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饰构造》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2016-03-18何平

高教学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装饰教学法教学内容

何平

(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艺术设计系,江苏 扬州 225000)

《装饰构造》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何平

(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艺术设计系,江苏 扬州 225000)

《装饰构造》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分析了《装饰构造》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等,坚持将课堂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对学生在装饰构造绘图实践能力方面加强培训,从而达到教学改革的目标。文章主要针对《装饰构造》课程教学采取的改革措施进行相关的分析和研究。

装饰构造;教学改革;实践能力

引言

对环境设计专业而言,《装饰构造》课程着力点在于对学生的构造绘图能力的培养,是整个专业在技能培养方面的主要课程之一,在专业的整体课程体系内有着重要的作用。《装饰构造》课程是环境设计的基础,是实现工程装修施工的前提,对学生在装饰构造方法的确定、装饰材料的选择及节点施工图的绘制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作用明显。文章主要针对《装饰构造》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某些环节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实现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教学目标与课程结构体系改革探索

(一)教学目标

学生研修该课程后,能够掌握装饰构造的设计原则及相关的制图规范,熟悉施工图构造设计中的相关行业标准与规范,了解施工构造详图的设计流程和方法,掌握常见的装饰构造工艺及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实现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观、道德观。

(二)课程结构体系

按照实际人才培养的需求,应该对《装饰构造》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装饰构造》课程的宗旨应该以应用为主,不能一味地强调理论教学,注重实践,通过实践对课堂理论的学习进行验证。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进行培养,使其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这就要求在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将实践技能融入到教学中。在教学方法上,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与企业建立项目合作关系,给学生增加实践与就业的机会,保证教学体系中实践环节的畅通。在人才培养方面,以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为出发点,课程设置注重职业定向,建立实用、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在满足学生学习知识需求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实践机会。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

在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方面,主要从教学内容的整合、更新知识点入手,使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强调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一)课程整体设计

在课程设计方面,突出《装饰构造》课程的知识体系,以工程实际项目为载体,通过实训手段,将《装饰构造》课程中的基本理论知识、教学目的等内容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此外,从行业职业资格的标准来看,《装饰构造》课程的知识内容包含了室内建筑师、工程建造师应掌握的相关技能。在教学方法上,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项目合作,以学生将来可能的就业岗位目标需求为目标,对《装饰构造》课程进行规划,设计实用、合理、科学的课程教学体系,从而达到课程设计改革的目标。

(二)教学内容的更新

《装饰构造》课程教学最终的目标是培养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实用性人才,因此不能只注重课堂理论的教学,要与实际工程项目相结合。在项目的整体实施过程中,配置相关的知识节点,使实际工作与课程学习之间能够互相贯通和紧密联系。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具备适用性和针对性,重点设置室内设计师和工程项目管理者等职业岗位需要的相关知识、职业素养及技术能力,以此来选取更为合适的教学内容。在企业实际工程项目背景下,在设计各环节中融入相关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最终实现教学内容的改革。特别是教学内容的某些细节上,应该顺应工程实际的发展变化,更新相关的知识点。如石材装饰饰面的构造,传统的构造方式是采用钢筋网绑扎工艺,但是随着工程实际的变化,石材的干挂构造工艺已经逐步取代了以往的构造方式。在校企教学合作的过程中,这些

新的教学知识点能够很好地融合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

三、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为了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从而调动学生对《装饰构造》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最终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从教学实践来看,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慕课等教学资源,交叉运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工程现场教学等教学形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有着明显的作用,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目前高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在进行研究性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研究性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转化为主动,促进学生在实践性、创新性方面的能力提升。《装饰构造》课程在研究性实践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的核心是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将理论教学与工程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工程项目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掌握装饰构造在工程中的实际运用。该方法能够直接将装饰构造相关的知识运用展示在学生眼前,教学效果非常明显,缺点是实施难度较大,知识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

教师在实施项目教学法之前一定要详尽规划教学内容,对章节知识点的结构要求,学生应当解决的问题等要做到心中有数。制定课程开展的相关任务,包括教学的目的、实施的方法、完成的手段、最终的目标和阶段性的成果评估等。项目教学法首先要开发结合教学内容的实训项目,以便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实训内容应该尽可能地接近或等同实际工作岗位中的任务要求,使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工作过程。学生在参与工程项目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学习任务中的问题,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进而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实施项目教学,对于学生在工作中需要用到的实践能力都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学生也对该课程要求掌握的实践能力也有了清晰的认识。在真实的职业背景下,切身感受装饰构造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学生通过具体实践,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能够主动地发现,并积极地进行探索和解决,最终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实践能力都得到较大的提升。

(二)案例教学法

此方法与项目教学法类似,也是将实际工程项目引入课堂教学中。在讲授《装饰构造》的知识点时,从实际工程案例入手进行分析,将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如何在实际中的运用情况进行讲授,让学生了解《装饰构造》设计的实战技巧和方法,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目的。案例教学法很好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对培养学生在装饰构造设计中的创新意识和对装饰设计方案的表达能力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装饰构造》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教师除了需要掌握《装饰构造》的传统形式以外,还要了解《装饰构造》饰面的许多新工艺、新方法,能够凸显知识的延续性和时代性。另外,教师还要熟悉在室内设计中运用的建筑设计规范、房屋建筑室内装饰装修制图标准等各种规范,规范是设计中应当遵循的法律法规,任何设计人员都必须严格执行。学生在学习《装饰构造》课程时,教师根据可实际情况安排适量的课时讲授《装饰构造》设计时应该注意的相关规范内容。案例教学法的讲授过程中,教师投入的精力较大,必须有较强的敬业精神。

(三)现场体验教学法

《装饰构造》课程的显著特点就是理论必须与实践紧密结合,因而课堂教学中的着重点就是考虑理论教学内容如何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与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不同的是,现场体验教学法的主要是指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带学生深入到施工现场第一线,观摩正在施工的某些装饰饰面的构造组成,以便学生直观地掌握《装饰构造》的内容,它是实现《装饰构造》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简言之,就是将课堂搬到正在实施的工程项目现场中,让学生在现实环境下感受《装饰构造》知识的运用。利用实际环境,教师围绕课堂中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教学,学生同时能够直观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并且能够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对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行锻炼,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此同时,学生进入到真实施工环境后,能够激发其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兴趣,感悟知识的应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团队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现场体验教学法不是简单地带领学生到施工现场走一圈。教师应该在参观考察之前做好一定的课前准备工作。首先,考察工地正在实施的施工内容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程度如何?其次,根据参观的工程对象制定相关的要求,如参观的内容是什么?参观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参观时可能有什么疑问?重点应该关注什么?就是在参观之前布置好相关的任务,让学生在参观时按照事前布置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考察,这样才能能够保证参观考察的效率。当然,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工地参观时还要注意工地安全知识的教育。现场体验教育法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教学内容开展前的工作量较大,工地的施工内容不一定正好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相吻合,以及带学生到施工现场第一线所带来的安全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应该详细考虑的问题。

此外,还有另一种现场体验教学法,就是将装饰构造的常见构造内容,用实物模型的方式展示在实验室里。制作构造模型时,主要把装饰构造的组成完整地表达出来,也是构造模型制作的核心要求。在实验室进行现场教学法时,学生不仅可以观摩构造的材料、组成形式、固定方法等内容,还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完成装饰构造的装配。体现了构造教学的真实感,加深了对装饰构造的感官理解。实验室的现场体验教学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了两大问题:1.由于远离了施工操作现场,学生在教学观摩时的人身安全有了绝对的保障;2.在装饰构造模型种类齐全的基础上,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正常计划的教学秩序和教学内容,随时随地安排学生观摩相应的装饰构造组成、细节和特点等,极大地方便了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评价方法改革探索

学生在完成相关章节的知识学习后,教师对学生的课程学习结果应该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去考核。由于《装饰构造》课程的性质要求,学生在学习后不能仅仅用一次性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其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对学生的成绩评价,不能只重视结果考核,更要将学习的过程考核纳入考核体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每一阶段的学习都必须有相关的学习成果,成果的内容包括:参观学习的经历、工地观摩的收获、平时课堂提问以及以构造施工图纸作业等。教师对学生每一阶段的学习成果都必须有相关的学习成果评价,评价的成绩纳入学生的平时成绩当中。此外,教师将学生的平时成绩与考试的考核成绩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综合评价,特别要加大对平时成绩的权重。平时成绩可以达到总成绩的60~70%,而期末考核成绩只占30~40%。激发学生将学习的兴趣点放在平时对知识的探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对《装饰构造》课程采取改革措施后的满意度高达90%以上。

《装饰构造》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在课程讲授的始末都承担着工程项目构造图的绘制工作。在课程的每个章节中也都有构造作业任务贯穿在其中,要求学生在构造的学习中投入较多的精力去完成装饰构造图纸的设计工作,课程知识节点的学习效率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教师在对学生的课程成绩进行最终认定时,必须将目标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课内考核与课外考核相结合、课堂考核与现场考核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

五、结束语

作者通过多年来对《装饰构造》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完善了本课程的教学体系,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工程实际的需求,同时充分考虑了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化,建立了科学、合理、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教师对学生的考核结论更加规范合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从学习的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了解和掌握,学习效果明显,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程度几乎达到了100%。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在《装饰构造》课程大纲上规定达到的综合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切实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的综合性技术人才。

[1]史承勇,唐英.室内装饰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3.

[2]李秀荣,江涛,赖炼.高校装饰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09).

[3]刘艳红.《装饰构造与施工》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索[J].大众文艺,2015(19).

[4]崔丽萍.建筑与装饰构造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6).

"Decoration Structure"is an important specialized course of environmental design.Combined with many years'teaching practice,the author analyzed the teaching purposes,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teaching effect of this course,integrated classroom theories with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strengthened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 in decoration,construction and drawing to reach the goals of teaching reform.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doing relevant analysis and research about reform measures adopte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Decoration Structure."

decoration structure;teaching reform;practice ability

G642

A

2096-000X(2016)23-0118-03

何平(1965-),江苏镇江人,讲师,现任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理论教学与环境工程设计。

猜你喜欢

装饰教学法教学内容
鲤鱼旗装饰坠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装饰圣诞树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DIY节日装饰家
装饰象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