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花(外三题)
2016-03-17余喜华
余喜华
小时候,男孩子天性十足的我,免不了怕生、腼腆、羞涩,但又很淘气。于是,爷爷、奶奶常常摸摸我的头,笑呵呵地戏谑我说:“你这孩子,菖蒲花,难见面。”
不知何时起,菖蒲与端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南方人家端午节用菖蒲茎叶剪成菖蒲剑,菖蒲根泡白酒,菖蒲剑插在门上或挂在床头,菖蒲酒涂抹孩子额头、手足等,据说能驱疫辟邪。而端午节,原指纪念楚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唐人文秀《端午》中写道:“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那天,江南大部分地方都吃粽子,可我们却习惯吃食饼筒。由于家乡是水稻产区,不盛产小麦,食饼筒的皮是糯米粉做的,奶奶就亲自动手和米粉,揉成团,用擀面杖擀成一张张圆饼状,在铁锅里烙熟。并用卤肉、炒米线、鸡蛋丝、洋葱炒黄鳝等馅料,包一筒吃一筒。等到丰盛可口的食饼筒上桌,奶奶往往汗流浃背了,看着我们吃得津津有味,她的脸上挂起了幸福的笑容。
当时,表哥家屋边的水沟里,长满了菖蒲,米把高的茎叶随风摇曳。菖蒲,生长于阴冷寒湿之地的水生植物,先百草于寒冬刚尽时觉醒而得名。菖蒲品性高洁,不假日色,不资寸土,耐苦寒,安淡泊,正是奶奶品格的真实写照。回顾奶奶一生,她生于农家,长于农家,嫁于农家,但中国农民所具有的勤劳、善良、朴素、诚实的品格,在奶奶身上都能得到客观的体现。虽然,奶奶没有文化,目不识丁,但聪慧识大体;家境清贫,却安贫乐道;家里边,相夫教子,任劳任怨,勤俭持家,始终是爷爷的贤内助;对外人,乐善好施,乐于助人,无论是道地里的邻居,还是同村的乡亲,哪家有困难,她老家都会尽力出手相助……
有年端午节,记得一家人吃过食饼筒后,奶奶带着我,和村里一帮老太太们一起摇着小船,从家门口的水埠头动身,沿着村里的河道,一路烧纸钱撒向水里。据说屈原因悲叹国破山河碎,投汨罗江而死,后人为了祭奠他,都要在端午这天向河里投放粽子,烧纸钱祭河神,以便保佑屈原,传承屈原精神。
从小船经过的河道,一路烧白的纸灰,宛如满天梨花飞舞,在水面上飘飘荡荡,然后一片片沉入河底,这对那时懵懂的我,并不明白其中寄托的含义。回想起来,她们将烧着纸钱抛向河流时,或许并不知道端午与屈原的联系,或许从小曾经听她们的奶奶讲述过屈原与端午的故事。不过,她们寄托的不仅仅是祈求保佑逝人安息,更多的是寄托祈愿生于斯、长于斯的村人和子孙后代们的平安幸福,祈愿这条千百年来哺育过无数先人的不竭河流,永远给人们带来源源不断的物质享受和精神动力,带来平安、福运和驱走邪气、灾祸。
其实,菖蒲与端午的联系也好,端午与屈原的联系也罢,就算是我奶奶说我像似“菖蒲花”吧,这些都无关我们个人的前途荣耀与生死命运。但在整个中华民族走过不屈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过许多像屈原这样的英雄人物,而更多的则是像我奶奶这样一生朴实、默默无闻群众人物的“菖蒲花”,犹如他们“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彰显平凡而伟大。
至于“菖蒲花”,一种象征着端午节的花,可我至今只亲耳所听而没有亲眼所见。如今,奶奶离世已经多年,每当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插着菖蒲剑,感觉是那样清秀淡雅,又是那样的可爱可亲,就会想起奶奶口中的“菖蒲花”。
“菖蒲花”,是我对奶奶最珍藏的记忆和永久的缅怀。
九峰山泉响叮咚
我钟情于九峰山,在乎它离我家近在咫尺,出门即至;在乎它一年四季葱翠欲滴的绿;在乎它常常躲藏在犹如轻纱般晨雾里的婀娜身姿。我钟情于九峰山,更在乎它遍布其间的潺潺溪流和石缝中汩汩冒水的泉眼。
山不在高,有水则名;水不在深,鱼游则灵。九峰山方圆仅十余华里而小溪众多,旧时有六溪十二景之说,六溪指马尾溪、云影溪、涤砚溪、东高溪、瀑布溪、响泉溪,其实以我所见远不止这些,只是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雨则溪流淙淙,水花飞溅,“哗哗”的流水声响彻山谷;晴则溪流潺潺,清澈见底,游鱼戏水。而散落于山间各处的大小泉眼更是不计其数,随处可见,水流大者如管涌,小者如丝线。而泉水甘洌,是煮水泡茶的上品。引得许多城里人争相上山汲水,各汲水处常见排起长长的队伍。那些每天汲水的老头老太太,已不满足于两手提,还要在肩上挂上几桶或者干脆用扁担挑,经年累月,既节省了家里的水费开支,又练就身手矫健,步伐轻盈之态,可谓种瓜得瓜又得豆,令人羡慕。
我只能算是业余汲水的人。周末闲暇时,常去爬爬九峰山,顺道提两桶泉水带回沏茶。“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跳下了山岗,走过了草地,来到我身旁”。每当想起这耳熟能详的歌词,总使我爬山爬得累时,就找有溪流处歇息,脱掉鞋袜,赤脚跳入溪中,溅起一波水花;再掬起一把溪水,洗洗脸、洗洗手,先前因爬得气喘而疲惫的感觉,一股脑地被洗刷得无影无踪。而每逢泉眼处,用手接起一捧就喝,那个清凉甘洌,使冒火的喉舌立即滋润,五脏六腑都受到洗涤似的,全身每一个毛孔都舒展开,再直入肠胃,犹如醍醐灌顶,从头顶清爽到脚跟。
昨晚下了一回阵雨,雨不大,未形成径流,是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空气倒是清新了许多。今天,天空依然布满片片淡淡的白色的云朵,不很厚,阳光偶尔从云层的缝隙间洒下来。微风从山谷中吹起,随风飘过满城香樟花的幽幽香气,熏得人欲仙欲醉,真是一个舒爽宜人的周末。不去山中走走,实在有负这大好春色。况且近来有些疏懒,已有一个多月未上九峰山了,于是有股强烈的冲动在心头。
吃过午饭,随手提了两只水桶,直奔九峰山而去。路过桃花潭边树荫下的露天茶座,见三五人一桌,嗑瓜子的、喝茶的、打牌的、讲白搭的,热闹得很。我没有停顿,没有旁顾,继续向着前面山路前行。爬上两百多级石阶后,下到一条流经石阶边的小溪,溪边有块巨石自然形成的石洞下,有人已在我前面接水了,待前面的人接满离开后,我打开了桶盖……
前些日子一直晴朗少雨,泉眼水流很细。我默默地注视着眼前这涓细流,从石缝里汩汩流出,流经一截细长的管子,注入壶中。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十分钟,壶里的水渐渐地满起来。等待中,听着泉水滴入壶中的“叮咚”声,感觉这水是在注入我的血液中,血管在扩张,冲刷着管壁似乎就要溢出来。回想在我的生命中,是母亲的乳汁哺育我成长,是家乡的河水养育我成人,而今这山泉滋润着我的干渴,涤荡着我的心灵。再回首身后,已排起了长长的等待接水的队伍。
此时石洞外,树林深处传来一阵时断时续的悠悠琴声,听得出,这是初学者的练习,虽不甚合韵,但也透露出一丝恬静、淡雅、向上的精神内涵。和着仲春季节,这山里、这林间、这水中浓浓的难以遮挡的生命气息,跳动着希望的积极进取的旋律。蓦然,一只灰褐色的蝴蝶落在我的臂弯里,没有漂亮的外衣,面对我这庞然大物,没有丝毫胆怯,欢快地、有力地扇动着翅膀,跳着优雅的舞蹈,展示出生命的脉动和自信的美丽。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正是九峰山这众多泉眼汇聚成大小溪流,众多的溪流汇聚成九峰河,迤逦注入永宁江,最终奔向东海。水流不在于大小,生命不在于强弱,外表不在于美丑,唯有存在、自信、坚持、坚强才致永恒。
母亲的山粉糊
晚上,我用黑米和着红枣、莲子等煮了一锅粥,一股浓浓的香气扑鼻而来,便不禁想起母亲熘的山粉糊,顿时眼睛湿润,连忙拿出手机先拍照发到微信里,即兴写下打油诗:“红枣莲子黑米粥,浓香扑鼻很醇厚;回忆儿时山粉糊,母爱沉沉曾记否”。
小时候,每年的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要熘山粉糊,俗称熘糟羹。母亲就把过年吃剩的红枣、荸荠、川豆瓣、汤圆、葡萄干等放在一锅煮,水开加入红糖,将拌好的红薯淀粉水倒入锅中,边倒边搅拌,直至变成红褐色的黏稠糊状物,就可以出锅了。那混合着浓浓的红枣香、红糖香、山粉煮熟的芳香和母爱的味道,令我想起许多往事,至今难以忘却。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我儿时的盛夏,夏收夏种、抢收抢种、割稻插秧的气氛很浓,田间地头到处是忙碌的身影,也是农民早出晚归,生活最苦、劳动最累的季节。加上天气多变,台风暴雨说来就来,早稻成熟了必须抢收,颗粒归仓,并必须及时完成抢种晚稻秧苗,从此种下秋收的希望,期待有个好收成。当时,父亲每天天刚蒙蒙亮就下地干活,到上午九十点钟肚子就饿了,为了保证有力气干活,母亲就像“及时雨”,给我们送“接力”,农村乡下人把点心叫做“接力”,真是非常形象、充满智慧的语言,吃了“接力”就有力气接着干活了。而母亲给我们送的“接力”,往往就是山粉糊。山粉糊里搭配有川豆瓣和麻糍块,麻糍能耐饿,川豆是当年收获的,足见那时家里的经济困难……
记得人民公社时代,我家只有父亲一个壮劳力,每逢青黄不接,总有几天少粮缺吃,全靠父母起早贪黑织草席和母亲给城里的绣衣厂绣花,贴补家用,维持生计。而当时我们兄妹四人都在上学,这种情况在那时乡下也是很少见的,许多人家的男孩子上完小学就不让读书了,而女孩没有上过一天学的就很平常。母亲和父亲都读到了小学毕业,因为恰逢“文革”才中断了学业,因此无论自己多么辛苦都要保证我们有学上。
直到分田到户后,家里的经济虽有所好转,但父母却更加辛苦了。为了供养我们兄妹四人成长,拼凑上学费用,父母的肩上依然压力山大。可母亲给我们送的山粉糊这碗“接力”,凝结了那些日子父辈们的辛勤汗水,母亲勤俭持家、精打细算的智慧和品格。
母亲的山粉糊,不仅仅给我们补充了食物的能量,更给了无穷的生命力量和精神动力。正因为有了父母无私无尽的关爱,才让我们兄妹四个中有三个念完大学。当我考上大学,临走前的那天晚上,母亲特地给我做了最喜欢吃的山粉糊,配料可比元宵节的还要丰盛。第二天早上,母亲提前帮我打理好行装,父亲把我送到车站,走在路上,我偷偷回头一瞥,见母亲仍倚在家门口一动也不动,双目痴痴地看着我远去时依依不舍的情形,正是“儿行千里母担忧”,伟大而无私。后来,我从念大学到进城工作,走过许多地方,尝遍各地美食和风味小吃,总觉得没有母亲做的山粉糊香甜好吃。
又是一年“母亲节”。可母亲又老了一岁,但从小尝着母亲熘的山粉糊,那种特有难忘的浓浓香甜和母爱的味道,感觉无比的温馨、幸福、快乐,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两朵“军号花”
雨后的清晨,我习惯地转转屋顶露台上的“开心农场”,在枝枝蔓蔓爬满绿意的瓜架上,在绿色丛中笑开的花朵里,有两朵酷似小喇叭形状的大黄花,沐浴晨光,滋润雨露,鲜嫩欲滴。其中一朵的花瓣下端,还连着个球形状的小青果,原是南瓜开花,正好雌雄一对。于是,我就自作主张,来个“送子观音”,免了前来辛勤采花的那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摘下雄花,放近鼻尖轻轻闻了闻,一股淡淡的清香钻入鼻息,沁人心肺。并残忍地将花瓣全部扯去,留下光秃秃的花蕊,倒扣在雌花的花蕊中。
南瓜,作为葫芦科一年生爬藤植物,据传原产亚洲南部,很早就传入中国,并因此而得名。南瓜品格坚强,耐贫瘠,对土壤无要求,无论田间、山地、墙角、甚至瓦砾之间只要有一丁点泥土,就能生长茂盛。假如不小心掐断其一个枝头,照样会迅速长出三五个枝头甚至更多,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生长期间无需施肥,无需喷洒农药,真正纯天然绿色食品。在那物质匮乏、粮食短缺的年代,南瓜既当菜又当粮,且耐储存,大灾之年往往成为“救命粮”。
有一次,单位组织赴井冈山革命圣地红色之旅,一路游览大井、小井、黄洋界,参观红军事迹纪念馆,听革命传统故事,感受革命先辈的英雄业绩。而每顿就餐时,必有一碗红米饭和南瓜汤。据导游介绍,当年红军在井冈山地区闹革命,遭到国民党军队的残酷封锁围剿,粮食物资极其匮乏,英勇的红军战士就是靠红米饭和南瓜汤维持生命,坚持战斗,终于战胜敌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队伍犹如南瓜般坚韧不屈,在井冈山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在凶残的敌人疯狂围剿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并且发展壮大。中国的红色革命以此为起点,从井冈山走向瑞金,再走向延安,最后走向全中国。可那些土里土气的南瓜,经过土生土长,成熟时的瓜皮、瓜瓤是红色的,其品格也是“红色”的。南瓜是真正的“红色之瓜”、欣赏之瓜。如今,华西村现代农业观光园种的南瓜,一个就重达三百多斤,蕴涵着丰富的高科技元素里,点缀起一道特别的风景,依然保持红色基因。
平平常常的南瓜,不仅给当年的红军战士充作军粮,鼓舞了战士们战胜敌人的顽强勇气和生命力,而且与我的家族亲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据我爱人讲,岳父是个老军人,幼年丧父、家贫,过着吃上顿愁下顿的日子,南瓜就成为他儿时充饥果腹的常备粮。无论他年少上学、青年参军,还是转业到地方工作、退休,都没有间断过栽种南瓜、储藏南瓜、食用南瓜的生活习惯。每当周末一家人聚餐,老岳父总是亲自动手做一桌“南瓜宴”,有炒南瓜、蒸南瓜、南瓜汤、南瓜饼等,特别是令我的女儿边尝边称道,鼓励我好好学学外公的手艺。这时,老人家脸上荡漾着满意的笑容。
南瓜花开了。只不过是两朵不起眼的黄花,但在我看来却是两朵“军号花”,仿佛成了当年红军战士冲锋陷阵的号角,向我们发出了延续红色血脉的新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