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工作引导研究*

2016-03-18王雅倩

高教学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微时代舆情辅导员

王雅倩

(长沙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工作引导研究*

王雅倩

(长沙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新形势下高校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主动探索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增强运用自觉,抢占舆论宣传的“微阵地”,完善监管体系,营造和谐健康的“微环境”,倡导内容创新,构筑导向鲜明的“微文化”。

大学生;微时代;网络舆情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即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微博、微信等新型互联网方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运用,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了微时代。微时代的出现和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微信作为科技发展下网络沟通传播的一种新形式展示自我,结识朋友的平台。高效、即时、多点式互动以及低廉的服务价格使微信渐渐取代传统方式,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微信。在微时代大环境的推动之下,大学生辅导员更要顺流而上,深入接触并合理利用这一工具的优势,创新工作思路,扩展工作方法,扩充工作形式,与大学生紧密联系,推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适应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明确提出:互联网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增强阵地意识。

一、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诞生加快了信息的高速扩散传播,现代信息传播速度和数量以矩阵式几何增长。利用微时代背景下的信息传播,将深刻道理寓于平实内容表达之中更能引发大学生的认识共鸣,减少大学生对于枯燥乏味的说教方式的排斥。以高校为例,普遍积极运用“微时代”之特点,充分利用多种网络媒介,成功开展教授方式多样化的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将学生工作通过微时代互联网平台走入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创新发展“微学工”模式,多措并举形成“微引领”。不用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微时代下的信息传播是相互的,大学生在了解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发布自己的信息,与发布者进行文字上的交流,而这种交流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交流。如各大高校都有设置本校的官方微博以及微信平台,有专人进行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所提问题的集中回馈,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真实的有效素材,促进学校教育工作者们合理安排工作,提高高校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实效性提供了保障。

相比传统信息传播媒介,微时代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和平民化,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更多人的需求,但是,这样的信息传播方式并不利于把控主流舆论的方向,层次不齐的传播主体以及不符合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内容,在这样一个微时代的背景下不良信息像“病毒”一样扩散开来,腐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的传播渠道也更多而且速度更快,能够发布信息的标准降低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发布者,这也就意味着监管微环境的难度大大增加。针对微时代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兴趣需求,但是在对一些公共事件进行言论发表时,往往会受到这样一个信息茧房的的影响,大家的思维局限在这一个圈子中,更加的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以全局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也给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不小的阻力。

总而言之,微时代的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不仅仅是利,也有弊,而怎样去权衡其中的利弊关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微时代最优化的利用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们需要好好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如何让新媒体成为高校宣传工作的主要阵地和重要抓手,聚集正能量,传递正声音,弘扬正导向是以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

二、微时代下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是传播者通过传播媒介(如报纸、新闻、广播、电视等)将传播内容传播给受众的经典模式。在这个模式里传播者居于控制地位,拥有一定的资本和相应的传播能力,有的媒体甚至是国有控制,传播能力自然不在话下。高校应该积极相应其号召,做到如下几个细致入微。深入挖掘先进模范带头作用等正能量人物微素材,发挥朋辈引领作用,做到事迹入微;将线下讲座和线上讨论、答疑相结合,做到引实入微;创新新生入学体验,开展新生适应性辅导、防火演练等系列入学教育活动,做到形式入微;以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为出发点,开设尔雅课程,开放线上学习平台,也使得学习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本学习,使得校园与网路结合起来,做到学习入微;通过网上网下互动,紧紧把握学习入微模式,积极倡导学生以自愿方式组建读书会、学习沙龙,搭建英语角、等微学习平台,培育良好学习氛围,做到氛围入微;更将此积极的学习的氛围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进行渲染,利用信息高效传播,感染给其他同学,做到宣传入微,鼓励学生追求职业理想,开设各类创业项目比赛,如此诞生了相关APP以及各种微信公众号,做到创新入微。进一步加强高校联动、部校联动,搭建大宣传格局。

伴随着“微阵地”的开拓,高校必须着重培养教师队伍新兴媒介素养和提升载体运用能力,强化核心价值观影响力提供安全可靠的“微阵地”。然而,在新兴舆论环境的出现的同时相关法规未能及时出台,使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此环境传播不良信息的行为未能付出应有的代价完善不良微信息查处机制,设立专人负责微媒介平台的舆情监控和价值引导。而在当前微文化体系中,既存在文化品位高、正面积极的文化内容,也存在文化品位低、打破道德底线的文化内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高校立德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应当强化微文化的育人功能,增强主动性和“微阵地”意识,敢于且善于与多类型的错误思潮进行多角度的交锋。凝聚团队精神,加强两支队伍建设,提升学生管理服务水平;以创新为导向,以个性化、系统化、实践性、协作性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立足学生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自动化,创新引领“微学工”模式。借助网络平台,利用信息的高速运作,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加入新鲜元素,形成特色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手段。也为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新式的变革。

三、积极探索微时代下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工作模式

高校网络舆情研究已经成为一种职业一项事业,高校舆情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影响力和权威性方面仍然有待加强。大学生群体对社会的接触逐渐慢慢加深,他们也在不断的学习,因此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程度更加深远,这也是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信息的迅猛传播在大学生这一群体带来的映射。然而,这影响有利也有弊,弊的一方面,大学生出世不深,接触社会不够,他们正处在对社会的摸索和学习的过程中,这其中迷茫的地方还很多,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能量通过微平台释放出来,以此来增强大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

(一)开展新媒体素养培训,提升宣传队伍工作能力

以重大事件为契机,塑造学校好形象,以重大成果为抓手,提升学校美誉度,以新媒体为平台,提升学校影响力。挖掘新媒体的特点。拓展宣传思想工作影响力,依托新媒体项目,形成宣传思想工作粘着力。研发新媒体平台,提升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力。做好新媒体的应急管理培训,形成网络舆情应对的直线联系机制。时刻关注新媒体的内容导向。在业务培训过程中加入“新媒体素养”、“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等相关课程内容。通过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宣传队伍工作的水平。应对网络舆情事件,必须认真研判舆情特点,抢抓时间节点,精心组织策划,设置引导议题,同步推进信息发布、舆论引导与事件调查处置,以掌握舆论主动、引领舆论走向。建立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机制,以提高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二)以新媒体为依托,打造“微”校园精品

微信作为一个信息时代下的新型也是典型的产品,其功能体验使其已经成为当下最火热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它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将进一步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可以说,在信息时代下,我们已经离不开微信,也许未来会研发出其他产品,功能更加齐备,更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和愿望,但是,微信这个模式也不会消失,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交流会更加紧密。微信为职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是其基本功能也是主打功能。在微信被完全开发以前,人们日常间使用最多的非实地沟通方式还是电话和短信,那时候还是2G时代,智能手机的概念也很模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不满足于简单的、功能匮乏的直板机,智能概念进入到每家每户,微信也随之应运而生。自打微信被研发出来后,其功能不但能满足人们对于手机的传统基本功能,即短信和通话功能,“微信”价格也更为亲民。微信的基本功能,大大的方便了受众,也使得微信的市场份额、影响力等渐渐扩大。让每一个人都有话能说,有话可说,在传统媒体无法做好的接收舆论评价这一方面有了更大的突破。

(三)主动了解基层学生言论,设置舆论“把关人”,培养“意见领袖”建立高校网络舆情交流与控制机制

利用闲暇时间与同学进行交流,深入了解同学所需,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以此来增进辅导员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逐渐介入辅导员的管理工作中,以协助辅导员更好的、实时实地地管理、关心学生。通过关注朋友圈,能及时掌控网络舆情使用节约了沟通成本,比传统的通话费、短信费更廉价。利用“多人实时对讲”,实现舆论传播共鸣可以通过建立多人群聊的方式,建立各班的班级群,辅导员可以通过该班级群对该班的常规工作等等做出更好的安排,也方便辅导员与学生及时交流,方便学生能够更好的反应意见和寻求辅导员帮助。同时积极拓展思政教育新媒体平台,与学生沟通零距离辅导员工作不仅仅局限于办公室,要学会使用新萎靡的利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范桂香.我国网络舆论引导的制约因素及对策选择[J].文史博览(理论),2010(7).

[3]马荔.政府与网络舆情之关系的法理研究——以突发事件为视角[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4]伍巧玲.试析我国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的表现和突破[J].苏州教育学院院报,2007(6).

[5]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8):79-82.

The advent of the micro times has brought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work of universities.Universities must keep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im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and actively explore the new path of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icro times.We should enhance the use consciousness,grab"microblog front"in the publicity, polish the regulation system,create a harmonious and healthy"microblog environment,"advocate content innovation and build"microblog culture"with distinct orientation.

college students;micro times;network public opinion

G641

A

2096-000X(2016)23-0224-02

湖南省教育规划课题“社会心理学视角下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预警与应对研究”(XJK013CJG012)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雅倩(1982-),女,湖南长沙人,长沙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微时代舆情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舆情
舆情
舆情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