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案在物理课堂中使用的困惑和对策

2016-03-18四川

高中数理化 2016年14期
关键词:学案教师应对策

◇ 四川 赵 娟



导学案在物理课堂中使用的困惑和对策

◇四川赵娟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已在各地逐渐兴起,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如果充分利用好导学案,确实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更好地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但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广大教师还在不断摸索中,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笔者在物理课堂中使用导学案的一些困惑和对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学生自主预习部分没有发挥出最佳效果

困惑预学区的作用是通过强化自主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现阶段对知识点的掌握水平,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习的自主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因为各种原因,有的学生的导学案只是在老师上课后才真正投入使用,这就使得导学案失去了其指导自主学习的作用.还有些学生在预习阶段就相互讨论,借助他人力量完成预习内容.这些不恰当的做法都会使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分清自己所知和所不知,听课效率和效果都受到严重影响.

对策在进行新课教学前,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独立完成预学内容,并进行教师抽查和学习小组间相互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来督促学生完成任务.通过强化自主学习,可以及时暴露学生存在的知识缺陷,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无效教学.

2 教师不够“放手”,唯恐学生不会

困惑由于物理学科本身难度较大,教师常担心学生领悟不清楚,造成不能正确、灵活使用导学案,导致教师“讲”得还是过多,课堂气氛沉闷,不够理想.即使“放手”,在课堂上的“导”这一环节也显得不够细腻,不够轻松自如,利用导学案教学似乎在走形式.

对策教师在备课时要明确每个环节的处理方法,备课不能局限于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回答或复制其内容,要课前设计好每个问题的处理方法,做到每个环节都心中有数,掌控自如,避免教师过多讲解.

3 学生课堂讨论、展示耗时太多

困惑这是大部分一线教师遇到的共同难题,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给予充分的时间讨论和展示,原本一两个课时的内容变成了三四个课时,无法保证教学进度的正常完成.

对策教师备课时要明确课堂内容的重、难点,只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讨论、展示(即每节课有2次左右的讨论足已).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深入各小组了解情况,发现有讨论障碍时,要及时给予提示和引导,以保证讨论顺利进行.在学生展示过程中,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学生表述不清时,教师应及时点拨、纠错.

4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不理想

困惑学生在小组讨论时探究合作意识差,合作时各做各的,各说各的,看似场面非常热闹,实则“貌合神离”,最后选出小组代表发言时,往往说的是他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根本不是小组合作讨论的结果.

对策小组学习的关键是小组长,小组长成绩不一定很好,但一定要选出积极肯干、善于号召大家共同学习的人担任组长.另外,时间长了,各小组的发展会不平衡,甚至会有较大差异.此时,教师应根据测试成绩、学生个别差异,以及教师平时的观察、了解到各小组的合作状况,进行及时的人员调整或重新搭配,不断改变学生的合作对象,使之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合作能力.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利用鼓励、赞美的语言来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堂讨论,使每个人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5 讨论结果不理想时,教师如何评价

困惑对于这一情况,有的老师直接忽略,继续请下一个小组展示讨论结果,或者简单一句“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就一带而过了.此时,学生心里会很难过,很失望,甚至有可能影响以后合作讨论的积极性.

对策教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激励评价,以便让讨论失败的学生重拾信心: 1) 对学生个人表现进行评价.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发现学生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 2) 对合作状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各成员是否明确自己的任务,各司其职,各成员之间是否能相互帮助,最终达成共识.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教师要及时表扬,其他小组在先进小组的鞭策下也会积极调整自己的合作方式. 3) 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组内同伴评价、组际互评、学生自我评价等多元评价进行有效激励,使合作学习更具有生命力.

课改还在继续,如何让导学案在课堂中发挥它的最佳效果是我们不断探讨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努力,在摸索中不断前进!

四川省资阳中学)

猜你喜欢

学案教师应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对策
乡愁导学案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