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山诗人对苏轼诗歌语典借鉴特点及其反映出的美学倾向

2016-03-17王志钢

文化学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五山用典苏轼

王志钢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023)



【文学评论】

五山诗人对苏轼诗歌语典借鉴特点及其反映出的美学倾向

王志钢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023)

五山文学时期,从对中国诗词的模仿作品数量来看,苏轼可以说是对五山禅僧影响最大的中国诗人之一。苏轼诗学思想的一大特色体现在用典方面。本文从语典借鉴角度分析了五山文学时期日本汉诗创作中对苏轼文学中语典借鉴的特点及其反映出的美学倾向。从文学接受与阐释的时间早晚来看,五山文学早期,诗人们对《赠东林总长老》一诗语典的借鉴折射出对苏诗接受过程中的禅宗文化背景,并影响到后来的美学意趣;从题材来看,西湖题材受到诗家重视,反映出写景诗创作中对苏轼有关语典及诗家重视;从体裁来看,不限于诗,词、辞赋也是语典用典中的载体,反映出日本诗家对苏轼文学作品的熟稔、文学接受中的广泛受容;受苏诗“以俗为雅”美学思想影响,创作中表现出对俗语入诗的模仿,是宋代“以俗为雅”诗学思想在日本文学中的反映。本文还从明用、变用、合用三个方面探讨了语典使用方法。

五山文学;汉诗创作;语典;美学倾向;海外汉学;苏轼

苏轼诗歌创作中用典极多,在流传下来的两千余首诗作中随处可见。宋代吕本中在《吕氏童蒙训》中就说“老杜歌行与长韵律诗,后人莫及;而苏、黄用韵、下字、用故事处,亦古所未到。”[1]有现代研究者指出,苏轼诗歌用典的特点是所用典故十分广泛:从传统的经、史、子、集到民谣、俗语、街谈巷议乃至朋友间的说笑、打趣,无所不有。其中多用佛典是苏诗用典的一个重要特色。[2]

苏轼诗歌不仅用典多,而且用得高妙。清代翁方纲在《石洲诗话》中说“夫苏之妙处,固不在多使事,而使事亦即其妙处。”[3]马丽梅认为,从所用典故的字面形式来说,苏诗往往多个典故相互作用,并因此而导致独特的典面样式;从用典方法来说,苏轼则从多个方面进行尝试、创新,表现出旁见侧出、姿态横生的特征。总体而言,苏诗用典呈现出很多不同于唐人的特征。和同时代的其他诗人相比,苏诗也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其用典有时追求极度的工巧,有时又放任粗疏、不加修饰。[4]

镰仓(1185-1333年)后期以及整个室町时代(1336-1573),日本模仿南宋的五山制度设立了镰仓五山(建长寺、圆觉寺、寿福寺、净智寺、净妙寺)、京都五寺(天龙寺、相国寺、建仁寺、东福寺、万寿寺)以及五山之上的京都南禅寺,共十一座禅寺,合称“五山十刹”。在幕府的有力支持下,五山学僧逐渐取代公卿贵族,成为介绍中国文艺思潮、借鉴大陆文明、引领时代潮流的重要知识阶层。五山禅僧是这一时期接受与阐释苏轼诗学的权威,出现了“苏黄诗尊重”的文艺风气。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从对中国诗词的模仿作品数量来看,苏轼可以说是对五山禅僧影响最大的中国诗人之一。[5]这一时期诗人们对苏轼诗歌的用典技巧借鉴方面也表现出多种特点,从中也折射出五山诗人对苏轼文学思想、美学思想理解方面的特色。本文以语典借鉴为例试加以分析。

一、使用语典的特点及其折射出的美学倾向

(一)从时代早晚来看,五山文学早期诗人对《赠东林总长老》语典的借鉴,反映出对苏诗接受过程中一开始就有浓厚禅宗文化背景。

文学与哲学、宗教密切相关。苏轼熟悉佛教经典。初仕凤翔期间,苏轼对佛教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以后他读释氏书,深悟实相,熟悉佛教大乘诸典。王十朋在《百家注东坡先生诗序》中说“东坡先生之英才绝识,卓冠一世,平生斟酌经传,贯穿子史,下至小说、杂记、佛经、道书、古诗、方言,莫不毕究……亦皆洞其机而贯其妙,积而为胸中之文。”[6]

苏轼作品于日本历史上的镰仓时代(1185-1333)传入东瀛。东福寺大道一以《普门院经论章疏语录儒书等目录》中有《注坡词》二册、《东坡长短句》一册,书籍乃1235年入宋的圆尔辨圆于1251年从中国带回。这是目前所知苏词东传日本最早的记录。[7]日本曹洞宗创始人道元的《正眼法藏》(成书于1253年)最早介绍了苏轼的一首偈诗《赠东林总长老》“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8]道元以苏诗禅学因缘为着眼点的阐释方式影响了日本文坛与社会解读苏诗的方式方法。由于苏轼作品的流传早期主要在禅宗僧侣之间,因此,汉诗创作也与禅宗意趣建立了不解之缘。前述苏轼偈诗《赠东林总长老》在五山文学时期受到很多诗人模仿。如元代东渡日本的明极楚俊(也被视为日本五山文学的开创者之一)有“山色法身长示现,溪声谈舌每敷扬”[9],日僧太白玄真诗中也云“清净身于山色,演广长舌于溪声”[10],别源圆旨则有“溪声山色坡仙句,一度吟来一度新”[11]等。诸诗句中“溪声”“山色”“广长舌”语典均出自苏轼《赠东林总长老》。

对于苏轼的这首诗,国内评价褒贬不一。如梁启超就认为“‘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之类不过弄口头禅,无当于理也。”[12]五山诗人借用相关的语典,反映了他们对苏诗禅学思想的重视,艺术性反而在其次。同时,也通过他们的诗作进一步阐释了大乘佛教的般若空观思想。随着王十朋注本以及五山僧注释本——如瑞溪周凤的《胜说》、大岳周崇的《翰苑遗芳》等的广为流传,日本汉文学界对苏轼作品的禅宗语典、意趣的学习借鉴等也有了新的发展。

(二)从题材数量来看,苏诗涉及西湖题材的语典受到诗家重视,反映出五山文学中写景诗的一个特色。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在任期间写下了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些诗对丰富日本汉诗的题材、激发诗人的诗兴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南宋至元、明时期,日本僧侣来我国多从浙江一带海岸登陆,往来多经由杭州。南宋政府指定的“五山十刹”中,杭州拥有“三山”(灵隐、净慈、径山)和“十刹”中的中竺寺。因此,很多日本佛教僧侣都到过杭州。据日本学者木宫泰彦的研究,留有姓名记录的“入元僧”就有220余人,其中大部分到过杭州。[13]还有一些日本诗人未到过中国,但是在诗篇中歌咏了西湖,这部分诗人诗作也占有一定比例。从总体数量来看,日本五山文学时期赞美西湖的诗作中化用苏轼西湖诗词所作的诗文较多。兹录几首如下:

仲方圆伊《湖上新晴》云“湖面烟消春水明,四围山色雨初晴。东坡居士眼无肉,见到淡妆浓抹情。”[14]诗歌首句“春水”典自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苏轼所作的《望江南·超然台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15]句。二句“山色雨初晴”、四句“淡妆浓抹情”则分别化自苏轼熙宁六年(1073)所作《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的“山色空濛雨亦奇”、“淡妆浓抹总相宜”[16]整首诗的意象不出苏诗原作。

仲方圆伊诗《六桥烟雨图》云“万柳春深锁六桥,淡烟疏雨意萧条。苏公仙去无诗辈,满目湖光魂欲销。”[17]诗的第二句“淡烟疏雨”典出苏轼与周邦彦叔父的诗《次韵周邠》的尾联——“何日西湖寻旧赏,淡烟疏雨暗渔蓑”[18]。四句“湖光”典出苏轼于熙宁五年(1072)七月所作的描绘西湖月下景色的《夜泛西湖五绝》(其五)“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19]或化自苏轼次年正、二月间所作《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水光”意象。

江西龙派《苏公长堤图》云“孤山有约不重归,湖上长堤媚夕晖。南去北来春作梦,芙蓉杨柳恨依依。”[20]“孤山”是苏轼诗词中常见之语,如《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21]等。“长堤”指苏堤。三句似化自苏轼《西江月》中的“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22]

五山文学时期这类诗歌很多。诗人们在吟咏西湖时,对苏轼笔下的西湖意象或直接引用或化用,表现出浓厚的审美意趣,丰富了日本山水诗、咏物诗、题画诗等题材的表现形式和一定的文化内涵。

(三)从体裁形式来看,不限于诗,苏词、辞赋也是用典中的载体,反映出日本诗家对苏轼文学作品的熟稔。

诗与赋两种文学形式较为近似。我国早期文学批评理论中对此有过类似阐述。曹丕《典论·论文》还将两者并论,称其共同点为“诗赋欲丽”。可见诗赋的审美形式之相近。词是从诗分化出来的,两者近似性更多。就这三种文学体裁,苏轼都有很多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的作品传世。因此,他的这些作品尤其是名篇名句对日本五山文学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受到众多诗人学习。

以词为例,如别源圆旨著名的《题可休亭》诗的三四句“细雨随风斜入座,轻烟笼日薄遮山。”[23]典出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赴汝州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所作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24]。该词首句便为“细雨斜风作晓寒”。五山文学的创立者之一虎关师炼所作《春望》诗的末句为“锁烟行柳几千株”[25]其中的“锁烟行柳”与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中“淡烟疏柳媚晴滩”颇为近似。

以赋为例,日本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家、与义堂周信并称“五山文学双璧”的绝海中津《题画四首》(其二)中有“江流无声,断崖千尺。赤壁之游,风清月白”的诗句[26]。该诗第四句典出苏轼《后赤壁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27]大量这些化用语典作品的出现,反映了五山诗家对苏轼文学作品的广泛阅读的现象。透过这一现象,使我们对苏轼的影响力以及中世苏轼作品的海外(日本)传播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随着这种认识的逐步深入,我们将进一步了解文化巨擘苏轼的作品价值,对研究日本汉文学的走向和规律产生新的理解。

(四)受“以俗为雅”文艺思想影响,用典表现出对以俗语入诗的模仿。

宋代文学出现了“以俗为雅”的审美倾向,这在与苏轼同时代的诗人们的创作中表现也较为明显。苏轼在理论上也有所表述。如他在熙宁八年(1075)《题柳子厚诗二首》中说“诗须要有为而作,用事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28]不限于用事,相对于北宋早期西昆体诗人阳春白雪的语言风格,苏轼诗歌创作中也与之相反,常融入一些俚俗之语,如“英发”“脱空”“大段”“应副”“曲恩”“无状”“打衙”“能得”等均为俗语而入诗。[29]苏轼《发广州》诗“朝市日已远,此身良自如。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余。蒲涧疏钟外,黄湾落木初。天涯未觉远,处处各樵渔”[30]中有两个方言俗语,一为“软饱”,一是“黑甜”。后者是当时广州的俗语。五山作家义堂周信《岁朝谢客而作》诗中“垂老逢春偏爱睡,莫来撼我黑甜床”[31]句的“黑甜”便是借鉴自《发广州》,这是“以俗为雅”美学思想在日本文学中反映的例证。

(五)受苏轼推崇陶渊明的影响,五山汉诗创作中喜用与苏陶有关的语典,也间接表现五山诗人出对陶渊明的重视。

苏轼极为推崇陶渊明,他在《与苏辙书》中说“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32]其中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流传甚广,几乎成为千百年来评论陶诗的不刊之论。五山时期汉诗作家也对苏轼欣赏的陶渊明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在诗歌创作中借用了相关语典。

以别源圆旨为例,《丙寅冬过石霜会此山侍者》诗的五六句“逆顺任缘真有道,去留随处本无方”[33]中的“去留随处”借鉴了苏轼词《哨遍·为米折腰》“委吾心、去留谁计”的语典[34]。苏轼这首词如词牌所揭示的,诗歌内容与陶渊明生平故事相关。《词源》卷下评曰“《哨遍》一曲,檃括《归去来辞》,更是精妙,周、秦诸人所不能到。”[35]如苏词其后所云“神仙知在何处?富贵非吾志。但知临水登山啸咏,自引壶觞自醉。此生天命更何疑?且乘流、遇坎还止”,表现了“任运任缘”的文艺思想,这是别源圆旨诗中“逆顺任缘”之所本。别源圆旨于文和三年(1354)六十一岁时赴南禅寺分座说法,途经越前(今福井县)善应寺,题诗于亭上,即《题可休亭》。该诗的七八句云“自笑可休休未得,浮云出岫几时还。”[36]其中的“浮云出岫”本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这也行是间接受到苏轼推崇陶渊明的影响,反映出因苏喜陶,苏陶并重的文艺倾向。

二、用典方法的思考

诗中用典是中国古典诗词尤其是格律诗的一个特点。苏轼本人用典方法较为庞杂。日本最早进行汉诗用典研究的著作是空海的《文镜秘府论》。空海承袭了《文心雕龙·事类》篇“略举人事以征义”“全引成辞以明理”[37]的思想,指出用典有“举人事以征义”“引成辞以明理”两大类。其中,前者指用事典,后者言语典,其主张与刘勰的原说基本相同。日本的汉诗创作历史久远,今天,根据现有日本诗话以及其他相关资料,我们很难论断五山诗人是在苏轼或者其他人何种用典方法的启发下进行了创作。我们只能说他们诗歌创作中借用的苏轼诗词的语典是运用了某种用典方法。按元代陈绎曾在《文说·用事法》中的归纳,用典有正用、反用、借用、暗用、对用等多种方法。到后来,用典的分类更加多样。兹举三类常见语典用典方法加以简要说明。

(一)明用

明用是最常见的用典方法。诗词中直接出现典故中的人物名、事件名即为明用。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38]等等都是。前述收录于《翰林五凤集》中的仲方圆伊诗《湖上新晴》中的“东坡居士眼无肉”是典型的明用。

(二)变用

从用典方法来看,变用是苏轼用的最多的方法。有的是词语缩写,如苏轼《马桓魁墓二首》(其二)“纵令司马能镵石,奈有中郎解摸金。”[39]典出《后汉书·袁绍传》中袁绍讨曹操檄[40],原为“发丘中郎,摸金校尉”,苏轼改为“摸金中郎”。有的是改变原语典的字面,更换他字,如《李公择过高邮》“悬知色竟空,那复嗜乌吻”[41]中的乌吻典出《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曰:‘臣闻饥人所以饥而不食乌喙者,为其愈充腹而与饿死同患也。”[42]以前举别源圆旨诗《丙寅冬过石霜会此山侍者》为例,诗第六句中的“去留随处”借鉴了苏轼词《哨遍·为米折腰》“去留谁计”的语典,别源圆旨将“随处”改为“谁计”。前举虎关师炼《春望》诗中的“锁烟行柳”是对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中“淡烟疏柳”语典的变用。

(三)合用

所谓合用,是将两个语典或事典合用到一句或一联的方法。如苏轼《闻潮阳吴子野出家》“妻孥真敝屣,脱弃何足惜”既用《史记·孝武本纪》“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躧耳”[43],又用《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44]

虎关师炼《春望》“堪爱远村遥霭里,锁烟行柳几千株”中的“堪爱远村遥霭里”是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与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中有“淡烟疏柳媚晴滩”两个语典的合用。

以上从语典借鉴角度简要分析了五山汉诗作家对苏轼诗歌创作的借鉴特点,以及其中折射出的美学倾向。这种用典特点以及文艺倾向影响了日本汉诗的内在理路和风格走向。深入研究其所用语典的渊源,对进一步理清日本汉诗的发展规律以及加深对苏轼诗歌在海外传播特点的了解将起到更加积极的意义。

[1]郭绍虞.宋诗话辑佚[M].北京:中华书局,1980.597.

[2][4]马丽梅.苏轼诗用典研究[D].南京大学,2007(1).

[3]郭绍虞.清诗话续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420.

[5][7]王水照.苏轼作品初传日本考略[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8,(2):3-5.

[6]苏轼.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2833.

[8]道元.正法眼藏[M].何燕生译注.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227-228.

[9][10][11][14][17][20][23][25][26][31][33][36]上村观光.五山文学全集[M].思文閣,1992.

[12]梁启超.饮冰室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30.

[13]木宫泰彦.日华文化交流史[M].东京:富山房,昭和37年.445-464.

[15][16][18][19][28][30][39][41]苏轼诗集[M].(清)王文诰 辑注,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

[21][22][24][34][38]东坡乐府[M].陈允吉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7][32]苏轼文集[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29]黄征.苏轼诗文俗语词辑释[J].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4):44-48.

[35]唐圭璋.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267.

[37]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M].卢盛江校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

[40](南朝 宋)范晔撰.后汉书[M].中华书局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65.

[42][43](西汉)司马迁撰.史记[M].中华书局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65.

[44]孟子译注[M].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

【责任编辑:董丽娟】

2016-06-18

王志钢(1978-),辽宁沈阳人,讲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研究。

I06

A

1673-7725(2016)09-0049-05

猜你喜欢

五山用典苏轼
家乡的橘子红了
依托本土文化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用典与墓志文字考释举隅
苏轼吟诗赴宴
习近平用典
漫谈诗词“用典”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五山时代前期的元日文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