能与时俱进,无法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再次,高校具有“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本应引领社会导向,创办学科标准、输出的人才应具有标杆作用,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因此,高校部分学科建设的滞后亟需高校的顶层设计,亟需高校进行改革。

2.3 师资队伍与实践教学新变化不适应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影响,高校对学生实践学时不断增加,对实践教学环节也日益重视,这迫切要求增加高校教师队伍结构中“双师型”教师的数量。然而,当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与实践教学新变化不适应,这表现在:首先,“双师型”教师量的增加,质却难以保证。由于行业中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未设立畅通的绿色通道,一方面是高层次人才的职称无法立即转评;另一方面,高层次人才具备丰富的实际操作能力,但其理论知识并未达到高校教师要求;此外,其实践操作能力强并不能等同于其实践教学能力强。其次,一线教师抵触情绪严重,惰性导致其不愿主动改革。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教师只要上课讲讲理论知识就够,而教师自身并未具备行业要求的实践能力,更不用说实践教学能力了。再次,高校对教师实践教学的考评与激励机制不完善。当前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侧重于理论教学和科研能力,并未对教师实践教学进行考评,同时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

2.4 评价机制未能满足“管办评分离”要求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推进管办评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未能满足“管办评分离”要求。一是不少高校在对人才培养的评价上,仍停留于理论课程的评价,未建立独立的实践课程评价体系。二是不少高校对人才培养评价缺乏学生对学习效果的评价,缺乏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评价,依然处于自我评价的阶段。三是国家缺乏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的规范评价。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评价未能做到规范、科学,组织发展较为缓慢。四是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评价结果运用不到位。当前不少高校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反馈系统,但未能使评价结果起到激励与约束作用,这需要开创政府与高校协同治理的模式。

3 加减乘除并举:开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新路径

开创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径,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加减乘除多种措施并举,增加应用型人才有效供给,减去“产能”与“库存”,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乘法效应,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3.1 做好加法,增加应用型人才有效供给

做好加法,增加应用型人才有效供给。首先要树立应用型人才有效供给的正确思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输出,不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而是通过加强人才质量控制,促使市场需要此类型的人才。因此,高校人才培养需要具有前瞻性。其次,明确人才培养标准,树立行业标杆。各高校要规范专业人才培养,细化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标准,并努力让人才培养标准具有学校自身特色。再次,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师资队伍。教育主管部门应完善高校引进行业人才的绿色通道,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人才到高校后扫除职称转评的障碍;各高校应健全教师到企业进修深造的制度,提高教师尤其是“学院派”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各高校还应根据学校实际,进一步完善教师职称评定的方法,鼓励教师实践教学,并创造条件支持教师通过团队合作、企业合作等方式发明新技术。

3.2 善用减法,去“产能”,去“库存”

善用减法,去“产能”,去“库存”,主要是通过政府与高校共同发力。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整合各大高校专业资源,着力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因同质化带来的人才重复供给问题。要引导高校利用专业群、特色专业、特色学科来转型升级,避免应用型人才的无效供给。要把精准扶贫落实到位,重点扶持落后地区学校,确保各大高校人才培养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各大高校应审时度势,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通过结构性调整,控制专业总量,减少不合理的专业设置,改造提升现有专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还应注重服务地方经济。不同区域、城市,其地方经济发展都具有特殊性,应用型人才主要服务于地方,因此,高校还应把地方经济的特色与实际情况来作为专业设置考虑的要素之一。

3.3 巧用乘法,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乘数效应

巧用乘法,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乘数效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高校应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首先,优化课程体系,服务创新创业。高校应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丰富各类专业知识的教育资源,运用“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其次,重视实践教学,改革考核方式。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同,不应仅以期末考试作为考核结果,而应重视过程考核。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重视其实践能力的考核与平时学习的考核。再次,加强校企合作基地与平台建设。通过校企合作,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实现了信息共享,对学生日后创新创业的作用不容小觑。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包括孵化园、科技创业园、校外实践基地等,为学生创造创新创业的直接机会,以平台建设推动高校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3.4 干好除法,放松管制,推进管办评分离

要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去除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评价机制中的不合理部分,政府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推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政府、学校、社会三方共同治理新局面。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应加快制定国家教育基本标准,并做好顶层设计,引导并做好监管工作。其次,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注重办学质量提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来提高供给,适应国家大环境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再次,社会组织要有担当意识,完善组织机构,切实做好第三方社会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与公正。只有三方合力,才能推动高校应用型人才的有效供给。

[1]李金奇.市场机制导向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4):34.

[2]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1/26/c_1117904083.htm , 2016-01-26.

[3]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s180/moe_633/201607/t20160706_270976.html,2016-07-06.

[4]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49/201505/186927.html.

[5]张旭.高等教育供给侧综合改革推动创新创业发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32.

[6]林毅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6.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Mode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al Reform of Supply Front

LIN Ya-fen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supply front and the education mode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is coherent.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supply front, problems have emerged from the education mode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such as the inconsistence between specialty settings and market needs, the incompatibility of subject criterion with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the inadaptation of teaching faculty to new changes in practical teaching, and,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etc.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measures be taken to explore new education modes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structural reform of supply front;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pplication-oriented

G647.38

:A

:1672-2841(2016)04-0046-03

2016-11-10

林亚芬,女,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结构性供给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临床人才结构性改革正当其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