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文”中的人教出味道
2016-03-18陈娟
陈娟
【摘要】在所有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写人的文章一定都占了绝对的比重,这些文章,往往通过一两个典型事例来刻画、塑造人物形象。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推敲文字,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了解人物的生平事迹,了解人物的著作贡献,更要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白怎样来写人,怎样写一个个不同的人,让文章中的人物闪耀人性的光辉。
【关键字】课文人物味道
任何版本的语文教材都不会离开人。比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写人的文章占着很大的比重。以六年级上册为例,25篇课文,写人的就有13篇,超过一半。这些文章,无论从文学的角度,还是从哲学的角度,都是值得学生好好学习、好好研究的。从文学的角度,可以让学生知道怎样来写人,怎样把一个个不同的人物写实、写好。从哲学的角度,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写人,写这个人的目的和价值是什么,通过这样的表达,能否达到作者、编者预期的效果。在这些文章里,作者往往通过一两个典型的事例,注重人物语言、行动、心理等细节的刻画,将人物描绘得惟妙惟肖,塑造得鲜明生动。教师在教学中,也能抓住这些要点,让学生反复品读、感悟,关注人物的一颦一笑,透过人物的一言一行领会其深意。这就是教学的全部吗?远远不够!恐怕只是带领着学生推敲了文字而已!人人都可爱,人人都可贵,人人都可有事迹,人人都可成名,所以推敲文字远不够,更应引导学生读书、做文章,让人人都闪耀人性的光辉。
一、 名人故事类——读他们的著作、传记、评论等
教材中编入的名人,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各有其无上的品德。古代的《郑成功》《孔子游春》,现代的《钱学森》《詹天佑》,外国的《轮椅上的霍金》《海伦·凯勒》;国家总统《鞋匠的儿子》,国母《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画家《徐悲鸿励志学画》,化学家《诺贝尔》;革命先驱、杰出领导《孙中山破陋习》,忍辱负重、身残志坚的《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热爱祖国、酷爱音乐的肖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名人,是榜样,是典范,他们有着无穷的力量,引领着世人、引领着潮流。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人类文明的里程碑中永远镌刻着他们的名字。
在教学这些课文的时候,教师们都会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反复品读、深刻领悟,充分感受人物的高尚品德,进而引导学生要向名人学习,学习他们的精神和品质。同时,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人物,理解人物的相关故事或品质,教师往往会请学生自主搜集一些资料,或者教师补充一些相关信息,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不过一般不会超过五分钟,这一篇课文的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了。
这样的教学肯定是不够的!我们常说“孩子是一本书”,这本书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一起捧读,一起将孩子这本书读透、读好。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就是一本书,一个名人那得是多少本书啊!就靠我们教材上的这一篇文章,这一两千个字,能将名人介绍清楚吗?学了课文后学生们能说是了解了这个名人吗?绝对不可能!所以,“教材不过是个例子”,教材只是举了一,需要我们教师带着学生,指引着学生去反三。这个名人出生在一个怎样的家庭?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他从什么时候开始被大家关注的?又是因为什么而渐渐出名的?在这个过程中他是怎么做的,付出过怎样的努力?他曾经取得过哪些辉煌的成就?在他成功的道路上曾经遇到过怎样的坎坷,又是怎样克服和解决的……太多太多的问题,如果在学习了课文之后我们学生的头脑中能够产生这样的问题那该多好,多了不起!接下来他们肯定会主动地去查找相关的资料,生平简介,自传他传,不朽著作,人物评论,等等。这样的学习应该才是我们所期待的,也是真正的学习,课堂延伸向了课外,学生的学习劲头都被调动了起来。可以讲,当学习了某一个名人的一篇课文后,学生如果能这样拓展开进行研究,他的收获是无可比拟的,他甚至可以写出一本他眼中的这位名人,整整一本书!我想,这就是读书,这才是读书。
二、 有名有姓者——找他们的出处,更全面地了解故事
教材中第二类写人的文章,人物有名有姓,虽然他们不是名人,但在一定范围内他们有些知名度,或无私奉献,或坚强勇敢,或忠于职守,或恩情难忘。相比较而言,这类文章的主人公多数为现代或当代人。他们的事迹,永远让人怀念,他们所传递的正能量,激励和鞭策着每一个人。《船长》哈尔威、《永远的白衣战士》叶欣,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半截蜡烛》中的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艾滋病小斗士》恩科西,在危险和病魔面前没有害怕退缩,而是勇敢地面对;《理想的风筝》中身残志坚、积极乐观的刘老师,《师恩难忘》中那位讲课娓娓动听的田老师,给学生播下了心灵的种子。教学中感悟、体会人物精神肯定是首要任务,这一定也是作者的主要意图,但还要挖掘作者的深意。
《我不是最弱小的》讲的是一家四口去森林郊游,突然下雨了,爸爸、妈妈和萨沙依次谦让雨披,最后萨沙把雨披盖在了蔷薇花上,因为他们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看似很简单的一个故事,一个环境,情节单一,语言朴实。一方面可能是外国的故事,人名都是英译的,比较难考证,最主要的还是教师一般都认为这篇课文就是告诉了大家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或物这样一个道理。但是笔者不这样认为。“天气闷热”,出门时父母应该知道天会下雨,因为他们带了雨衣。但是四个人,怎么就带一件雨衣呢?这不应该是父母的失误啊。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通过这个故事,除了要告诉大家“保护弱小”的道理,是否还想告诉大家些什么呢?于是笔者和几个同仁一起查找资料,终于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中的《大自然——健康的源泉》中找到了答案。
原来,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多孩子患上了一种战争病,情绪抑郁,对生活态度冷漠,变得拘谨、胆怯、优柔寡断。他们的神经有时紧张到极点,稍一触动,就可能“引爆”。这些孩子要成为正常人,怎么办?苏霍姆林斯基要老师和家长一起努力,给他们自信,让他们快乐起来。为此他创作了一系列文章鼓励家长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战争就像一场暴风雨一样,活下来了就要快乐地活下去。一家四口只带一件雨衣,其实是让孩子去经受“在野外遇上了温暖的暴雨”的洗礼,理解很多人在暴风雨中没有遮挡也能活下去,风雨过后阳光依旧灿烂。关于蔷薇花,因为苏联经过多年战争粮食蔬菜匮乏,野蔷薇富含维生素C,可以做成果酱供过冬食用,所以父母利用这样的时机教育孩子为了冬天的果酱必须保护好更弱小的花儿。终于豁然,本文更在于告诉学生,人的一生可能会遇到很多事,要能够学会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走出困境以成为一个快乐者,保护弱小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更多人。这样的学习更有味道的,这样的人物也能给予大家更多的启迪。
三、 有名无姓、有姓无名、无姓无名的普通人——阅读、书写其他人相类似的故事
教材中第三类写人的文章,那就是人物无名无姓,是个普普通通之人。他们并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也说不上具有多么崇高伟大的品质。或许作者也真的不知道此人的姓名,或许作者觉得人物的姓名并不重要,但是他们的事例恰恰能给予我们启发。读他们的故事,感觉特别亲切,好像就是讲述我们自己一样。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就告诉我们诵读要美,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通。
《爱如茉莉》,似乎就在讲述我们父母间那份简单的恩爱;《月光启蒙》,在农村长大的孩子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农村的妈妈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的;《花瓣飘香》,一个懂事又可爱的小姑娘,我们很多人小时候可能都做过这样的事;《黄河的主人》,更替了一代又一代,永恒不变的是他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因为他们而丰富而精彩。情感充沛的作者将他们的故事写下来告诉我们,让我们懂得去珍惜,懂得去体悟他们的价值,其实也是在告诉我们这是一份责任。
《天游峰的扫路人》,一篇典型的写人的文章,作者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描绘,将这位扫路人刻画得惟妙惟肖,这些都是我们的阅读课上所重点关注的。但是,这么多来这么多的人去过天游峰,为什么只有章武能够写出这篇文章?熟悉这位老人的人肯定很多,他的家人、亲戚、朋友等,为什么老人身边的人没有去写或者说写不出这样的文章?如果老师能思考到这两个问题,笔者认为他的教学已经超乎平常,他的课堂一定是更为灵动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章武与这位老人之间有对话,就是因为章武善于用文字记录人世间的大智慧。一个人只要与他人对话,只要思考咀嚼对话,只要愿意用文字记录下来,从任何一个人的身上都能找到智慧点,从而品读到人生的哲理。我们现在的学生对身边的人与事缺少对话,人们开玩笑地说,面对面的两个人,不会用嘴说话,只会用手机敲击,这一课的教学正好是一个契机,当然,有了对话还必须理解写作是生命的存在,如果没有写的习惯,即使有了对话也不会写出文章,所以这还是一份责任。因此学习这一课,对于学生理解对话、懂得写作责任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是有很大帮助的。通过这样的学习,引导学生也来写一些身边人身边事。天游峰有扫路人,昆山也有扫路人,河道清淤人,社区环卫工,垃圾清理者;印度有聪明的挑水工,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园丁……借助这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真正用眼去看,用心去感受,用笔去书写,语文课堂将真正精彩纷呈。
用“课文”的方式教学写人的文章,这些人物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愈发高大,生活中这样的人物将不断涌现,必将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