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里画外包俊宜

2016-03-16袁泽友

藏天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书坛篆书篆刻

文/袁泽友



书里画外包俊宜

SHULIHUAWAIBAOJUNYI

文/袁泽友

采访包俊宜并不容易。

参加完2015年12月8日在京举行的中国书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为刚刚当选的贵州省首位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包俊宜很快被置于省内外媒体的包围圈中,几次约访不遇。

2015年12月11日下午,终于得见。听他的助手说,很多媒体都被包先生谢绝了,他并不想渲染自己,接受《藏天下》杂志专访,是个例外。因此,我们有幸得识这个贵州书坛重要领军人物——书里画外包俊宜。

程 洁 摄

开启贵州书法全新时代

1981年,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比赛”隆重举行。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书法赛事,而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代书坛大事。由赵朴初、启功等大师级人物亲任大赛评委。一批获奖者从这次大赛中脱颖而出,构成了当代书坛的中坚力量,包俊宜就是一个典范。

时年25岁的包俊宜,凭借其最擅长的篆书拿下全国一等奖,一举成名,成为中国书坛新锐,并由此成长为贵州书坛的重要引领者。

时隔34年,包俊宜凭借其厚重的书法造诣以及对书法事业的特殊贡献,当选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这是包俊宜任贵州书协主席10余年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同时,这也是贵州书法全新时代的开始。

器大声宏

包俊宜1956年11月出生于贵阳,祖籍江苏太仓。少年时代便开始系统学习书法,师从天津陈云君先生,后又受教于陈恒安、戴明贤诸师。

包俊宜先生是一位极其勤奋的人,平时只要一有时间他便会挥毫弄颖。无论是青年求学时期,还是进入贵阳书画院等机构,乃至后来身兼多职并担任行政领导,他每日必抽出时间,或临帖,或读帖,或创作,真正做到了不教一日闲过。

篆书向来是贵州书法传统中的强项,而包俊宜可谓集大成者。专业人士评价,他的大篆承继了著名书法家陈恒安先生讲究构图的特点,章法上参差错落、变化多端,用笔上凝练简洁,以取得含蓄隽永的艺术效果。

昔日,戴明贤先生持其篆书向书坛宿老、中国篆书大家陈恒安先生举荐,先生感叹:“颇具气象,必成大家。”

包俊宜亦擅长草书、行书、甲骨、隶、楷等诸体,篆刻上也有较深的造诣。他的书法创作多年来不断得到国内众多书法界专家的好评。

学书之余,包俊宜亦雅好绘事,曾求教于山水画大家蒋梦谷先生,学习传统山水,临习四王遗迹,后向王振中、鲁风、谭涤非、黎培基等名家求教。在包俊宜的办公室书案上、墙壁上,记者看到的不仅仅是书作,另有已经完成或者正在完成的花鸟画作,而且颇见功底。

近年来,包俊宜书法创作日臻成熟,进入一个新的创作高峰,尤其他的代表性书体大篆创作,艺术个性鲜明,表现手法独到,在国内书法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除《中国书法》、《书法杂志》、《书法报》、《中国书法通讯》、《书与画》等专业书画杂志对他的创作作了专题报道外,《世界知识》、《亚洲书画》、《中国大画家世界人文画报》、《名人与艺术》、《画界》等拥有大量读者的刊物均作了介绍。

他的创作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写大篆,除线条流畅圆润外,又揉以北碑、汉隶,宽博雄强,恣意古朴的笔法,给人以玩味不尽的感受,为此,他的作品被多次邀请参加全国诸多重大展览。

此外,他还先后出版了《包俊宜书赤壁赋》、《包俊宜书法篆刻集》、《对山集、包俊宜卷》、《包俊宜书法》、《中青年书法家创作档案》、《虚室生白•包俊宜书法集》、《包俊宜书唐诗》等专集。他深厚的书法功底与笔墨间流露的睿智才情,在这些集子里充分显现。

贵州书法自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与文化积淀,特别是清代以来,相续出现了一批在国内书法界有较大影响的名家大师。先是西南大儒郑珍,在治经史之余亦深研书法,篆书圆润朴荗;而后晚清著名目录学家莫友芝,融汉隶于小篆,开黔中篆书之先河;姚茫父长期留驻京华,其篆书融各体碑铭瓦缶文字于腕底,形成独特风格,行书取法颜鲁公、苏东坡手札,下笔随心所欲;陈恒安早年游学南京,其大篆汇三代吉金文字与碑碣为一炉,其书法影响贵州当代书坛,包俊宜等贵州书界中坚多出自其门下;戴明贤师承明人祝枝山、徐青藤,其行草得高山流水般的韵律,大朴大雅。

这些大家都以各自的书风学风,深刻影响着贵州书坛的发展,汇成了一条由古贯今的艺术长河。而以包俊宜为代表的贵州当代书法精英,则传承了贵州书法的精神,承袭了贵州书法文化的精髓。

此次包俊宜当选中国书协副主席,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荣誉,更是贵州书法的荣誉。他代表着贵州书法在全国书坛的地位的进一步提升,是贵州书法史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由包俊宜开始,贵州又一个书法新时代正在来临。

推波助澜贵州书法事业

当选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之前,包俊宜身兼中国书协理事、篆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贵阳市文联主席等多职。他不仅传承了贵州篆书的衣钵,树立了生机盎然的艺术风貌,也促进了贵州书法事业的繁花似锦。

草书杜牧诗

翠色绕人几多喜

菊有黄花

近二十年来,贵州的书法艺术创作从上世纪80年代的蓬勃发展,到90年代的徘徊,再从2000年后的努力,近年来强势升位,涌现出了一批优秀青年书法人才,他们的创作在全国青年书法界产生了一定影响。而这其中,作为省书协主席的包俊宜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些推波助澜之举,首先体现在包俊宜任贵州省书协主席以来组织策划的一系列书法活动中。其中,“茫父杯书法双年展”和“恒安杯•篆刻双年展”,影响广泛,意义深远。

2005年,根据贵州书法滞后于全国书坛的现状,包俊宜倡议并拟定了由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书协共同举办的贵州品牌书法展——“茫父杯书法双年展”。

“茫父杯书法双年展”是贵州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书法大展,旨在使贵州多出人才,快出人才。首届活动自举办以来,省内各市地县参加人数之多,规模之大,观众评价之高,皆前所未有。

展览以姚茫父的名字命名,意在纪念这位贵州书坛奇才的同时,令后学者们能以大师为楷模,创作出无愧于先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该项展览对贵州青年书法人才的发现与推出,对贵州书法界全面创作的成就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截至今年,该展览已经成功举办六届。这六届“茫父杯”,使得许多优秀书法人才脱颖而出,许多人从默默无闻一跃成为贵州书坛中坚,如历届一等奖得主马宏明、易晓亮、朱俊首、王光伟、王世鹏、邓杨、李茂江、申学军等。他们因为成绩突出,而从业余转向了专业。

2010年,包俊宜又策划了“恒安杯•篆刻双年展”,使较为薄弱的贵州篆刻艺术有了一个展示学习交流的平台。陈恒安为贵州省著名学者、诗人和书法、文物鉴定家,也堪称我国著名篆书大师。以陈恒安先生冠名篆刻大展,旨在向这位大师致敬的同时,以展览推陈出新,发现新人。该项展览成功举办三届,与“茫父杯”双年展相互呼应,好评如潮,对贵州书法篆刻艺术事业发展推动作用显著。

此外,“中国首届篆书展”、“中国书法西部展”、“黔筑墨韵——二十人书法展”、“贵州行草书展”等各项书事,也是在包俊宜的推动与亲自主持下举办的。这些大大小小的活动,让贵州书坛新秀倍出。

除了推动各种书坛活动,包俊宜也极力构建贵州自己的书画艺术理论学习平台。他倡导创办了《贵州书艺》、《摄界》、《书画印》等杂志,并亲任主编。这些杂志的诞生,给贵州书画印艺术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际遇,为挖掘梳理贵州书法史,介绍贵州历代书法名家及名胜书艺,推荐书坛新秀,进行理论探讨,促进我省书艺事业的进步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包俊宜执掌贵州省书协的十余年,是贵州书法事业最繁荣的十余年。他行事果敢、雷厉风行、精力充沛,若非有这样的激情,难以引领贵州书坛并推动贵州书法事业不断进步。

爱才惜才 改变了不少人的命运

包俊宜在培养书法人才和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为贵州书法创作的普及和提高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对人才的发现和提携,更显体贴入微。

就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当日,包俊宜不时与人通电话,神情颇为急切。通完电话,记者获知,他在为一位年轻书法人才落实工作调动的事。

包俊宜总是为那些具有艺术天赋、潜心艺术创作但生活困难的青年人才的调动不遗余力。年前他到六盘水开展书法活动时,得知一位叫李玉华的青年在书法创作上极富才气,但由于在水城县一个偏僻的贫困乡——比德乡工作,每次参加书法活动,须步行数小时。包俊宜主动协调,将其调到水城县文化馆工作。

同在六盘水的易晓亮与吴勇也曾得到俊宜先生竭力关照,他们都是才华出众,创作能力极强,且成就斐然的青年才俊。他二人,一位曾在水钢工作,一位就职于新闻单位,都苦于创作时间太少,难于进步。俊宜先生知道他们的实际困难后,一一向六盘水市领导举荐,最终将他们调到六盘水市文联从事专业创作。

贵州书坛新锐吴昌军,在全国的各种书法展览中频频入展并获奖。但他长期从事个体经营,恰遇六盘水美术馆成立,急需人才,俊宜先生便推荐其到美术馆任职。

还有万胜峰,研究生毕业后四处求职未果,经导师王振中教授向俊宜先生引荐后,见其才华出众,确属可造良才,便欣然接纳到贵阳画院从事专业创作。

查晓倾毕生心血于花鸟画的创作研究,且绘画情才并茂,但实际生活中所遇困难不少,所在企业倒闭。俊宜先生见其明珠暗埋,便伸援手,助其到贵阳画院。

刘宗阳也是我省书法界创作骨干,成绩亦颇佳,但长期在外工作,于生活创作多有不便,俊宜先生助其调到贵州省红十字会……

这些年来,俊宜先生帮助关心过的书界同仁不胜枚举,很多人因此获得了更为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展示的平台,进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使他们在艺术的道路上越来越宽广,前途康庄。

包俊宜在书法教育方面所做的努力同样值得称道。

20世纪80年代初,他就在贵州省书法家协会开设了书法学校授课,还先后在贵阳创办了书法讲习班、少儿书法班、贵州青少年书法篆刻培训中心等,使大批有志于学习书法篆刻的青少年和儿童走进了书法艺术的殿堂。

同时,他还大量推出中青年书家,使贵州书法队伍的阶梯层次逐渐鲜明。

在他的努力下,有陈振濂、张旭光、白煦、鲍贤伦、张雁君、朱培尔等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先后来到贵阳进行创作交流、讲座等活动,为推动贵州书坛的对外交往,起到了开拓眼界、积累提升的重要作用。

1993年,他主持创办了贵州省高等教育首届书法专业班——贵州省电大书法专业大专班,培养了30余名书法专业人才。

在他的组织和努力下,贵州省书法界实现了多项零的突破:贵州省首届书法理论研讨会并汇编出版了优秀论文集;贵州省书法代表团成功访问新加坡,这是贵州省书法界首次组团出国进行艺术交流活动;又与韩国清川市结成书法友好城市,推动成立贵阳书画院、黔灵印社,使贵州书法家进入书画院从事专业创作等等。这些,都极大促进了贵州书法创作的发展和提高。

包俊宜还多次主持举办书法创作研讨会、书法创作大奖赛、少儿书画夏令营等。这些活动,均对贵州书法艺术的普及、提高和发展,产生了长远而持久的影响。举办各种书法文艺活动,是包俊宜先生推动贵州文学艺术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时代的主旋律相结合。让文学艺术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作出努力与贡献,是包俊宜先生的历史责任与使命。近期,他又在贵阳、修文两地举办了“阳明春韵·贵阳市首届书法篆刻大展”、“阳明杯·山花文学奖”等活动,他为打造贵阳阳明文化品牌,不懈努力。

桥头看月色如画 枕畔听江流有声

责任编辑 苏 丹

猜你喜欢

书坛篆书篆刻
张晓东《篆书国有岁以团扇》
鲁大东篆书苏轼“人生十六乐事”
邓石如篆书《唐诗集句》
篆刻
清代篆书第一人
——钱坫
当代书坛二十家
当代书坛二十家
瑩波篆刻
当代书坛二十家
当代书坛二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