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网络道德教育新思考

2016-03-17王莉华

改革与开放 2016年18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道德教育价值观

王莉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网络道德教育新思考

王莉华

一、研究背景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指导,从高校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党中央要求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深入阐述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表现,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原因,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中的具体运用与实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创新。基于我国的基本教育思想理念,紧密结合中央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意见要求,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近几年来,价值观教育取得了很多成绩。学者杨晓慧著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基本问题研究》以理论体系到实践体系的有效转化为基本价值宗旨,围绕“融入全过程”的本质规定、接受主体、整合功能、运行机制和实践探索五个基本问题展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并系统深入阐述。陈国敏提出四个维度建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从“营造舆论氛围”“提升认同感”“内化主体意识”“提高践行自觉性”等方面基于教育理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研究。学者部宏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论纲》中倡导从教育意义、内涵和对象三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了理论性的研究论述。陆士祯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关键是要将这些比较抽象的纯理论的东西转化为学生们能够理解并乐意接受的东西;培育途径方面,学者孙建华等人认为,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领域的重大课题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徐景安教授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结为人本、和谐、幸福和持续。艾正文在对比中美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后,指出要构建由政府主导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这对我国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有必要。周春燕从中外比较的视角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问题,总结了美日两国的价值观教育特点,提出了对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启发和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道德教育是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下,紧密围绕核心价值观理念,全面铺开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教育教学的新体验。网络带给大学生学习知识的新课堂,获取信息的便捷渠道,拓展人际交流和沟通的新空间。然而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网络也威胁着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完美人格的铸造,更带来欺骗、抄袭甚至诱惑。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同时要求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网络道德行为是挑战思政教学的时代产物,是信息化科技腾飞的再次冲击,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势在必行。网络道德教育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材教学新模式的体验。网络行为现在提升到国家新闻总署这个最高层面来进行约束与管制,可见我国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教育问题需要探究。

就国内外研究状况来说,无论是政府、学者还是高校师生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培育和践行情况相当重视并积极开展相关研究,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好地武装学生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大学生是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脊梁,如何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需要教育者思考。网络道德教育有一定的科研成果,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道德教育更值得思考。

三、实践意义

理论层面进一步深化细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研究,既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进程,又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与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作为主要内容,能有效引导当代大学生向正确的价值导向方向前进,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深化其对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及价值认同,并且也能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完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工作。

实践层面意义深远重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道德教育是顺应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大胆探索。辽宁省共有高校167所,在校大学生近百万人。这个巨大的数字带来人才惊喜的同时,也因为网络不良行为的负面影响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因此,规范当代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尤其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道德要求教育意义重大。

第一,现实意义。对高职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党在新形势下对高校提出的新任务,伴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更多掌握技术的人才,所以培育出更多的该类人才有利于社会的快速发展。

第二,实效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实现的基础内涵,本选题结合当代高职大学生道德表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情况来开展研究,以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形势为背景,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最终目标,凸显了研究的实效性和可行性。

四、实践价值

1.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在网络社会中深受网络价值文化的影响,他们的思想道德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社会建设的进程。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尤为紧迫。

2.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是培养大学生“立德树人”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道德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基础,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

3.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新形势下强化思政教学实效的新尝试

传统的高校思政教学以讲授式为主,将书本理论知识及政策方针传授给学生,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并不乐观。只有打破传统模式,采取模块式、专题式及研讨式教学模式,把核心价值观理念渗透到学生的网络行为中,才能让学生在行为中提升道德标准。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网络道德教育思考

1.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

行为是内心潜意识的表现形式,网络行为更是大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的真实展现。网络造谣不需要成本付出,网络虚假信息影响社会的安宁和谐,网络艳照传播冲击家庭的和睦健康。对辽宁省内百万的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调查是加强青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前提。

2.探析当今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原因

从因果关系原因分析,我们相信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产生必然有其根基原因。追溯源头是深化青年人网络道德行为教育的保障。在法治与德治并进的社会,如何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道德传统发扬传递,需要网络道德行为进一步解析。

3.创建网络行为案例

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足够的案例素材,当今大学生只有全面认识自己的行为,才会深刻反思并接纳改变自我。收集整理大学生网络行为案例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网络道德教育的佐证。

4.构建网络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政策指导,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关乎青年人未来的发展,影响国家与民族的兴衰。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修养已成为思政教学的新指向。在辽宁省百万大学生中构建网络道德标准意义重大。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推网络道德教学模式

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培养教育需要教学系统主渠道的推进,但是紧密围绕课本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在信息化的今天所起的作用有限。如何利用好现实网络教学平台,结合学生实际需要的网络道德行为实例,开展高效的思政模块的网络道德教学模式是思政教师面临的新考验。

[1]陈第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的逻辑[J],山西师大学报,2015(7).

[2]山述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J].实践研究,2015(1).

[3]刘维佳,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教育研究[D].浙江:浙江理工大学,2015.

[4]杜鸿林.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思考[J].理论与现代化,2013(2).

(作者单位: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道德教育研究》(编号:2016lslktzimks-09);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扩大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对策研究》(编号:L14DKS020)]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道德教育价值观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远和近
论《三字经》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