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探索

2016-03-18聂慧芝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高教学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互联网时代

聂慧芝(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探索

聂慧芝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新特征,主要表现为:师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注重互联网的主动利用、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变革和理念出现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采取创新策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提升:构建服务管理网络数据平台、采用线上线下双线教学模式、建立一体化移动网络平台、构建学生综合网络应用平台。另外还要密切与学生的联系、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流、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双线教学模式;网络应用平台

Abstract:In the Internet Plus era,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presents new features mainly as follows: the closer conne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 focus on the Internet,the active us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methods and ideas of innovation and change. In this context,it should adopt the innovation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which includes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of construction of service management network data platform,using online and offline to establish double teaching mode,building integrated mobile network platform and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platform. In addition,it also should closely contact with students and use the Internet to communicat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Keywords:Internet Plus era;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double teaching mode;network application platform

引言

互联网的发展和进步,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全新变革,并且成为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容忽视的是,互联网也深刻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内容,有力的推动教学资源共享,同时也便利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网络资源复杂多样,良莠不齐,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虽然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方便,但他们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容易受网络信息的影响。因此,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该认识其带来的挑战,结合新形势和新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完善对策。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从而更好满足新要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征

互联网的发展和进步,深刻影响人们的日常和工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新挑战。同时,“互联网”+时代具体明显的自由、开放、包容、个性化特征,深刻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为实际工作带来新变化,其显著特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师生之间的联系更紧密

互联网打破界限,方便师生间的联系,为日常工作和学习创造便利。“互联网”+时代,师生之间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进行交流,增进相互联系与互动。并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困难,帮助学生妥善解决存在的问题。[1]同时在互联网的支持下,能积极对学生开展引导工作,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扎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项工作,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

(二)注重互联网的主动利用

利用网络教育形式,在互联网环境下,采取有效的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的思想观念、价值观、道德观念、行为举止都产生重要影响。要主动利用互联网这一媒介手段与拓展平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提升。发挥互联网收集、处理资料的便捷功能,做好分析和整理工作,掌握正确的方法,更好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三)方式变革和理念的创新

互联网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重要影响,给各项工作带来全新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提出更高要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求在知识、技能、眼界、能力等方面得到综合提升,而互联网环境下,要求组建更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2]并认清楚形势,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生活等进行综合考查,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探索

虽然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由于一些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偏低,管理制度没有严格落实,与“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和要求不符合,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提升。为有效弥补这些缺陷与不足,结合“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机遇,作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有效对策,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

(一)构建服务管理网络数据平台,提高工作效率

重视互联网的合理及有效利用,使其更好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数据平台。根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需要,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支持下,简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程,让校内职能部门与思想政治工作流程对接,简化相关内容,促进工作效率有效提升。建立完善的数据库,详细记录并整合学生的基本信息,构建完善的电子档案和信息数据库。从而方便任课老师对各种信息的了解,详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改进和完善措施,实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的目的。要构建面向学生,集管理、通信于一体的网络数据平台,并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对接,从而更好服务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工作。在软件技术、通信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的支持下,建立健全的服务管理网络数据平台,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和有效管理。[3]管理数据平台可以掌握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习成绩、综合测评信息等,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具有积极作用。设立短信平台系统,可以实现短信的群发和对发,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信息及时传输给学生。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获取相关信息,登录平台了解数据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内容,大大便利学生对基本信息的了解。总之,通过服务管理网络数据平台的构建,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减少冗杂环节,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提升。

(二)采用线上线下双线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模式

重视在线教育方式的合理利用,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发和应用,突破思想政治教育在时间、空间和人员方面的限制,为学生学习打造个性化环境,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下去。但在线教育仅通过视频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师生互动不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而“互联网”+时代为在线教育创造良好条件,将视听与互动学习结合,同时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束缚学习相关知识,更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学时可以将新媒体与微课结合起来,将线下实体讲堂与线上网络讲堂结合,邀请专家学者讲学,利用新媒体进行微传播,发挥其便捷性和迅速性特征。[4]有利于学生更好学习相关知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提升。

(三)建立一体化的移动网络平台,提高服务质量

建立网络社交系统,利用一体化的移动网络平台,增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联系,方便相互沟通与联系,有利于资源共享,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创造便利。网络社交应该考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要,更好服务学生,增进师生间的联系与互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进而起到激励、鼓舞学生的效果。加强学生在日常学习、心理辅导、娱乐、交友、社会实践等环节的指导,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促进学生更为有效的开展学习活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

(四)构建学生综合网络应用平台,培育感化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优秀的人才,坚持以培养学生、感化学生为目标。因此,应该结合实际需要构建学生综合网络应用平台,以“全员、全时、全方位”为指导思想,凝聚管理员、辅导员、班主任、任课老师、学校领导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育和感化学生,[5]调动学生成才的积极性。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方联动,相互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注意的问题

除了采取上述对策外,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还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从而更好顺应“互联网”+时代各项工作需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一)密切与学生的联系

学生平台的建设应该密切与学生的日常联系,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做好网络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避免资源和资金出现浪费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密切与学生的联系,并加强平台建设,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丰富信息资源。注重增进资源库相关信息的娱乐性和教育性,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交流,促进师生互动。从而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及时解答疑惑,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提高。

(二)利用互联网来交流

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师生间的联系变得非常便捷,大大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与学生的交流仍然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辅导员、班主任开展工作时,应该注重互联网的有效利用,从而增进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同时采用访谈、走进宿舍等方式,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深入学生日常生活,与他们交流,倾听学生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三)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随着互联网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互联网”+时代更应该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增强计算机使用综合技能,有效利用计算机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思想政治教育老师不仅要全面知晓计算机的操作技能,还要掌握系统开发、运营、维护、管理等内容,确保系统处于良好性能和运营状态,从而更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6]另外要加强相关理论知识学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和技巧,善于总结和创新,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机遇,也呈现出新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综合采取有效对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率。另外还要总结经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从而更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琴.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创新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4(12):82-86.

[2]陈朋亲.“互联网+高校官方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8):172-174.

[3]欧阳明月.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法[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0):21-22.

[4]郭彦懿.“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途径[J].北京教育,2015(5):42-44.

[5]黄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34-46.

[6]黄春丽,张文超.微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4):116-11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0-0213-02

作者简介:聂慧芝(1985,11-),性别:女,民族:汉族,职称:讲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互联网时代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分析
当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方法和途径探索
e时代
e时代
浅析大学生宿舍人文环境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e时代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