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产荒”下银行理财产品的破解之道

2016-03-17李艳

银行家 2016年3期
关键词:非标理财产品收益

李艳

银行理财产品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其资金体量、市场规模、业务种类等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投资渠道受限、理财产品种类较少、始终作为银行存款的替代品存在等原因,其发展运作也始终受到宏观经济、货币政策、投资市场等多方面制约。特别是进入2016年以后,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的影响,理财产品收益率水平出现持续下降,加之股市暴跌以及债券市场违约频发,银行理财产品越来越受到“资产配置荒”的侵袭。如何破解“资产荒”、开发新产品成为未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面临的首要问题。

银行理财遭遇“资产荒”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内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实体经济借贷意愿弱、融资需求的下降以及货币端的持续宽松,高收益人民币资产日益鲜见。虽然资金流动性不断寻找出路,却不断遭遇“投资陷阱”。

首先,随着43号文约束地方政府融资行为,以及央行和银监会对影子银行的严格监管,高收益信托理财产品信用风险不断加大,刚性兑付的“魔咒”正在慢慢破除。

其次,2014年以来A股市场走牛之后,商业银行有了实体经济以外的高收益资产对接,一方面可以优先配资给融资客户,还可以对接券商的两融受益权;另一方面通过打新基金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近8%的无风险收益。但是股市的疯狂加杠杆行为累积了大量泡沫,在2015年年中监管层开启去杠杆之后,股市出现大幅下跌,经历剧烈波动后赚钱效应不在。

再次,2015年房地产销售虽略有好转,但在巨量库存之下,无法带动房地产全产业链产能再次扩张,银行理财资金进入房地产行业的动力已明显不足。

最后,股市大幅震荡后,银行资金被迫涌入债券市场,使公司债和信用债收益率达到历史低位,由于实体经济缺乏大量好的债权类资产,各家金融机构加杠杆买债券,迫使高收益债风险累积很高。银行理财资金大多通过委托基金公司或私募来配置高风险信用债,未来债券的违约风险可能会不断暴露。2015年三季度之后国内股市、汇市出现大幅波动,特别是2016年初以来,全球股市、债市、汇市、大宗商品等市场都出现暴跌,资产波动风险飙升,导致银行大量有投资需求的理财资金缺乏投资渠道,进入“钱多项目少”的“资产配置荒”时代。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发掘新资产、寻找新投向成为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时面临的首要问题。

“资产荒”下理财收益率持续下降

2016年,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内制造业产能过剩、房地产及基建投资增长下降、消费及出口疲弱等影响,国内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经济增速有可能进一步回落。同时,2016年CPI将继续低位运行,通缩压力较大,加之人民币贬值预期强,资金外流较严重,预计未来较长时间内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持续,降息降准政策仍可期。在央行基准利率水平持续走低的情况下,未来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水平下降将会成为行业的常态。

在“资产配置荒”下,银行理财资金将会面临负债端成本难降,而资产端风险高企的“双重挤压”。在资产端收益率快速下降,负债成本较为刚性的情况下,为了保住市场份额和客户粘性,银行理财产品不得不压缩利差。另一方面,股灾之后打新等固定收益产品收益下降,从股市撤离的银行资金转投债券市场,但在国内经济下行背景下,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发,迫使银行降低风险偏好,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将会呈现下降趋势。

据普益财富发布的行業报告显示,2015年共有352家银行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82275款,国有商业银行发行14413款,全年平均收益率为4.68%。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19294款,全年平均收益率为4.95%。城市商业银行发行31627款,全年平均收益率为5.07%。全年银行理财收益率从年初的5.26%下降至年末的4.39%,降幅达0.87个百分点。

2016年1月份以来,多家商业银行纷纷调降了各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常规理财产品收益率为4%~5%左右,股份制商业银行收益率相对较高些。预计未来商业银行的理财收益率将会出现分化,对于在资产端的投研能力、创新能力较强的商业银行,应该利用其在研发能力、渠道优势、区域市场资源,同时顺应经济形势开拓海外市场,开发出收益率高、安全性好的理财产品。

严控非标资产风险

债券及票据、信贷资产、非标资产等是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资产配置品种。标准化债券风险小、收益低,而非标资产收益高、风险高。同时,非标资产比信贷资产流动性更强,能提高银行资产周转速度,有利于流动性风险管理,同时,非标资产定价比信贷资产市场化,为银行应对利差收窄、提高经营能力提供了手段。另一方面,非标资产作为银行贷款以外相对灵活的融资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客户的融资需求,提高了银行的客户服务能力、增加客户黏性。

2015年债券、信托等领域出现较多违约事件,致使许多高收益的非标项目,银行在不良率指标的压力下不敢做。进入2016年,在企业融资需求不足,流动性又较为宽松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为了破解“资产荒”,配置非标资产仍将是保证利润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对中小商业银行来讲,非标业务通过同业合作,也能突破地域限制,发挥其区域资源优势,预计2016年部分中小商业银行非标资产配置将可能超过信贷资产投放力度。

为了防范非标业务风险,未来银行在非标资产的风险控制、配置方向上应适时调整:一是把资产质量审核放在首位。随着债券刚性兑付被逐步打破,非标业务存在的潜在风险正逐步暴露出来。在开展非标业务的时候,商业银行应更加重视资产质量,而不是同业机构背书。二是加大行内风险控制建设。在经营架构方面,商业银行要严格遵循监管规定,强化总行专营部门对分支机构的统一管理。在风险管理和审批方面,应严格执行按照层级报批审核规定,建立专业风控和审批体系,提高信用风险识别水平。三是完善内部操作风险管控机制。由于非标业务的资本和拨备计提标准不统一,且业务模式创新较快,操作风险管理需要及时跟进,及时弥补操作层面上部分制度上的空白。四是要提高项目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增强经办人员的法律风险管理能力,交易结构上尽量简化交易环节,缩短链条,降低法律、交易中的操作风险,并加强货币政策和利率走势的研判,避免利率风险。五是在项目资产收益率不及预期时,在不降低投资债券的信用评级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加杠杆或拉长久期的方式提高组合收益。

推行净值型理财产品

预期收益率型理财产品由于有银行信用背书、隐性担保,所以一直在理财产品存量中占绝对优势,但也造成刚性兑付与期限错配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症结。2014年12月,银监会下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明确提出打破“隐形担保”与“刚性兑付”,引导商业银行发行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同时要求预期收益类产品的风险准备金计提比例为50%,而净值型产品计提比例仅为10%,发行成本大幅降低。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最大特征就是去预期化,商业银行大力推行净值型理财产品,不仅有利于打破刚性兑付与隐性担保,也有利于减轻资本压力,提高预期收益目标以吸引投资者。

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将与存款同质化,市场吸引力会有所下降。从资产端来看,随着近年来高净值人群理财需求的增加,以及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快速发展,理财产品层次不断丰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发展壮大将是银行资管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净值型理财产品是一种开放式、非保本的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具有高风险、高收益、高流动性、没有预期收益,没有投资期限、自负盈亏的明显特点。与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相比,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同步提高,既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高收益,增强客户黏性,又将风险让渡给客户,为风险承受能力更高的投资者提供更多的资产配置。伴随着净值型理财产品逐渐成为银行理财市场的主流,商业银行对投资者教育的要求也更高,要引导投资者在投资前充分了解产品属性、投资范围、风险等级、偿还方式等内容。

调整权益类资产投向

一直以来,银行理财资金不能直接投资于境内二级市場股票。按照2009年7月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09〕65号)的要求:“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境内二级市场公开交易的股票或与其相关的证券投资基金”、“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份”。但是,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高资产净值客户、私人银行客户、机构客户产品不受这两条限制。

银行理财配置的权益类产品,主要以结构性产品或其他衍生类金融工具为主,在规范之前多数以“资金池”方式运行,通过定向增发、融资融券配资、股票质押融资、伞形配资、收益权互换等方式间接进入资本市场进行权益类资产投资。2015年6月以后证监会加大整顿“两融”业务以后,逐步限制银行理财资金入市,银行理财的增量资金不可以再对接结构化证券产品,叫停权益收益互换业务,并对“配资式”资管产品进行清理,包括虚拟子账户、伞形子计划的“配资式”资管产品已清理完毕。

目前银行理财余额中权益类资产的占比依然很少,未来提升空间较大。虽然部分业务目前受到管制,但为了破解“资产荒”,提高投资组合收益,银行理财的资产配置要及时调整相关产品的投向,稳步提高权益类资产的占比。特别是在直接融资占比日趋提升的情况下,资本市场衍生出来的类固定收益产品的市场容量巨大,可以通过打新、定向增发、股权质押、私募可交换公司债(EB债)、股票型分级A类基金、高分红蓝筹股等方式进行权益类资产配置,以提供较高的收益回报。另外,可以参与国企混改、发行优先股等资本市场相关投资品种。

开发外币理财产品

由于2016年后国内经济增长动能疲软,货币政策继续宽松,加之美元未来升值预期强烈、人民币国际化后央行推动汇率市场化,未来人民币存在中长期贬值趋势。许多国内居民为了对冲汇率波动风险,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等外币。随着居民持有美元等外币的增多,购买银行外币理财产品的热情会持续升温。近年来高净值投资者进行全球资产配置的意愿不断增强,将部分资产分散到海外,或是分散币种,采取平衡的投资组合方式。数据显示,2015年四季度以来,各家银行发行美元理财产品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

由于外币理财产品收益率低于人民币理财产品,造成其产品吸引力还不够。目前业内的美元理财产品多数投资于境内资产,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票据、同业拆借市场、货币市场基金等,少部分对接结构性产品,投资于与美元挂钩的一揽子货币、与美元挂钩的黄金或美股等。商业银行为抢占高端客户市场,除开发境内资产外,应加大研发开拓外币理财资产。在海外市场方面,要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可以适度配置类固定收益产品(如美国的高收益债券)、对冲基金、美元市场的QDII产品、私募股权(PE)、黄金衍生吕等结构类产品等。

(作者单位:上海金融学院)

猜你喜欢

非标理财产品收益
商业银行非标理财业务的风险分析
燃煤烟气脱硫脱硝非标设备的工程设计
非标自动化设备的特点与创新设计探究
勵駿首季收3.5億跌3.7%
建设银行利增6.1% 日赚6.2亿
12
家装勿使用“非标电线”
非保本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