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政治认知的影响
2016-03-17范亚楠
范亚楠
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政治认知的影响
范亚楠
摘要:本文重点研究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政治认知产生的影响,政治认知作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前提和基础,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思想意识的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政治认知产生了多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本文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政治认知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大学生政治认知;影响
一、网络民族主义思潮
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兴起的时间是20世纪末,是民族主义在网络时代新的表现形式。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具有两重性的特征:爱国主义性质和极端主义性质。
二、大学生政治认知
大学生政治认知,主要是指大学生在高校这个校园环境里,通过不断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和考察,从这些直接或间接经验中获得对于政治知识的一些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基于这些所获得的政治知识的一些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形成自己的政治态度和情感,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对一些政治现象和新闻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形成了自己不同于他人的政治判断标准,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大学生的政治认知也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不断深化。
三、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政治认知的影响
1.政治认知主动性的增强
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爱国主义性质提高了大学生政治认知主动性,增加了大学生对本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了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得大学生民族性觉醒,自发的民族性使得大学生更加主动地关注有关国家政策方面的信息、情况和动态。大学生的爱国之情,使得大学生对国家命运更加关注和关心,促使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查阅相关的知识,接触中国内部的民族问题和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之间的问题。更加主动和积极的去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方针。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搜索查询这些政治常识、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或者通过一些网站和论坛相互沟通和交流,使得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变得更加的主动。
目前在中国,随着计划经济被打破,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大众面临越来越重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经商赚钱,而单纯的政治则被大众冷落,因此可能慢慢会造成大家对政治关注度的下降和对政治认知热情的减弱。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自己本身也面临着很现实的就业问题,因此很多大学生关注政治、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甚至积极入党,都是具有很现实的目的,如为了考研或者找工作。大学生在校园里接受的政治文化课程,多是以理论为主,另外,大学校园又是相对封闭且与社会稍有脱节的环境,这就造成大学生的政治实践相对较少且薄弱,理论无法联系实际,单纯的理论的学习也有一定的枯燥性和乏味性。这些因素都可能会造成大学生对政治认知热情度的减弱。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爱国性恰恰能弥补这方面的问题和不足,激发了大学生对政治认知的热情和他们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政治认知内容的丰富
作为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和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了丰富了大学生政治认知的内容。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中爱国主义性质的体现增强了爱国之情和民族凝聚力,而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中政治认知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其基础是这个民族的文化。而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在不断的历史进程中被赋予和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因此,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丰富了大学生政治认知的内容,使得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容也得到了扩展和深化。
3.政治认知模糊性的存在
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使大学生政治认知内容丰富的同时,也必然伴随着潜在的危险性。一方面,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具有双重性,有着其爱国主义性质的一面,但同时也有其极端性的一面。这一极端性里面有很多非理性的情绪,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产生的影响有很大的潜在危险性。另一方面,我们知道互联网有它优势的一面,但同样也有其不确定性的一面。互联网上同样存在大量的虚假不良信息,由于它的不真实性、匿名性等特点,致使互联网的情况复杂多变。在这些大量的不良信息之中,不乏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种种攻击言论,包括对我国政治体制、人权法律等方面的指责和攻击,这些言论和思想可以轻易地通过互联网进入到大学生的认识视野之中,无形之中这些言论和思想就会影响到我们大学生原有的政治认知和思想认识。如果大学生缺乏足够的理性,或者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刻,那么就很容易受到这些不良思想言论的影响,慢慢改变原本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对本国政治的认知。在遇到问题时,如何能够全面的分析、批判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获取认知的同时,如何能够识别、判断不良信息,需要我们大学生认真地思考和注意。这些都增加了大学生政治认知的模糊性。
4.政治态度和情感的波动化
随着前苏联这个曾经最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近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社会主义潮流有日益没落和下滑的趋势,中国地改革开放30多年来,虽然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也日益提升,但改革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国有企业经营不善且垄断地位不断提升,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社会各阶层的矛盾日益尖锐,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得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加剧,对我党执政能力和水平的质疑不断,在现阶段我国原有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核心的国家意识不断被削弱。这些问题并不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这就使得大学生的政治情感出现冷漠。
然而网络民族主义思潮所激发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怀,正是我国现阶段所急需的一种社会和国家意识,爱国主义情怀可以很好地缓和我国现阶段的一些尖锐矛盾。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较好地转移国内矛盾的焦点,尤其是对于青年大学生,他们处于人生最积极最热情的年龄,具备一些政治知识和认知,具有很强的使命感、责任感,急于去改变甚至改革一些国家现有的体制。同样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他们又同时拥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因此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信念可以很好的约束他们的行为和言论。由于大学生政治心理还不成熟,产生的一些问题以及发生的一些事件容易造成大学生政治情感的波动,前一分钟政治情感冷漠,表现出不关心的态度,下一分钟就怀着强烈的爱国情怀、积极的政治情感,投身参与到政治中去。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两重性以及大学生本身的特点都使得大学生政治态度和情感波动化。
参考文献
[1]崔海峰,卜建华.论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内涵及作用[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2]卜建华.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 (2).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DOI:10.16653/j.cnki.32-1034/f.2016.0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