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航院校新生适应性、人格与学习成绩关系研究*

2016-03-18牛宏伟郝嘉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大学新生学习成绩适应性

牛宏伟郝嘉佳

①中国.中国民航大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天津) 300300 ②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通讯作者 E-mail:haojiajia@ mail.tjnu.edu.cn



民航院校新生适应性、人格与学习成绩关系研究*

牛宏伟①郝嘉佳②△

①中国.中国民航大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天津) 300300 ②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通讯作者 E-mail:haojiajia@ mail.tjnu.edu.cn

【摘 要】目的:探讨民航院校大学一年级学生人格、适应性与成绩的关系,为相关教育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民航院校531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人格、适应性、学习成绩的群体差异及其相关关系。结果:女生绩点显著高于男生绩点(t=-5.797,P<0.001);严谨对女生的绩点有更好的预测作用(F=23.476,P<0.001),而学习适应对男生绩点有更好的预测作用(F=22.962,P< 0.001)。结论:应注重非智力因素教育、个性化教育和适应性教育,尤其要有针对性地提高男生的学习适应性,进而提高民航准从业者的学业成就。

【关键词】大学新生;人格;适应性;学习成绩

学业成就是对学生各方面表现的综合性评价指标[1]。其中,学习成绩是对学生在校学习各门课程的考核结果,是衡量学生知识技能学习效果最直观念的关系[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3,30(3):60-65

[7]许可嘉,李炳全.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与挫折感关系:人格特质的中介作用[J].肇庆学院学报,2014,35(1):71-74

[8]陈晓霞.自杀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J].重庆医学,2010,39(1): 115-117

[9]常向东,袁大伟,徐燕,等.初中生自杀意念与抑郁的干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132-136

[10]臧伟伟,伍新春.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及相关因素分析[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19(3):39-41

[11]周婧,杨联星,邓晓刚.大学生挫折感特点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方法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12,18(1):154-160

[12]张晋,孟楠.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J].高等高职研究,2008(32): 155-156

[13]杨剑生,武昕.高校的“挫折教育”[J].中国建设教育,2007,2 (2):26-29

[14]万是明.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分析及自我调适[J].郑州工学院学报,1995(2):66-69

[15]唐柏林.大学新生的挫折心理探讨[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1996,23(3):72-76的量化指标。在提倡创新和素质教育的今天,促进学风、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在高校中依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已有研究表明,外在的学校环境与内在的个人特质都会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特定影响。人格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作为一种稳定的核心心理品质,人格可能会作用于大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策略、自主性等,最终影响其学习成绩[2]。

大学生适应指的是大学生对外部环境和自身状态的各个方面形成客观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努力进行相应的调整,最终使得自我持有的心理状态适应所处外部环境的过程和结果[3]。对于大一新生来说,从中学进入大学是一个重大的转折适应过程,是个体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阶段。大学一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学习等各方面的适应情况可能会影响其心理状态,进而影响其学习成绩。

另有多项研究指出,大学生在学习成绩和适应状况方面均存在着性别差异,女生在学习成绩方面高于男生[1],而在校园适应维度、满意度适应维度等方面低于男生[4]。非智力因素是造成大学生成绩差异的重要原因,但学习成绩与适应状况、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相关关系在不同性别群体的大学生中的具体表现还需要深入研究。

民航院校学生作为未来民航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其学习成绩的高低、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民航强国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以民航院校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实证角度考查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人格和适应性对其学业成绩的影响,并探讨其中的性别差异,以期在教育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新生入学教育,加强学风建设,提高民航准从业者的学业成就,为民航强国事业做好保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中的被试为某民航院校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以学院为单位,采用整群随机取样法,选取565人参加测验,有效样本为531人。其中,男生226人,女生305人;独生子女280人,非独生子女251 人;理工类347人,文史类184人。被试平均年龄(19.65±0.88)岁。

1.2 方法

1.2.1 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3]该量表共含60个项目,包括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情绪适应、择业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7个维度。量表采用从1(不同意)到5(同意)的5级记分方式,个体在该量表的得分越高,表明其适应状况越好。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是0.93。

1.2.2 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5]该量表共含68个项目,包括严谨、坚韧、爽直、活跃、重情、利他、随和7个维度。量表采用从1(完全不符合) 到5(完全符合)的5级记分方式。该量表各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系数均在0.80以上,这表明量表及其分维度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

1.2.3 样本学习成绩 来源于校教务系统,以参加测验学生的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指标,得分范围为0~5分。

1.3 统计处理

利用SPSS 17.0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

2 结果

2.1 学习成绩的性别差异比较

通过对大学一年级男生和女生的绩点进行t检验,以考察绩点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男生绩点(3.00±0.49)和女生绩点(3.28±0.60)间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绩点显著高于男生绩点(t= -5.797,P<0.001)。

2.2 人格的性别差异比较

通过对大学一年级男生和女生在人格各维度上的得分进行t检验,比较各人格特质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结果发现,大学一年级学生在严谨、利他、重情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生的严谨和重情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而利他的得分显著低于男生。人格的其他维度无显著性别差异,见表1。

表1 人格的性别差异比较(±s)

表1 人格的性别差异比较(±s)

项 目  活 跃  爽 直  坚 韧  严 谨  利 他  重 情  随 和男(n=226) 3.90±0.62 2.40±0.68 4.15±0.54 3.21±0.54 2.71±0.61 3.49±0.55 3.49±0.47 女(n=305) 3.92±0.56 2.46±0.71 4.14±0.49 3.32±0.57 2.40±0.62 3.68±0.57 3.48±0.43 t  -0.367  -1.083 0.274  -2.288 5.776  -3.939 0.295 P 0.714 0.279 0.784 0.023 0.000 0.000 0.768

2.3 适应性的性别差异比较

通过对大学一年级男生和女生在适应性各维度上的得分进行t检验,比较适应性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结果发现,男生和女生在自我适应性上显著差异,男生的自我适应性得分显著高于女生,适应性的其他维度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见表2。

表2 适应性的性别差异比较(±s)

表2 适应性的性别差异比较(±s)

项 目  人际关系适应  学习适应  校园生活适应  择业适应  情绪适应  自我适应  满意度男(n=226) 3.89±0.69 3.80±0.75 3.95±0.65 3.83±0.71 3.90±0.69 4.06±0.61 3.45±0.88 女(n=305) 3.98±0.66 3.86±0.66 3.96±0.56 3.89±0.65 3.88±0.63 3.86±0.64 3.45±0.82 t  -1.389  -0.975  -0.272  -1.070 0.316 3.635 0.005 P 0.165 0.330 0.785 0.285 0.752 0.000 0.996

表3 人格与绩点之间的相关(r)

2.4 人格与学习成绩的相关

分别对大学一年级男生、女生人格各维度与绩点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对于男生而言,其人格中的坚韧、严谨以及随和3个维度的得分与绩点呈显著正相关;而对于女生而言,仅有严谨维度的得分与绩点的正相关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见表3。

2.5 适应性与学习成绩的相关

分别对大学一年级男生、女生适应性各维度与绩点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对于男生而言,适应中的学习适应、择业适应和自我适应3个维度的得分与绩点呈显著正相关;而对于女生而言,仅有学习适应的得分与绩点的呈正相关且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见表4。

表4 适应性与绩点之间的相关(r)

2.6 人格与适应性因素对学习成绩的预测作用

如上分析,对于男生和女生而言,人格和适应性的各维度与绩点的相关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分别考查男生、女生与绩点呈显著相关的人格与适应性维度对于其学习成绩的预测作用。当单独考察男生时,以坚韧、严谨、随和、学习适应、择业适应和自我适应作为预测变量,通过逐步回归分析解释学生的绩点。结果,只有学习适应变量进入到最终的回归方程,其总决定系数(R2)为0.093,这说明男生学习成绩变异中有9.3%可以用学习适应这项预测变量来解释。当单独考察女生时,以严谨、学习适应作为预测变量,通过逐步回归分析解释学生绩点的变化。结果,只有严谨变量进入最终的回归方程,其总决定系数(R2)为0.072,这说明女生绩点变异中有7.2%可以用严谨来解释,即严谨解释绩点变异的7.2%,见表5。

表5 不同性别学生的人格与适应性因素对绩点的逐步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实施个性化教育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这意味着教育既要注重人的共性,也应关注人的个性差异,而性别差异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本研究中发现,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1],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绩点高于男生。这可能是因为大学学习以自学为主,良好学业成就的取得,需要强化自我控制,抵制各种诱惑。而大学女生比男生具有更高的学业自我控制能力,能够更好遵从学校的学习规范和抵制即时诱惑[6]。

男、女生在人格方面的差异表现在,女生的严谨和重情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利他的得分显著低于男生。与以往研究类似,男生在适应状况的个别维度上好于女生[4],具体表现在女生的自我适应性显著低于男生。此外,除了学习成绩、人格和适应性指标上的差异以外,男、女生的性别差异还体现在人格和适应性各维度与绩点相关程度和预测作用的不同。对于男生来说,人格与适应各维度中与其学习成绩的相关因素较多,人格中的坚韧、严谨、随和以及适应中的学习适应、择业适应和自我适应都与绩点呈正相关,其中学习适应最能影响其成绩;而对于女生来说,仅有严谨和学习适应与绩点相关显著,且严谨是预测其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

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应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重视大学生的性别差异。要正确认识男、女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作用机制,尊重所存在的差异,针对不同性别的学生实施差异化的教学策略,从而使得男、女学生都能够发挥自身独特的心理优势,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3.2 注重非智力教育

学习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相互作用下的一项认知活动[7]。非智力因素一般不像智力因素一样直接参与到个体认知活动的具体操作过程,但是它往往是个体各项认知活动的动力来源,并且在其中发挥定向、维持和调节等重要作用。人格是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随个体所处年级的增长,它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效应不断增加[8]。因此,有必要对不同人格特征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比较,并针对人格不完善者进行教育引导[9]。

严谨性与学习成绩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这是国外有关人格因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已有研究中最一致的结论[10]。本研究的发现也支持了这一结论,人格中的严谨特征与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呈显著相关且是预测女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变量,即认真仔细、严谨自制的倾向对于女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具有促进作用。另外,坚韧和随和的人格特征与大学一年级男生的学习成绩有显著相关。其中,坚韧主要反映个体人格特征当中坚定、执着和努力、进取的倾向;随和则主要体现个体人格特征当中机智、敏捷以及温和、柔顺的倾向[3]。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既有助于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也能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相契合的。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当设计相应活动培养学生目标明确、坚定执着、踏实努力、自我克制、机智灵活,诙谐乐观等积极心理品质,完善坚韧、严谨和随和的人格特征,为提高大学生学业成就和促进其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3.3 切实做好适应性教育

大学一年级新生进入陌生的大学校园,面对新的环境时,在适应方面表现出了较大的个体差异性。部分学生在数周内即能较快适应,有些学生则需要数月时间,少数学生则长时间难以适应大学生活[11]。新生适应性不仅预示其能否有机融入大学生活,同时,对将来的学业成就也有重大影响[12]。

本研究表明,适应性中的学习适应与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呈显著正相关,且是预测男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变量。学习适应指的是大学生根据学习活动以及与此相关的外部环境的需要,努力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模式,以达到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平衡的过程。以往研究结果也表明,提高大一学生适应性有利于改善学习倦怠[13],较好的学习适应性是学生取得良好学习成绩的重要保障[14]。因此,在面向新生的教育工作中,要在入学教育阶段扎实做好适应性教育,特别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适应。在通过对学校的全面介绍,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环境的同时,可组织学习成绩优异的高年级学生和新生进行大学学习方法的交流,并围绕有关“大学学习方法”的主题举办讲座或班会讨论,帮助学生了解大学学习方法,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增强其学习自主性。在大学的第一学期着力解决好学生的适应,特别是学习适应问题,会对提高学生成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姚本先,陶龙泽.大学生学业成就的性别差异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5(1):508-512

[2]温宏兰,曾志宏.大五人格特质在预测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和英语学习成绩中的作用[J].学术界,2013(S1):248-253

[3]方晓义,沃建中,蔺秀云.《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2):95-101

[4]于琪,于千.医科大学生适应状况差异与应对措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6):161-163

[5]王登峰.《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3(2):88-94

[6]陈露露,蒋钦,梁莹,等.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与人格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9):1404-1406

[7]郑延才.对大学生群体非智力因素的认识[J].教学研究,2007,30 (4):319-322

[8]王琳,王延江.影响大学生学习成绩的人格因素[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5(10):25-26

[9]鲁娟,李建江.军校学员个性特征与学习成绩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0):1582-1584

[10]雷燕,高淳海,郭成.人格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述评[J].滨州学院学报,2011,27(1):111-115

[11]谭涛,柯亚莉.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迷茫的调查及疏导[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4):79-81

[12]白春玲,樊顺厚,刘军利,等.学生学习成绩相关性的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39(23):48-55

[13]李仲平,张海霞,张霞.大一学生学习倦怠与学校适应不良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9):1418-1419

[14]冯廷勇,刘雁飞,易阳,等.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进展与教育对策[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35-139

Correlation between Adaptability,Personality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the Freshman in Civil Aviation Academy

Niu Hongwei,Hao Jiajia
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Tianjin 3003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ersonality,adaptability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the freshman in civil aviation academy,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educational strategies.Methods:The Chinese College Student Personality Scale and The Chinese College Student Adaptability Scale were used to find out the group difference among the personality,adaptability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m,the participants were 531 freshmen in Civil Aviation Academy.Results:GPA of girl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boys'(t= -5.797,P<0.001);Preciseness had better prediction on girls'GPA(F=23.476,P<0.001),and learning adaptability had better prediction on boys'GPA(F=22.962,P<0.001).Conclusion: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non-intelligence factor education,personalization education and adaptability education,particularly improve the learning adaptability of boys,then enhance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quasi practitioners of civil aviation.

【Key words】Freshman;Personality;Adaptability;Academic performance

(收稿时间:2015-09-26) 2015-09-24)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编号:CEYP6014);中央高校(中国民航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编号:3122013F001);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编号:2013FDY30)

doi:10.13342/j.cnki.cjhp.2016.03.037

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252(2016)03-0454-04

猜你喜欢

大学新生学习成绩适应性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名落孙山
大学新生实验室安全教育探究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案例报告
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