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让“五老”精神在创新中升华——专访中共雅安市委副书记张燕飞

2016-03-16王旻图刘奇

关爱明天 2016年1期
关键词:五老雅安市雅安

本刊记者文/王旻图/刘奇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让“五老”精神在创新中升华——专访中共雅安市委副书记张燕飞

本刊记者文/王旻图/刘奇

张燕飞(左)接受本刊记者采访

前言

2015年12月14日下午3时,关爱明天“筑梦天府——关爱事业市州行”记者一行在雅安市委办公区采访了中共雅安市委副书记、市关工委主任张燕飞。采访中,张副书记谈了自己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体会,谈到雅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尤其是关心下一代事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对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这样一个与时俱进的哲学命题的思考。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记者问到“‘五老’精神中,你心中最深刻、最打动自己的是哪点?”他深情地回答:“是奉献,无私的奉献!”采访中,无论是记者提问,还是书记的回答,都沉浸在轻松的交流氛围中,不知不觉超出了预定的采访时间。

记者: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雅安市在贯彻指示精神上有哪些具体措施、部署和安排?

张燕飞:在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工委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从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为关心下一代工作指明了方向,对关工委组织和广大“五老”寄予殷切期望,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出明确要求。这是党中央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动员令,是新时期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是关工委系统的一项政治任务,也是党委政府的一项政治任务。我们要从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性,领会新精神,落实新要求。

一是加强领导。我们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将青少年成长发展工作纳入“十三五”规划,把这项事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中统筹谋划,统筹发展。

二是加强学习。要通过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对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进而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通过学习,进一步认知和把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规律性,进而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关心下一代工作在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为大局服务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学习的过程作为获取新武装新动力的过程,必定对争取新成绩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证。

三是强化保障。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群团工作会议的要求,以党建带群建,健全各级关工委领导班子,选好配强班子带头人。鼓励、动员、引导更多老同志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要落实好关工委的工作保障,解决好人员、经费和工作场地等问题。

四是营造氛围。要进一步加大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宣传力度,特别要大力宣传关心下一代工作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大力弘扬“五老”精神,尊重“五老”,爱护“五老”,学习“五老”。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支持关工委工作,形成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强大合力,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记者:近年来,雅安市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形成了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张燕飞:近年来,雅安关心下一代工作重点围绕“铸魂”“助困”和创“六好”工作,初步探索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

在“铸魂”工作方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三爱”教育为主线广泛开展教育和关爱活动。一是把“三爱”教育与红色文化宣传相结合,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二是把“三爱”教育与“老少共筑中国梦”活动相结合,对青少年进行励志教育。三是把“三爱”教育与灾后重建相结合,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感恩教育。

在“助困”工作方面,以关爱“五失”青少年为重点,办实事、做好事。主要开展了四大帮扶活动。一是暖冬关爱行动。为地震灾区、边远山区、民族地区的困难学生提供关爱资金或暖冬用品。二是切实做好“五失”青少年关爱工作,把对“五失”青少年的关爱作为党员联村帮户的重要内容,落实帮扶措施。三是开展对重点特殊青少年的帮教。重点开展对未成年犯的法治宣教、关爱脑瘫儿童、贫困学生帮扶助困等。四是为学校和学生办实事。建立春苗营养厨房项目48个,有效改善了项目实施学校学生就餐条件。

探索出群团组织参与灾后重建社会管理服务的“雅安模式”,即“党政领导、群团实施、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为创新关心下一代工作积累了经验。市级群团部门联合打造“春蕾计划”“金秋助学”“留守学生关爱”活动等关心下一代品牌。

在创“六好”工作上,坚持以创“六好”活动为抓手,加强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一是积极构建活动平台。经过两年努力,全市计划建设的178个关爱活动室已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活动室的建立为基层“五老”开展活动提供了有效平台。二是认真组织开展调研检查。通过层层抓落实,以服务基层为出发点,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基层“五老”感到关心温暖,受到鞭策鼓励。三是探索建立长效机制。雅安把“六好”基层关工委创建工作列入了对县(区)党委、政府工作考核的内容,并把创“六好”基层关工委活动融入基层党建工作同规划同部署。从2014年起,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关工委工作经费分别翻了一番,为创建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

记者:芦山地震已过去两年多,雅安市在灾后重建中创新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请谈谈所取得的成绩和探索的成功经验?

张燕飞: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雅安市着力建立“四大平台”(整合资源手段的共享平台、推动民生改善的惠民平台、保障群众权益的维权平台、提升群众素质的活动平台),构建了“大群团”工作格局,探索出群团组织参与灾后重建社会管理服务的“雅安模式”,即“党政领导、群团实施、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为创新关心下一代工作积累了经验。市级群团部门联合打造“春蕾计划”“金秋助学”“留守学生关爱”活动等关心下一代品牌。截至目前,全市群团组织共筹集资金800余万元,帮助困难大学生、家庭贫困中小学生2万余人次。

我市积极创建市、县群团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在乡镇设群团社会组织服务站点,形成了市、县、乡三级组织格局。目前,累计登记社会组织350个,吸引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69个社会组织入驻办公,累计坚持在灾区长期服务的社会组织共计169家,建立了179个服务站点。通过摸清需求、编制项目、发布信息、协调对接、协同落地等措施,雅安市群团社会服务中心强化项目对接力度,目前已累计对接社会公益项目1428个,资金合计约33.21亿元。

记者:雅安市广大“五老”在参与抗震救灾、社会治理及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将如何弘扬这种精神?

张燕飞:近年来,特别是在抗击灾害的日子里,全市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志愿者发挥思想正、威望高、经验丰、作风硬的优势,积极参与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在灾区大力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凝聚了正能量。重建初期,广大离退休老干部积极参与灾后重建政策义务宣传和矛盾调解工作,极大优化了灾区重建的群众基础。

当前,在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动员下,一场以“老干部谈重建话感恩”为主题的感恩奋进文化动员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离退休老同志深入重建一线向广大干部群众谈重建、讲体会,让感恩奋进的意识内化于灾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心中,外化为自力更生、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的具体实践,为推进雅安灾后重建和扶贫开发“双攻坚”凝聚正能量。

“忠诚、关爱、创新、奉献”的“五老精神”,生动地反映了“五老”的高尚情怀和高风亮节。这是“五老”在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我市“五老”队伍充分体现了这样一种精神,值得全市各级广大干部认真学习。尤其是要学习、传承和发扬好他们身上这种可贵的精神,这是我们持续开展好各项工作的精神保证。

记者: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青少年成长变化加剧,我们如何应对关心下一代事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张燕飞:第一,站在新起点开创新境界。去年在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纪念大会上,雅安市关工委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4名老同志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人。会前,中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同志亲临雅安调研,对雅安市关工委的工作也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表明雅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在全国全省都跻身于先进之列,是同志们的光荣,也是全雅安市的光荣。荣誉和成绩表明我们的工作有许多宝贵的积累,有许多成功的经验,面向未来,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我们要化鞭策为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求实的作风,发扬光大已经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保持不断进取的恒心和定力,戒浮戒躁,戒虚戒假,直面新的困难新的考验,把老同志的觉悟和智慧与当前的各种有利条件充分地结合起来,努力开创雅安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境界。

第二,研究新举措争取新突破。在改革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这是当今时代最鲜明的特征。青少年是最紧随时代的人群。在“五老”和这个人群之间,“代沟”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沟通”需要智慧。人间正道是永恒的精神内核,但不同的时代总有不同的呈现。继承传统不等于墨守成规,改革创新不等于标新立异。两句话讲的是“与时俱进”一个哲学命题。如何让我们的关心被青少年欣然接受,我们的教育思想,我们的行为方式就不能停留在我们那个时代,需要研究的新情况新思维很多。如今资讯的丰富与繁杂以及传播的迅速与便捷,前所未有,价值的多元取向前所未有,经济社会变革进步以及由此带来的思想意识变化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关工委工作要“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寓关爱教育于服务之中,这就是适应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再如创新教育的形式和载体,寓关爱教育于活动之中,我们已经有成功的探索。其中建设关爱活动室,开办青少年校外辅导学校,还有总结提升的空间。重视校外辅导和家长学校建设,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还可大有作为。创新突破包括提升已有的工作成效和探索解决新的问题。也包括推进工作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愿我们共勉共进步。

记者:刚才你就雅安市关心下一代全局性工作谈了很多,下面我们想听一听“点”上的东西。你认为近年来雅安市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形成好的经验和做法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哪一点?

张燕飞:最有代表性的一定是“加强队伍建设”。没有好的机构就不能开展好的工作,雅安市这些年工作做出了一些成绩,说明了市委的高度重视。比如说经费保障问题,去年初,我给每个县委书记写了封信,要求一定要保证经费,保障人员配置到位。第二个层面,只有队伍建设好,每个“五老”才可以发挥好作用,我们的“五老”都是有经验、有办法的,无论城乡,无论感恩教育还是帮扶助困,他们有了发挥的场所,就能放大效果。

记者:提到“五老精神”,你最欣赏、最打动你的是哪一点?

张燕飞:是奉献,无私的奉献!我经常接触到的几个检察院老同志,都是副检察长位置退下来的,法制宣讲团走进学校、走乡村,他们背起包包,自己想办法找车,那份认真劲头感人至极。“五老”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应该成为全社会的一种精神!

猜你喜欢

五老雅安市雅安
战斗在抗震救灾前线的雅安媒体人
四川省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雅安市:全力以赴稳就业、强保障、惠民生
关于雅安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雅安市:织密根治欠薪“根系网”
茂南区老促会 慰问烈属和“五老”人员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五老”育人作用探讨
“五老”协力柔性化解社会难题
隆力奇慈善雅安行
发挥“五老”优势助力青年学生成人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