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认证背景下电信专业培养方案设计的思考*

2016-03-18姚彦鑫

高教学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环节工程

姚彦鑫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 100101)

专业认证背景下电信专业培养方案设计的思考*

姚彦鑫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 100101)

文章探讨了工程教育专业背景下,对新一轮的培养方案修订所进行的若干思考。分析了现有培养方案与当前工程认证标准的差距,指出了当前专业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在新一轮的培养方案修订中,如何通过合理的设计课程体系、教育环节和考核方式,能够达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文章对于各校电子信息乃至工科专业进行培养方案修订具有借鉴意义。

工程专业认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研究背景介绍

在工程认证背景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1,2]。我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综合型院校,参加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可以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更加趋近与符合国际化的工程师标准。也以此为契机,推进我们单位构建工程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推进工程教育改革,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建立与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促进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增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我校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提升我校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力。而我们现在的培养模式、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工程认证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具有悠久和光荣历史的专业,自1996年开始全国招生,是教育部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历经几代电子信息工程系教师的努力,历年的就业情况均比较理想,就业率接近100%。专业主要特色是以电子信息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基础,以传统信号和信息处理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为应用平台,以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为应用目标,将深厚的理论与广泛的实践相结合。本专业毕业生基础理论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专业口径宽,适应面广,发展后劲足,综合素质高。本专业也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是由于科技飞速发展,有新的方向出现,社会需求在不断变化;一方面是与工程认证与国际接轨的内在动力,在国际化、开放化等方面还需加大提升。在工程认证以学生为中心、结果/产出导向的教学设计(Outcome-Based Education)、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Continuous Quality Insurance)的核心理念下[3],需要以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为出口,进行反向的教学培养方案、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思考学习成效的评价与闭环反馈,需要对面向所有学生得到提升和增强。我们现有的学生培养模式面临极大的压力。

二、现状分析

1.对比工程认证的要求,当前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较为欠缺,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查阅文献、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中较为欠缺。需增加学生自学、自行解决问题的环节,考虑在实践课程中增加类似项目的综合性课题,项目驱动,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完成,锻炼他们的合作沟通能力,小型项目独立完成能力。

2.现在强调了宽广的专业知识技能,但对于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一定的国际视野、终身学习、社会责任感等这些方面较为忽视;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文、法律、安全等的教育滞后,对于学生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评估工程实践对于自然与社会的影响的能力培养较少。

3.对于学生的数学、自然科学、专业知识的教学较多,对于工程科学、经济、管理、法律等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教学较少,学生缺少到社会上能够实施真实项目的知识储备与能力。

4.复杂工程问题,复杂工程问题其实是2015年新提出来的要求[4],当前在12条毕业标准中占了8条。我们的传统对于学生问题分析、解决、研究、设计、实施、调试、使用工具模拟仿真与预测等能力的培养主要集中在毕业设计环节,除了毕业设计外,主要依赖于各门核心专业课的专业实践环节——课程设计。一般的课程设计包含了基础题目和综合题目,但是综合题目往往局限于围绕某门课程知识设计相对复杂的应用

问题。现在复杂工程问题要求:深入的工程原理分析才能够解决、可能涉及到多学科、可能需要使用非常规方法解决、可能建立创造性的抽象模型、可能含有利益矛盾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协调,可能包括相互关联的子问题等[4]。需要在其他的教学环节对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予以加强。

三、改进方案的设计

1.针对学生的沟通协作与项目合作能力欠缺,在针对课程的独立实践环节课程设计中对学生予以分组管理,适当增加题目的综合性,强制学生进行分工合作才能完成整个任务。对他们自己查阅文献,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以培养,同时对学生的书面表达,口头答辩等环节提高要求,一方面用个人设计报告的形式督促他们自身工作的完成,另外以团队形式合作完成项目答辩,阐述项目组内的分工与合作,提高他们参与项目的整体意识。

2.开设一些通识教育课程,利用综合型大学的优势,对于学校的经管文史哲各学院的课程的选修,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注意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关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等的学生活动、学术讲座等。在思政课中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社会问题的思考。树立新时代下的世界观、职业道德观、社会价值观等,同时在其他专业综合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运用。

3.开设工程科学相关的课程,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重视工程学科、经济决策、管理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在毕业设计、综合课程设计、综合实践课程等环节,加强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时候对于经济成本、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等知识的运用,加强学生对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

4.除了在毕业设计题目的设计中,由指导教师注意把握题目的综合性外,对原有针对每门课程的独立实践环节,课程设计进行合理整合。除了保留必要的课内实践环节与对于某门课程的少量课程设计环节外,增加开设信号与信息处理类综合实践I、综合实践II等综合的实践类课程,整合后的综合实践环节周期较长,学分较多,可以充分的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信号与信息处理类综合实践II中,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设计智能车牌识别系统,该课程结合嵌入式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模式匹配等多门课程的知识,在系统设计中,需要分析各种不同自然环境因素对于采集的数据的影响,如何提高识别率,如何在嵌入式系统上高效率的实现等问题,遇到很多非常规问题,需要学生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创造性地综合各学科知识加以解决。由于考虑耗电、系统资源等制约条件,需要考虑计算复杂度与识别精确度的均衡;在设计整个系统的过程中,考虑系统集成、经济成本的因素等,对器件进行选型和操作系统、平台环境的选择,代码的设计等;考虑这样的系统设计完成后,其对社会带来的影响,譬如,能够应用于哪些实际的场合,对于交通管制、人们的心理有哪些影响等。而且也要求同学们分组以协作分工的形式完成任务,成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一个范例。

四、培养方案设计若干思考总结

工程认证的基本特点包括它是以质量保证和质量提升为基本指导思想和出发点的[5]。以学生为本,重视对全体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所有学生成效都要有体现,而不同学习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要提高,显然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培养[6]。产出导向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专业知识技能、终身学习能力及健全的人格、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责任感等能力素质要求。注重职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7],而且强调终身学习、自学能力。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合格性,国际工程联盟制定的《毕业生素质和职业能力》在解释毕业生素质的用途时提到,毕业生素质不仅可以用来确定不同类型专业预期的共性,同样也可以判定各自的特色[8]。

我们学校一向重视培养应用型人才,我们的2016级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已经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新的教学大纲体现出了学生的培养的目标、体现了工程认证的毕业要求,对应培养目标的每一分解点的体现,和学生毕业五年后能在社会与专业领域取得成就的体现等。

[1]陈文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其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影响[J].高教论坛,2011(7):29-32.

[2]孔凡新,查光成,吴梦陵.以工程认证和审核评估为契机,全面深化专业综合改革[J].高教学刊,2015(18):65-66.

[3]李志义.适应认证要求,推进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4,286(6):9-16.

[4]余寿文.工程教育评估与认证及其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3:001.

[5]姜理英,陈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3):256-260.

[6]支希哲,韩阿伟.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5(4):44-47.

[7]郑秀英,王海滨,姜广峰.以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51-53.

[8]邵辉,葛秀坤,毕海普,等.工程教育认证在专业建设中的引领与改革思考[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1):104-107.

The paper discusses several thoughts on the new round revision of the training program under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background.It also analyzes the gap between existing training plans and current engineering accreditation standards,and points out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at present.This paper indicates how to design curriculum systems,education links and examination methods reasonably to achieve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standard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e paper can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to revise training program of the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major and even the engineering majors in various universities.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 of engineering;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training program

C961

A

2096-000X(2016)23-0205-0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改一般项目(编号:2015JGYB13)

姚彦鑫(1982-),女,河北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环节工程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子午工程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