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视阈下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

2016-03-17韩红蕊

改革与开放 2016年8期
关键词:社会转型

韩红蕊



改革视阈下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

韩红蕊

摘要:社会转型是指社会全方位、多方面的急剧变革,它对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的整体变迁具有普遍适用性。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经济、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改革的角度来说,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主要表现出经济体制改革超前,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改革相对滞后的特点。

关键词:社会转型;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改革

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多个维度、多个方面同时进行的。当代中国的转型,可以称为整个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转型,其转型时间之长、难度之大、力度之强,都是前无古人的。有的学者将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与春秋战国时期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并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性命攸关的两次转型。如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提出的著名的“历史三峡论”。毫无疑问,中国社会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将全面地影响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

一、社会转型基本理论概观

社会转型最初是社会学的理论,现在多用来描述社会全方位、多方面的急剧变革。社会转型的概念对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的整体变迁具有普遍适用性,但更多的,“社会转型”是在特定的维度上被使用的,它特指“传统——现代”的社会转换,以“现代化”为核心内容。社会学家沃尔夫冈·查普夫对社会转型的明确定义是:“转型和过渡是现代化进程,其特点在于现代化的目标是明确的:接受、建立、吸收现代的民主、市场经济和法制制度。”

在许多学者看来,现代化就是其他国家向欧美发达国家的趋同过程,西方发达国家所经历的道路正是不发达国家要重复的道路。因此,艾森斯塔特在《社会进化与发展》一书中说:“从历史上看,现代化是一个朝着欧美型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系统演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于17至19世纪就在欧美各国完成了。”

虽然“社会转型”源自西方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但是其概念使用已经不再局限于社会学语境。正如匈牙利经济学家雅诺什·科尔耐所说:“转型并不仅仅只包括经济的转型,还包括了生活方式、文化的转型等多个方面。”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中心论、欧洲中心论的观点受到批判,越来越多的学者批判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对西方中心论,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具体的历史环境及其演变过程所形成的独特的历史遗产,因而各国的现代化道路都具有自身特色。从不发达国家的国情出发来探索社会转型问题,是对欧洲中心论的重大超越和突破,开拓了探索落后国家社会发展的新途径,改变了一系列传统的陈旧观点。

尽管如此,西方学界以“社会转型”这一概念来描述和分析社会整体具有进步意义的转换,仍然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本文研究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理论,主要是为了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系统内部结构的整体性与根本性的变化,研究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在转型过程中的互动以及此消彼长,从改革的角度洞悉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

二、超前的经济体制改革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可见,改革开放最初就是从经济改革开始的。1979年,全国农村逐步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产到户、自负盈亏。1982年中共中央批转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此决议后,农村改革开始如火如荼的进行,承包生产责任制在农村得到普遍推广,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大幅提高,农业经济得以在短时间内起死回生。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共中央逐渐批准开放沿海港口、开辟沿海经济技术开放区,以集中引进外资,进一步深入推动改革开放。1984年决定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1985年决定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决定新划入沿海开放区140个市、县,其中包括杭州、南京、沈阳3个省会城市。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随后的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发展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明确了所有制模式。

可见,中国在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雷厉风行的改革,这种改革伴随着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总是走在时间表和路线图的前面,经济体制改革的计划切实落实到了经济发展的实践当中,而没有沦为一纸空谈。截至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从1992年至2014年的23年时间里,中国保持了不低于7%的GDP增长率,其中有10年GDP增长率超过10%,2007年经济增长率甚至达到了14.2%。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既是中国社会转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社会转型在经济领域的客观反映,中国的经济转型已经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资源和有限的经济基础上实现了经济成果的最大化。因此,无论是从经济体制改革的上层规划,还是从相关改革制度的实施,或是从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而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都是超前的。

三、滞后的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改革

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转型时期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改革无疑是滞后的。从中国共产党的历次全国性会议报告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实际进程来看,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仍然服务于经济发展,与经济相关性较大的行政体制改革先行,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十四大报告指出:“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可见,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步骤,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十五大报告更加直接的提出:“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这不仅表明政治体制改革不能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且明确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之一是实现经济的发展。十七大报告中重申了这一理念:“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这表明,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主导型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政治体制改革被动地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并服务于经济的发展,这种改革理念造成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性。

社会改革特指涉及公共基本服务问题方面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几个方面是关系中国绝大多数人利益的教育改革、医疗改革、住房改革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严格来说,改革是一个整体。没有社会改革或社会改革发展滞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就会发展畸形或步履维艰。但是,多年来中国一直没有进行系统的社会改革,涉及公共基本服务问题的改革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与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相比,中国的社会改革是严重滞后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关系人民群众生活和切身利益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近年来,教育不公、医患矛盾、房价攀升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并成为社会冲突和社会不稳定的重灾区。教育不公平首先表现在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而居高不下的城市高房价和严格的户籍政策使得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雪上加霜,由此导致了贫富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社会流动性降低、社会阶层固化和人们的不满心理等问题的出现。

社会的成功转型不仅包括经济的发展,而且涉及政治的改革、社会的稳定和文化的繁荣等多个方面。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表现出了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经济体制改革远远超前于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改革,而滞后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改革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掣肘和中国社会转型的障碍。

参考文献

[1][德]沃尔夫冈·查普夫,著.陆宏成,陈黎,译.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63.

[2]S.N.Eisenstade.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cieties,London:Oxford Press,1996:1.

[3][匈]雅诺什·科尔耐,著.大转型,比较[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4]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库http://data. stats.gov.cn/english/.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

DOI:10.16653/j.cnki.32-1034/f.2016.08.017

猜你喜欢

社会转型
后疫情时期日本数字化社会转型的课题与展望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社会转型时期破解党面临的“四大危险”的路径研究
社会转型时期新疆高校民族民间美术教育的建设性构想
史学研究 课堂教学 教学思想——以“社会转型”的视角解读历史
现象级“老炮儿”折射社会转型之惑
胡适的父权缺失与母权凸显——兼论中国传统女性在社会转型中的作用
土地改革与农村社会转型——以1949年至1952年湖南省攸县为个案
社会转型与释宪机制的构建——转型期二元释宪机制的证立与基本架构
社会转型环境对“小产权房”购买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