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的德育、体育与美育思想
2016-03-18周敏
周敏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中心,广东 茂名 525000)
论老子的德育、体育与美育思想
周敏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中心,广东 茂名 525000)
摘要:《老子》的教育观主要体现在德育、体育与美育三个向度。老子以“得道”为“德”,提出了“塞兑闭门”与“涤除玄鉴”的德育方法;在养生方面,老子身心和谐的生命平衡观、“去甚去奢”的生命实践观、神主形从的生命修养观、以及“绵绵若存”的以气养生观可成为体育教育的重要资源;而“道法自然”、去伪存真的审美价值、有无相生、虚实相形的意境追求和以简驭繁、大巧若拙的表现手法为当今美育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老子;教育内容;德育;体育;美育
老子不可能像今天的教育一样分别提出德育、体育、美育的概念,但他对世俗德育的犀利批判、对德育方法的真知灼见、对体育养生的系统论述,对美学思想的深邃见解等,都对今天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1以“得道”为“德”的德育思想
老子的德育观与今天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基本内容上不是一回事,因为老子的德育思想是以“得道”为最终目标的,故老子所谓的“德”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品德。
与同时代的儒家将仁、义、礼、智、忠、信等作为“德”的基本蕴涵不同,老子的“德”是在对世俗仁义道德的批判中建构起来的。“老子认为儒家的礼义之教强调‘人为’,以外在的知识、经验、道德等伤害自然的真朴,机巧日生,文饰益伪,社会文明反而带来人类的堕落[1]”。可以说老子的德育是对世俗德育理论的全面超越和突破。《老子》第三十八章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老子在这里不但有了“上德”与“下德”的区分,还有“不德”与“不失德”、“有德”与“无德”的区别。意思是说:具备“上德”的人并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反而有真正的“德”;“下德”的人时时处处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德”,因此反而没有真正的“德”。
显然,老子所推崇的“德”与世俗流行的仁义之德大相径庭。由于仁、义、礼等儒家所推崇的世俗之德导致了大面积的伪善,故在老子看来,对仁、义、礼等的推崇很容易导致手段与目的的背离,导致仁义诸德异化为“上德”的对立面。作为真正的“德”,“上德”并不会拘泥于外在的形式,它是素朴的,是纯真的,是自然的,是没有半点伪饰的,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人一旦为了外在的名声而追逐仁、义、礼诸德,纯朴忠信的本性就会逐步消散,最终成为祸乱之源。
基于上述认识,老子提出了两个不同一般的修“道”方法:一是“塞兑闭门”。老子认为,“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第五十二章)。王弼说:“‘兑’,事欲之所由生;‘门’,事欲之所由从也[2]。”张松如《老子说解》解释说:“塞住耳目诸觉官,关闭喜怒等欲门,那就终身不会受窘困。打开耳目诸觉官,完成世间众事业,那就终身不会得救药[3]。”因此,在老子看来,只要封闭引起我们内心纷乱的众感官嗜欲的窍门,就可以“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第四十七章)。二是“涤除玄览”(第十章)的内观自省方法。“玄览”,一般认为当作“玄鉴”。高亨说:“‘览’,读为‘’,‘览’‘鉴’古通用。……玄鉴者,内心之光明,为形而上之镜,能照察事物,故为之玄鉴。”陈鼓应指出,“玄鉴”“喻心灵深处明澈如镜。‘玄’,形容人心的深邃灵妙[4]。”“涤除玄览”的意思是说,德性修养如同扫除镜子上的灰尘,只有把灰尘扫除干净,镜子才能照察事物。人要“得道”,无需外求,只要扫除各种私心杂念,让人心保持住它本有的澄澈与灵明,就可以通观道体,与“道”为一。与儒家在品德修养上强调学习和遵从各种仁义之道与各色礼制规范不同,老子在养“德”上强调的是“聚敛心智,凝神静气,内观自省,无执无持,在一种虚静无为的心理状态中把自己的内心打扫得一尘不染,清澈透亮如一面幽深之镜,破除仁义礼制等一切幻象之虚幻投影,消解人类欲望等一切幻象之执持牵绊,使自身直接回复至“玄鉴”之本明通达境界[5]。”
至于德育的具体内容,老子提出了他的“三宝”说。第六十七章云:“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是慈爱,俭是俭约、爱惜。为什么要以这“三宝”为德育的基本内容呢?因为这“三宝”乃是“道”的三个基本特性:“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2“长生久视”的体育养生思想
道家非常注重身体的健康长寿,由老子所开创的道家养生思想可谓传统体育思想的瑰宝。道家养生观以“道法自然”为原则,以“全生”、“长生”为目标,以形、神、气俱养为手段,“内养”与“外养”结合、“心育”与“身育”统一为基本途径,建构了一整套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养生理论体系。老子的体育养生思想大体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身心和谐的生命平衡观。老子没有明确论及生命的结构,但他认为养生实际上包括养身与养心的统一。虽然“身”在《老子》中有时只是指代肉身,但更多的时候,老子是用“身”来指代一个身心统一的完整的生命体。《老子》第十三章云:“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在这里,“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中的“身”指的是肉身,是感性欲望之身。但“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的身,则是指完整的生命体,即身心和谐、阴阳协调、与“道”合一的生命体,可谓身体与“道体”的统一。事实上,老子正是从身与心的和谐来看待养生的。这一点,我们从老子贵“和”的论述也可以见其端倪。老子强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说明包括身体在内的万物都是一个负阴抱阳的和谐体。
第二是“去甚去奢”的生命实践观。老子虽然明确认识到肉体生命的有限性,提出“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第二十三章),但这并不妨碍他总结提炼出生命实践的基本原则。老子的养生,并非一味追求肉体的享受,相反,他要求人们做到“少私寡欲”(第十九章),不要沉迷于一己的私欲和一体的享受,损滋味、禁声色、廉货财、淡名利、抱素朴、保精神,“知止”、“知足”(第四十四章),祛除一切不必要的厚味美服、贪淫声色、驰骋畋猎和宫室台榭,“去甚,去奢,去泰”(《老子》第二十九章)。高明注解说:“‘甚’、‘奢’、‘泰’皆过限之词,谓其贪图无厌,私欲无止,富贵荣利迷惑其心[6]。”
第三是神主形从的生命修养观。老子养生,固然不反对养形,但核心是养神。《老子》第十章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河上公注曰:“营魄,魂魄也。人载魂魄之上得以生,当爱养之。喜怒亡魂,卒惊伤魄。……故魂静志道不乱,魄安得寿延年也[7]。”第五十九章云:“治人事天,莫若啬。”什么是“啬”?韩非子解曰:“书之所谓治人者,适动静之节,省思虑之费也。所谓事天者,不极聪明之力,不尽智识之任。苟极尽则费神多,费神多则盲聋悖狂之祸至,是以啬之。啬之者,爱其精神,啬其智识也。”又说,“圣人用神也静,静则少费,少费之谓啬[8]。”这就是说,养生贵养神,养神就要少思虑,不妄喜怒,精神内敛,做到心常静,神常安。高亨也解释说:“啬本收藏之义,衍为爱而不用之义。此啬字谓收藏其神形而不用,以归其无为也[3]。”所以,啬以养神被老子认为是“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第五十九章)。
第四是“绵绵若存”的以气养生观。《老子》论养气的地方不多,第六章说:“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里被有些学者认为讲的是吐纳呼吸、延年益寿的气功,与庄子的“吹呼吸,吐故纳新”(《庄子·刻意》)相类。人的口鼻与天地之气相通,吐纳呼吸要做到“绵绵若存”,即匀、细、深、长,绵绵不绝。元代吴澄注解《老子》的“塞其兑,闭其门”时说:“塞其兑,谓杜口不言,使气不自口出。门者,气所出入之门,谓鼻也,先塞兑而后可闭门,由不言而渐调息、减息,以至无息也。如此,则气专于内,终身不因劳而至耗矣[9]。”葛荣晋指出:“气功的特点,不外所谓‘三调’,即调心、调身,调气(息),也就是心意入静,身体放松,调整呼吸。这在二千多年前,老子都提到了。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六章中写到:‘致虚极,守静笃’。在第五章中写到:‘天地之间,其犹橐乎!’这就是要人们心身极度松静,呼吸要入风箱那样往来生风。……从‘致虚极,守静笃’入手,锁上心猿,拴上意马,身体或立或坐或行或卧,皆要‘虚静’下来。这是练气功的要诀[9]。”老子的以气养生思想被发展成为后世养生功法诸如太极功、大雁功、鹤翔桩、以及五禽戏、八段锦等的理论基础。
3“自然”为美的美学美育思想
《老子》中肯定没有独立的美学思想体系,但《老子》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思想与美学原则,对今天的音乐、绘画、舞蹈、书法、戏曲、文学等艺术形式及审美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当代美学教育的宝贵资源。
老子的美学思想首先表现在其“道法自然”、去伪存真的审美价值。在老子这里,最美、最好的东西是自然的、未经人为修饰、雕琢的东西。因为作为宇宙本体的“道”,其存在方式是“自然”,而人与天地万物莫不“自然”,故“自然”实是最高的审美价值准则。一切越是背离“自然”的东西,它离真正的美就越来越远,不管它在艺术形式上是如何的繁复、惊艳。在老子看来,今天我们某些人过度追求的技巧之类的东西,就像儒家对仁义礼智的追求一样,会导致真朴之性的散失而流于一种外在的形式。故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在中国美学史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玄学家们“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态度不仅是一种哲学观念,也是一种美学追求,谢灵运的诗“如芙蓉出水”就生动地体现了这一原则;唐代书画家们受老庄自然主义美学观的影响,讲究“同自然之妙有”,“度物象耳取其真”,王维精于水墨画,提出“夫画道之中,水墨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山水诀》),开创了用极简约的色彩来表现丰富世界的文人画风;明朝文徵明也提出要使“天地生生之气,自然凑泊笔下”。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就是寻求对过于注重形式美、技巧美这一审美思路的突破和超越,譬如说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最高表现就不是追求对人物、山水、花鸟虫鱼的形象描摹,而是尽力祛除那种带有人为造作的非自然特征,保留艺术对象最本真的特质,追求作者心境的纯朴表达,体现一种深远深邃的思想意境。所以“自然”就要求破除对一切人为雕饰造作之艺术形式的迷信,以回归自然、去伪存真的宇宙情怀作为美学的最高追求。
老子的美学思想的第二个方面表现在有无相生、虚实相形的意境追求。意境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当然也是老子美学关注的中心之一。老子通过对有与无、虚与实的哲学观照,提出了有无相生、虚实相形、贵无重虚的审美原则。有与无、虚与实体现了“道”的二重性。在老子这里,“道”既无且有。“无”就其体言,谓体虚不实;“有”就其“在”言,谓确有“道”“在”。一方面,“道”是虚无,虚空,它并非一个实体性的存在,也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另一方面,“道”又确实存在,并作为宇宙本原生成和化育万物。老子第一章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道”乃是“常无”与“常有”;第二章讲“有无相生”,强调有与无的相反相成;第五章写到“天地之间,其犹橐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把天地比作风箱,认为天地之间正因为空虚才不会衰竭,发动起来而生生不息;第十一章又以生活中最常见的车毂、器皿、房屋为例,认为有了车子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时,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时,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表达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深刻道理……这些论述都通过有与无、虚与实的相生相形,明确地表达了美学上对含蓄隽永、氤氲虚境、气韵生动、余味无穷、“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等审美意境的追求。老子认为“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第一章),说明在美学中,既要重视“有”与“实”的东西,这样才可以观照到事物的边际;更要注意“无”与“虚”的用处,这样才能观照到事物的奥妙。王凯就把老子这种以虚无为本的宇宙观与美学上的空灵美统一了起来。他认为,“空灵美的特点一在空,二在灵,因空而灵。所谓‘空’即是空中见有,少中见多,小中见大,显中见隐,虚中见实,有限中见无限。所谓‘灵’则为意味深远,难以穷尽;变化万千,终难捉摸;生机盎然,亲和人性[10]。”确实,在美学中,要追求深远的意境,除了一些“实”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对虚、无、空的利用,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表达审美意境。虚与无,并不是一无所有,而是以虚见实,以无见有。宗白华先生引方士庶《天慵庵随笔》云:“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11]。”历史上的宋徽宗赵佶酷爱书画,他创建的皇家画院以“笔意俱全”为标准。“笔”就是写实技巧;“意”就是诗情画意、意境、意趣。有一次,他出题“深山藏古寺”让画师作画,而最终的魁选之作与大多画师在画面上画出红墙绿瓦的古寺不同,只在山溪下画一老态龙钟的和尚汲水。其妙处正是画中“无”古寺而古寺自在深山,巧妙地表现出一个“藏”字的意蕴。可见,绘画艺术正是以有无相生、虚实相形并贵无重虚的方式来追求最佳的审美意境的。
老子的美学思想的第三个方面表现在以简驭繁、大巧若拙的表现手法。老子美学追求最佳的审美效果,他认为最完美的美学作品都必须进入“道”的境界。他指出“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第四十一章),意思是最洁白的好像有污垢的样子,最方正的好像没有棱角,最美的音乐好像没有声响,最大的形象恰恰看不见任何形象。这种最高境界也是从“道”的特性引申而来。“道”作为最高的存在,作为“大象”,却不显露出任何物象,所谓“无物之象”(第十四章)。因此,“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第二十一章)。“道象”乃恍惚之象,若有还无,若实而虚,可谓极高远、极玄妙、极简约、极素朴、极幽深。但正是这种无象之象才能成为“大象”,无声之音才能成为“大音”,否则任何的具象、任何的声音皆不足以达到最高的境界。如果说在美学上需要什么手法,需要什么技巧,需要什么形式,那么老子认为,再繁复的手法、再微妙的技巧,至多只是停留在“技”或“术”的层面,永远也没法进入“道”的境界。最好的手法就是简约到没有手法的手法,最高的技巧就是笨拙到没有技巧的技巧,最美的形式就是素朴到没有形式的形式。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表达的正是至美的形象已经完全超越了世俗的手段、技巧和形式,达到与自然造化之道融为一体的境界,这也正是一种艺术与美融合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 黄仁贤.中国教育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61.
[2]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四部要籍注疏丛刊《老子》,1998:109.
[3] 张松如.老子说解[M].济南:齐鲁书社,1998:292,323.
[4]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98.
[5]唐劭廉,吕锡琛.道家教育思想的当代合理性阐释[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8.
[6] 高明.帛书老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380.
[7]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四部要籍注疏丛刊《老子》,1998:6,15.
[8]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139.
[9] 葛荣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66,79-80,72.
[10] 王凯.自然的神韵——道家精神与山水田园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
[11]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69.
(责任编辑:冼春梅)
On Laozi’s Moral, Physical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Thought
ZHOU Min
(Education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Center ,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Maoming525000, China)
Abstract:The education concept of Laozi is mainly embodied in moral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Laozi held that obtaining of Tao is virtue. He put forward two approaches to obtaining of Tao——keeping door close to stay away from distractions and clearing the head. Life value of being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balanced and harmonious, life value of practice of getting rid of extreme and extravagancy, life value of maintenance that spirit dominates the form, and health value that life is nurtured by continuous Qi, are all important resource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His aesthetic ideas exist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aesthetic value that Tao emulates the nature, eliminating the false and retaining the true, the pursuit of artistic conception value that non-existence and existence nurture each other, and the expression technique of handling complicity by simplicity, and great wisdom appearing stupid.
Key words:Laozi; Educational content; Moral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Aesthetic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15-09-24;修回日期:2016-03-14
基金项目: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14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643022)
作者简介:周敏(1974—),女,湖南双峰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B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562(2016)02-008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