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持型社会组织生发的理论基础探究

2016-03-16祝建兵

公共治理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理论基础社会组织

祝建兵

(南京工业大学 法政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6)



支持型社会组织生发的理论基础探究

祝建兵

(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江苏南京211816)

摘要:当前,我国学界对支持型社会组织产生与发展之理论基础的研究还较为薄弱,这制约了支持型社会组织研究领域的整体推进及支持型社会组织理论体系的构建。从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视角深入探究和剖析支持型社会组织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能为支持型社会组织的治理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有助于支持型社会组织理论研究的深入。资源依赖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社会分工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的基本思想与支持型社会组织的生发具有一定关联,阐述支持型社会组织生发的上述理论基础,有利于支持型社会组织理论体系的扩展和完善,也能为我国该类组织的发展及其参与社会治理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社会组织;支持型社会组织;理论基础

支持型社会组织是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的社会建设进程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态。依据社会组织是否直接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可将社会组织分为操作型社会组织和支持型社会组织两种类别。所谓操作型社会组织是指那些处于一线的、直接面向和服务于公众的社会组织,而支持型社会组织则是“不直接服务于目标人群,而是以提供活动经费、公益需求信息、能力培训、政策咨询等方式服务于另一些中小型社会组织、草根社会组织的一类组织”[1]。该类组织在国外学界的称谓有非营利部门联盟、志愿组织联合会、社团联合会、非营利组织支援中心、伞状组织等,国内一些学者及相关文件所提到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公益组织孵化器及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其功能类似,从广义而言,其都属于支持型社会组织范畴。作为社会组织结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新兴力量,与中小型和草根社会组织比较而言,支持型社会组织有着特殊的功能和优势,理应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并在社会治理创新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学界对其关注度也在不断增加。综观前期的成果,其主要集中在支持型社会组织的概念、类别、产生背景、影响、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支持型社会组织在我国的发展等方面。无疑,这些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支持型社会组织的研究,也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既有研究中,鲜有文献专门对支持型社会组织生发的理论基础进行过深入和全面系统的分析。本研究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深入分析支持型社会组织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这不仅有利于支持型社会组织理论体系的扩展和完善,同时也能为我国该类组织的发展及其参与社会治理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一、资源依赖理论

资源依赖理论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被提出,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学术界才将其广泛应用于研究各类组织间的关系。当下学界普遍将资源依赖理论、种群生态学理论及新制度理论等共同视为组织理论研究的重要分支流派,所以,可认为资源依赖理论是隶属于组织理论的重要分支理论。费弗尔和萨兰奇科是学界公认的资源依赖理论的集大成者,1978年出版的著作《组织的外部控制:一个资源依赖的视角》被学界认为是其理论的主要代表作。资源依赖理论内容丰富,但其最核心的观点是:“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是自给自足的,所有组织都必须为了生存而与其环境进行交换。获取资源的需求产生了组织对外部环境的依赖。资源的稀缺性和重要性则决定组织依赖性的本质和范围,依赖性是权力的对应面。”[2]该理论还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重要假设:“一是组织最为关注的事情是生存;二是没有任何组织能够完全自给自足,组织需要通过获取环境中的资源来维持生存;三是组织必须与其所依赖环境中的要素发生互动;四是组织的生存建立在控制与其他组织关系的能力的基础之上”[3]258。由此可以推定,不管哪种类别的组织都需要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中获得其所需的关键资源才能生存和发展,但此过程存在明显的组织外部控制,也就是说,组织获取这些资源必须要满足环境要素提出的要求和条件,也即组织对其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产生了相应的依赖。一般来说,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因素决定了组织依赖外部环境构成要素的程度:“一是资源对组织维持运营和生存的重要性,二是持有资源的群体控制资源分配和使用的程度,三是替代资源的可得程度”[3] 258。总体而言,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以及信息资源等是所有组织生存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资源。各类组织外部的环境要素能够对它设置条件以及提出要求是因为组织必须依赖它们来获得资源,实际上组织也力图满足环境因素所关切的事情,所以组织间关系不仅仅是单边依赖,更多的是资源的相互依赖关系。假如相互依赖的两个组织之间对对方的依赖程度有较大差异,而且此种不对称性的依赖关系没法通过其它途径得以改变,其结果必然是,依赖程度较高的组织会努力满足依赖程度较低的组织的需求。比如,如果某组织高度依赖某项专业技能或某种专业知识,但于本组织而言,此种技能或知识是一种十分稀缺的资源,同时没有其它资源作为替代资源来源,那么基本可以判定该组织必会对拥有此种技能或知识的相关组织形成相应的依赖。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相关观点,比较容易发现各类社会组织资源依赖的相关特征:首先,对任何社会组织而言,资源是其生存和发展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保障,而社会组织的非营利与非政府的特性,使得它很难在资源供给上做到自给自足。其次,社会公益资源不是无限的、而是稀缺的,且这些有限的资源是分散的,分布在政府部门、企业组织与社会公众等手中。再加上由于公益市场领域竞争机制的存在,大量的社会组织难以控制和获得足够的满足公益服务的资源。最后,社会组织获取资源的途径是有限的。例如,并非所有的社会组织都能通过收费等市场化途径获取其提供公共服务所需的所有资源,可替代性资源的获取程度很低。可见,社会组织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组织。在我国,中小型社会组织,特别是草根社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令人堪忧,相当多的草根社会组织没有最基本的办公场所、缺乏一些基本的办公设备及活动经费,而且它们自身的内部治理水平和市场化竞争能力等方面也缺乏优势。而支持型社会组织的角色定位之一就是成为中小型社会组织和草根社会组织的支持平台,为它们提供各种硬件和软件支持。尽管其所提供的这些资源是相对有限的,但毫无疑问,对于那些中小型社会组织、特别是那些处于起步和创业期的草根社会组织来说,这些资源给它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关注和研究的内容涉及企业的产生和演化、生产原理、成长与发展等方面,该理论强调,不管哪种类型的企业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在其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上,企业都有倒闭和破产的可能,都必须面对增长问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马森·海尔瑞就曾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这一概念,他主张运用生物学中的“生命周期”观点分析和看待企业,企业在其发展进程中也会面临停滞和消亡等境况,这和生物学中的成长曲线类似。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企业内部管理上的缺陷和不足,即企业在管理上的缺陷和局限会导致其发展存在一定的极限。美国管理学家伊查克·爱迪思教授是学术界一致公认的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领域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在其著作《企业生命周期》中,他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爱迪斯认为,企业的生命周期一般要经历成长阶段(包括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与盛年期)与老化阶段(包括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前期、官僚期与死亡期),企业的成长与老化主要通过灵活性与可控性这两大因素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4]123-131国内学者陈佳贵和黄速建以企业规模变化为研究视角,全面分析了正常发展的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具体阶段。他们认为企业生命周期是指企业诞生、成长、壮大、衰退、直至死亡的过程,可以划分为孕育期、求生存期、高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和蜕变期等阶段。[5]404-422尽管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生命周期具体阶段的划分观点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言,可将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四阶段。其中幼稚期是企业的初始创业时期,因为处于创业起步阶段,销售收入一般不多,企业盈利较为困难,经营与管理不善极易导致企业夭折。生存问题是企业在幼稚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果企业能在行业竞争中立足,则能为后续快速发展与壮大奠定基础或提供动力。一般而言,经过幼稚期并且能够生存的企业,随后就进入企业成长期。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相关原理为支持型社会组织的生发提供了独特的解释视角。当中小型和草根社会组织处于初创阶段即幼稚期时,大多数组织自身生存能力不足、组织的战略规划能力与推广营销能力也极度缺乏,而上述能力是组织实现自身公益使命的重要保障。在中小型和草根社会组织处于学习成长阶段时,它们抵御风险的能力还是很弱,其组织结构简单,获取资源的能力较弱,容易受到行业中原有社会组织的威胁,或者同时在政府和社会的夹缝中挣扎生存,具有高风险性;组织内部管理制度缺乏、管理机制不健全,从而导致管理水平低,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波动较大,解体可能性高。由此可见,为了使草根社会组织顺利诞生、成长,进而发展壮大,有必要为其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支持型社会组织可以为那些处于起步阶段或创业初期的社会组织、尤其是草根社会组织提供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支持,为它们的生存及成长提供其所必需的“营养”条件,保障其顺利健康创立并快速成长起来。实际上,在支持型社会组织的众多功能之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对那些处于初创阶段的社会组织进行孵化培育和扶持,帮助其提高组织发展所具备的重要能力,使其能参与到激烈的竞争当中,最终度过成长发展的难关。反之,处于起步阶段的草根社会组织,如果没有支持型社会组织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将极易夭折;即使是成长期的中小型和草根社会组织,也离不开支持型社会组织提供的培训、信息等支持和服务。总之,正是由于中小型和草根社会组织存在生命周期,才促生了支持型社会组织。

三、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是关注和研究生产规模与经济效益二者之间关系的经济学理论。规模经济描述的是“产品的单位成本随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逐渐降低的现象”[6]。一般而言,规模经济主要来自固定设施、生产与信息等资源方面的共享。大致可以将规模经济划分为三个层次的内容:首先,规模经济的形成源自于单个企业规模的扩张,专业化和分工细化、先进技术与生产组织的推广、不可分性和大量购买的实现。而且,大型企业在吸引资金、招募人员、采购生产资料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利用一些行政行为来实现外部市场的内部化,以此降低其交易成本。上述若干因素使得企业产品的平均成本得以降低,最终形成规模经济。其次,规模经济也存在于企业外部与行业内部,表现为处于相同行业内的诸多企业向特定地区聚集,必然带来信息传递和技术交流的提速,从而形成“搭便车”效应,也包括因为生产工艺方面的有效竞争而导致的产品平均成本的降低。最后,规模经济还存在于众多行业向某一特定区域聚集的过程中,企业由于在市场设施和资源、政府优惠政策、交通运输的公共性与便利性等方面能实现共享,能够使得自身成本得以下降。

规模经济理论可用来解释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勃兴与发展。例如,支持型社会组织能为其培育对象提供具有共享性的硬软件环境,使得处于起步阶段的支持型社会组织能够享受到规模经济带来的利益。具体而言,由于支持型社会组织的规模经营而使得处于初创期的草根社会组织单位成本降低的原因主要表现在:首先,因为各个社会组织共享办公场地、办公设备以及通讯设备,必然导致单个社会组织获取同等经营条件所花费的成本大为降低,这种情况和单个企业扩张规模而降低平均成本本质上是相似的。其次,同一地域和行业的社会组织向支持型社会组织的集中,加速了培育和扶持对象之间的沟通交流,与此同时也带动了各个社会组织内部治理与外部营销的相互竞争,最终使得单个社会组织的平均成本降低,这和上述企业外部和行业内部所形成的规模经济类似。最后,因为众多不同领域和行业的社会组织向支持型社会组织集中,使得该地区的市场设施、公益资源和优惠政策在各个社会组织间共享,从而使单个社会组织的平均成本得以下降。

四、分工理论

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哲学家就曾对分工问题进行过探讨。到17和18世纪,经济学家们广泛对分工问题进行了关注和分析。1776年,亚当·斯密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分工理论。按亚当·斯密的理论,分工所产生的专业化促成了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导致经济报酬逐步递增,分工的程度有赖于市场范围的扩展,分工“要受到市场广狭的限制”[7]16,这就是著名的“斯密定理”。分工不仅是导致经济发展和进步的原因,也是经济发展和进步的结构,经济报酬递增机制就是在这个因果累计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所以,专业化及分工理所当然是研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出发点,各个社会成员必须基于他们自己的绝对优势而进行相应的分工。

以支持型社会组织而言,支持型社会组织勃兴的缘由之一就是因为在其与操作型社会组织间进行专业分工所创造的效益要大于因为专业化分工而形成的交易成本。可以将支持型社会组织所承担的业务视为各类操作型社会组织在萌芽、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业务分离的必然结果,也即在支持型社会组织和操作型社会组织二者之间进行了相应的分工。操作型社会组织直接面向公众提供服务,专门从事公益项目和相关业务活动。而支持型社会组织则专注于为各类操作型社会组织提供各种服务及支持。正是因为获得了支持型社会组织所提供的专业化服务及支持,各类操作型社会组织在发展和运作过程中的成本大大下降,社会效益得以提升。就处于创业和起步阶段的中小型和草根社会组织而言,由于得到支持型社会组织的支持和服务,其成本也能得以降低。首先,能节省时间成本。由于支持型社会组织能提供各方面的专业服务,一旦草根社会组织成为培育和扶持对象,意味着支持型社会组织为其准备好了一切,这能大大减少它的时间成本。其次,能避免决策失误。对于草根社会组织而言,在创建初期必然有很多问题需要作出决策,如制定管理制度、起草组织章程、确定组织架构、配备组织人员、有效利用资金、开展公益宣传以及构建外部关系等,这些活动需要花费很多成本,一旦决策失误,损失更为严重。因为支持型社会组织的专业化运作,经验丰富的社会组织管理者和工作人员提供的业务咨询服务,能够助力草根社会组织作出合理决策,避免决策失误的损失,从而使得其在这方面的成本得以降低。最后,保证健康发展。草根社会组织得到了支持型社会组织所提供的硬件和软件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意味着其自创业初期就具备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为其良好形象的树立乃至其后续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换言之,草根社会组织因获得了支持型社会组织所提供的专业服务而得以健康发展,其后续发展进程中的各项成本也将大为降低。必须承认的是,由于专业化分工的存在,在支持型社会组织与操作型社会组织二者之前一定存在交易,交易必然导致交易成本的产生,但如前所述,支持型社会组织得以兴起和发展的原因正是因为二者的专业化分工所形成的效益要远高于由于分工而产生的交易成本。可见,分工理论能为支持型社会组织的产生与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阐释。

五、社会资本理论

一般认为,“社会资本”概念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首先提出的,随后,科尔曼、福山、帕特南等众多学者对这一概念进行过界定和研究。在布迪厄看来,社会资本是指那些“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同大家共同熟悉或认可的制度化关系的持久网络的占有联系在一起。这一网络是大家共同熟悉和认可的,并且是一种体制化的关系网络”[8]3。科尔曼主要从功能的视角来界定社会资本,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生产性的,是否拥有社会资本,决定了人们是否可能实现某些既定目标”[9]354。福山强调,“社会资本是由社会或社会的一部分普遍信任所产生的一种力量。它不仅体现在家庭这种最小、最基本的社会群体中,还体现在国家这个最大的群体中,其它群体同样体现这种资本”[10]120。帕特南则从社会组织的角度阐释社会资本,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那些可通过协调行动而提高社会效能的特征,比如信任、规范及网络”[11]155。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界定社会资本的概念,但从较为广泛的意义而言,社会资本属于资本的一种形态,但它有别于物质资本与经济资本,主要是指“相互信任、网络与合作行为”等非制度、非物质性及非政治性的资源。与此同时,社会资本也具有所有资本的共同属性,而且是一种稀缺性资源,这种资源可以发挥一定的效益,即降低行动主体的成本,并最终有助于行动主体实现其目标。

从支持型社会组织的特征来看,其与社会资本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按照帕特南的界定,社会资本展现了社会组织的典型特征,而支持型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类别,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等特征;而且支持型社会组织往往是政治、社会、资源及信息等网络的中心环节与重要节点。这体现了社会资本的“信任、规范和网络”的核心内容。从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功能而言,其有利于社会资本的形成与供给。首先,支持型社会组织能促进社会共同体的形成。支持型社会组织通过促进社会资本的形成与供给,从而使得社会各方的利益需求得以凝聚、整合及表达,也可以通过各种非正式和非物质的途径来消解社会裂缝,对具有不同背景与价值观的社会成员进行整合,推进社会公众参与,构建宽容、互惠、合作和协商的社会规范,从而消除社会的不满和戾气,最终构建社会公众相互信任的社会共同体。其次,支持型社会组织有助于社会组织间信任关系的形成。一方面,支持型社会组织可以聚合各类社会组织,提供协作平台。支持型社会组织可以通过搭建统筹协调平台等多种形式把中小型和草根社会组织凝聚在自己周围,便于各类社会组织相互联系、互动与协作,从而形成社会组织的聚合效应;同时也能够将各类社会组织的诉求与利益表达纳入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社会参与渠道,进而形成社会组织的聚合力,最终实现社会协同治理。另外,支持型社会组织可以为中小型和草根社会组织提供共享信息,分享彼此的经验,减少相互之间的摩擦和误会,促使聚合在其周围的各类社会组织之间实现深度交流及合作。最后,支持型社会组织能够为那些需要社会支持的各类中小型和草根社会组织提供及时而有效的服务和支持。不难看出,各类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出现对初创期的社会组织具有孵化作用,能为中小社会组织提供支持和服务,从而推动社会组织部门的整体发展。换言之,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壮大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社会组织部门的结构性不足和缺陷,使社会组织之间的分工和合作得以实现,提高了社会治理效率,从而最终推进社会建设进程。

六、结语

从当前我国社会治理的实践来看,“支持型社会组织生发离不开政治与社会体制改革所创设的广阔空间以及社会组织培育和管理方式创新所提供的强劲动力,同时也是回应草根社会组织资源依赖形成的现实需求以及顺应社会组织内部结构优化必然趋势的结果”[12]。与此同时,支持型社会组织的产生与发展也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从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视角来看,资源依赖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社会分工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等都可以为支持型社会组织的产生与发展提供理论上的阐释和指导。而从不同的视角对支持型社会组织的生发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认识,能系统全面地揭示其产生、运作和发展的规律,为支持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奠定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从而促进和指导社会治理不断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周秀平,刘求实.以社管社——创新社会组织管理制度[J].中国非营利评论,2011,(7).

[2] 马迎贤.资源依赖理论的发展和贡献评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5,(1).

[3] Pfeffer, Salanick. The External Control Organizations[M].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78.

[4] 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M].赵睿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5] 陈佳贵,黄速建.企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6] 朱国华,姜林.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方向[J].科技与经济,2007,(1).

[7]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上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8] 李惠斌.什么是社会资本[A].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9] 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0] 弗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11] 罗伯特·D·帕特南.繁荣的社群——社会资本与公共生活[A].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2] 祝建兵.支持型社会组织的生发机制探析[J].理论月刊,2015,(4).

责任编辑:王升平

收稿日期:2015—12—1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当下中国社会组织自治与政治整合问题研究》(编号:13YJC810002);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支持型社会组织发展研究》(编号:2014SJB078);南京工业大学2011项目《共建共享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编号:NGSTZD201511);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我国支持型社会组织的产生、运作及发展策略研究》(编号:2014SK04)。

作者简介:祝建兵(1978—),男,湖北红安人,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行政管理系副教授、系主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组织治理。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533(2016)02—0023—05

DOI:10.13975/j.cnki.gdxz.2016.02.004

猜你喜欢

理论基础社会组织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体系的思考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论社会组织在安置帮教工作中的功能定位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社会组织有效参与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