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从原创校园剧《上大学》引发的思考*

2016-03-18邹晓芟韩巍巍

高教学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载体价值观核心

邹晓芟 韩巍巍

(三明学院 党委宣传部,福建 三明 365004)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从原创校园剧《上大学》引发的思考*

邹晓芟 韩巍巍

(三明学院 党委宣传部,福建 三明 365004)

原创校园剧《上大学》的成功,引发了我们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的新思考:一是找准切入点,融核心价值观教育于文化载体之中;二是力求“三贴近”,发挥文化载体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感染力;三是说身边事,依托文化载体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载体

三明学院的原创校园剧《上大学》,以全国道德模范曹阳飞宇和福建省师德模范曹云露的先进事迹为原型,用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贴近大学生生活的语言,讲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一幕幕动人故事,诠释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义,并因此荣获中国校园戏剧节最高奖——“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优秀剧目奖”。该剧的成功创作无疑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一个很好范例,也为我们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思考一条既贴近大学生思想、生活和实际,又能引起大学生情感共鸣、精神认同,行之有效易于接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一、找准切入点,融核心价值观教育于文化载体之中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手段和措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蕴含的精神内涵、理论精髓和道德力量传输给大学生,武装他们的大脑,以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进而提升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能力,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而文化载体是指能承载校园文化的事物,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于文化建设中,通过增长知识与提高素质,以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和觉悟水平。[1]高校承担着培养人的重任,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铸魂工程。因此,在文化载体创作和构建过程中,要切实找准切入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与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体,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向高质量、高水平、高层次发展。

原创校园剧《上大学》,就是通过文化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融入到作品之中。剧中陆教授的原型曹云露教授,是“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师德标兵"、"感动福建2008年度十大人物”、“福建省敬业奉献好人”,他身上展现出的是一名共产党员和优秀教师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杨羽飞的原型曹阳飞宇,是“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感动福建2009年十大人物”,他带着父亲上大学的孝心善举,诠释了一个生活不幸的阳光男孩面对逆境,自强自立、勇于担当的崇高精神。故事以他们的先进事迹为题材,经过艺术加工,将真实的故事情节搬上舞台,用大学生的语言,讲述贫困大学生杨羽飞勤工助学乐生活、陪父看病被钱扰、痛心卖厝筹医款、背父看病上大学、师生同情献爱心、载誉归来陷困惑、导师教导茅塞开的一幕幕感人故事。其中,主人公经导师劝导茅塞顿开、众学生明真相而感动知责任一幕,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杨羽飞的孝道与自强,渲染了陆教授的大爱与奉献。全剧从主人公杨羽飞上大学以来的不同生活片段撷取一个个真挚朴实的事例,塑造了多个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再现了主人公等青年大学生从“少年不知愁滋味”到敢于面对、学会担当、懂得责任的心路成长历程,诠释了高校教师对“三尺讲台”的忠诚与对国家未来——学生的责任。《上大学》作为校园文化

的载体和成果,体现了文化对人的教育、塑造和提升,起到了精神导向、激励促进的作用,使高尚的精神理念、科学的价值观念、美好的道德准则在校园内广泛传播,展现的是一种美的文化、高尚的文化,进而实现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二、力求“三贴近”,发挥文化载体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感染力

美的东西往往离不开外在的感性形象。如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一文中指出:“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2]大学生的价值观正是建立在一定的心理机制、心理形式的基础之上的,在从感受、欣赏赏心悦目的形象中陶冶性情,启迪思想,潜移默化地接受积极的教育,是知、情、意的心理历程。然而,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不契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仅做口头说教,单纯地依赖课堂教学,讲空洞的大道理,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二是教育过程流于形式,把大学生的课外活动、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都打上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标签,带给大学生的印象是“作秀”,产生的是“审美疲劳”。三是政治色彩过于浓重,追求崇高、追求理想,却拒绝日常生活,给人以“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容易引起学生的排斥,从而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因此,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开展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有较强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拓展教育的形式和途径。校园剧《上大学》之所以引起大学生的心灵震撼、情感共鸣和精神认同,就在于它遵循了“三贴近”的原则,发挥了文化载体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一)作品展现了平凡之中的伟大

曹云露教授,一个普通教师,耕耘在三明山城教育的三尺讲台上,用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抒写出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曹阳飞宇,一名学生,以带着父亲上大学的孝心善举,诠释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美德。一个是师德楷模,一个道德典范,他们分别从师德和孝道向人们展示了人性的光辉和人间的真爱,两者精神的强大感召力激励着大学生“向模范致敬、向模范看齐、向模范学习”,形成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的良好氛围。

(二)作品升华了身边人的精神境界

《上大学》故事中的人物,都是生活在大学校园里的身边人,作品将主人公杨羽飞的原型曹阳飞宇同学的大学生活、坎坷经历、思想变化、成熟成长过程和主人公陆教授的原型曹云露教授的高尚品质、道德情操、崇高精神在同一个舞台全方位展现、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压缩、融合了两者的生活时空,彰显、升华了两者的精神境界,短小而精悍,精炼而厚重。

(三)作品充满着生动性和感染力

《上大学》的生动性、感染力使生活在三明学院的每个大学生在欣赏剧情的过程中得到思想的启迪,在愉悦、暗示等情感中无意识地受到熏陶,潜移默化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产生了认同,实现了的精神、心理、性格的塑造,不知不觉走进教育的“境地”。

三、说身边事,依托文化载体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教育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变人、影响人。“教育涉及的活动是为了提高个人的学习、叙述、选择、创造、通讯、质疑和回答质疑的能力,以便他们可以在今天和明天的社会中过有目的的生活,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满足。”[3]教育的成效不取决于施教者的自由选择,而取决于生活中的人的内在诉求。因此,教育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研究生活、关注生活,研究生活中的人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必须关注生活,关注日常生活中的人及其他们的诉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4]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佳切入点理应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诉求,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基点,以生活中活生生的经验为素材,把抽象的价值观念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人、具体事、具体感受相互触碰,引发大学生的内心冲突,才能获得大学生内心深处的真正认可,才能化为大学生的自觉遵循,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实效才会真正显现。

校园剧《上大学》作为大学生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是大学生生活的写照,每个角色都是发生在大学生活里的你我他。因而,依托文化载体,讲述身边的故事,更能激发大学生的真情实感,引导他们正确感受、体验、觉知、理解价值准则,让价值观教育变得更加真实和可亲,避免沦为“空谈”的厄运。一方面要立足校园文化生活,从师生身边深刻挖掘具有教育性、引导性、典型性的创作主题,坚持剧情原创,做到品味提升,让大学生观看后既能够直观、形象、完整地了解故事讲述的经过,又能亲切、自然、深刻地体会到人物诠释的精神,进而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品味、反思、警醒,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另一方面,要不断思考如何使校园文化与“入耳、入脑、入心”的价值观教育完美结合起来,充分展现校园人的精神风貌,突显校园文化的生动性和教育性,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校园剧《上大学》把身边的故事搬上舞台,在校园内外广为传播,让大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领会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懂得了三尺讲台也可以成为拓展生命的宽度和提升人生高度的道理,明了了“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的孝经大义,认识到作为时代青年需要具备积极向上,自立自强,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校园剧《上大学》无疑为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路径。

[1]汪大喹.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10(5):100.

[2][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美]查尔斯·赫梅尔.今天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4]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光明日报,2014-02-26.

The success of the original campus drama"Go to University"made us think new education path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Firstly,we need to find the right entry point and combin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with the culture carrier.Secondly,we should meet"Three Closes"to let the culture carrier play a role in the core value education.Thirdly,we should tell stories around u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ore value education depending on the culture carrier.

university students;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culture carrier

G641

A

2096-000X(2016)23-0220-02

本文系福建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2015年度立项课题(闽政研2015-B12)的研究成果

邹晓芟(1966,02-),男,汉族,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韩巍巍(1983,09-),男,汉族,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人,三明学院党委宣传部教师,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载体价值观核心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