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16-03-18邵美花

教育界·中旬 2016年1期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教学文章

邵美花

【摘要】随着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改进,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的传递,而是需要培养学生感悟语言、理解文章所叙述的内容与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字所带来的魅力,以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小结,并就如何改善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阅读阅读能力建议

小学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小学生独立意识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外界信息的接受能力不断增强,会对一些事件有自己的看法。而小学生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除了教师的教授、与自然的接触,还会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所以,小学生的阅读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一、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但是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像古语中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万遍,其义自见”等等,就是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之前有说到小学生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来获取知识的,一是通过自身与外部环境的接触,二就是通过对书本知识的阅读。所以,小学语文阅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培养他们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地位的重要性。

二、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在阅读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未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在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为了节省时间和省事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对课文的讲解过程中,通常是借助语文参考资料概括事情发生的背景、中心思想、主要内容、思想感情等等。小学生的思维意识又正是飞速发展和初步形成的时期,若这时没有充分调动起他们对知识的自主探索,他们可能会形成在思维意识上的惰性,从而不愿自己去解读文章,不愿去开拓属于自己的见解。

2. 在阅读教学中忽略教师的引导作用,未及时发挥教师的引导性。虽然现如今倡导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强调尊重赏识学生、以人为本,但是却忽略了教师在整个课堂中的引导作用。特别是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总是一味的对学生给予笼统的“很好”的评价,使得学生认为自己怎样回答都是正确的,怎样说都是有道理的,反而不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虽然不能限制学生想象思维的发展,但是必须对学生的一些知识方面的误解给予正确的反馈,给他们正确的思考空间。

3. 在阅读教学中不注重朗读,不注重感悟。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中都要注重朗读,在朗读中得到感悟,还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但是现在的小学教学中,很少注重对文章的朗读,读的只是一些好句子、好词语。这样一来,会使学生对整个文章的理解产生断片,文章整体思路被打断,不能连贯的叙述文章整个内容,也会对整篇文章所体现的中心思想理解片面。久而久之,学生会对阅读的整个感悟能力下降,同样对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会有帮助。

三、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措施

1. 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性学习。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开发者,在学习中占有主动权。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不能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要不然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感受不到阅读的兴趣和阅读学习的重要性。如果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主观能动性就无法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都没有的话,阅读能力肯定得不到提高。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当对学生加以引导、启发和激励,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阅读、理解和感悟。同时教师还要注意一定的技巧,对学生的引导要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来,给学生以动力,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教学中教师发挥引导作用,激励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矫正者,教师不能将自己作为教学活动的权威者。虽然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并不是要放任学生在课堂中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应该是要引导学生在一个正确的范围中自主探索。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的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以增强学生对阅读的欲望和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反思。教师还应该在阅读过程中不断鼓励和激励学生,使学生不断进步,思维不断发展,对语文的阅读能力也不断提高。同样,阅读习惯的好坏对学生的阅读效果也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认真、自觉地进行思考,那么阅读就毫无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养成勤动笔的习惯。学生平时可以摘抄一些优美的词语、段落,还可以对读过的文章写读后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3. 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模式,重视学生朗读,培养学生感悟能力。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倡导多种解读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对阅读进行多种解读。教师若要指导学生进行多种解读,自己就要先对于阅读的文章有深刻的理解和解释,这样才能指导学生进行解读。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尊重每个学生对阅读内容的不同见解,积极与学生进行探索、主动进行合作探索,学生就会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阅读的能力。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理解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的具体内容,还要理解它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我们还要在阅读的同时,感悟文章。而如何能更好地感悟文章呢,就需要学生对文章不断的朗读。

猜你喜欢

小学生阅读教学文章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