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模式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流程设计探究

2016-03-18广东邓国豪

高中数理化 2016年14期
关键词:导学流程环节

◇ 广东 邓国豪



导学模式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流程设计探究

◇广东邓国豪

随着高中数学课程难度和任务的增加,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如何完成教学内容便成为高中数学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和思考的重要课题.传统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在教师层面上完成知识点的讲解,看似圆满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但是从学生层面来看,并没有有效地理解所学知识、没有很好的把知识点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导学模式立足学生的接受程度,着眼于学生通过课堂的有效思考,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从课堂教学的整体环节来看,将导学模式运用到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环节中,是提高课堂教学准确性和有效性的前提.

导学模式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流程设计可以从如下3个方面进行.

1 确定导学目标,将导学目标分解为具体的教学节点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依据和指导,也是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流程的纲领,在设计一节课的教学流程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通过解读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将教学目标分解为导学目标.在确定了导学目标之后,再将导学目标分解为具体的教学节点.所谓教学节点,就是教学流程中的知识点理解和思维能力训练的关键点,一节课质量的高低就取决于教师对教学节点的把握能力.以“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一课为例,教师研究教材之后发现,本课的内容看似简单,却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非常高,如果没有依次递进的学习过程,不能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建构空间,本课的教学质量必将大打折扣.于是教师在参考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将本课分解为2课时.

第1课时主要的导学目标设计为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的理解、三视图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第2个课时导学目标为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并结合三视图中所给的数据信息,求几何体的棱长、面积、体积等.

授课中教师将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探讨、尝试,逐步建立、完善空间概念,为下一课的学习打好基础,且保质保量地完成本课的导学目标.

2 锤炼教学环节,坚持教学流程逐层递进、环环相扣

从课堂教学的实践来看,有些预设的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之中可能由于难度过低或者过高、课堂生成差异等原因无法实现.这些教学环节的无效一方面是由于设计教学流程时没有充分考虑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衔接、学生的理解能力等,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课堂生成的不确定性的影响.要消除这种无效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必须要在设计课堂教学流程时,认真思考课堂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将课堂教学内容按照由易到难、逐层推进的规律进行设计.只要保证课堂教学关键环节的环环相扣、逐层递进,课堂导学便能够顺利完成.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一课为例,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应用3个大的环节,并且把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这一重、难点内容进行细化,设置为揭示问题、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探究、归纳(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感受生活中线面平行的例子、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思考练习等几个小环节,从教学目标来看,无论是大环节还是小环节的设计,都抓住了导学目标的指向,符合课堂教学规律,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3 设计课堂留白,在流程上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

一直以来大多教师认为课堂应该“密不透风”,要不然就会“冷场”.从教育学规律来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必须要有一个反刍和运用的时间,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课堂教学应该以合作探究等自主学习为核心,结合高中数学的学科特点,在课堂中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思考十分必要.设计课堂留白,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必要的讲解之外,在每个教学环节中能够留下一定的空余时间,让学生迅速对知识进行内化.以“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一课为例,教师在介绍直线倾斜角的概念之后设计了留白,让学生回过头来再次思考相关概念,同时进一步思考“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一条直线位置的几个要素: 一个点P和倾斜角α或2个不同的点”等知识.学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之后,再开始下一内容的学习,学习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

总之,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是课堂教学开始之前的重要内容,也对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有决定性的影响.在导学模式下,教师要研究教学目标、解读教学内容、提高执教能力,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田家炳中学)

猜你喜欢

导学流程环节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