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若干思考
——以马鞍山市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为例
2016-03-16刘兴鸿
刘兴鸿
(马鞍山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中心 安徽马鞍山 243000)
关于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若干思考
——以马鞍山市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为例
刘兴鸿
(马鞍山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中心安徽马鞍山243000)
摘要: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是加快推进社会保险全覆盖,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举措。结合马鞍山市实际,对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必要性、如何做好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及下一步建立全民参保登记工作长效机制,笔者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思考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为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划下了“道”[1]。“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人社部游钧副部长在2015年11月23日人社部召开的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扩大试点工作会议上,一语道出了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的有利条件,以及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紧迫性。[2]
1 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必要性
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是加快推进社会保险全覆盖,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举措。
一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需要。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的出台实施,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体系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最后一块拼图,“十二五”时期基本实现了养老保险在制度层面对各类群体的全面覆盖。虽然已建立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制度内或制度间仍不同程度的存在缺陷,如重复参保,漏保等现象依然存在。通过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进一步完善参保续保帮扶机制,有助于将符合条件的各类人群纳入制度体系。
二是实现参保人群全覆盖的需要。分析我国的人口结构,以养老保险为例,我国养老保险适龄人口约为10.5亿人,以参保率95%的覆盖基准,在“十三五”期末应达到10亿人左右,而我国缴纳养老保险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参保8.5亿人。即未来5年需增加1.5亿人参保。[3]通过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完善相关政策,建立全面、完整、准确的社会保险业务数据库,将有效推进我国社会保障由“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的转变。
三是壮大各地市社会保险基金支付能力的需要。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速度快于世界老龄化速度。据联合国预测,世界老龄人口1990-2020年平均年增速度为2.5%,我国同期老龄人口的递增速度为3.3%,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比重都超过了世界老龄化水平,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人,约占全世界老龄人口的24%,即全世界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老年人。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带来了各地市赡养率的大幅度提高。近年来已有部分地市养老、医疗保险基金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超,社保基金支付压力增大。通过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将有利于拓展社会保险基金征集渠道,壮大基金总量,缓解基金支付压力,实现社会保险事业可持续发展。
2 如何做好全民参保登记工作
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旨在摸清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所有用人单位及个人的参保状况。马鞍山市作为全国首批“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国家级试点城市,自2014年6月启动全民参保登记工作以来,以社会保险全覆盖为目标,周密部署、整体推进,截止2015年底,该市已基本完成全民参保登记工作。
2.1结合实际拟定全民参保登记目标
做好全民参保登记工作,首先要制定明确的目标。为每位市民建立完整准确的个人社保基础信息资料,实现全民参保登记,登记率力争达到99%以上;制定合理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含新农合)、城镇职工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的目标数,以及各险种新增参保人员数;以市为单位,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形成每个人固有的唯一的社保标识;完善社会保险各项制度,促进社会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和社保关系跨地区顺畅转移;通过理顺管理体制,整合服务资源,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效能,实现社会保险经办和管理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
2.2明确方向推进社会保险全覆盖
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具体要求,是将全市户籍人口参保情况全部调查清楚,录入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形成全民参保登记长效机制。摸清全市户籍人口数,作为应参保人员纳入登记范围;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信息为基础,整合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信息,将职工和居民参保信息与全市人口信息进行比对,确保信息准确;信息比对后,对信息完整、准确的参保人员,直接确认参保登记;对信息缺失、错误的人员要进行逐个排查,重点进行入户调查,做到入户调查、参保登记和信息更新同步进行。参保登记工作需通过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共同推进,即市级统一部署实施,县(区)负责辖区内贯彻落实,乡镇(街道)具体指导协调村(社区)开展工作,村(社区)对信息缺失、错误的人员及未参保人群进行上门登记,并做好参保信息更新。
2.3多策并举开展全民参保登记
一是制定方案。进一步明确市人社、公安、财政、教育、卫生等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人社一家牵头、各家协同联动”的运行机制,研究制定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实施方案,以市政府办名义下发施行。各县区也应以政府名义研究出台具体的实施方案。二是成立组织。以马鞍山市为例,马鞍山市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成立由分管市长为组长,市人社、公安、财政、卫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参保登记计划试点工作。市人社局成立由局主要负责人及各县(区)人社局、社会保险征缴、养老、失业、劳动监察、调解仲裁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推进办公室。马鞍山市下辖三县三区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三是摸清底数。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的核心是“全民”,应包括所有居住人口;所有居住人口包含两类人群,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其中户籍人口相对稳定,数据来源准确,而流动人口变化大。我们可以采取“两步走”方针:对较为稳定的户籍人口摸底,以市公安部门提供全市户籍人口基本信息为基准,全面掌握人员分布、年龄结构等基本情况,为开展各类人员参保信息收集、比对奠定基础;对就业单位和居住地不稳定的流动人口,根据现行政策,外来人员如在本市工作,应在单位参加社会保险。以此为抓手,利用工商、税务信息,建立单位参保登记信息库,与个人参保登记信息库结合,可有效减小后期入户调查的工作难度,为建立稳定的参保机制发挥作用。四是信息比对。各地市人口分布不均衡,对居住人口多的城市,如单纯采取入户调查方式开展参保登记,周期长、工作量大、成本也相对较高。在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手段已相对成熟的条件下,可采取以公共信息资源数据比对为主、重点入户调查采集为辅的工作模式。对现有人员参保信息进行资源整合,将公安部门提供的户籍信息与本市可确认的参保信息进行比对,比对准确一致的数据直接录入全民参保登记数据库;比对不一致的数据,上传至人社部国家参保信息数据库继续进行比对,获取该部分人员在外省参保信息后,更新本地数据,最终形成本市户籍未参保人员信息,完成需入户调查的人群定位。通过两轮比对,筛选出本市户籍人员未参保信息,确定需要入户调查的人群。这种方式充分发挥了信息比对便捷高效和人工调查真实直观的优点,可有效提高全民参保登记的效率和质量。五是宣传发动。为让市民更好地了解、配合和支持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在摸清底数、信息比对的基础上,要加大宣传力度。可召开全市工作动员大会,通过新闻媒体、网站、短信平台向老百姓发送宣传信息开展集中宣传,制作通俗易懂的公益广告在电视台和公交移动电视滚动播放,在社区悬挂条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册、宣传单、宣传海报、举办政策培训班等形式广泛发动宣传,营造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氛围。六是入户调查。根据信息比对,将全市户籍人口中有参保数据且信息完整、有效的,直接录入全市全民参保登记信息数据库。对数据信息存在错误、缺失的人群,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各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负责组织专门人员,逐户上门调查,弄清情况,分类处理。社区工作人员在上门调查的同时宣传参保登记政策,引导未参保人员进行参保登记。七是数据管理。按照人社部全民参保登记指标项目和代码,各地市可开发全民参保登记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初始化、信息比对、调查核实、更新维护和动态管理等功能,完善全民参保基础数据库,并为参保数据向省级平台集中打下基础。八是推进参保。以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社会保险扩面攻坚专项行动,力争做到城乡居民应保尽保和各类用人单位全员全险种参保;规范个私企业社保缴费基数,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壮大基金实力。
3 建立全民参保登记工作长效机制
100多年来,各国社保制度大都是在经济转型或剧烈波动的时候建立或改革的,因而初期均带有明显的被动应付特点;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许多国家注重开发其积极的功能,充实了一系列预防性政策。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也遵循了这一规律,有必要前瞻性地谋划社保功能转型,提出“积极的社会保障”理念。围绕这一理念,建立全民参保登记工作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一是进一步做好基础工作。完善全民参保登记数据管理、基础资料,按照相关的工作规程,定期做好数据信息核实工作,单位参保按月进行数据更新,居民参保根据参保要求按月、季和年进行数据更新,提高数据准确度,并及时整理相关资料,做好档案的分类管理;二是强力推进扩面参保。不断完善市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社会特困群体参加社会保险的扶持政策,引导和推动各类用人单位和个人参保,把全民参保登记库中没有参加任何险种的人员,作为下一步参保扩面的重点,将“全民参保登记、强力扩面攻坚”专项行动贯穿全年;三是完善工作制度。拟定出台全民参保登记工作考评方案及管理办法,加强对市、县(区)评估、考核。四是建立动态机制。充分应用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成果,做好社会保险参保登记数据分析工作,推动用人单位和个人全面参保;做到全民参保登记数据实时更新,动态管理;做好社会保险参保登记数据分析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参 考 文 献
[1]古钺.道已定任铖重[J].中国社会保障,2016,1
[2]张苗.全民参保登记,“十三五”任务[J].中国社会保障,2016,1
[3]古钺.道已定任铖重[J].中国社会保障,2016,1
收稿日期:2016-01-06;返回日期:2016-01-20
作者简介:刘兴鸿(1970-),女,马鞍山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中心。
中图分类号:F8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994(2016)01-0080-03
Reflections on the Work to Carry out National Insurance Registration——To carry out national insurance registration work in Maanshan City.
LIU Xin-hong
Abstract:Carrying out national insurance registr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accelerate full coverage of social insurance and establish a more equitable and sustainabl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ccording to practial situation in Maanshan,the author put forward her own thoughts on the necessity to carry out national insurance registration,how to do national insurance registration registration and establishing a long term mechanism on national insurance registration next.
Key words:carry out;national insurance registration;ref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