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收敛视角下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
2016-03-17湖北大学商学院胡渊
湖北大学商学院 胡渊
金融发展收敛视角下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
湖北大学商学院 胡渊
摘 要: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成果,然后基于金融发展收敛理论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收敛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之间的关系,最后对提升我国中西部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消除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金融发展收敛
1 引言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作为货币金融学的前沿研究方向之一历来受到相关研究学者的重视。该研究在以往货币政策研究偏重宏观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特征,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纳入货币政策的研究范畴,研究其对货币政策传到机制和运行效果的影响。目前,货币政策的统一性是各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各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强化区域经济交流,共享合作红利的重要机制,但是,统一的货币政策也忽视了国家内部区域或合作组织内部发展不均衡这一事实。卞志村、杨全年(2010)认为货币政策的全局性难以充分体现区域经济的结构性差异,如何协调货币政策的统一性以及其政策效应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面对的难题。宋旺、钟正生(2006)认为,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是指,对于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地区,尤其是经济发展差异度较大的国家之间,面对统一的货币政策其政策效用、时间等都存在不同,统一的货币政策可能会给部分地区带来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背离政策的初衷。
Mundell(1961)首次提出最优货币区(Optimum Currency Area)理论并经过后来学者的发展与补充。另外,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组建以及欧元的正式流通,也推动了国内外尤其是国外学者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伴随着欧元区内统一货币,欧元区国家部分让渡本国货币政策权益,共同制定和推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同时,希腊、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等国在欧元区成立后分批次加入其中,加剧了欧元区原本就存在的内部经济发展差异程度。此外,Mundell(1961)指出最优货币区边界可能与国家边界不符合,更提高了学者对于相关研究的热情。并且,自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以来,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的发展差异却越来越明显。我国整体经济的同质性逐渐被地区差异性所替代,区域间经济发展呈现非均衡性,由此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内学者对于由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同质性转向区域经济发展异质性而导致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问题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从信贷渠道、资本流动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相应解释。
而金融发展收敛(Financial Development Covergence)作为学术界近年来新兴的研究方向,认为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内各经济体之间济体金融发展的差距会出现逐步缩小的趋势,最终呈现出一致地向一个稳态趋近的倾向。20世纪90年代之后,以Goldsmith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经济发展与区域金融发展结合起来,提出当区域内各经济体金融发展水平到达一定程度之后,存在区域金融发展收敛。黄桂良(2011)将区域金融发展收敛界定为区域内的落后经济体以高于发达经济体的速度发展本经济体的金融水平,最终区域内不同经济体的金融发展水平趋于稳态的过程,即随着区域内各经济体持续发展,发展较为落后的经济体存在“追赶现象”,在金荣发展水平方面提高更快,最终达到区域内所有经济体相同的金融发展水平,本文分析在借鉴金融发展收敛的稳态水平上,更注重达到相同稳态过程中金融发展水平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影响。
传统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主要是由于区域内经济体经济发展不均衡,但对于区域金融发展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论述不多,本文拟从理论基础、原因分析和政策建议三个角度探究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与区域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并着重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与我国金融发展之间的联系,最后针对如何消除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给出可行的政策建议。
2 金融发展收敛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理论分析
传统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主要是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寻找原因,即货币政策是通过何种渠道对不同经济发展地区产生不同影响。关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不同解释都可归因为对货币政策不同传导机制的分析,国内外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主要是:利率渠道、汇率渠道和信贷渠道。研究认为,不同产业对于利率变化的敏感度不同。一般而言,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于利率变化不如第二产业敏感,即工业和制造业发达的地区面对货币扩张或货币收缩政策时,利率变动相比经济结构以农业和服务业的国家或地区更明显。20世纪80年代以来,Mckinnon、Obstfeld等逐渐将汇率因素纳入了货币政策传导的研究中汇率渠道则认为在开放经济体系中,国家或区域利率变动会引起对应汇率变动,进而通过改变经济体贸易竞争力影响经济体的产出水平。当经济体内部遭遇通货膨胀时,会导致实际利率降低,大量外国资本撤出本国,推动本币贬值,出口增加,提升经济体的总产出水平。最后,信贷渠道认为,在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在分散市场交易风险,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方面具有优势,通过银行对信贷资源的不同配置,货币政策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在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方面,国内外已经进行大量研究,但对于金融发展水平在利率、汇率和信贷三类渠道中的作用,尤其是金融发展如何消除区域经济体之间由于经济发展差异而导致货币政策效果不同,或者说金融发展影响落后经济体,促使他们追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经济体,削弱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则很少涉及,缺乏较为系统的论述。金融发展收敛(Financial Development Covergence)建立于经济发展收敛理论基础上,其本质应为经济发展收敛理论在金融方向的拓展是可以帮助减小经济体在经济、金融方面发展的水平差异,消除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本文在整理分析相关方面研究资料后认为金融发展收敛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发挥作用。
2.1区域金融发展收敛通过影响资本流动削弱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金融发展理论表明,金融资源扩张是区域金融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而在金融资源扩张中包含着形成原始形式金融资产的资本。资本是金融资产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在资本边际收益递减的前提下,资本拥有者会将资本由低收益经济体往高收益经济体转移。由于资本转移,经济金融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经济体会在风险边界内获得更多的金融资产进而推动本地区金融水平以及经济水平发展,同时,由于资本流动增加导致本地区经济系统风险增加,资产价格“泡沫化”以及收益下降,最后又会出现资本回流。通过区域金融发展收敛最终缩小经济体之间金融、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继而在面对单一货币政策时,由于具有相似的发展水平,货币政策通过三种传导机制产生的效果相似,即不存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2.2区域金融发展收敛通过金融创新扩散削弱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金融创新扩散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金融创新成果由创新源头出,借助一定的扩散媒介将一系列关于金融产品、金融制度和金融组织等金融创新在潜在用户间传播并被采用的过程。金融创新传播的媒介很多,这里主要分析通过金融中介机构(Financial Intermediation)和金融市场(Financial Market)两种渠道产生的金融扩散。通过金融市场以及市场中相关中介,金融创新扩散可以在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控制交易风险的前提下整体提升金融中介和市场内其他金融媒介的服务效率。由于金融创新扩散为创新方产生额外收益,促使金融创新由创新源头传播拓展至其他经济体,区域内经济体通过金融创新扩散,金融发展水平逐渐趋同,即区域金融发展收敛。黄磊(2001)认为处于区域金融发展收敛过程中的经济体由于区域金融市场一体化,引导区域内金融资产在不同经济体以及各个市场之间的合理流动,减少了资本的闲置与沉淀,最终促进经济金融体系的供求平衡,实现金融资源在区域内的均衡配置。最终促进区域经济体之间的货币合作,进而削弱单一货币政策产生的区域效应。黄桂良(2011)通过数理模型推导在理论上说明金融创新扩散对区域金融一体化有推动作用。
2.3区域金融发展收敛通过推动区域经济收敛进而推动区域货币合作
区域金融发展收敛的基础来源于区域经济发展收敛理论。经济发展收敛理论认为,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趋同性,区域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扩大资本积累规模、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推动技术进步等方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当区域金融发展收敛时,由于区域金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会带动区域内经济体经济增长,缩小差异,不发达国家可以较快的发展速度追赶区域内发达经济体。最终区域内经济体发展趋于一致,缩小区域内各经济体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消除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3 我国区域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近年来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与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仍在继续,胡振华、胡绪红(2007)分析我国中部六省金融发展差异与货币政策效应,得出中部六省应加快金融发展,尽量缩小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才不会出现货币政策效果差异。沈友华、吴伟军(2009)通过对我国金融机构贷款规模、数量以及分布情况分析认为金融结构地区差异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区产生域效应。丘斌、邓佑甜(2009)认为可以通过施行差异化监管和构建区域金融中心提升中西部金融发展水平进而消除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颜雅(2012)通过梳理我国货币政策运行的三个阶段以及对上海市、安徽省、四川省、吉林省四个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分析得出我国国内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巨大是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在不同地区出现政策反应迟滞、政策反映效果不明显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原因。王东明、黄飞鸣(2013)通过实证分析认为明金融生态环境差异和银行异质性是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形成的重要因素,前者尤为显著。葛腾飞、孙自胜(2013)使用面板数据实证我国各区域金融发展结构差异与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之间存在关联,并提出增加中西部金融建设水平,开放利率市场化的建议。李宝庆、王婉芬(2014)通过VAR模型与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分析华东六省一市的金融发展差异与货币政策效应情况得出金融发展水平越高货币政策效果越好。
通过分析上述研究成果及相关文献,我国货币政策产生区域效应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3.1我国国内区域金融整体发展水平存在差异,金融发展收敛度不高
总体来说东部整体金融发展水平最高,中部与西部金融发展水平较弱,同时还存在区域内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导致货币政策在我国内部通过利率与信贷渠道传导效果不明显,存在传导时滞。
3.2银行发展和监管不利
金融市场中的中介机构仍旧以银行为主,其它类型的金融机构数量和规模仍然有限,分布地域也主要集中于中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进一步拉大国内不同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央行在推行货币政策时管理仍然以准备金、贴现等手段为主,对不同区域实施统一的金融监管,不利于中西部等较落后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提升,当然中西部对货币政策的相应效果也不如东部。
3.3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仍不完善
货币政策主要借助利率、汇率和信贷三种传导渠道,而我国金融市场中保险市场和债券市场建设滞后,证券市场建设较为完善,但也面临着交易品种有限、金融产品创新度低、监管不足等,近年来大力推进新三板、创业板等新兴层次资本市场也面临交易规模有限,交易活跃度低、市场波动过大等问题。特别是在中部和西部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设立和如何完善现有资本市场运作,加快推进建设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建设丰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就显得十分重要。
3.4货币政策不够灵活,缺乏协调
具体表现在由于我国不同区域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都存在差异,货币政策在关于宏观侧面的货币政策目标时可以考虑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情况实施针对本地区情况的调整。但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调控仍不够灵活,货币政策也缺乏与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调。这不仅削弱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产生了显著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还进一步增大了货币政策调整的难度,不利于通过货币政策调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货币政策存在较为明显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而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即为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不收敛,具体表现在地理空间上的不收敛,即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存在明显的金融发展水平差异。且相比东部,中西部金融发展水平并不存在明显的追赶效应。有相关研究证明,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即区域金融发展不收敛与我国货币政策产生区域效应之间存在直接联系。为此,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提升不同区域金融发展水平。
4.1加强不同区域金融、经济发展的分析和监测,为相应决策提供依据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导致统一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产生明显差异,可以采取差异化政策手段协调促进各区域经济金融水平发展,因而准确分析监测各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为相关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就显得非常重要。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各区域经济数据、经济周期循环时期、金融市场数据、各类资本流动等的监测与分析,构建完备的区域经济与金融指标体系,为细致掌控区域发展情况、合理决策提供依据。
4.2完善差别化政策管理体系,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和金融水平提高
目前我国的各类融资渠道中仍以间接融资渠道为主,信贷资金仍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信贷支持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因此,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地方获取信贷资金支持的难度,激励信贷资本流向这类地区就需要施行差别化的政策管理,对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的地区应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信贷管理政策。另外,面对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大量云集东部地区的情况,需要通过差异化管理鼓励东部地区的大型金融机构在中西部地区开设分支机构,对本地金融机构在差异化管理的基础上加大激励力度,鼓励本地金融机构快速发展,提升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4.3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建设,拓展金融资本流通渠道
金融市场化程度差异是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表现,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则是衡量金融市场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提升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拓宽金融资本向中西部地区流通的渠道,需要我们构建层次有序的金融市场,首先,要积极发展货币市场,由于国内金融市场中仍以银行为主要金融中介,信贷资金为主要金融资产,完善货币市场运行机制,发挥货币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其次,考虑建立中西部区域证券交易中心,完善“新三板”等次级交易市场。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位居东部沿海,建立区域证券交易中心,做强区域三板交易市场可以优化中西部地区企业产权结构、促进企业产权流动,为便利企业资本运营提供市场环境,削弱东部大市场对中西部有限金融资金的吸引力;最后,可以结合中西部地区经济自身发展的特点,并借鉴发达国家成热基金市场的经验,建立起一套符合中西部经济运行的基金发展模式。通过产业基金与科技创新基金两种方式拓展金融覆盖范围,为外部金融资本流入中西部创造条件,从根本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卞志村,杨全年.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性配给均衡分析[J].金融研究,2010(9).
[2] 曹星.金融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3] 程连顺.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07.
[4] 高原.欧元区单一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5] 葛腾飞,孙自胜.基于金融差异视角对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6] 胡振华,胡绪红.金融结构差异与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J].财贸研究,2007(9).
[7] 黄桂良.区域金融发展收敛: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D].暨南大学,2011.
[8] 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著,浦寿海,等译.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9] 李宝庆,王婉芬.金融发展差异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以华东六省一市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2)
[10] 丘斌,邓佑甜.基于VAR模型的我国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性效应研究[J].2009(2).
[11] 沈友华,吴伟军.金融结构的地区差异与货币政策范围因应[J].改革,2009(8).
[12] 宋旺,钟正声.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性及原因——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6(3).
[13] 孙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视角下差异化货币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14] 王东明,黄飞鸣.基于金融生态环境主体异质性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分析[J].经济评论,2013(6).
[15] 颜雅.基于地区金融差异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16] 张萌.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文献综述[J].新西部,2010(24).
作者简介:胡渊(1989-),男,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货币合作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1(b)-07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