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诗歌史的建构实践
2016-03-17蒋登科邱食存
蒋登科+邱食存
中国当代诗歌是否需要写史、怎么写史,一直是当代诗歌研究难以忽略的重要话题。一般认为,当代文学史研究落后于古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家洪子诚先生曾坦承,当代文学史写作“确实问题不少”,“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1]。而当代诗歌史写作的滞后与缺憾显得尤为突出,这其中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古代和现代文学史所设立的学科标准和价值体系对当代文学史写作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加上当代文学史所处理的对象在时间上离得太近,似乎很难获得一种所谓“客观”的叙述方式。这样一来,唐先生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当代文学不宜写史”的观点被一再征用也似乎成了佐证当代文学史研究现状的谶语。其次,从主观上来看,当代诗歌批评家、史学家等诗歌研究人员过于相信他们本人据以批评当代诗歌的理论和方法的效用。这些都不利于当代诗歌史写作。因此,当代诗歌研究人员要做的不仅是“质疑诗”,更要“质疑自身”。这种质疑应该成为一种“普遍性的自觉意识”[2]。
譬如,对于20世纪90年代的诗歌,批评家们多有指责,认为这些诗歌远离现实,对当代人的生存处境、历史境遇缺乏关心。这当然有其合理性,但也忽略了20世纪90年代含混而多元化的历史背景。事实上,学者们此时也普遍变得“犹疑”了。1992年,钱理群说他“为一种失落感压抑感所攫住,并且像陷入了‘无物之阵似的,无以摆脱”[3]。而戴锦华也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文化领域涌现的大量文化现象,给“知识界”造成了“迷惘”,让他们“感到了理论和习用话语的无力与无效”[4]。学者们此时的“犹疑”相对于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展现出的“激情”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体现出了一种反思性的自觉意识。其实,知识界的这种转变也恰恰说明,在时光流转中,历史事实和经验容易遭到掩埋,从而造成现实的碎片化倾向。因此,当代诗歌研究不能再继续纠缠于“是否宜于写史”的问题,而应该把焦点放在“怎样写史”的具体操作上面。诗歌批评、理论界对当代诗歌的打捞性研究应该具有一种紧迫感,毕竟,“时间所造成的隔膜会越来越深刻”,当代人研究当代文学史,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5]。
诗评家罗振亚一直以来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当代诗歌“怎样写史”这一紧迫性命题,先后出版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2002)、《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2005)和《1990年代新潮诗研究》(2014),引起了诗歌批评、理论界的普遍关注。这些专著都围绕中国现当代诗歌中现代主义诗歌创作展开,史、论结合,视野开阔,为未来中国当代诗歌通史的编撰提供了“养料”。研究对象由整个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到朦胧诗后先锋诗歌再到20世纪90年代先锋诗歌,逐步集中深化,形成了一个现代主义诗歌研究体系,体现了罗振亚多年来对“怎样写史”独立而深入的思考脉络。
《1990年代新潮诗研究》是作者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个人化写作:90年代先锋诗学的建构与对话”的研究成果。面对现实中纷繁复杂的诗坛,以及诗歌理论、批评和诗歌创作之间的龃龉,作者没有忘记专业诗评家的责任与担当。作者力图还原20世纪90年代先锋诗歌的“历史真实面目”,“为当下新诗创作和理论的繁荣,提供历史经验、教训与启迪,更为将来成熟的、高质量的中国新诗史的编撰做必要的阶段性的学术准备”[6]。可见,作者有着明晰的“文学史”写作指向,即以一种“文学史”的眼光打量整个20世纪90年代先锋诗歌。毕竟,“文学史”也包括“专题史、文类史、阶段史,以及带文学史性质的重要作家、流派研究等范围”[7]。《1990年代新潮诗研究》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将20世纪90年代先锋诗歌置放于90年代特殊的大众消费文化语境中进行深度梳理,分专题从宏观上概括90年代先锋诗歌主要流派的特点,凸显了同一流派诗人共性的一面,属于“专题史”;下编则选取90年代先锋诗歌主要流派中具有文学史意义的重要诗人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强调的是诗人个体差异性和生长性。
具体而言,上编分为八章,第一章简要而准确地呈现了20世纪90年代先锋诗歌在90年代以大众消费为潮流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语境中的裂变与转型,指出90年代先锋诗人在具体的历史困境和噬心的精神逃亡的过程中认识到,诗人的成功方式应该和“诗性保持高度的一致”,诗歌创作应该“靠文本说话而不能主义先行”[8]。这一章是作者将整个90年代先锋诗歌认定为“个人化写作”的逻辑起点。第二章讲民刊传统。朦胧诗以来,中国先锋诗歌的生产和传播的传统媒介为民刊。一开始,民刊仅仅是一种让先锋诗歌得以发表和流传的有效媒介,但越到后来,民刊俨然成为先锋诗人们所看重的民间立场和边缘姿态的试金石,20世纪90年代,民刊策略依然为先锋诗人们所倚重。第三章中,作者从诗学高度将“个人化写作”作为整个20世纪90年代中国先锋诗歌的观照点。作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先锋诗歌有意识地通过个人化写作“多向度、多层面”地关注“此在”,从而“告别了大一统的集体言说方式”[9]。同时,作者也清醒地认识到“个人化写作”的负面效应,如一些诗人“拒绝意义指涉和精神提升,剥离了和生活的关联”[10];在接下来具体关照20世纪90年代先锋诗歌各个流派的“个人化写作”特征之前。作者在第四章集中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先锋诗歌的“叙事性”,认为20世纪90年代先锋诗歌的叙事性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审美维度,凭借这种“成熟的‘叙事诗学”实现了“对1980年代诗艺本质性置换”[11]。从第五章到第八章,作者分章逐一梳理和剖析了20世纪90年代先锋诗歌主要流派:民间写作、“知识分子写作”、女性诗歌和70后诗歌。应该说,每一流派都能轻易写成一部大书,但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被细部枝叶所干扰遮蔽,相反,作者紧紧围绕各流派的核心特征,深入挖掘,细部打捞,使每一章都主旨鲜明,简洁明了。总之,整个上编紧扣20世纪90年代先锋诗歌的内在演化动力、流变规律和整体特点,对20世纪90年代先锋诗歌在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也做出了准确定位。
下编共七章,是对上编整体文学史观照的具体化,让读者看到了诗人们的个体差异性和生长性。第九章论及民间写作代表诗人于坚20世纪90年代的诗歌,主要从“低”姿态、“看”的美学和语言意识三方面点出于坚诗歌的独特价值和意义。第十章从后现代的视角论述了伊沙的诗歌实验。作者跳出对伊沙诗歌要么大力赞赏、要么极度贬低的极端思维定势,抓住其“后现代”解构策略后面的建构意义。第十一、十二章分别论述了属于“知识分子写作”流派的张曙光和西川。作者先是围绕张曙光“孤独”和“寂寞”的性格特征以凸显其诗歌创作体现出的那种有着“悲戚”色泽的“思”的品格。西川则从对“圣歌”的迷恋到寻找“杂诗”的可能性这一过程中,逐渐领悟到的“常”中求“变”,“变”中求“常”的诗歌创作要义。第十三、十四章分别论及20世纪80年代就已成名的女诗人王小妮和翟永明。作者认为王小妮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确立了个人化写作的诗歌立场,这种立场在90年代更为坚定,而翟永明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超越了其在80年代开创的“黑夜诗学”所彰显的女性主义性别立场,注重两性之间的“对话”,“进入人性、命运和存在等抽象命题的思考”[12]。第十五章则从读者反应的维度对20世纪90年代先锋诗歌进行价值估衡,形成一个诗人、文本与读者完整的评价体系。
总之,“当代文学不宜写史”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的观念,不足为凭,我们应该多在“怎样写史”上下工夫,毕竟,“随着各种诗学现象的进一步历史化,从宏观角度对20世纪的中国新诗进行整体研究成为可能,也很有必要”[13]。当代诗歌史需要的是一种介入精神。《1990年代新潮诗研究》是一部关于20世纪90年代先锋诗歌发展的优秀的阶段史和专题史,对20世纪90年代先锋诗歌进行了有效而中肯的宏观与微观双向剖析,于20世纪90年代的历史考察中建构20世纪90年代先锋诗歌体系,这些对如何构建中国当代诗歌史无疑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首先,寻找共性下的特殊性;其次,多以文本说话,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特别是作者对于坚、伊沙和70后诗人的评价可作如是观;最后,要将诗歌美学研究同历史研究结合起来,作者正是基于20世纪90年代复杂而多元化的历史背景考察20世纪90年代先锋诗歌,指出这一时期诗歌的反叛性、实验性和边缘性等特征。作者这种“写史”的努力得到了评论家们的大力肯定和赞赏:诗评家吴思敬认为,专著对“未来的中国当代新诗史的编撰是有重要意义的”[14];诗评家陈仲义则认为,作者的“现代主义诗歌研究,持续有效地形成了一条研究链,是诗歌界难得的收获”,而作者的“稳健、公允、笃实而不乏前卫掘进,成就了新诗史家应有的素质”[15];评论家李怡也认为该专著史料收集丰富,诗歌文本品评细致,现象描述准确,“充满历史建构之严肃严谨”[16]。
注释
[1]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页。
[2]洪子诚:《〈90年代中国诗歌〉序》,见《文学与历史叙述》,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1页。
[3]钱理群:《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的东移》,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28页。
[4]李陀、戴锦华、宋伟杰、何鲤:《漫谈文化研究中的现代性问题》,见《90年代批评文选》,陈思和、杨扬选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5]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54页。
[6]罗振亚:《1990年代新潮诗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6页。
[7]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页。
[8]同[6],第18页。
[9]同[6],第36页。
[10]同[6],第39页。
[11]同[6],第40页。
[12]同[6],第207页。
[13]蒋登科:《现代主义诗歌的整体打量———读罗振亚〈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文艺评论》2003年第5期。
[14]同[6],封底。
[15]同上。
[16]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