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心城区遗产型城市广场的使用后评价研究——以广州陈家祠岭南文化广场为例

2016-03-17林敏慧骆桃桃

城市观察 2016年1期

◎ 林敏慧 骆桃桃



中心城区遗产型城市广场的使用后评价研究——以广州陈家祠岭南文化广场为例

◎ 林敏慧骆桃桃

摘要:城市广场是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文化旅游日益发展的背景下,中心城区遗产型广场这一特殊的游憩空间既要满足本地市民的游憩需求,又要迎合城市旅游开发与城市形象建设,本研究以广州陈家祠岭南文化广场为例,通过对其进行使用后评价(POE)研究,表明陈家祠文化广场的规划和管理由于更多地是服务于外地游客,因此在空间设计和使用上排斥了很多本土化的休闲活动,既不能满足本地居民强烈的休闲需求,也不能让游客体验到遗产型城市广场的文化性。文章最后对此类城市广场的规划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心城区 遗产型城市广场 使用后评价 优化规划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休闲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游憩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已有研究表明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与游憩行为密切相关[1]。城市广场是典型的公共游憩空间,它是人们进行城市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在用地紧张的中心城区,公共空间重要性尤其凸显,良好的规划与管理对城区居民的闲暇生活以及身心健康具有非凡的积极意义。在大城市用地紧张、人口密度高的背景下,城市广场使用情况如何,有没有很好地发挥公共游憩空间的功能,对保证和提升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城市形象建设与旅游开发对城市广场的规划与管理产生了新的影响。位于中心城区遗产地的文化广场,既是城市传统公共空间的所在,又是打造城市形象、吸引游客和外来投资的重要载体之一。此类广场中,真正的使用者是谁,在偏向旅游发展的设计思路下,当地居民的使用需求与行为规律是否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市民游憩需求与遗产地形象建设之间的关系是否得到了很好的平衡,是城市游憩规划亟需探究的问题。

陈家祠岭南文化广场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毗邻广州重要历史文化遗产陈家祠,同时扮演着城市公共空间以及城市名片两种角色,是城市中心城区遗产地文化广场的典型代表。陈家祠广场原为荔湾区的市民广场,于广州亚运会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正式转型为城市文化广场。经过四年的使用,广场的使用者和管理方式都趋于稳定,然而该广场是否很好地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仍有待研究。本研究以陈家祠广场为案例,研究其使用情况,探究其重塑后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国内其他城市优化类似空间的规划管理提供案例分析与启示。

二、作为游憩场所的城市广场

(一)城市广场的概念

广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当时重要的公共建筑,例如市政厅、剧场、贸易中心等都布置于广场的周围,从而使广场成为重要的公共场所,发挥集会与商贸的功能,满足人们对信息和商品交流的需求。现代社会,广场仍旧是城市重要的户外公共空间,其主要功能逐渐演变为游憩与休闲。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在《人性场所》中对广场的定义是“一个主要为硬质铺装的,汽车不得进入的户外公共空间,其主要功能是漫步、闲坐、用餐或观察周围世界。”[2]而凯文·林奇则将广场定义为“位于一些高度城市化区域的核心部位,被有意识地作为活动焦点。通常情况下,广场经过铺装,被高密度的构筑物围合,有街道环绕或与其连通,并且具有可以吸引人群和便于聚会的要素”[3]。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颁布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用地标准》中,广场与道路被归属于同一大类的用地中,强调了广场与街道的密切联系[4]。

从功能和意义的角度看,城市广场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和文化意义。广场可以通过绿化调节街区过度人工化的环境,为人们提供宜人的游憩、交往空间,还可以体现城市地域特征和历史文脉,让游客认知和体验所在地城市生活和文化内涵。广场的存在使城市的四大功能之一“游憩”得到发挥[5]。关于游憩,保继刚在《旅游地理学》中将游憩定义为“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6]。典型的公共游憩空间包括公园、广场、步行街、滨水休闲空间等。从游憩和公共游憩空间的定义,可以看出城市广场在现代社会人们的闲暇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与意义。

按照广场的功能和性质,可分为市政广场、纪念广场、游憩广场、文化广场、交通广场和商业广场。其中,文化广场的定义为:用于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广场,与城市的文化中心或有价值的文物古迹结合设置,其周围安排有文化、教育、体育和娱乐性公共建筑。依照广场的空间形态,还可以将广场分为平面型、立体型和复合型广场。其中,复合型广场是平面型和立体型的组合。

综合现有广场的定义和文化广场的功能,本研究将中心城区遗产型文化广场定义为:位于中心城区遗产地(附近),依附文化遗产或其他历史建筑而建造的文化广场,目的在于烘托遗产地气氛,并为市民和旅游者提供公共游憩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掀起一股城市美化和广场建设的浪潮,中心城区遗产型文化广场作为城市美化的一种途径,注重地方文化的传承,将历史建筑与广场结合在一起,南京汉中门广场、西安钟鼓楼广场以及广州陈家祠广场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在我国旅游与游憩的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城市广场不仅是市民休闲生活的载体,还是城市对外重要的文化象征,服务的对象包括本地市民和外来游客。

(二)城市广场研究进展

城市广场在物质层面上的研究主要从设计规划和使用评价两方面展开。广场设计规划的研究主要从空间形态和景观两个方面进行广场设计的理论建构,从城市规划学、环境心理学、行为学、景观生态学、艺术学甚至符号学等角度探索广场空间形态和景观设计方法。

直到20世纪初,广场的空间形态和景观设计主要强调视觉和美学效果,较少地考虑空间的使用情况和与周围空间的关系。随着新传统规划和新城市主义的影响,城市通过创造步行公共空间提高城市的活力,广场的设计逐渐重视功能的体现,试图为步行者提供安全、舒适而有吸引力的空间,并重视与街道的联系,而不是纯粹地追求美学。小型而分散的广场得到提倡,正如简·雅各布斯所指出的,小而分散的街区公共空间才是有利于城市活力的[7]。20世纪70年代后,城市广场设计的研究更加重视使用者的需求,开始从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角度探索合理的广场设计。其代表著作有克利夫·芒福汀的《街道与广场》以及克莱尔·库珀·马库斯等的《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如今,西方广场设计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并从声学、热力学等角度,为更舒适的、更人性化的广场设计提供新的技术支持[8]、[9]。

城市广场的社会与人文意义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话题。广场的发展反映了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历史与社会状态。有学者通过城市广场存在的问题,来反思城市规划的社会背景,罗杰·坦西克的《寻找失落的空间》、克里尔的《城市空间》和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都是对现代主义下城市规划思路的反思[10]。人们逐渐意识到,只有认识了广场演化背后的社会发展机制,才能对广场的设计研究进行有力的推动。

城市广场使用情况的研究起源于西方新城市主义的概念影响,人们意识到步行在城市空间中的重要性,开始研究街道与广场上行人的容量以及行人的行为。典型的研究有弗鲁因(Fruin)的《步行规划与设计》、普希卡雷夫(Pushkarev)和朱潘(Zupan)的《步行者的城市空间》[2]。此时城市广场使用情况的研究主要关注广场的交通功能和人们的步行行为。克莱尔的《人性场所》将使用后评价POE引入城市广场的研究。国内城市广场使用情况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借鉴西方的使用后评价POE法,对不同类型城市广场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例如对火车站广场的人流进行研究并反思广场的设计与使用情况之间的差异[11]、对休闲性城市广场进行使用后评价研究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休闲性广场的评价指标体系[12]、对旧城社区公共街角空间的使用后评价进行研究并提炼出公共街角空间环境的评价因子等[13]。在广州传统的公共空间方面,罗韵珊对广州西关典型公共空间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对陈家祠广场的对比[17]。然而,该研究的结论只是作为众多西关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的一部分,并没有结合陈家祠广场现今的性质分析使用情况背后的原因。

以上研究反映,城市广场的使用情况成为广场设计与管理提升的重要参考,并以使用后评价POE作为主要研究方法。然而,较少有研究将城市旅游开发与当地居民公共空间使用的冲突联系起来,并缺少对中心城区文化广场的使用情况进行此方面的评估。已有研究大多从地域性设计的角度,强调地方特色在文化广场中的体现与具体设计方法,而没有真正反映使用者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中心城区遗产型文化广场的使用情况和问题进行分析,为此类空间今后的规划与管理提供参考。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使用后评价POE法对陈家祠文化广场的使用问题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使用后评价(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POE)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经过设计并正被使用的设施进行系统评价的研究。弗里德曼在其POE的著作中将其定义为“建成后环境如何支持和满足人们明确表达或暗含的需求”[14]。POE主要回答了空间的使用者是谁、使用情况如何以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使用后评价有一套系统的方法。按照数据采集的方式,分为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量表法(SD 法和李克特量表法)、时间间隔照片法、认知地图法、行为地图法、行为痕迹法等。各种方法的适用对象见表1。

表1 POE分析评价方法适用对象比较[12]

为探究此类公共游憩空间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于2014年2月至3月间,选取周中和周末对陈家祠广场上使用者的个体和群体行为进行实地调研,综合采用观察法、时间间隔照片法、行为地图法以及访谈法对广场进行使用后评价研究。调研时间一共4天,访谈人数共37人。

四、陈家祠广场使用后评价研究

(一)区位分析及功能分区

陈家祠广场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南接中山七路,东接康王北路,西邻荔湾路,北邻恩龙里,地铁一号线陈家祠站位于广场正门,交通四通八达,非常便利。周边有隆庆社区、锦龙社区等居住区、中小学、医院、丰富的商业设施以及荔湾区人民政府。北边的流花湖公园以及南边的荔湾湖公园分别离广场有3公里和1公里的步行距离。此外,陈家祠还是这一片区的防空避难场所。可见是陈家祠广场具有绝佳的区位因素,并是该片区重要的公共空间。

图1 陈家祠广场功能分区[18]

图1为陈家祠广场目前的功能分区,即包含绿化前广场、岭南植物园、城市典庆广场(原下沉广场)以及停车场。其中,周边居民习惯将绿化前广场称为南广场,岭南植物园和下沉广场称为东广场(下文将统称为南广场、东广场)。城市典庆广场设置了水幕电影,北侧的岭南植物园还有水体、假山、石头、小舞台等景观小品。

目前陈家祠广场的设施主要为休憩和服务设施,没有户外健身器材等活动设施。经访谈得知,如今东广场北侧的岭南植物园过去曾是户外健身区,拥有丰富的健身器材,但是在广场改造提升为岭南文化广场的过程中拆除,替换为植被、假山假水等景观小品。广场的休憩设施主要为木椅和石头,广场上绿化带的花基边缘,水体景观(已停止蓄水)的边缘也承担了休息设施的功能(图2~图5)。此外,广场上没有亭子一类遮阳避雨功能的休息设施。

图2 陈家祠南广场的木椅 

图3 东广场上人们在石头上休息

图4 城市典庆广场边缘绿化带花基

图5 水体景观停水后的水池边缘

照明设施是广场在夜晚时段重要的服务设施。陈家祠南广场以及区政府一侧的小游园的灯光主要来源于两侧走道的路灯。东广场的照明主要来自于植被间低矮的路灯,用以营造氛围,但亮度上仍有缺陷,夜晚时段整体暗于南广场。公共厕所只有一间,位置相对较为偏远。垃圾桶的数量为10个,分散在在广场的各个角落,例如城市典庆广场、南广场的边缘以及岭南植物园的步道上,数量相对充足,使用起来较为方便。此外,广场的清洁人员每天早晨和下午都对广场进行清扫,卫生管理较为严格,整体水平较好。

广场上有各类管理信息的标示,例如“爱护草坪”的牌示、公共厕所和应急避难场所的导向标。而解说牌,作为毗邻文化景区的文化广场必不可少的设施,在陈家祠广场只出现在靠近售票处以及康王北路一侧,仅简要地介绍了陈家祠和广场的历史,并没有生动而丰富的解说信息和图片展示。

(二)行为观察结果

1. 活动类型

调研过程分别随机选择了周中以及周末进行了4天的观察、记录和拍摄,时间为07:30~12:00,12:30~21:00,基本覆盖广场上活动的典型时段。观察发现,广场的使用人群仍以市民为主,使用活动的主要类型按照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锻炼健身(包括跑步、散步、跳舞等)、带小孩玩耍、休憩闲聊、打牌、遛狗等常见的居民户外休闲活动。在广场上停留的游客较少,大多是将广场作为穿行至陈家祠的通道,少部分游客会在广场上驻足拍照,或是进行短暂的休息。经整理,调研中观察发现的使用活动类型统计见表2、表3。

依据两表格初步分析,可以发现东广场上发生的活动比南广场更为丰富,包括了几乎所有类型的活动。然而,夜晚跳“广场舞”的活动在东广场几乎没有发生,少数的跳舞人群则集中在上午活动。东广场曾拥有水幕功能,然而其投影和流水景观已经停止使用约一年,城市典庆广场部分已演变成游憩活动的场所。广场其他文化展示活动也几乎没有出现。广场上也没有居民自发唱粤剧、打鼓等具有西关特色的活动,这些现象表现了陈家祠岭南文化广场在文化展示和氛围上的薄弱。

南广场上的活动集中发生在早上8点半前以及晚上8点后的时段,内容以打太极、踢毽子、广场舞为主,休憩类的活动非常少。其中,晚上时段的广场舞使用者数量较大,高峰期可达上百人同时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南广场区政府一侧的小游园与广场其他部分的联系较少,使用率低,平时还有许多大巴停靠,阻断了小游园和南广场的视线互动(图6、图7)。

2. 活动的时空分布

时间间隔照片是有效记录人们行为时空分布特征的方法。通过时间间隔照片法以及活动记录表,可以更具体地了解到陈家祠广场使用者活动的时空分布。本研究对陈家祠的南广场和东广场分别进行了时间间隔照片取样。由于夜晚灯光的限制,东广场晚上7点后不作照片取样。

结合以上使用人群活动时空分布的观察,可制成陈家祠广场目前几个典型时间段的行为地图(图8~图10):

表2 陈家祠东广场(含城市典庆广场和岭南植物园)

表3 陈家祠南广场

图6 区政府一侧小游园少有人使用 

图7 旅游大巴阻隔视线

组图1 陈家祠南广场时间间隔取样照片

通过以上观察结果,可以总结出陈家祠广场目前使用者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⑴陈家祠广场使用的高峰时段是08:00~09:00 的晨运时段,10:00~11:00和14:00~16:00的休闲阶段以及19:30~21:30的晚间活动时段。其中,晨运时段和晚间活动时段广场的使用率最高。

⑵白天时段,东广场使用率高,包含各类活动,活动区域也较为分散,这与东广场丰富的绿化和较高的可坐性有关。相较之下,南广场停留下来活动的人数较少,只集中在晨运时段。靠近中午时,强烈的日照使人们难以在南广场舒适地展开活动,只有一些游客短暂停留进行拍照。

组图2 陈家祠东广场时间间隔取样照片

⑶晚间,东广场活动的人群主要聚集在城市典庆广场,活动以绕圈慢跑为主,树荫下活动的人明显减少。因为广场的铺装是基于水幕而设计的,而水幕停用之后人们将其改造成活动空间,反而受到广场原来设计的限制。

图8 陈家祠广场08:00~09:00行为地图注:南广场东侧的通道成为锻炼活动场所

图9 陈家祠广场10:00~11:00行为地图

图10 陈家祠广场19:30~20:30行为地图

相较之下,南广场因为平坦的地势和较为充足的照明,在晚上时段受到许多居民的喜爱。晚上最主要的活动是“广场舞”,活动的人群可同时达到五六支队伍,每支队伍有二三十人,跳舞的地点几乎占据了各部分,连牌坊下面都有人跳舞,各队自带音响和休息的小凳子,整个正门区域显得非常热闹。

⑷值得注意的是,南广场和东广场之间的走道(陈家祠参观售票处前面积500多平方米的空地)本应是功能分区的边界,却在景区非营业时间成为热闹的活动空间。早上7点至8点半,这里是打八段锦的中老年居民乐于活动的位置。这部分使用者的活动容易受到陈家祠景区开放的时间限制,8点半左右已基本离开。而在晚上景区关闭之后,这条走道则是踢毽子和打羽毛球的使用者聚集的区域。

(三)访谈结果分析

对陈家祠广场上各种活动类型37名使用者进行了访谈,以了解其职业年龄情况、活动的具体动机、内容、时间、频率和到达方式,并深入了解这些使用者对对广场环境使用的主观评价。受访者基本信息和对广场空间使用的基本情况见表4、表5:

经整理,访谈获得的信息反映的广场使用情况有以下几方面:

1.陈家祠广场的地理位置好、可达性高、环境休闲舒适

大部分受访者达到广场的时间只需10分钟,非常“就脚”,日常的锻炼、休闲和街坊社交活动都发生在陈家祠广场。广场也为附近企业的职员提供了便利的休闲场所。受访者普遍表示,如果陈家祠广场的空间被缩减,自己就必须到较远的流花湖公园、荔湾湖公园、人民公园等活动,非常不便。广场的环境舒适,绿化丰富,空气质量良好,街坊都带孩子来广场活动,良好而熟悉的氛围让以照看小孩为目的居民都喜欢前来休憩。

2.老年居民怀念改造前的广场规划

由于有扩建以前的使用经历,几乎所有老年受访者都主动将广场的现状和扩建以前进行对比,认为改造前的设计管理更合理。首先,扩建后广场的面积变为原来的两倍,但可使用空间实际上是减少的,用于表现文化气息的道路铺装、水体景观以及舞台不仅没有吸引人们的眼球,反而浪费了相当多的空间。典型的例子是城市庆典广场,配合水幕设计的地面铺装遍布了凹凸不平的花纹,如果在上面打太极、跳舞或是打羽毛球,稍不注意就会摔倒,因此这个以前常用的活动空间现在难以使用。广场的木质小舞台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不仅面积较小,木板在南方潮湿炎热的环境下容易腐烂变形,也使得这样的空间难以用于锻炼活动。

表4 受访者基本信息表

表5 受访者广场使用情况记录表

3.景区管理使当地居民在广场的活动受限

亚运时广场改造以前,来广场打太极的居民主要是在如今的城市典庆广场活动,由于改造后广场水幕的设置,下沉广场的铺装不再适合人们进行锻炼活动,一部分居民转移到南广场(即陈家祠正门)活动。然而,广场管理方又以“影响景观”为由,对南广场上的活动进行限制,尤其是景区开放的时间段。2013年底以前,南广场打太极的居民早上8点就会被保安驱赶,理由是“影响陈家祠正门的景观,不得在广场上播放音乐锻炼”。为此,当地居民曾到陈家祠广场管理处提议,认为广场是荔湾区的公共空间,打太极的所用的音乐音量小,舒缓而有文化特色,打太极的景象与陈家祠是很好的结合,不应该被禁止。经过一年多的磨合后,广场管理方才稍微放松了对晨运活动的限制,但总体上景区管理对当地居民的游憩时间产生了影响。

4.广场的休息设施不足,可坐性低

一个舒适的游憩广场应该保证充足的休憩设施。然而在访谈中,使用者提出最多的问题就是陈家祠广场目前太注重行大气的形象而忽略了休息设施的数量。座椅设施远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许多晨运的使用者在锻炼过后难以找到休息的地方,这种现象在南广场尤其明显。虽然南广场靠近牌坊的位置在本文访谈前数月刚添加了座椅,但位置偏远,又靠近喧闹的马路,并不方便于人们休息。

东广场的可坐性虽然高于南广场,但使用需求仍大于设施的提供。下沉广场边缘的空间是为了水幕而设计的,很难作为休息地使用,不像广场以前的设计,边缘高出的部分正好符合座椅的高度,人们可以充分利用该空间休息。

5.游客对于该“文化”广场的感知并不强烈

受访者中有两名是路过广场的游客,她们认为虽然陈家祠广场毗邻陈家祠文物保护区,但是广场的设计、解说牌以及活动的人群使其更显现为一个市民广场。虽然广场整体外观不错,但对景区的旅游氛围并没有带来很好的提升,也没有明显的特色,不会特地在广场进行停留。然而,广场的存在为陈家祠景区周边提供了开阔的空间,游客在宗祠内游览时不会有来自周围楼房的压抑感,这对于一个处于中心城区的遗产旅游地而言是非常不错的。

当地老年居民亦表示,作为一个文化广场,陈家祠广场的解说牌少而简单,并缺少有意思的图片和解说,没有体现岭南文化广场的特色。加设具有岭南宗祠元素的小品,并配合关于岭南宗祠的解说和西关生活的剪影,会对陈家祠文化广场氛围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四)陈家祠广场使用后评价小结

经对陈家祠广场使用后评价分析,广场现状与问题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1.可达性高,是中心城区荔湾区居民休闲活动的重要载体,目前广场使用者主体为周边居民

2.过于追求“旅游形象”而忽视本地居民使用需求

广场的改造以烘托景区形象为导向,没有很好体现当地居民的需求,设计不符合居民原有的活动规律。一方面,扩建后广场面积虽然增大,但可使用空间面积减少,出现许多使用者无法有效利用的空间。另一方面,居民的晨运活动受到景区管理的限制。

3.游客对广场的文化形象感知不强

虽然广场的设计以烘托景区形象为重心,也确实为陈家祠历史文化景区和城市高楼之间提供一定的缓冲,但广场景观设计和解说系统没有密切联系陈家祠和岭南文化,游客和居民对广场的文化感知不强。水幕和水体景观等设施最后也变成“鸡肋”,大量空间被浪费。

4.广场整体设施和铺装质量有待改善

目前的服务设施供不应求,照明和铺装的不足也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广场绿化的可进入性较低,绿荫下的休息设施不足,大量绿化面积并未有效利用,缩减了实际游憩空间的面积。

五、中心城区遗产型文化广场的特征及规划建议

由陈家祠岭南文化广场的案例可以发现,此类位于中心城区的遗产旅游目的地,尤其是由传统公共空间重塑而来的文化广场,其使用者主体仍然是周边居民。而遗产型文化广场改造重心是烘托遗产旅游地的气势,强调大气、美观,许多空间用于开阔遗产地视野和丰富景观小品。若单单以这样的设计思路将传统的公共空间重塑为文化广场,周边居民的游憩规律和需求与重塑后的形态容易出现错位。未对广场的使用进行合理的定位,最终的改造结果往往是既没有很好满足使用者的游憩需求,又没有体现广场的文化价值。

例如,陈家祠文化广场重塑前是荔湾区重要的市民游憩广场,原有的使用者主体是周边居民。然而,广场改造后空间虽然扩大了一倍,却将较大的面积用于烘托陈家祠正门的气势以及水幕等文化娱乐展演,能用于锻炼和休憩的空间减少,户外健身器材也拆除,习惯在下沉广场进行锻炼活动的人群只好转移到陈家祠正门的南广场活动,既不能享受到丰富的绿化和休憩设施,晨运时还受到景区营业时间的影响。广场的绿化也未能有效发挥遮阴的功能,重草轻地,总体绿化景观有得到提升,却失去了原有的实用功能。广场设计和使用者需求出现冲突。

中心城区的人们在传统公共空间的活动本身就是城市特色的社会文化景观,在合理的引导下,可以成为广场文化景观的一部分。应满足周边居民的游憩需求,而不是成为管理方与使用方的冲突焦点,让广场不得不在景区形象与市民休闲间做出一个选择。针对中心城区遗产型文化广场的特征,本研究提出了其在规划与管理方面的几点优化对策:

(一)尊重原有公共空间的游憩行为规律

将毗邻城市中心城区文化遗产的公共空间重塑为文化广场时,应采用POE等较为系统的方法对原有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尊重使用者以往行为的时空分布以及强度,传承原有空间的优点,使改造后的文化广场在空间形态、功能分区以及景观设计上都能较快地适应人们的需求与活动规律,充分发挥广场应有的公共游憩功能,不造成空间的浪费以及功能分区活动强度的严重不均。

(二)明晰定位使用者主体

只有清晰的定位,才能使广场的规划与管理充分满足城市的游憩需求。中心城区遗产型文化广场首先要权衡自身文化广场与市民游憩广场双重性质的比重,其次要明晰使用者主体究竟是周边居民还是外来游客。

从文化广场的层面看,此类空间的景观设计和服务设施等要体现遗产地文化特色,辅以具有地域特色的展示或表演,提升游客的场所感。同时,当地居民合理的游憩需求应得到尊重和满足,不应将大量的空间用于不实用的景观和铺装,最终导致居民转移到“不宜活动”的区域进行活动,与管理方发生冲突。

(三)活用解说系统和景观小品

遗产型文化广场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提升遗产地的氛围,为游客和本地居民提供休闲空间,并且提高游客的场所感,提升其旅游体验。目前,许多毗邻遗产地的广场利用开阔的步行空间烘托了遗产地的形象,并且拓宽了视野,使游客的旅游体验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然而广场自身场所感的培养却存在一定不足。面对缺乏地域特色等问题,广场应活用解说系统和景观,例如解说牌、指示牌,与遗产地统一风格的景观小品和铺装等来营造广场的氛围,而不是通过一些不实用的、与城市特色不相关的景观来丰富广场文化元素。这既发挥了广场文化娱乐的功能,提升了场所感,又不会占用大量周边居民在广场上的使用空间,实现双赢的局面。

六、结论与讨论

本论文通过陈家祠岭南文化广场的案例,结合使用后评价(POE)法,对中心城区遗产型文化广场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反映了此类广场在规划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探究此类公共游憩空间在规划管理上的一些误区和优化对策,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目前对于城市广场使用情况的研究成果。

经使用后评价分析发现,陈家祠文化广场的使用者主体是周边居民,活动以日常居民游憩为主,而游客在广场上的活动主要是穿越和临时集合,少数人进行短暂的休憩。重塑为文化广场后的陈家祠广场使用情况和使用者主观评价一般。广场的区位条件良好,使用率较高。然而在空间形态、景观设计、设施以及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未充分符合使用者的游憩需求和行为规律,导致广场出现空间浪费、休憩场所不足、管理方和使用方发生较多冲突,文化特色缺失等问题,广场整体的功能和意义没有充分发挥。

由陈家祠岭南文化广场的案例,可折射出中心城区遗产型文化广场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和潜在的问题。在特性方面,此类广场兼备城市文化形象和市民游憩广场的功能,既有遗产地类型的旅游目的地的特点,又有城市公共空间的特点。广场的双重特性使得此类空间在规划管理上容易失衡,在本案例中作为广场建设和管理方的城市政府,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广场的形象营造之上而忽略了本地居民的有效需求,而缺乏本土特色活动的城市广场,游客也无法体验到其文化的精髓。因此,依托城市遗产的中心城区的广场,在规划上应该充分考虑原有使用者的游憩行为特征以及游憩偏好,应该结合遗产地的特征进行景观设计。在管理上应该充分考虑本地居民的实际使用情况,不能一味地迎合旅游的需求。

总之,城市广场是重要的公共空间,是城市发挥游憩功能的重要载体。在城市公共空间日益紧张和城市旅游发展的背景下,中心城区遗产型文化广场的使用情况折射了当今文化广场规划管理与实际使用之间的冲突,体现了城市广场实现人性化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对广场的多重性质有所认知,以制定更合理的定位指导广场的规划管理。权衡广场的不同特质,在提升城市形象和遗产地旅游氛围的同时,兼顾市民的使用需求与客观行为规律,才能真正使文化广场的价值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粟路军,何学欢.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与游憩行为关系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03):79-86.

[2](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等著(俞孔坚等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1.

[3](美)凯文·林奇(方益萍等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21.

[4]张军民.现代城市广场规划的设计[M].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5:47.

[5]陈占祥.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述评[J].国际城市规划,2009(S1):41-21.

[6]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3..

[7](加)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第2版)[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5:32.

[8]Vadiatia Niloufar, Kashkooli Ali M.S.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of newly developed city squares in historic cities: Case study of Isfahan-Iran[J].Procedia Engineering,2011( 21):829-837.

[9]LenzholzerSanda. Research and design for thermal comfort in Dutch urban squares[J].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012(64):39-48.

[10]曹文明.城市广场的人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5:24.

[11]城市广场使用情况研究——以上海火车站南广场调研分析[J]建筑学报,2009(1):93-98.

[12]邵素丽.西安休闲性城市广场空间使用后评价(POE)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1:65.

[13]朱小雷.旧城社区公共街角空间的使用后评价——以广州西关为例[J].华中建筑,2011(10):79-81.

[14]弗雷,薄曦.环境设计评估的结构—过程方法[J].新建筑,1990(3):75-78.W.F.E.Preiser et al,“Post-Occupancy Evaluation”VNRCompany. New York.1988.

[15]Sherman A. Sandra, Varni W. James, Ulrich S. Roger.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of healing gardens in a pediatric cancer center[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5(73):167-183.

[16]Husin N. Husul, Nawawi H. Abdul, Ismail aridah, Khalil Natasha &Malcarne L. Vanessa Preliminary Survey of Integrated Safety Elements into 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for Malaysia’s Low Cost Housing[J].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2(36):583-590.

[17]罗韵珊.广州西关典型的公共空间与城市生活——当前的问题与对策[M].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2:34.

(责任编辑:陈丁力)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of Historical Heritage Square at Central Urban Areas—A Case Study of Lingnan Culture Square at Guangzhou’s Chan Clan Academy

Lin Minhui, Luo Taotao

Abstract:Urban Squa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public recreational s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ultural tourism, historical heritage squares located in central urban areas not only meet the recreational needs of local residents, but also serve the objective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urban image building. This research takes the Lingnan Culture Square at Guangzhou’s Chan Clan Academy as a case and conducts a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POE). The evaluation shows that th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square mainly consider the needs of tourists and lacks consideration on local residents’ leisure needs in its design and spatial use. The square eventually fails to meet the large demand of local residents or create an urban historical experience for tourists. The author offers suggestions 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for this type of squares.

Keywords:central urban area; historical heritage square;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POE); planning suggestion

作者简介:林敏慧,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讲师,中山大学旅游发展规划与研究中心博士,研究方向为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休闲。骆桃桃,美国乔治城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TU023

doi:10.3969/j.issn.1674-7178.2016.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