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肌群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的改善
2016-03-17毛玲娣
毛玲娣
【摘要】 目的 观察脑卒中患者核心肌群的控制训练对步行的改善效果。方法 128例脑卒中患者, 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70例)和研究组(5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训练, 研究组予以核心肌群控制训练,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平衡、步行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 且研究组提高幅度比对照组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心肌群的控制训练应用于脑卒中患者, 对其步行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可有效提高其日常活动能力,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脑卒中;核心肌群训练;步行;改善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7.2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为尽早回归家庭社会, 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能力, 脑卒中康复已受到高度关注。以往对肢体功能康复关注较多, 但却忽略躯干核心肌群训练[1]。为此, 本研究针对选定的58例脑卒中患者予以核心肌群控制训练,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8例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 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70例)和研究组(58例)。其中对照组男34例, 女36例, 年龄62~87岁, 平均年龄(72.45±5.67)岁, 脑出血36例, 脑梗死34例;观察组男30例, 女28例, 年龄62~88岁, 平均年龄(73.68±4.77)岁, 其中脑梗死28例, 脑出血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训练, 主要包括关节被动训练、下肢分离训练、膝关节屈伸与踝关节背曲训练;仰卧位训练、平衡训练;进食、穿衣、脱衣及如厕训练等常规训练;2次/d, 45 min/次。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核心肌群控制训练, 具体训练方法:坐位训练以主动运动为主;仰头训练, 使躯干得以最大限度的伸展;躯干向患、健侧旋转等训练;站立训练的方法包括躯干屈伸训练;躯干向患、健侧旋转训练;骨盆后倾、前倾训练及重心转移训练。
1. 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平衡能力参照BBS进行评估, 其中主要包含14个项目, 总分为56分, 每个项目0~4分;步行能力则参照 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进行评估, 包括0~5级, 分值范围0~5分[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参照MBI评定, 分值范围0~80分;分值越高, 提示改善情况越佳[3]。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前后BBS、Holden评分对比 研究组治疗前BBS、Holden评分分别为(21.22±2.07)、(2.13±0.65)分, 治疗后分别为(43.56±3.25)、(4.53±0.36)分, 对照组治疗前BBS、Holden评分分别为(23.05±5.13)、(2.34±0.48)分, 治疗后分别为(37.92±1.46)、(2.98±0.15)分, 两组治疗后BBS、Holden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 且研究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治疗前后MBI评分对比 研究组治疗前后MIB评分分别为(25.62±10.35)、(66.45±17.58)分, 对照组治疗前后MIB评分分别为(23.74±11.92)、(51.26±14.73)分, 两组治疗后MBI评分均显著提高, 且研究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 治疗前两组BBS、Holden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各项评分均显著提高, 且研究组提高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 提示常规训练可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与步行能力的恢复, 但于此基础上给予核心肌群训练, 可以更有效的促进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与步行能力恢复。在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 恢复躯干平衡控制是运动功能恢复的关键, 但是以往脑卒中常规治疗主要进行肢体功能的训练, 而忽视核心肌群的控制训练, 致使康复训练的效果欠佳。机体核心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结缔组织、韧带、核心肌群的力量以及三者间的协调性, 核心肌群的控制训练主要针对骨盆、躯干协调性强化训练, 其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与步行能力[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MBI评分均显著提高, 且研究组提高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 提示核心肌群的控制训练应用于脑卒中患者, 可有效提高其日常活动能力。分析原因可能为:①通过予以核心肌群控制训练, 能够诱发躯干对不同种肢体动作做出相应的调整, 以促使肢体动作的方向与躯干动作的方向呈线性关系, 从而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5]。②核心肌群训练可有效改善四肢的运动能力, 使四肢运动能于整个范围内发挥力量, 核心肌群收缩可改善四肢肌肉的收缩效能, 从而提高四肢的运动效率。③脑卒中患者躯干的控制能力与穿衣、进食、行走、如厕等多方面相关, 大部分活动均需核心肌群的参与完成。
综上所述, 核心肌群控制训练可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平衡、步行功能的恢复, 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文立, 何小英.社区康复中运用渐进式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稳定性的影响.新医学, 2014, 45(4):262-265.
[2] 李威, 曾祥斌, 章荣, 等.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时空参数和对称性参数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4, 29(9):816-822.
[3] 周晓辉, 贾伟, 邱永斌. 早期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能力的影响.东南国防医药, 2015, 17(3):269-271, 310.
[4] 王伟, 王杨, 胡西, 等.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中国疗养医学, 2014, 23(2):152-154.
[5] 刘烜玮, 赵娜娜, 肖鹏.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中国康复, 2012, 27(5):361-362.
[收稿日期:201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