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新观念

2016-03-17余发良郝思雨

改革与开放 2016年23期
关键词:公有制经济体制所有制

余发良 郝思雨

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新观念

余发良 郝思雨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中国近40年经济体制改革在所有制结构、经济手段和按劳分配方面形成的新观念,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经济体制改革;新观念;精神动力

中国经济在近40年时间内获得了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国家综合实力得到历史性的大幅提升,这既靠了政策的力量、科技的力量,也靠了观念的进步。观念是行为的先导,邓小平强调解放思想就是为了消除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旧观念、旧思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所形成的新观念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在所有制结构上的新认识

所有制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所涉及的一个基础而核心问题,认为“《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1]占统治地位的所有制被马克思主义者视为划分不同社会形态的重要标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多是以此为划分标准。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的使命就是要“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2]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只有集中包括劳动工具在内的生产资料,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单一的公有制成了苏联模式的基础和核心,这一模式使苏联在十月革命后的20年时间内基本实现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我国通过1953年至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确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凭借制度的优越性大大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东欧和亚洲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都建立起自己的公有制经济,增强了国家实力,改变了东西方力量对比。为此,单一的公有制几乎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选择和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甚至代名词。

改革开放以来,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教训,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从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补充”、非公有制经济是公有制“必要和有益的补充”,再到双方共同发展的认识过程,最终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首先,所有制结构必须与自己的国情相适应,它既与社会性质相适应,也与发展水平相适应,否则它同样不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共产党人将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作为评判所有制结构合理与否的重要标准。当代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我们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就是与当代中国国情,既与社会性质也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所有制结构。其次,事物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所有制结构在国内不同地区、行业、部门也需要因地制宜,可以是公有、非公有和混合。党的十五大将混合所有制中的公有成分也看作是公有制经济,把混合所有制中的非公有成分也看作是非公有制经济,打破了传统的僵化的单一的所有制观念,为发展混合所有制扫除了障碍。其三,理清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关系。马克思强调的集中主要指生产资料的集中,然而传统观念和做法是将所有权和使用权合二为一,实行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集中。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将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基本解决了一个人口大国的温饱问题。在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被提上议事日程,核心仍然是正确处理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关系,国营企业被国有企业的新称谓取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无论是新一轮土改还是国企改革,重点还是在于梳理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关系,以进一步激发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总起来看,与国情、区情和行业情况相适应,发展混合所有制以调动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两方面的积极性,理清所有权与产权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践模式上的重大发展。

二、在经济手段上的新认识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要“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鉴于资本主义带来的社会大生产发展趋势,变革所有制关系,集中生产工具等生产资料就是为了使无产阶级新的生产关系能够尽可能快地促进生产力发展。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背景下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也称斯大林模式,大大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为其卫国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和苏联的成功经验,使人们不自觉地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等同起来,计划经济成了社会主义的又一代名词。我国在1953年至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期间逐步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虽然它为国家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工业化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出现了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和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的消极现象,职工积极性和企业活力不能得到完全调动和迸发。

邓小平经济理论、邓小平理论最大的突破就是关于计划和市场的性质和关系问题,即计划和市场属于制度或手段,是集中多一点或是市场多一点。中国共产党人对此问题的探索和探讨历经13年之久。邓小平在1979年就说,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肯定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在封建时代就萌生了,只有将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1981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确定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改革方针。1984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概念。党的十三大认为,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要求。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总结性地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3]依据邓小平的谈话精神,当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正式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社会主义国家可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正面回答,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没曾实践过,长期困扰中国人的难题,从此圆满地画上了一个句号,人们不再从观念上将其与社会性质相联系,而是将其视为经济手段和资源配置的方式。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沿袭了几千年的中国社会也转到了一个商品经济繁荣的社会,激发了经济发展活力,中国农民不再是为肚子圆而种地,不再为养猪过年发愁,不再为养鸡换盐巴钱犯难。总起来看,中国共产党人对计划和市场问题的探索包括理论和理性的思考,历史的考察,横向的比较和历史、现实经验的总结,最终断定它们都是经济手段,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经济体制改革必须理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三、在按劳分配上的新认识

患不均,而不患寡、不患穷,是中国民众几千年来的心理,或许是中国普通老百姓接纳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马克思主义主张消灭私有制以为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创造条件。但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认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同样也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因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是刚从资本主义社会走过来的,其经济(发展水平)、道德和精神等都留有旧社会的痕迹,所以它仍然需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而不是按需分配。但他们同时也认为按劳分配是公平与不公平的统一,因为每个劳动者的情况各不相同,存在体力和智力差别,存在家庭状况和子女数量的差别,所以在社会消费品分配所得份额相同的条件下,每个劳动者的实际所得是各不相同的。我们过去误读了马克思在分配和公平问题上的观点,将公平绝对化,甚至与绝对平均主义画等号,这就不利于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

要理解公平就必须多方面理解“按劳分配”中“劳”的含义,即马克思所说的“每个劳动者的情况”,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的差别、自然禀赋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劳动强度和危险度的高低、劳动方式的不同等。如果忽视这些差异,虽然形式上、表面上公平,但内在还是缺乏公平,不能很好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邓小平认为可以给危险环境下劳动的工人多一点报酬。正是基于劳动中的这些差异,所以邓小平主张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另一部分地区和另一部分人富起来。事物发展永远是不平衡与平衡的统一,中国地域广袤、人口众多,特殊性凸显、差别巨大。人类劳动本身也存在差异,虽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属于人类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不能将二者对立,也不能将它们等同。中国传统的劳动观将体力与脑力劳动对立起来,承认前者是劳动,不明确承认后者是劳动,不劳动当然就不应该获得报酬。这种劳动观既是阶级社会的产物,也是人力时代的产物。过去是体力劳动者众而脑力劳动者寡,前者是被统治者和被剥削者,后者是统治者和剥削者。农耕时代主要依靠人力,劳动所得主要凭借体力。1978年以来的中国,由于现代化步伐加快,人们的劳动主要依靠智力、机械力。这就要求人们改变既有的劳动观。在社会主义社会,脑力劳动者也是劳动者,也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平民化时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良好风尚,知识、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也成了人们的共识。总起来看,中国人劳动观的转变带来了分配观念的进步,特别是对脑力劳动特殊性的认识方面。

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曾是传统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实践中三个关联度极高的问题,正确认识这三个问题及其关系,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加以探索和回答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与时俱进的品质,锐意进取,以巨大的理论勇气科学解答了长期困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及中国人的难题,大刀阔斧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引领人们观念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当今,中国模式获得了更多的国际赞誉和承认,相信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也越来越多。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1.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4.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43.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3.001

猜你喜欢

公有制经济体制所有制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从劳动主义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
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医院:到底走多远?
所有制结构
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所有制政策的演变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