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引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2016-03-18何谐

高教学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院校职业高职

何谐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江阴214400)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引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何谐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江阴214400)

文章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职业生涯规划起到引导的作用,提出高职院校必须“全程化”深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加强理念教育,加强校企合作,做好创业孵化工作,加快师资建设,鼓励科研和推进开放实验室建设。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创业能力

引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对未来职业进行总体规划,大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能力、学识、性格等多种因素明确职业发展方向[1]。大学生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越有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对未来就业帮助很大。目前,我国经济改革已进入缓步增长阶段,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

自2014年起,国家陆续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目标也逐渐转化为了“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高技能人才”。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可以发现,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正在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显著提高了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最初起源于美国,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其后,很多国家受到影响,将职业规划教育纳入到各阶段基础教育之中[2]。近年来,随着国内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就业难问题的突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逐步显现。2007年,教育部发布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要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就业指导课程的形式作为高职院校公共课程。然而,实施至今,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出现的问题

1.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一直偏重于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学,缺乏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漠,自我评价也存在偏差[3]。不少高职学生在大学时期得过且过,随波逐流,从未制定过任何未来规划,对自己毕业后能否胜任工作毫无信心,等到求职时,只要满足薪资要求就盲目上岗。这些学生毕业后往往从事着自己不感兴趣或者无法胜任的工作,错失个人发展的好时机。

2.大多数高职学生在校期间接触社会和企业的机会比较少,导致他们不清楚具体专业岗位的要求和职责,因此,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不够细化,只能为自己定个大概的目标。这些学生在大学时期所做、所学往往是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如教师的安排、学校的需要、同学的影响等等。即便参加过很多活动和比赛,在求职时,依然感觉到缺少针对具体岗位的技能锻炼。

(二)高职院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上的问题

1.大多数高职院校只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来传授求职技巧、提供就业信息,并不面向所有阶段的学生。在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中,围绕中心往往不是“职业生涯规划”,而是“面向就业”,就业指导课程也只是包括了求职技巧、简历撰写等基本内容,缺少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可持续性发展的指导[3]。

2.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一般由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兼任,因此,教师对学生所学专业认知较少,又与行业企业联系甚微,缺乏调研。这样,凭借个人经验和理论知识进行授课,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难以起到较好的辅导作用。

3.高职院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上大多采取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育形式,缺少实践环节,且企业参与度少,不利于学生对具体职业和岗位的认识。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育的重要性和现状

(一)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业策划、管理实施、协调沟通等能力和素质[1]。在针对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下,大学生将主动开展对个人未来发展的规划,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又会激励创新和创业。

不管是创新产品的研发或是创业项目的策划,其过程都能引起学生对未来个人发展的思索。而在对产品做市场调查的过程中,与行业的近距离接触使得学生对细分的各岗位技能有了概念。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也能认识到个人能力的长短,从而对自己进行更准确的定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可切实促进大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规划。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育现状

高职院校承担着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在实施的过程中,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能力教育上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不少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创业教育培训如SYB培训等,但这些培训大多基于理论,旨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基本创业知识的补充。这种模式下,培训内容往往与学生自身的专业脱节,指导教师也不能从学生的专业特点出发去指导创业实践活动,学生无法发挥专业的优势。

2.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形式单一。多数高校关注于各级各类的创新创业比赛,事实上,能参与比赛的学生人数比例很少。学生和老师常常是为了比赛而准备项目策划案,随着比赛的结束,这些策划案也未能成为真正的创新创业项目。反而,一些真正的在校创业行为,被学校老师认为是不务正业。

三、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对策

(一)“全程化”开展创新创业能力教育与职业规划教育

“全程化”的概念在于高职院校应将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贯穿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个阶段,针对专业特点进行开展[4]。创新创业能力教育须面向全体学生,以专业和班级为单位开展理论授课和实践。对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除了在创新创业能力教育课程中可以进行加强,在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上,专业教师也应针对各课程特点,提出创新要求,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实践环节应以课题小组的形式组织,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进行辅导,要求学生以所学专业为背景提出方案,体现专业优势。

(二)建设多元化师资队伍,加强校企合作

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人员应该具备相关的理论基础,包括国家法律法规、经济学和管理学,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创业实践经验。高职院校一方面应不断加强内部专职教师的培训,另一方面还应加强校企合作。譬如,聘请行业专家、企业负责人或优秀创业者来校担任兼职教师,开设讲座、参与课堂教学,甚至还可以请他们直接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大学生渴望走出校园,高职院校应多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多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实践活动,比如参观企业、短期见习、校外实训等。

(三)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做好校内孵化工作

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营造出校园创新创业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可以定期举办讲座和沙龙,利用学生社团组织各种文化创意晚会、科技作品展示会、创意策划比赛、创建创新创业网络论坛等。这些活动应鼓励不同学科的同学参与其中,便于学科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质。对于优秀的创新创业团队,高职院校应为他们开辟专门的办公场所,提供专项资金,配备指导教师,做好校内项目孵化。另外,校方也要做好与周边高新科技园区、创业孵化园区的对接,鼓励校内孵化转为校外创业[5]。对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同学,学校也要采取学业奖励、减免学分等有力政策进行支持。

(四)强化科研训练,推行开放式实验室的建设

没有科研就没有创新,高职院校应加大资金投入,鼓励教师指导学生申报校级、省级、国家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去,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创新实验室、教师工作室等科研基地[6]。另外,高职院校应加大对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推行开放实验室制度,使学生可自主安排时间进行实践科研,自主研究,获得学分,充分发挥学校实验资源的作用。

四、结束语

总之,在面对社会经济转型之际,高职院校应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全程化”紧抓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互相促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高技能职业素养、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多元化人才。

[1]史凤贤.基于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3,15(4):92-96.

[2]赵丽.国内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启迪[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5(6):56-58.

[3]陈玉杰.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改革方向的创新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3(10):74-76.

[4]王平,韩涵,尹昌美,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探析[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32):56-60.

[5]孙云龙.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6(2):12-16.

[6]袁楠,傅欣.浅析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调适作用[J].文教资料,2013(19):99-100.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of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roposes that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has guiding impact on career planning.The paper also proposes that vocational college should deepen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education for the whole journey.Vocational college should also strengthen concept educa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develop pioneering incubator base and improve teacher's construction and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vocational colleges;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G640

A

2096-000X(2016)21-0024-02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课题(2013JSJG341);2016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品牌专业资助教改项目“高职电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2016无锡市职业现代化教育品牌专业资助项目

何谐(1982-),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电子信息,高职教育,多年来从事班主任工作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指导。

猜你喜欢

院校职业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