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要当好一名“五老”志愿者

2016-03-17袁海马

关爱明天 2016年6期
关键词:五老分队老干部局

文/袁海马



我要当好一名“五老”志愿者

文/袁海马

我的自白

我出生在河南一个比较贫困的农村家庭,18岁应征入伍才来到了这美丽而富饶的温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没有社会的发展进步,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组织和军地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就没有我的成长进步。

老有所乐,什么叫乐?帮子女带孩子是享天伦之乐,读书、练书法、学电脑、学音乐是学有所乐,参加各种文艺团队,吹拉弹唱是自娱自乐,参加老年志愿者,服务社会,帮助别人,是助人为乐。总之,退休以后,只要不把自己封闭起来,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发挥所长,就能找到快乐,也叫各有所乐、各得其乐。人老了,退休了,我可以安享晚年了,虽然可以不做忙人,但我选择也不做个闲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找点事做,也是一件有利于晚年生活的好事。

有了“五老”志愿者这个队伍,老有所为就有了一个平台,广大离退休干部志愿者借助这个平台更有效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继续为党的事业增添光彩,同时也获得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怎样当好一名“五老”志愿者呢?我的体会有以下三点。

体会最深的便是“老有所学”。退休后是学习的最佳时机。有不少人退休后拿到高学历文凭,有的著书立传,有的甚至成名成家,都是退休后“自学成才”的成果。学习的形式很多,读书是学习,向别人请教是学习,社会实践也是学习。

2015年11月6日,区委老干部局派我参加了成都市老干部局举办的全市老干部网宣骨干培训班,我学会了向蓉城金秋微信平台发稿的方法,两个月时间,该平台就采用我发送的6篇信息,有效地宣传了我区老干部工作和志愿服务中队的工作。

其次,要学会感恩。在42年的工作岗位上,军地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使自己从一名士兵成长为干部,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退休以后,又得到了区委老干局的关心、关怀。平时,还经常组织我们老干部参观、学习、疗养,这种晚年的幸福生活,也不能忘了感恩。我感恩的行动,就是体现在积极参与老干部志愿者活动,为宣传老干部的事迹和志愿者活动笔耕不止。

第三点,就是要老有所为。我们区的老年大学几个老同志,每年培训1000多名学员。再如,蓉城金秋志愿服务温江中队和几个分队都根据各自特长开展活动:义诊分队为群众开展义诊活动,文明交通分队义务指挥交通,文艺分队开展义务演出,社会建设分队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建言献策、关心下一代等,都做出了可喜的成绩。

我为了实现老有所为,利用手中的笔采写了大量关心下一代工作和“五老”的先进事迹,2015年,在国家、省、市传统媒体上发表稿件102篇,先后被中国关工委、《中国火炬》杂志、《关爱明天》杂志、成都市关工委评为“优秀通讯员”。参与“五老”志愿者服务活动,是做好事,行善事,既为社会作贡献,又为自己人生增添光彩。希望更多的“五老”同志积极行动起来,自觉参与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为国家的下一代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系成都市温江区关工委副主任、执行秘书长)

“五老”颂

文/李尚志

身聚五福体偏健,

天崇百龄志弥坚。

音吐鸿畅育福泉,

年力康强谱春秋。

水向树中流出情,

风从花呈过来香。

苗壮叶茂姿天纵,

志励清高栋梁篇。

(作者系四川省关工委副主任)

猜你喜欢

五老分队老干部局
伤情驱动在卫生分队演训中的初步探索
欢迎关注中组部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工作”微信公众号
新编制下陆军信息通信分队保障能力评估模型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陆军分队战术决策问题研究
茂南区老促会 慰问烈属和“五老”人员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五老”育人作用探讨
“五老”协力柔性化解社会难题
发挥“五老”优势助力青年学生成人成才
在上饶集中营女生分队的日子
谈关工委老主任与老干部局局长的同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