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发展需要文化拉动——与黔北记忆旅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新培一席谈

2016-03-16陆青剑彭芳容

藏天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晴隆黔北董事长

文/陆青剑 彭芳容



旅游发展需要文化拉动——与黔北记忆旅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新培一席谈

LVYOUFAZHANXUYAOWENHUALADONG

文/陆青剑 彭芳容

黔北记忆旅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新培

记者:一部广受观众欢迎的电视剧,既是文化产品,同时也是艺术藏品。将之珍藏于书柜,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享受。请问董事长,当初投资这部电视剧有什么想法?

潘新培:在我的眼里,《二十四道拐》不是简单的一部电视剧,通过投资《二十四道拐》,既可呈现贵州的抗战文化,同时还可利用搭建的外景充分展示贵州的旅游文化和民族文化,可谓双赢之举。贵州黔北记忆旅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把默默无闻的二十四道拐打造成贵州的新景点,这种努力,反映了贵州企业家的开阔眼光、文化追求和责任担当。

记者: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之后,晴隆的二十四道拐成为贵州的旅游热点,包括媒体在内的许多游客,纷至沓来。嗅觉灵敏的全国网媒记者,在电视剧播出后立马组成采访团队,寻访历史遗迹,感受抗战文化。请问董事长,《二十四道拐》播出以后引起了哪些反响?

潘新培:9月14日至9月16日,来自人民网、河南、四川、重庆等地的媒体与贵州省主流媒体从贵阳图云关出发,前往贵州省晴隆县展开为期3天的“寻找历史记忆缅怀抗战英烈”大型采访活动。该活动是人民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重要报道之一,由中央网信办、中央党史研究室指导,人民网和贵州、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重庆、四川8省区市网信办、党史研究室共同主办,贵州作为活动的第四站,以晴隆二十四道拐为主要寻访地点,通过采访抗战老兵、幸存者,探访抗战遗址,走进校园上抗战党史课等形式,全面再现贵州军民与日本侵略者英勇斗争的历史。而这一举动的触发点,在于电视剧《二十四道拐》的热播。

记者:险峻的鸦关,呈“S”型蜿蜒盘桓而上,公路像一条长长的蟒蛇,左转右拐,从谷底一直爬到山巅。70年前,美国通信兵第164照相连的一名士兵在晴隆拍摄,将这一画面收入镜头中。这张气势磅礴、震撼全世界的照片,曾生发出许多云里雾里的找寻故事,最后经专家确认,照片的场景就是贵州晴隆的鸦关。没想到一张照片揭开的历史悬案,成为2015年秋天中国电视观众的收视福音。董事长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吧。

潘新培:站在1600多米高的观景台,你可欣赏到二十四道拐的壮观景象。为了拍好这部电视剧,我们整理了大量与二十四道拐有关的历史资料,深刻感受到这段历史的辉煌与重要性,这不仅是晴隆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更是贵州乃至中国递给世界的名片,必须要让世界惦记二十四道拐。为了保护完整的历史原貌,相关部门保留了原来的沙石公路,每年都会用细碎的沙石和泥土进行维护。

记者:以前都认为大西南是抗战大后方,这次到贵州晴隆感受到,大西南也是抗战的最前线。也请董事长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潘新培:当年,有一万五千多吨各种各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同盟国支援中国抗战的物资,通过这里,运往中国各个战场,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见证。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岁月里,美国和其他反法西斯同盟国对中国支援巨大,这段历史中国永远不会忘记。

拍摄这部片子,就是希望,深挖贵州历史文化底蕴,呈现出贵州大好河山,利用好这些资源,向世界展示我们闪亮的名片。

据了解,贵州各方充分挖掘抗战文化,除拍摄电视剧《二十四道拐》外,还充分利用图书、画册、歌曲等媒介传播二十四道拐。如黔西南籍音乐唱作人颜振豪创作的《二十四道拐》歌曲,让人在缭绕的音乐中,感受到贵州的无限魅力。

记者:2015年国庆长假,二十四道拐又一次喧闹起来。70多年前的喧闹,是在抵御外敌的大背景之下;70年后的喧闹,大背景转换为和平与发展。全国各地的自驾客蜂拥而来,在晴隆体验“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的惊与险,安南古城、史迪威小镇等电视剧拍摄的主要场景,也大受游客们追捧。游客们漫步在石板路上,感受灰墙黑瓦,石板雅楼,仿佛在模糊的历史印迹中穿越到70年前的硝烟年代。请问董事长,在旅游发展方面,今后有什么打算?

遵义黔北记忆产业园区。

潘新培:《二十四道拐》的热播,还促成了第一届黔西南州旅游发展大会在晴隆召开。晴隆县以此为契机,倾力打造以“史迪威·二十四道拐遗址公园”为主题的山地旅游景区景点。

一部电视剧带来的效应,促使一个地区无论在文化发展方面还是旅游产业发展方面,迈到一个更高的台阶。用温暖的目光抚摸搁在书架上的《二十四道拐》电视剧光碟,心中溢满温情和幸福。事实上,在人们的心中,《二十四道拐》这件藏品的背后,关于抗战精神,关于大西南的山水,关于贵州的云卷云舒,都是需要收藏的。

收藏艺术,等于收藏一个故事。而故事,正是人生的有机链接。

贵州黔北记忆旅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今后会以影视文化带动旅游文化的方式,做一个景区,热一个景区,收藏一个景区,把旅游的链条有机地连接起来,让文化真正成为旅游的漂亮嫁衣。

责任编辑 苏 丹

猜你喜欢

晴隆黔北董事长
迷失在权欲中的董事长
学不成名誓不还——王进源董事长讲述NECO在大陆的20年
青春无悔 爱我晴隆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姜仕坤:鞠躬尽瘁的县委书记
山城晴隆:旅游振翅起飞
狼狈不堪的董事长
追寻直销正道 推演直销未来——访大作为董事长毛文龙
黔北乡间——寻觅时光的味道
黔北煤田官田坝向斜煤层气赋存及潜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