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腔镜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流程在小细胞肺癌开胸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2016-03-17沙闯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7期
关键词:胸腔镜

沙闯

【摘要】 目的 探讨胸腔镜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流程(FTS)在小细胞肺癌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小细胞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及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胸腔镜辅助开胸, 观察组采取胸腔镜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流程治疗模式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以a及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出血量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27%, 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2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住院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 术后的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流程可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减少住院费用, 减轻患者的负担, 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 值得临床上的进一步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 胸腔镜;加速康复外科流程;小细胞肺癌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7.030

随着我国整体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各个科室[1]。现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施行小细胞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100例, 采取此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a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施行小细胞肺癌根治手术的100例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 女27例;年龄45~78岁, 平均年龄56.7岁;平均病程(1.2±0.7)年;对照组男24例, 女26例;年龄46~77岁, 平均年龄58.3岁;平均病程(1.2±0.5)年。本次实验均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手术前均签署了手术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入选标准 ①CT检查结果未见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短径<1 cm)的临床早期非小细胞肺癌。②无重要器官损害。③所有患者知情同意。

1. 3 排除标准 ①肿瘤侵犯至远处, 患者肺功能极差, 放疗患者、哺乳期或妊娠女性患者。②术前患者无知情同意, 术前5年内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③其他原因导致不可手术的患者。

1. 4 方法

1. 4. 1 术前评估 术前对患者的情况做详细的了解, 包括其心理状态、性格特征等, 对其进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可以邀请成功的术后患者与其沟通, 解除患者心理障碍, 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1. 4. 2 术中麻醉及护理 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方法, 麻醉药品首选丙泊酚、瑞芬太尼。术中控制输液速度和总量。注意保温, 使用输液加温器加温输注液体等措施, 使患者术中体温保持在36℃[2]。

1. 4. 3 手术操作 两组均采取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首先于腋中线第7肋间作1.5 cm切口置入胸腔镜作探查, 在腔镜引导下选定手术操作切口, 上肺叶切除则选第4肋间, 中、下肺叶切除选择第5肋间行肺叶切除。切口部位自背阔肌前缘向前下延长, 止于锁骨中线, 长3~7 cm。不常规使用撑开器, 在全胸腔镜下操作。必要时延长切口或撑开肋间, 所有的器械均从该操作口进出。用直线切割器切断支气管、发育不全的肺裂及血管。术中注重对残肺的保护, 尽量避免钳夹、牵拉残余肺叶。

1. 4. 4 术后处理 术后应用止痛泵维持48 h, 术后6 h后开始饮糖盐水200~300 ml, 嘱患者取坐位, 适当地活动四肢及关节。术后第2天将尿管拔除, 术后第1天恢复正常饮食, 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咳痰, 协助其进行定时的翻身拍背以防止术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患者条件允许情况下可适当下床活动。

1. 5 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总治疗费用、术后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并发症情况 术后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 2例出现术后漏气, 1例出现胸腔积液, 无房颤并发症患者,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27%;对照组3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 3例出现术后漏气, 4例出现胸腔积液, 2例出现术后房颤,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67%, 观察组在并发症方面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术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6.2±1.5)d, 总治疗费用为(12675±2718)元, 术后拔管前的平均出血量为(180±40)ml, 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2±1.9)d, 总治疗费用为(18762±2764)元, 术后拔管前的平均出血量为(340±70)ml,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住院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 术后的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FTS理念的引入, 其对于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时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本次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采取胸腔镜辅助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流程用于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治疗, 可以显著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降低手术后的出血量以及住院期间的治疗费用。对于患者来说, 可以减少其很多的负担, 加快其恢复速度, 提高其术后的生活质量。

FTS加速患者的康复, 并不是单纯追求缩短住院时间和节约医疗资源为目的, 它是建立在高水平的医疗治疗与护理质量基础上的一种治疗方式[3], 这一流程在手术及术后过程中顺利的进行, 则需要围手术期医生以及护士、患者之间的共同协作。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 现在FTS理念的已经在不断完善, 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其将为临床患者的手术治疗带去很多的益处, 但FTS方案中的许多措施与肺癌外科的合作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汪进益, 陈国涵, 洪暄, 等.快速康复外科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中国医师杂志, 2011, 13(1):38-40.

[2] 乔坤, 曾绮桥, 林少霖, 等.胸腔镜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流程在肺癌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 6(1):27-31.

[3] 赵光强, 黄云超, 陈小波, 等.快速康复外科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研究.中国肺癌杂志, 2010, 13(2):102-106.

[收稿日期:2015-11-04]

猜你喜欢

胸腔镜
自发性气胸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进展研究
麻醉苏醒护理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优质护理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局麻剑突下单切口胸腔镜双侧交感神经阻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研究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缝扎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
胸腔镜手术对肺气肿合并气胸患者治疗效果的研究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体位护理对胸腔镜手术术后快速康复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