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探析
2016-03-18梁洋生吴磊
梁洋生,吴磊
(1.赣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2.赣南师范大学 计划财务处,江西 赣州 341000)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探析
梁洋生1,吴磊2
(1.赣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2.赣南师范大学 计划财务处,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当前的主流价值理论,来源于生活并引领生活是其重要特点。现实生活是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域,实现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是提升价值观教育实效和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迫切需求。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的生活化已成为当前高校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主流价值理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
我国正处于社会深刻转型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思潮混杂、文化观念多样和价值取向多元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这导致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与认同受到了巨大冲击和挑战。高校是培养党和人民事业未来建设者与生力军的主阵地及重要平台,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应紧抓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然而,当前高校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却出现了悬空化、程序化、抽象化现象,暴露了脱离大学生生活实际、忽视大学生现实诉求的弊端,致使教育效果不如人意。积极探索价值观教育的新道路、新模式和新样态,努力增强教育吸引力、感召力和实效性已成为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话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使之融入社会生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1]。”这为高校提供了重要启示和方向遵循,即应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学生现实生活的深度融合和全面对接,构建新型的、生活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和教育维度。
1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科学内涵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一个著名教育理论是“教育即生活”,他指出“社会生活不仅和沟通完全相同, 而且一切沟通(因而也就是一切真正的社会生活)都具有教育性[2]。”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正是深刻把握教育与生活两者间的内在一致性,在两者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型教育维度和模式。它与传统脱离生活和工具化的价值观教育模式不同,其突出特点和基本原则是更加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需求。我们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科学内涵。
1)生活是现实场域。价值观是在一定社会生活中产生、发展,并反映人们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过程的,同时它一经形成,便会对人们的现实生活产生示范引领作用。因此,现实生活是人们价值观得以确立的根源和发展成熟的土壤,更好的现实生活也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和价值旨归。打上生活化烙印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现实生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强调教育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同时注重引领生活、服务生活。一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托,把核心价值观教育建构于高校和学生实际生活基础之上,挖掘和选取其中蕴藏的海量教育素材,调整和丰富教育内容,并根据实际生活的变化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和手段,进而提升教育实效性;二是以引领、服务生活为价值旨归,通过生活化的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牢固树立既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又契合大学生生活实际的价值观念,更好地实现大学生个体选择与时代发展趋势的统一。因此,生活是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场域,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方能达到其教育效果,正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指出的:“道德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3]。”
2)大学生是价值主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历史发展的创造者、推动者以及社会生活的主体。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旨在使大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念、养成高尚道德品质的外部活动,归根结底是其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的一部分,自然应该以大学生为价值主体,以凸显其个性特征和发展需求。然而长久以来,“我们过于突出个人对社会的服从, 而对于个体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及个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和重视不够[4]。”这种传统的价值追求必然导致人的工具化,与“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背道而驰。生活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摒弃了这种错误的思维观念和目标导向,将目标定位于促进大学生全面进步、强调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关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明确彰显了以大学生为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的教育理念,对于大学生的自由全面成长具有积极作用。
3)实践是实现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宏伟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也是在适应人们现实生活,特别是人们价值理念发生巨大变革的状况下产生的。同时,这种主流价值观只有转化为民众的日常生活实践才能得以实现广泛认同并得到传承[5]。日常生活实践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前提和依据,也是使其得以广泛传播与切实践行的路径和载体。因此,高校应努力做到:一方面,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使其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认知、理解和接受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并真正内化为自身价值准则,进而更好地服务和指导其现实生活;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论证,同时不断丰富与发展其内涵与意蕴,赋予其更深刻的生活意味,进而增强其现实说服力和感召力。
2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现实意义
构建生活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符合了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推动大学生健康自由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且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我丰富与成熟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已成为历史的必然与时代的呼唤,是高校应积极探索和努力解构的现实话题。
1)转变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是大学生健全人格和优秀品质的“塑造者”。然而长久以来,高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公众舆论和社会目光的关注。一是教育目标悬空化,缺乏现实性。片面强调和追求“高、大、上”的价值理念,将价值观教育建构于理想化、悬空化的境地,忽视了大学生的现实状况和教育环境,教育目标脱离了生活现实。二是教育内容陈旧化,缺乏时代性。教育者偏重价值条目的宣传灌输,没能结合社会发展和大学生生活实际创新教育内容,致使大学生现实生活体验不足。三是教育途径固定化,缺乏灵活性。“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是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重要因子,这种单调冰冷的教育方式稀释了大学生的积极性。生活化的教育方式从现实的、具体的、发展的教育实际入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致力于满足人的发展需求。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是高校切实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的迫切需要。
2)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社会深刻转型期出现文化多样化、价值多元化和人们思想观念深刻转变的形势所提出的价值理论,对于汇聚思想共识、形成磅礴合力、推动国家发展具有重大作用。马克思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6]9。”然而,作为党极力倡导的主流价值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掌握群众”,成为其自觉追求,从而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是必由之路。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适应人民现实生活需要而产生的,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高度凝练与总结,只有回到现实生活才能找到其产生发展的根源和动力。脱离了社会现实生活过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党提出的价值理论,只有实现、维护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被人民群众所认同和践行,才是其合法性、合理性及生命力所在。因此,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是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认同的必然选择和现实要求。
3)践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应有之义。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应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理念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宗旨和执政使命,反映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价值和终极目标,是我们一切工作都应遵循和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强调将“人”作为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人的发展为价值准则是其基本要求,这里的“人”并非虚无飘渺的、抽象的人,而是马克思所指“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联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有生命的感性存在[6]79”,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可感知的、具体的和现实的人。因此,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贯穿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过程,就要求高校从实际具体的、活生生的大学生出发,回归到学生真实生活,掌握学生成长规律,满足学生合理的现实需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生活实际相融合,切实体现大学生的生命价值和意义,致力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
3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实现途径
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具有重大意义,理应成为高校努力研究和积极解构的重要话题。它是一项系统完整的工程,教育目标、内容和途径作为整个教育过程中缺一不可的关键环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实现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应着重从教育目标、内容和途径的生活化入手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学生现实生活的纵向融合。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的生活化。教育目标是指开展教育活动所要实现和达到的标准与效果,而目标的设定直接关系到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教育效果的实现。坚持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并行不悖与辩证统一是设定教育目标应该始终奉行的原则。因此,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要有先进性。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对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层面提出的希冀和要求,其教育目标需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才能激发大学生追逐既定目标的动力和信心,同时需要大学生经过努力才能实现思想道德的升华和价值观念的完善。二是要有层次性和差异性。鉴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个性特点、接受能力和价值观成熟程度的差异性,我们应摒弃“大一统”和“一刀切”的价值标准,要针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大学生设置差异化的价值要求,既应符合时代要求,又要体现个体差异。三是要有渐进性。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没有渐进性积累的过程,就不可能实现质的飞跃。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亦如此,其教育目标的设置应遵循由易到难、由低至高的原则,在逐步实现一个个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增添信心,最终树立起顺应社会要求的主流价值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生活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度总结提炼的科学理论,既包括价值观念层面的理想追求,又具有关照生活的现实理性。“如果仅着眼于社会现实理性,显然缺乏凝聚力和感召力, 而脱离社会现实理性提出过高的价值理想追求,则会让社会公众感到遥不可及,从而使核心价值观形同虚设,产生信仰危机,加剧社会道德失范的现象[7]。”鉴于此,高校应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现实生活的互融机制,大力推进教育内容的生活化。一是结合生动直接的现实生活开展教育。关注大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诸如专业学习、感情问题、人际交往等具体问题,结合大学生感兴趣的社会话题进行隐性教育,使教育内容更“接地气”,让大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现实的示范引导作用。二是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现实社会涌现了许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推动者和引领者,如矢志报国的师昌绪、心系教育的龚全珍、坚守诚信的刘惠君等。高校应充分运用这些鲜活的榜样和先进事迹感染大学生,传递社会正能量,引发大学生的思考,强化他们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理念的认同。三是增强教育内容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单一、固化的内容会稀释和弱化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育缺乏生机活力,故而应构建丰富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既要有契合整个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本道德追求和价值目标,也需辅之以社会常识、科学知识等内容,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因时因地选取、调整和丰富教育内容。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的生活化。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为教育对象的内心要求[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更加强调隐性教育的独特功能,通过喜闻乐见、多姿多彩、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教育路径的生活化。一是强化社会实践作用。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将晦涩难懂的理论转换成大学生可触可感的生活实践。高校应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和组织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重要路径。通过参加“三下乡”、社区服务、田野调查和支农支边等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增加社会体验,碰触精神世界,从而实现思想升华。二是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大学生高校可充分利用宣传栏、橱窗、校报、校园广播等宣传平台以及社团活动、校园歌手大赛、辩论赛等文体活动,不断扩大价值观教育阵地范围。三是开辟网络教育阵地。网络正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主动抢占这一强大教育阵地。一方面,高校教师应通过微博、微信、QQ等在线交流工具与学生深入交流,了解其内心世界,引导其思想言行。另一方面,在校园网上开设专栏用于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最美现象”“身边的好人”“十佳青年”等富有感染力的榜样。校园网发布的各种信息要经过认真搜集、筛选,把握舆论导向,宣扬积极健康的信息,并结合社会现实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9],使大学生真正理解、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总结
生活是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场域,高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必然要走“生活化”道路。注重从“生活”角度解读核心价值观,尊重价值观教育规律,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现实需求是高校增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实途径。高校应进一步探索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内在联系,以求得两者的圆满结合,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N].人民日报,2014-07-09(15).
[2]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6.
[3] 陈波.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67.
[4] 石海兵,刘继平.论大学生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13(2):22-25.
[5] 张东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7):25-29.
[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 涂成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N].光明日报,2012-11-17(11).
[8] 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1984:208.
[9] 周文华.网络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路径探究[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5(2):50-53.
(责任编辑:梁晓道)
On Life-based Socialism Core Values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ANG Yangsheng1, WU Lei2
(1.Marxism College,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Ganzhou 341000, China; 2.Finance Division,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Ganzhou 341000, China )
Abstract:The socialism core value is currently the mainstream of value theory in China, which is characterized as coming from real life and in turn guiding it. Real life is the important field to cultivate socialist core value. Realizing life-based core values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improve effective work in values education and carry out the “people-oriented” education idea. Contents of education and ways of education based on real life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education of the core values, and to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University; Socialism core values; Education based on real life
收稿日期:2015-10-02;修回日期:2016-01-28
基金项目: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YC2014-S416)
作者简介:梁洋生(1991—),男,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通讯作者:吴磊(1970—),男,广东海丰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562(2016)02-007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