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研究的基本向度
2016-03-16张谨
张谨
(广东行政学院,广东 广州 510053)
【文化哲学】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研究的基本向度
张谨
(广东行政学院,广东广州510053)
从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研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其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合理性、主要历程以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内涵、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机制创新等。
文化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总布局是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由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政治理论中国化、文化理论中国化、社会理论中国化、生态文明理论中国化,使之更有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实践特色和理论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有两层涵义:一是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普遍原理具体化为具有中国话语形式、民族风格、时代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二是运用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具体地指导中国的文化实践,分析解决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
学术界普遍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过多地使用文化概念,但并不等于没有文化理论,在他们看来,知识、观念、文学、艺术、精神生产、精神生活及文明等与文化是等同的。文化专家黄力之认为,马克思时代的诸多学者将人类历史定性为“文化史”或“宗教史”,为避免这种唯心主义历史观的言说嫌疑,马克思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尽量不用“文化”“文化史”的说法。还有学者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精神生活不是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此外,如果文化资本进入工业领域的各个环节,就会成为资本主义获取剩余价值的又一来源,等等。故此,马克思为了保持文化的纯洁性而少用文化概念。笔者认为,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方法问题,即整体论研究方法。文化总是与一定的经济、政治相联系,这一点与西方有些学者的观点不谋而合。如英国学者阿兰·斯威伍德(Alan Swingewood)指出:“马克思将经济、政治和文化力量细致地交织起来,但这种做法却被后来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普遍忽略了。”[1]文化总是处于社会物质生产过程的基本结构中,生产、政治、权力都离不开这个文化框架,这也就是马克思没有整篇整章整本单独论述文化理论的原因,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没有系统的哲学理论,我们仍要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进行系统地阐释与建构。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合理性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合理性这一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从历史必然性方面看,文化方面的东西问题由来已久,作为西方文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20世纪初期就在中国大地上开始传播。其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诸多契合成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生根发芽的主要基点;其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共同理想的一致性成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根本动力;其三,各类文化思潮的碰撞、交流、比较,人们看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无穷魅力和美好前景;其四,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从经济救国、政治救国再到文化救国,一次次的结果促使人们对文化救国寄予厚望。从现实可能性方面看:首先,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保驾护航,而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需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其次,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是“化人”,即实现马克思所阐述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赋予本民族的话语体系和时代内涵;再次,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需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最新成果作指导;最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中国是社会主义大国,应为建立和谐世界而努力。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探索历程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探索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建设(1919-1949)。这一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更多的人所接受。毛泽东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二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文化建设(1949-1977)。在前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模式的引导下,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文化为人民群众服务。三是文化体制改革酝酿期的文化建设(1978-199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工作重心的转移,使旧有的文化管理体制、文化运行机制及文化政策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文化的产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局部地区开始得到认可。四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建设(1992-2002)。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开始分离,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开始紧密。文化产业化、集团化的规模初见雏形。五是文化体制改革纵深推进阶段的文化建设(2003-现在)。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全面展开,文化建设成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为国家的战略思想,党中央国务院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并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上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从体制上推进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从机制上组建更大规模的文化产业集团,集团内部实行事业、企业分开运行,分类管理;从经营方式上推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并制定出台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法规,搭建各类投融资平台,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企业;从公共文化服务上,加大国家财政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扶持力度,各类公共文化设施不断改善,公益性文化事业呈现出发展速度快、地域差别大的特点。
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机制创新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断章取义,不能全面、系统、准确地理解其精神实质;二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平台单一,路径狭窄,模式老化;三是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进程中,过分依赖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只有复兴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才等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四是注重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建构,往往忽视其对文化建设的指导作用,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脱节的情况普遍存在。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还是一项未尽的事业,需要攻坚克难,实现机制创新。一是在理解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础上下工夫,力图客观全面,避免以偏概全;二是构筑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多种平台,拓宽多种路径,探索多种模式;三是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借鉴历史上佛教中国化的经验,夯实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大众基础;四是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理论研究,又要运用这些理论来为文化实践服务,做到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有机统一,不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1][英]阿兰·斯威伍德.文化理论与现代性问题[M].黄世权,桂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
【责任编辑:周 丹】
D61
A
1673-7725(2016)07-0159-03
2016-05-05
本文系广东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文化治理机制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D15CMK05)的阶段性成果。
张谨(1966-),男,湖北仙桃人,教授,主要从事哲学与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