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氨蝶呤不同给药方式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2016-03-17冯伟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7期
关键词:甲氨蝶呤异位妊娠米非司酮

冯伟华

【摘要】 目的 研究在异位妊娠(EP)治疗中, 采用甲氨蝶呤合用米非司酮不同给药方法的有效性。方法 120例行保守治疗的EP患者, 随机分为分析组和对比组, 每组60例。对比组给予阴道超声穿刺用药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分析组则肌内注射甲氨蝶呤合用米非司酮。分析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分析组和对比组的成功率分别为95.00%、90.00%,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1周及15 d后, 分析组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 的下降率分别为(58.26±39.24)%、(84.22±19.58)%, 对比组分别为(45.23±39.28)%、(80.78±22.02)%, 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15 d后分析组患者妊娠包块的直径分别为(2.08±1.69)cm、(1.80±1.50)cm, 对比组分别为(3.29±1.09)cm、(2.49±1.20)cm,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异位妊娠治疗中, 采用甲氨蝶呤合用米非司酮阴道超声穿刺、肌内注射的不同给药法, 在应用效果方面无较大差异性, 采用甲氨蝶呤合用米非司酮肌内注射的给药法更容易治疗工作的开展, 也更具安全性,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 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异位妊娠;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7.106

当前, 在临床上已经实现了对异位妊娠患者的及早确诊, 这为采用药物保守治疗EP创造了有利条件。据调查发现, 有80%的异位妊娠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可以治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均是保守治疗中的常用药物, 因此, 如何对上述两种药物开展联合给药已经成为临床上的研究热点[2]。本文主要探讨异位妊娠治疗中, 采用甲氨蝶呤合用米非司酮不同给药法的有效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行保守治疗的EP患者中抽取120例作对象进行研究, 随机分为对比组与分析组, 每组60例。分析组患者年龄22~35岁, 平均年龄(30.64±2.44)岁;对比组患者年龄23~33岁, 平均年龄(29.26±2.88)岁。全部研究对象均经B超、血液及常规检查确诊为异位妊娠, 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比组:阴道超声穿刺用药甲氨蝶呤, 注射40 mg/次, 并合用米非司酮25 mg/次, 每12 小时口服1次, 连用3 d, 服药前后禁水、禁食2 h;分析组行单次注射法肌内注射甲氨蝶呤1 mg /kg, 米非司酮用法同上, 连用3 d。治疗时, 对患者做好超声、血β-HCG相关指标的监测, 做好肾、肝等功能的定期复查。

1. 3 评价标准[1] ①失败标准:患者腹痛等症状严重化;治疗15 d后, 血β-HCG上升;妊娠包块增大;产生手术适应证者。②成功标准:患者腹痛等症状消失, 血β-HCG 恢复正常值;妊娠包块缩小至消失。

1. 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所有患者都已经顺利完成治疗, 分析组中有57例患者达到成功标准, 成功率为95.00%;对比组中有54例患者达到成功标准, 成功率为90.00%, 两组患者的成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血β-HCG 的下降率比较 患者治疗1周后, 分析组血β-HCG 的下降率为(58.26±39.24)%, 对比组为(45.23±39.28)%;患者治疗15 d后, 分析组血β-HCG 的下降率为(84.22±19.58)%, 对比组为(80.78±22.02)%, 两组患者血β-HCG 的下降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妊娠包块的直径比较 患者治疗1周后, 分析组妊娠包块的直径为(2.08±1.69)cm, 对比组为(3.29±1.09)cm;患者治疗15 d后, 分析组妊娠包块的直径为(1.80±1.50)cm, 对比组为(2.49±1.20)cm, 两组患者妊娠包块直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研究发现, 输卵管切除、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都可取得显著成效, 但却会给输卵管带来损伤, 甚至影响患者后期生育能力, 因此此类治疗方案未能在所有异位妊娠患者中得到推广[2]。采用用药保守治疗法, 不仅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的输卵管壁, 且不会对其生育能力造成实质性伤害[3]。

甲氨蝶呤为一种抗肿瘤、抗代谢类药品, 用于治疗异位妊娠患者, 甲氨蝶呤会对患者妊娠滋养细胞产生较强敏感性, 不仅不会产生毒副作用, 而且还可以控制胎儿畸形、肿瘤以及流产等情况的发生几率[4]。米非司酮为一种抗孕激素制剂, 不仅可以诱导月经、加快患者宫颈成熟速率, 而且还能够终止早孕, 同时还能使已坏死的前列腺素得到充分释放, 确保患者机体内的黄体生成素整体水平得到控制。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同时使用时会产生协同作用, 通过加快胚囊坏死速率, 使其局限于患者输卵管中, 以便于对其进行充分吸收[5]。

当前, 在治疗EP时运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配伍实施药物治疗, 主要方法有超声引导穿刺注药和全身杀胚手术[6]。本研究采用甲氨蝶呤合用米非司酮的不同给药法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表明:分析组和对比组的成功率分别为 95.00%、90.00%。与此同时, 治疗1周及15 d后, 分析组血β-HCG 的下降率分别为(58.26±39.24)%、(84.22±19.58)%;对比组分别为(45.23±39.28)%、(80.78±22.02)%。除此之外, 分析组妊娠包块的直径分别为(2.02±1.33)cm、(1.98±2.04)cm;对比组分别为(2.99±0.98)cm、(2.68±1.20)cm, 表明分析组和对比组患者的成功率、血β-HCG 的下降率以及妊娠包块的直径比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采用阴道超声穿刺用药方法对操作技术及应用设备的要求均比较高, 同时注射药物会产生比较大的压力, 对提高患者感染、出血等的风险性。因此, 使用单次性的肌内注射法给予患者用药, 更具安全性和便利性,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婵娟.甲氨蝶呤联合米菲司酮及中药保守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吉林医学, 2013, 34(16):3100-3102.

[2] 谢震.甲氨蝶呤多次给药法与单次给药法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观察.医学信息, 2014(25):73-74.

[3] 李翠梅, 邓智平, 朱彬.米非司酮两种方案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比较.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3, 12(1):61-63.

[4] 荀惠珍, 苏秀兰, 董茜.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观察.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2012, 33(8):144-146.

[5] 余其侠, 王泽华.甲氨蝶呤不同给药方式联合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106例临床分析.中国卫生产业, 2013(16):82-83.

[6] 徐虹, 徐瑞双, 黄冰冰, 等.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预后分析.中国药业, 2013, 22(12):22-23.

[收稿日期:2015-11-12]

猜你喜欢

甲氨蝶呤异位妊娠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甲氨蝶呤片,误用有风险
氨甲蝶呤与米非司酮配伍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甲氨蝶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分析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中的安全应用
乳腺癌术后静点甲氨蝶呤的不良反应及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