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动王朝金融神经的定位——池州铸钱冶监设置、迁移因素考
2016-03-18吴世民
吴世民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池州分校,安徽 池州 247000)
牵动王朝金融神经的定位
——池州铸钱冶监设置、迁移因素考
吴世民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池州分校,安徽 池州247000)
摘要:历史上,曾经影响中国财政收入之巨的池州铜冶监,由于多种因素,在其境内进行了三次大迁移。矿产资源、燃料、水运、用水、战争等都是池州铜冶监设置的主要制约因素。尽管每次设置与迁徙,都是诸种因素的综合考量,但每一次迁移的主导因素都会随历史而变化,有时甚至牵动了整个封建王朝主要精力分布。
关键词:池州;梅根冶;梅根监;永宁监;永丰监;设置;迁移
池州地处长江中下游,吴头楚尾,上通巴蜀、荆蛮、九江,下接吴会,南控百越,北临长江,地处冲要,更是铜矿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之一。
池州境内(指北宋时期的池州范围,包括今天的铜陵)采铜冶铜的历史至少从商代就开始了[1]。三国时代即设置专门机构“冶”——梅根冶。据《江南通志》记载:梅根冶,“吴置冶”。[2]东晋时期改称梅塘冶[3],之后,梁代仍称梅根冶[4]。一直延续到隋。至唐改设梅根监[5],南唐则称永宁监[6],延续至北宋初,宋太宗至道元年冬,设立永丰监[7]。南宋高宗时期,“池州永丰监合铸三十四万贯”[8],产量位列南宋钱监第二。之后,永丰监并入饶州,池州设立钱冶、监的历史至此而终。
池州自三国设立冶始,至唐宋改为监。期间主要任务是将周边铜矿产区就地炼成的铜锭,聚集于冶监,重新融化,铸造铜币。尽管冶监也附有铁冶,始终未间断冶炼,但铁冶不是本文讨论范围,所以没有论及。
由上可知,池州铸造铜币的冶、监历经三次重大的设置与变动,即三国初设梅根冶,唐设梅根监,至宋设永丰监。梅根冶、监在梅根河口(今称九华河口),永丰监在近州城的清溪河口,后永丰监又移到东至县龙泉河滨,最后一次是从龙泉河迁并至江西饶州永平监。这些大的设置与迁移是受诸多原因影响的,具体论之如下。
一、原料与交通因素
从历史上看,各地铸钱冶监设立与原材料供应场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有关。如宋代的饶州永平监和九江的广宁监,既靠近采矿点,又面对鄱阳湖,与江相通;与梅根监隔江相对的,是北宋时期设置的同安监,也距江不到20里。如果原料和水运都离监较远,会造成铸钱成本增高,而且非常麻烦。南宋时舒州铸铁钱,置监城中,宋代杜范的《清献集》卷十九《王蔺传》云:“城中置监,去江百里,滩蹟浅涩,铁岸不通,悉市于民,不堪其扰”[9]。由于交通不便,无论原料采集,还是钱的输出,均需大量借助民力,扰民甚多。虽然铁监与铜监铸的钱质不同,但对原料与交通的要求是相同的。
池州也不例外。如前所述,池州先后设立的梅根冶、梅根监、永宁监、永丰监,首要的考虑因素就是冶炼材料的供应场地。梅根冶监位于梅根河与长江的交接口,它的东面是青通河,上游支流来至铜陵、南陵。池州诸山系产铜,这些铜矿产地原本就有铜冶场,就地将铜矿石冶成铜锭,再将铜锭运往冶或监,加入铅锡,合铸成铜币。他们所出的铜锭可沿青通河而下,到达梅根冶,十分方便;青通河主干源头是陵阳,石埭场(今石台城附近的贡溪上游铜陵坡,有古代采铜矿洞十余处)之铜也可以在不远处运至陵阳,再由水路运抵梅根冶监;或者沿鸿凌河而下,由秋浦河入长江,再东运梅根。贵池铜矿,像唐代清溪河流域的六峰山、铜排山[10]等产地的铜锭,可缘清溪河运至长江,再达梅根,也可翻山进入梅根河上游支流,顺流而下进入梅根。这种原料产地与冶炼基地之间便捷的水运交通,大大节省了铸造钱币的成本。这就是三国吴设梅根冶时,规定“元管法门、石埭两场”的理由[3]2089。梅根冶监选址于长江岸边,是考虑方便钱币的外运。由长江外运,水路可抵达全国各地。今梅根河口经常发现大量古代钱币,就是明证。裘士京等在《丹阳铜、梅根冶、永丰监考》一文中也认为“可能是考虑到周围诸县产铜点较为集中,既便于就近调集铜料, 又便于由水路外调。”[11]这是梅根作为冶炼基地,长达千年而不衰的两个主要原因。
宋设永丰监于清溪河口,方便水运也是考虑因素之一。因为贵池铜矿产地主要集中于清溪河流域。如六峰山铜矿、铜山牌铜矿等三四个矿区都在该流域内。清溪河口就是长江,铜陵矿区的原料和东至矿区的原料可以分别从青通河与尧渡河进入长江,汇于清溪河口的永丰监。成品后,由长江外运。
到了南宋,永丰监移至东至西南的龙泉河下游河滨,贵池、铜陵、石台三区的铜锭,可沿青通河、梅根河、清溪河和秋浦河先运达长江,再沿江上溯至尧渡河上游,转陆运数公里即达永丰监。永丰监铸钱后,直接由龙泉河进入鄱阳湖,运至长江,上可达四川,下可达南京;也可沿龙泉河上溯,翻山达祁门,进入新安江流域,运抵南宋首都临安。尽管在战时,原料产地与监设地不得已分离,也还是尽量地考虑到了原料水运的方便。
二、燃料产地因素
虽然从唐代开始,煤炭已用于冶铜,但一直没有大规模地使用,冶炼用的燃料主要还是木炭。表面看起来,木炭产地似乎对冶监选址影响不大,其实不然。在宋以前,铜、铁等采冶规模还不是十分庞大的情况下,木炭供给对冶监的选址并不产生什么影响。但从宋代开始,冶炼燃料产地位置对监的选址已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之一。《宋史·志》卷133云“(太平兴国)八年,诏增市铅、锡、炭价”,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将炭的重要性与铅锡并提。[12]由于宋代新的胆汁浸铜炼法兴起,一些铜含量不高的矿石也可以被开采冶炼,铜产地一时大大增加,开矿工人动辄几万,至十几万。由于矿点散,难以形成集中的水运点,所以,就造币监的所在,也只能大致取一个地理概念上的居中位置,很难选到十分理想的水运聚集点,给木炭运输增加了困难和成本。宋代设立了转运使,专门负责全国大宗及重要货物的运输。转运使在运输全国各地的其他货物时,可以将当地的矿山铜锭一并运走。铜锭虽有重量,但体量较小,运输方便,另外,运输安全也会得到保障;铜锭运输纳入转运使运输系列,似乎就带有捎带的性质,运输成本又大为降低。但冶炼用的木炭,需要量很大,据裘士京先生的统计来测算,一个规模在30万缗的铜监,以1斤铜耗炭10斤计,一年用炭量约200万斤。由于木炭虽重量轻,但体量较大,运输成本相应较大;又非战略物资,由转运使运输不划算。如果木炭就在监附近采集,由民力运至冶炼处,则既解决了铜监的冶炭之需,又为附近山民增加了收入。因此,宋真宗咸平三年,宰相张齐贤在奏请设立新钱监时,特别强调,“仍按铜山易得薪炭处置监”[13]。一个“仍”字说明,真宗以前祖法就是:设监一定要在“铜山易得薪炭处”,就是要将产地和燃料地两重因素都结合起来考虑。
梅根冶撤并永丰监,其主要原因就是木炭的供应问题。
北宋至道二年冬(996年)“从饶州知州马亮请”[14],将饶州永平监多余的冶工并池州,新设永丰监,一方面看,是因为饶州“匠多而铜锡不给”,从另一角度看,也就是饶州永平监薪炭供给不足[15],因永平监所辖矿山是新法冶炼,开采冶炼规模大,致使薪炭供给难以为继。另外,永丰监设立之时,钱监从梅根移至城东北二里的清溪河口,不只是近城安全的考虑,更是为了方便薪炭的采集与运输。因为,第一,梅根监要就近供炭,就是在太朴山和九华山,九华山相距梅根冶五十四公里,最近的太朴山也有二十余公里,取二者平均也有三十公里;而清溪河设监,距可大量伐薪的山区仅有十余里,航道平均缩短十公里。第二,九华河道不宽,上游水流湍急,不便航运;而清溪河道宽缓,随处都是码头,方便木炭上船。第三,九华河流域采炭,需翻山越岭,方能运至河边,费力甚剧;清溪河可以即河滨伐薪烧炭,炭成,就地装船,非常便捷。综上三种原因,木炭供应是永丰监移动的主导因素。
宋以前梅根监铸钱量不大。元和郡县志记载,与宛陵监合铸八万缗,充其量,梅根监年铸钱最多也就4万缗左右,炭需量不大,炭的产地及生产量大小对其影响自然也不大。
三、铜冶监的安全因素
池州作为铜资源富有地区,远在春秋时期,即为吴楚争夺的对象,在这一带,双方多次发生大规模的争夺战*据《春秋左传属事》载:自鲁襄公十三年至二十五年的十三年间,在安庆到芜湖的一段江面上,为争夺对池州及周边产铜地的控制权,吴楚展开了拉锯战,先后发生过庸浦之役、鸠兹之役、舟师之役、舒鸠之役等四次大规模的战争。,最终为楚国占领,在战国中晚期,为楚国铸币[16]。无论在战国以前用于制造兵器,还是后来用于造币,铜都是那个时代的国家战略资源,其安全是统治者高度重视的。因此,一切影响到铜冶监的非安全因素,都会被统治者加以彻底排除。同时他们还会采取种种手段加强铜冶监的安全保障。
梅根冶从三国设立始,其安全即为孙吴高度重视。为了防止山越人及其他敌人对梅根冶的安全构成威胁,孙吴先后派名将镇守,周瑜、黄盖、周泰等相继担任过春谷长[17],以确保梅根冶的安全得到足够的武力保证。剿灭山越之后,孙吴又将虎林城(围剿山越时,在贵池山区设立的一个重要的军事营垒,原设在距梅根冶百余里外的龙舒河下游)移至梅根冶附近*《太平寰宇记》云“孝娥庙在县北四十里”, 又云“虎林城,在县东北二十五里,陆允、孙休、何逊并为都督”。按孝娥庙在梅根冶,不在正北方,有点偏东。据此,虎林城与梅根冶相距十二、三里左右。。琅琊王孙休镇守虎林不到四个月的时间[17]910,权臣诸葛恪就找了一个“不愿诸王在临江兵马之地”的借口,撵其至宣城[17]914-915。因为在诸葛恪看来,梅根冶既造铜币,又造兵器(孙吴曾在此大规模冶铁)[18],如果孙休有谋逆之心,将直接威胁梅根冶的安全,会给国家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为确保江防和梅根冶的安全,虎林城屯扎大量兵马。孙亮太平元年五月,东吴大将朱异,就是从这里直接率军,奔袭武昌夏口的[17]913。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册》,南朝一直保有沿江南北的地盘,梅根冶的位置应该是安全的,因此无须移动。但在南北朝几次叛乱中,梅根冶都成了他们争夺的首要目标。刘宋时期的晋安王刘子勋之乱,台军与叛军在梅根冶一带展开一场大战,共投入兵力数万人,船只数百艘,水、陆军并用。[19]梁武帝时期的侯景之乱后,至少至太清三年五月,梅根冶犹牢牢地控制在朝廷手里。*《梁书》云:“(太清三年五月)自南陵以上,皆各据守。景制命所行,唯吴郡以西,南陵以北而已”。到唐宋,朝廷加强了对监的保护。唐代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不仅复立了池州,还将府治移至离梅根冶只有二十五公里的江边,并派遣能臣干吏担任刺史,如李芃、裴度、萧复等。其保护梅根冶的意图昭然若揭。北宋时期,将铜监的冶户实行军事编制,进行军事化管理外,并配有一定数量的职业军人。同时还将永丰监移到距城只有一公里处,神宗时王存奉旨编撰的《元丰九域志》卷六池州条云:“永丰,州东北二里。”[20]
钱监的安全,在南宋显得尤其重要。北宋时期,经过几代君王的努力,到北宋后期,铸造铜铁的钱监已有26监。据《文献通考》卷九的考证,当时铜铁钱的年产量为549 9234缗,近550万缗。据裘士京先生统计,北宋年铸十万贯以上的铸冶处计十七处,年铸四十万贯以上的仅四个,池州是其中之一,年铸钱四十四万贯,占全国年铸钱总数的8%。[21]而到了南宋初期,王朝丢失了大片的北方钱监,仅仅只剩南方江、池、饶、建等6个监,年铜钱产量锐减。据《钦定续通典·卷十二·食货》载:“江、池、饶、建四监铸钱百三十三”,其他两监无定数。总计应该是一百七八十万缗左右,不及北宋年产量的三分之一。对于一个既要向敌国岁贡,又要为保住自身不亡而不断用兵的南宋朝廷来说,岁贡与军费开支构成巨大的财政压力。因而,仅剩的几个钱监,就是手中救命的稻草,钱监的安危往往牵动朝野。更何况池州永丰监年铸钱三十四万贯,占全国年总量达20%,其安全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
南宋高宗初期,江防一直很脆弱。建炎四年,金军在金兀术的指挥下,袭击浙江四明之后,回师进犯长江。由于韩世忠及时赶到,将其围堵在南京江面的黄天荡,才使长江中下游避免了一场浩劫。为了加强江防,同年,宋高宗命人在池州建德县临江的雁汊和贵池县清溪河建立 “清溪雁汊控海水军”[22],清修《江南通志》卷92引《文献通考》云:“清溪雁汊控海水军,建炎四年置。一千五百人。”清溪河流域就是永丰监产铜矿的核心地区,雁汊湖是永丰监北面的江上屏障,故此两处控海水军的设立,除了一般的江防需要外,更多的是体现了对永丰监及其产铜地江防的担忧。由于战争的影响,此时的永丰监尽管还是北宋以来的四大钱监之一,但年铸钱量已由北宋时的四十四万缗缩减为三十四万缗,其中,“江州三十四万,饶州四十六万,建州二十五万”[8]503,在全国四大钱监中,地位还由原来的第四位,上升到与江州并列第二。
绍兴八年,在永丰监并入饶州后,宋高宗还充实了此地的陆军力量。在“刘锜奏言,淮北归正者不绝,度今岁可得四五万。上(宋高宗)喜曰:朕尝虑江池数百里备御空虚,今得此军,可以无虑矣。”[14]1272其实,作为江防,只要上游守住了,金军根本不敢深入江州与池州的江面。那么宋高宗担心的无非就是流民作乱,危及其在江州、池州一带铜矿产地及冶监的安全,危及王朝财政。
池州的冶监在其境内的位置移动有两次,向境外移动有一次。境内第一次移动,是北宋至道元年冬(995年)“从饶州知州马亮请”,将饶州永平监多余的冶工在池州另设永丰监,从梅根河口移到池州城东北二里处*《元丰九域志》:“永丰。州东北二里。”,即清溪河口。宋王存的元丰九域志云:“永丰监在池州东北二里”。这次移动,考虑到了冶炼要靠河口,方便运输以及木炭的就近采给,更主要的是考虑城中武力足以保证监的安全。如果不考虑冶监安全因素,那么这次移动未免有点浪费财力。因为一次移动姑且不说基础设施的搬动与重建要耗费大量财力,单就过程中的管理疏漏,就会造成巨大损失。池州的铜监在从原来的梅根监搬迁到近城二里处建新永丰监的时候,就出现过一个小小的监吏私自侵吞监铜达数万斤*《名臣碑记琬琰之集》载:“(胡尚书)至道年按池州永丰监,得匿铜数万斤,吏懼”,“公咸以羡余籍,不复为坐”。。如果以三万铜计,按宋朝的铸钱用铜量,就差不多能铸一万缗钱,这个损失是相当惊人的。第二次移动是从城东北二里移到近三百里外池州建德县西,这里是离长江较远的山区,与江西交界。故《乾隆大清一统志》云:“永丰监在建德县南,宋置,铸钱”*《钦定大清一统志》有载;另据《建德县志》(宣统二年修) 载:“永丰监在县南九十里永丰镇, 宋太宗初, 置以铸钱”.,并引述“《九域志》:建德县永丰监,至道二年置,铸钱。东北去县二百里。”这次移动的时间具体是在什么时候,史书并无确切的记载。前引《大清一统志》引所谓《九域志》称“至道二年置”,大有说头。说至道二年始置永丰监,是不错的。但这时监的位置,是在池州州城外二里,不在建德,当以《元丰九域志》为准:北宋人记北宋事,不会有错;何况此书是奉宋神宗谕旨修撰的,设置钱监这样重要的事,更不会出错。但永丰监的位置肯定发生过移动。究竟发生何时?笔者认为当在北宋末至南宋初,《大清一统志》云“永丰监在建德县南,宋置”,这个“宋”,如果理解为“两宋之间”,可能比较妥当些。因为这段时间,是宋与金的战事比较吃紧的时期。出于永丰监在江边的安全考虑,将永丰监移至鄱阳湖东南的建德山中是极有可能的。由于安全得到了保障,永丰监铸钱的任务被加大,南宋绍兴初,已成为朝廷仰赖的四大钱监之一,仅次于饶州。但随着江上战事吃紧,为了钱监安全能确保,永丰监不得不并入饶州永平监。
尽管在南北朝及南唐时期,也是南北分治,但南方在长江北岸都有一定宽度的防御地带,故梅根冶监虽临江,但还相对安全,故无须移动。但南宋时期,特别是宋高宗建炎年间至绍兴初,长江及其南岸经常成为前线,控海水军基地的设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江防,但要确保池州城和建德永丰监一带万无一失,还是没有绝对把握的。绍兴二年八月,永丰监与同在滨江的江州广宁监(今九江)一道撤走,以“寓役” 的形式,分别并入更远的南方腹地饶州和虔州[14]503(今江西南部)。永丰监与广宁监的同时撤并,说明是朝廷有计划的安排,绝不仅仅是当时官方所给的永丰监 “鼓铸殊损旧数,而官吏猥众,往往虚廪给”这个理由这么简单。
四、冶炼用水因素
从冶炼的技术层面考虑,冶监在冶炼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一定量的水,而且要方便快捷;还有冶炼工人也需要一定量的生活用水。这些用水虽然用井水也可以解决,但使用起来,极为不便,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考虑这种方式的。就近方便地使用水,是冶炼所必须予以考虑的。三国时期的梅根冶设在江边,用水方便;到了东晋,江水略有抬升,梅根冶因低于江面而被淹。但为了用水的方便,冶的位置,依然没有移动。他们采取了在冶的周围筑“塘”(即堤坝)的方式,阻隔江水。因此,《吴录·地理志》[3]2090云:“晋立梅塘冶”。这种“塘冶”,由于江水比冶炼的位置高,可以将堤坝外的水,引入堤内,使用起来,极为方便。一方面,可以引入水力,鼓风吹炭[23],另一方面,也为冶炼冷凝等工序用水,提供方便。后来,北宋设永丰监,也将它建于离城二里的清溪河下游,既是考虑安全、运输和燃料供应,也是考虑到冶炼用水。后来移至建德以西的昭潭,监的位置也设在龙泉河边,除了运输方便外,冶炼用水当也是考虑因素之一。
总而言之,决定池州冶监设置地理位置的主要因素就是以上这些。这里每个因素的重要程度会随历史时期的变化而变化。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某些原本重要的因素淡化了,原本不重要的因素突显了。诸如安全问题,宋代以前是就地保护,问题不算太突出,宋以后则特别强调,不仅将冶监移到州城,更甚则移往深山。当然,其中一些因素也是其他冶监设置时必须考虑的,如资源位置的考虑,运输的考虑,用水的考虑等,但是,由于池州处在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即池州是资源位置,输运枢纽和军事要塞合为一体的地方,和平时期,设置容易,割据战争时期,位置设置考虑起来就很麻烦。总之,一个钱冶监位置的确定,是多重因素综合之后的产物,重要因素起主导作用,并且对封建王朝的财政和精力分布都有着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裘士京.古代铸钱中心梅根冶在池州考[C]//皖江文化与向东发展.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207-215.
[2]黄之雋.乾隆江南通志[M].扬州:广陵书社,2010:379
[3]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2090.
[4]庾信.庾子山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50.
[5]李吉甫.元和郡县志[M].贺次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53:682.
[6]薛居正.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1954.
[7]王存.元丰九域志[M].王文楚,魏嵩山,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244.
[8]熊克.皇朝中兴纪事本末[M].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5:503.
[9]汪圣铎.两宋货币资料汇编[M].北京: 中华书局,2004:276
[10]杨林.安徽贵池铜山牌唐代冶炼遗址的发掘[J].中国国家博物馆刊,2012(3):36-49.
[11]裘士京.梅根冶考辩[J].南京:东南文化,1990(1):151 .
[12]脱脱.宋史·志卷·食货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4:4377.
[13]章如愚.群书考索后集[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1992:837.
[14]李之亮.宋史全文[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5:164.
[15]裘士京.丹阳铜、梅根冶、永丰监考[C]//文物研究第六辑.合肥:黄山书社,1990.
[16]杨立新.皖南古代铜矿的发现及其历史价值[J].东南文化,1991(2):136.
[17]陈寿.三国志[M].长沙: 岳麓书社,1990:995.
[18]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95:1918.
[19]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454.
[20]王存.元丰九域志[M]//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4.245.
[21]裘士京.宋代铜冶铜监考[J].铜陵学院学报,2014(4):5.
[22]脱脱.宋史·兵备志[O].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卷189.
[23]黄学超.冶塘考[J].自然科学史研究,2012(4):454.
[责任编辑陈希红]
Positioning of the Financial Nerve of the Dynasty——Factors of Establishment and Migration of Chizhou Copper Smelter
WU Shi-min
(Chizhou Branch School, Anhui Open University, Chizhou 247100, China)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China's financial revenue, the giant Chizhou copper smelter, as a result of many factors, has carried out three major migrations in its territory. Mineral resources, fuel, water transportation, water, war and so on are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Chizhou copper smelter. Although each establishment and migration makes a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all kinds of factors, but the dominant factor may change along with the history, and sometimes even affect the entire feudal dynasty, especially its main energy distribution.
Key words:Chizhou; the establishment of cooper smelter;migration
中图分类号:K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21(2016)01-0105-06
作者简介:吴世民 (1968-),安徽桐城人,讲师。研究方向:科技史、地域文化。
收稿日期:201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