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体间性理论的高校跨文化外语教育研究*

2016-03-18郑军

高教学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外语跨文化主体

郑军

(江苏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基于主体间性理论的高校跨文化外语教育研究*

郑军

(江苏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主体间性教育是主体性教育的延伸和发展,近几年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分别从主体间性、媒体间性和文化间性三个视角分析了全球化时代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三种新型关系,即新型师生关系、新型的媒体关系、新型的母语文化与外语文化的关系。

主体间性;文化间性;外语教育

一、概述

在我国,对主体间性思想的研究由最初的仅限于文学领域研究到后来辐射到教育领域和文化领域中,如今已经成为了不同领域以及研究方法的交汇点,并逐渐的衍生出了各种建立在主体性哲学观基础上的理论视角,例如媒体间性、文化间性等等(郭万群,2013)[1]。文章试图从主体间性、媒体间性和文化间性三个不同的视角对全球化时代跨文化外语教育进行深入探讨,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找到深层的理论支撑和方法论指导。

二、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师生关系

(一)主体间性与主体间性教育

主体间性是西方哲学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反思中产生的,在该观点中强调的是主体和客体的共在性、平等性以及主体间的沟通对话、融合以及不断生成的动态过程,对于近代哲学思想与思维模式是持反对意见的。主体间性的理论实质就在于主体交互性,注重的是主体之间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文化深层次交流之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和谐、平等与相互尊重(高鸿,2008)[1]。这里所说的尊重,不但指在人格上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尊重,而且对于不同认识和不同意见相互尊重;同时主体与主体之间还应该相互理解,即彼此之间学会宽容和移情。主体间性理论对于主体性并不持完全否认的态度,在主体间性理论之中认为主体间性是主体性的基础。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间的理解与通融,是类主体共识、共创、共生特性的具体表述。

(二)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师生关系

在大学英语跨文化外语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相互依赖、共生共存的,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都形成不了主体间关系。其实质就是主体间关系,而不应该是过去那种主客关系。在师生主体间关系中的主体性关系和师生之间的主客体关系中的主体性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主体间性中对于教育中的主体中心以及主客二元对立不再进行强调,其主要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注重的是以师生两者为主体的交流与沟通,认为师生两者间的沟通是形成默契合作的基础。同时在主体间性视角之下,需要通过平等性、差异性与共通性、交互性的共融来打造出一个动态的、健康的师生关系(康伟,2007)[2]。

三、媒体间性视角下的跨文化大学英语教学

(一)媒体间性与外语学习

媒体间性交流包括了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为多媒体,也就是不同媒体的综合以及配合。第二层含义为多模态,也就是同时运用多种感觉模态。第三层含义为媒体之间所存在的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的关系。(Nelson,2010[3];Boomen,2009[4])。近年来,网络媒体发展相当迅速,为信息传播途径的多元化提供了基础,同时信息传播的内容以及形态也变得越来越丰富。新媒体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内容,例如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以及数字广播、电视等等,这些都为大学英语的教学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教育资源,而其中的网络媒体则是当代大学生所接触与使用的最多的一种媒体。新媒体的发展为大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丰富、克服学习过程中的信息获取渠道单一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二)新媒体时代的跨文化外语教育

1.网络媒体交流平台

英语教师可以引导英语学习者通过新闻网站浏览英文时事,比如http://www.chinadaily.com.cn/,http://www.bjreview.com.cn/,http://www.nytimes-se.com/等等,听有声新闻 VOA、BBC、CNN等;让学生了解国内外最新时事(比如关于美国大选报道、亚投行报道、2016年里约奥运会报道,杭州G20报道等等),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2.空中课堂

外语学习者可以利用视频等等点播系统实时观看课程录

像;也可以利用网络获得免费的国内外开放的视频课程。比如在网易公开课,可以获取国际名校公开课,比如牛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的语言、文学、哲学、历史、宗教方面的公开课。学习者还可以欣赏英文演讲,也可以在线观看TED英文演讲,吸收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的思想和多元化的观点,在各种观点的激烈碰撞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3.手机媒体与跨文化外语教育

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同时手机还能更好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因为如今手机已经演变成为了融阅读、娱乐以及互动为一体的多媒体平台,更为重要的是手机媒体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具有相当强的实时互动性、使用起来方便、成本较低,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个性化教育资源,这正好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即个性化、无限性和互动性。比如,学生可以订阅《中国日报》双语新闻,可以利用手机在网络上完成UNIPUS网络英语学习任务,也可以完成句酷网作文的写作与批改,或者下载各种背单词的软件、各种音频、视频和文本资料等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可以下载“英语趣配音”,自己根据个人兴趣选择电影、动漫、课程、新闻、演讲等视频文件进行配音,制作自己的配音作品,比如电影类《功夫熊猫》、《国王的演讲》、《白雪公主》片段等,都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摆脱了过去天天背单词和枯燥无味的英语学习方法。

(三)文化间性视角下的跨文化外语教育

所谓文化间性其实质就是哈贝.马斯主体间性理论在文化问题之上的具体表现。该理论超越了“多元文化”与“文化杂合”的思想,注重的是多元、互动、不确定、开放、差异以及商谈等(蒋晓萍等,2010)[5]。文化间性的合理秩序是指各种文化之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在跨文化哲学中文化间性是相当重要的内容,表现出的是多元文化的共存、交流互识以及意义生成等多种特征,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建立在语言但是又超越语言基础的隐形间性(王才勇,2007)[6]。

21世纪,我们正处于全球化时代,国际交流的发展和需要使得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必然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我们目前的大学英语教育现状是过分强调,甚至是盲目尊宠西方文化的学习与认同,却忽视了对母语文化的传播与弘扬,进而造成了在学生中间母语文化失语现象,最终使得学生无法平等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作者曾对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4册)120篇课文进行统计,发现涉及中国文化的文章仅占10%,这不能不令人深思。为此,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建立新型的文化关系,即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学习中华民族文化和语言,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跨文化对比学习,从而实现文化间性视域下的跨文化外语教育,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全球化时代我国大学生国际交流视野、民族自信心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束语

间性理论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方法论指导。通过对主体间性的研究,英语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育观念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更新,可以更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参与性、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利于构建良性、动态、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通过对媒体间性的研究则有助于帮助英语教师对媒体进行有机的组合、配合与融合,有助于形成多模态的课堂教学,对于改进多媒体教学、注入新的课堂活力有着良好的作用。通过对文化间性的研究则能够更好的将外语教育和本土文化进行结合。建立适应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接轨的全新教学模式。

[1]高鸿.数字化时代主体间性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2]康伟.西方主体间性理论的致思取向及教育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1).

[3]Nelson,R.Prospective Mapping [A].In Bay-Cheng,S.et al. (eds.)Mapping Intermediality in Performance[C].New York:Routledge Publis.

[4]Boomen,M.,et al.Digital Material:Tracing New Media in Art and Everyday life.[M].Amsterdam:Amsterdam UP,2009.

[5]蒋晓萍,唐兆春,罗赛群,等.跨文化教学之重[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6]王才勇.文化间性问题论要[J].江西社会科学,2007(4).

Inter-subjectivity theory in education,which has become a focus in educational field,is the extension and development of subjectivity educ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ree kinds of relation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namely the new typ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in media and between native language culture and foreign language culture,from three perspective of inter-subjectivity,media-textuality and culture relationship.

inter-subjectivity;cultural relationship;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G640

A

2096-000X(2016)23-0059-02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2012SJB740009);江苏科技大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633111305)。

郑军(1970,02-),性别:女,籍贯:河南鄢陵,学历:研究生,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跨文化外语教育,汉英语言对比。

猜你喜欢

外语跨文化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大山教你学外语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大山教你学外语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