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导学案编写需注意的若干问题探究
2016-03-18张桂生
张桂生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067600)
高中数学导学案编写需注意的若干问题探究
张桂生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067600)
“导学案”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一条主线,它是教师集体整合数学课程的各种资源,依据学生的“学情”,再结合“教情”,在“以学定教教学法”前提下设计的引导和帮助学生“学”和指导教师“教”的具体体现.“以学定教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学习方案确定和实施教师的教学方案,以导学案为中心,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品质为目的,通过学案与教案的动态发展,相互作用,优化整个教学结构,最终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实现教学目标.导学案是“以学定教教学法”的核心与灵魂,导学案编写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的成败.那么,制作导学案时需注意哪些问题?从我校五年多课改实验情况看,笔者认为,需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编写导学案需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学案要能够充分体现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这样既能保障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形成和个性的完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探索性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方式的习惯;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3.启发性原则
导学案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启发性,可以采用“问题串”与“问题链”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
4.灵活性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学情的差异,使导学案形式上丰富多彩,灵活多样;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编写,想学生之所想.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又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梯度化原则
一方面,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人深,小步伐、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程度存在不同的差异,导学案也应该存在差异性.例如,给出一些探究思考题,把练习分成几个等级,这样不仅让基础差的同学学到知识,还让基础好的同学得到提升.
6.代表性、系统性原则
首先,备课组要提前一周组织研讨,备课组长首先审核下周要用的导学案,指出其中的问题,然后让老师们共同商讨导学案的内容,保留大家共同的意见结果;其次,印发审核后的导学案,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对导学案的使用情况,通过学生使用导学案后的反馈,得到更好的学案质量反馈;最后,让学生课后总结导学案,备课组研讨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导学案的制作.
二、编写导学案需注意的具体问题
在导学案的编写上,不能简单地设置些习题或抄录参考资料,而必须是在内容选择、活动设计以及学法指导上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通过导学案的优化设计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所以,导学案编写必须注意要重点解决好“导”的问题,即导兴趣、导学法、导思维、导规律、导巩固.一节课的导学案应划分为两部分:前部分为学习新知识的导学案,后部分为习题巩固训练导学案.
1.学习新知识的导学案编写需注意的问题
学习新知识的导学案一般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准备、问题串的设计.
(1) 学习目标的设计.即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后学生行为上的变化,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学习目标必须具体化、明确化,要使师生明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教学能够达到或实现什么样的具体目标,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得到什么样的具体提高.所以,表述的学习目标一定是可以测量、可以观察、可以评价,从而是具体明确的.这样做,一方面便于教学,另一方面便于评价,教师可以随时观测学生有没有达成教学目标,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
(2)“问题串”的设计.“问题串”是围绕学习目标、依据学生的“学情”,在能够充分体现“以学定教教学法”的前提下而设计的吸引、引导学生“学”,并按照一定逻辑结构精心设计的一组问题.问题链是在一节课内围绕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几个“问题串”的巧妙组合,它是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一个重要工具.它有利于将知识点由简单引向深入,有利于将学生的错误理解引向正确,有利于将学生的思维由识记、理解、应用等较低层次引向分析、综合、评价等较高层次.有效的问题链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自我设计学习内容、自我选择学习方法、自我查阅学习资料从而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指南针.设计巧妙的“问题串”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启发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问题串”与问题链是导学案的灵魂.设计“问题串”时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问题串” 与问题链的导向性要强.教师要在学生学习之前发挥好“导向”作用,就必须认真研究教材,钻研新课标,阅读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同时还要初步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兴趣、需求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情况.教师应依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巧妙设计出起 “导向”作用的“问题串” 与问题链.
第二,设计“问题串” 与问题链时目的要明确.“问题串” 与问题链的每一个问题、每一组问题的目的性都要很明确,问什么, 怎么问,学生可能答什么,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时会出现那些答案,教师都要心中有数.
第三,设计“问题串” 与问题链时要适合学情.“问题串” 与问题链的设计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能力等实际情况,本着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消化教材、提高能力的原则,在紧紧围绕学生所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制定好导学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新知识的同化,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第四,设计的“问题串” 与问题链要有规律性、系统性和层次性.前面设置的问题要为后面的问题做好运算和思维的准备,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发展、继续、补充或分解、提示.这样,每一个问题都能成为学生思维的阶梯,而且每个问题在什么位置出现,起什么作用,都要有精密的计划和系统的安排.许多问题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层次和逻辑结构的问题链,体现出学习本课所需知识和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梯次性.其目的是引导学生依据导学案,在未知与已知之间、情境与目标之间、复杂与简单之间架设桥梁;再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探索,实现已知向未知、易向难、形象向抽象、低级向高级的自由过渡,从而使学生在明确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获得知识,提高思维能力.
2.习题训练导学案的编写需注意的问题
(1)习题巩固训练部分的习题的选编,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必须坚持少而精,设计的练习题要有典型性.导学案的习题设计,应着眼于引导学生巩固本节所涉及的知识,消化吸收和分析、总结解题方法.而典型性的练习题蕴含着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上的深刻规律性,通过教师的巧妙设计引导,能使学生把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挖掘出来并掌握手中,使学生学后能以点带面,一通百通.因此,在设计练习题时要加强集体备课研讨、加强信息联络,依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设计练习题.
(2)导学案的巩固性习题,宜前后相联,不宜孤立出现.导学案的巩固性习题,宜前后联系,环节完整,要有规律性和系统性.教师设计练习题时,一方面要考虑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与提高;另一方面要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要从整体考虑设计练习.前面选编的习题要为后面的习题做好铺垫,后面的习题要与前面的习题遥相呼应,成为一体.每一道题在什么位置出现,起什么样的作用,都要有精密的计划和安排,便于学生练习后,能够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对知识的整体认知水平,及时总结规律,使知识上升为技能,提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埋下伏笔.
(3)导学案的巩固性习题,宜由浅入深,不宜平铺直叙.导学案习题的选编,要遵循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的原则.练习覆盖要宽,起点要低,内容要有层次性,形成一定的梯度.设计练习题时,一方面把本节内容根据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设计成几个起“导向”作用的“问题串”,每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由浅入深,由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用,形成一个大高潮;另一方面每个“问题串”围绕一个中心知识点设计低、中、高三个档次的小题,几个小题之间分出层次、拉开档次,形成几个由低到高的小高潮,使之环环紧扣、步步升高,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问题链.
总之,导学案的编写原则是导学案的灵魂所在,导学案的设计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导学案的学习目标要设置得当,具有可操作性;导学案中的“问题串”应环环紧扣、步步升高,要有助于打开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