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非标理财业务的风险分析
2019-12-10杨萍萍
杨萍萍
非标理财业务有着稳健的收益,从整体上来说风险可控,但非标理财业务不断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风险,这些风险会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就商业银行非标理财业务内涵及特性进行阐述,明确非标理财业务风险,进一步对商业银行非标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策略进行探究,旨在科学应对商业银行非标理财业务风险,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一、引言
利率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社会公众的理财意识也明显增强,理财市场中商业银行是一个重要主题,理财产品多样化的大环境下,非标理财业务得以发展,但也存在一定风险,其与投资者保值增值的资产利益诉求存在密切关系,关系着金融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在此种情况下,对商业银行非标理财业务的风险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二、商业银行非标理财业务内涵及特性
就商业银行非标理财业务来看,其主要包含资产端和资金端两个部分,非标理财业务有着较高的回报率,投资收益较高,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非标理财业务实际上就是将所筹集理财资金在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方面进行投资,是一种独特化的业务模式,现如今商业银行高度重视非标理财业务,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非标理财业务的开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拓展,将融资人与投资者各方面要求加以平衡,包括流动性、收益性以及安全性等,从而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良性支持。
非标理财业务可以看做是表内信贷向表外融资的延伸,非标理财业务的特性在于,收益性与风险性并存,非标理财业务的流动性较强,依据需求来确定融资结构,非标资产投资后,一般持有至到期还本付息,中途很少转让交易。非标理财业务的形式创新,从广义上来看,所指的债权资产为并未在银行间市场货交易所开展的交易。非标资产的透明度较低,非标资产为底层资产,非标资产交际结构相对复杂,投资金额较大,场外交易的情况下,投资者很难对底层资产加以把握。
三、 商业银行非标理财业务风险
商业银行内部,理财产品发展经历了一个系统化的过程中,非标理财业务存在一定风险,从总体上来看处于可控的范围内。就商业银行理财风险来看,其主要体现在套利行为、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向表内的转移、资产安全性问题以及流动性风险等方面。商业银行非标理财业务风险的出现,与资金池管理模式、销售不当以及理财产品投资不真实等存在一定关系。非标理财业务的初步风险,在信用质量、法律、流动性以及操作风险等方面有所体现。
四、商业银行非标理财业务风险的管理策略
针对商业银行非标理财业务风险,要找准风险管理的侧重点,以科学防范风险,促进商业银行非标理财业务的规范化开展。在信用风险方面,要对抵质押物的足值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对抵质押率预警线进行合理社会。要对抵质押物的二押行为进行调查,保证权属清晰,对于存在二押行为的,需要对其他抵质押物进行补充,或将提前还款条款触发。在政策风险方面,要依照相关政策规定出发,对存量业务加以整改,增加审计强度,扩大审计范围,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对于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不合规的交易结构以及合同条款纠纷等方面,在非标理财业务风险管理过程中,要安排专门人员来解读分歧条款,不可以铅笔填写合同,不可先盖章后填写,要建立科学且专业的监督考核机制,必要情况下给予惩罚。对于流动性风险,要发挥投行资管部以及风险管理部的具体职责,结合资产实际情况出发,以满足标准类产品条件的资产为对象,降级为标准类产品,这就能够通过统一交易市场来对产品进行转让,進而科学转移风险。针对声誉风险,要积极完善信息披露,对信息披露标准和要求加以制定,保证销售的合规化,定期对销售合同等进行检查,考核约束违规销售,从而科学防范声誉风险。操作风险主要来自于材料审核不严、系统设计不合理等方面,各业务流程都存在操作风险,因此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要增进多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保证控制方法的多样化,采取考核约束措施,保证操作流程的合规性,修改完善操作流程,通过科技手段来降低操作风险,比如指纹录入等,确保不相容岗位权限得到有效分离,从而科学防范操作风险。
五、结语
总而言之,商业银行非标理财业务发展过程中,风险管理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这与理财业务自身风险以及非标资产风险都存在一定关系。为科学防范非标理财业务风险,要从法律、政策等方面入手,对风险进行科学防范,促进商业银行非标理财业务顺利转向,为商业银行的稳定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