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2016-03-16王静董文涛高晓艳

文化学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心理健康意义

王静 董文涛 高晓艳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250103)



【大学文化】

论高校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王静董文涛高晓艳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山东济南250103)

“文化”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文化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它对人心的教化功能;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总是要依靠文化实现自身。所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高校文化氛围的创设。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大学生能否获得文化认同感,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教育乃是一个系统的“文化工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要注意文化的引导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文化;人文教化

一般而言,如何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乃是一个教育心理学的主题。吴汉德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教育者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成长的规律,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的要求,通过对大学生普及心理保健知识,传授心理保健技能的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个性,增强其面对未来可能受到心理冲击的适应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1]显而易见,心理健康作为一个心理学事实乃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然而,这种研究在何种意义上能够作用于人的心理?人们回答说:教育。但当我们进一步追问“如何进行教育”和“教育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这种追问要么被消解于对具体教育对策的研究之中,要么被拖入到对教育或心理的纯粹理论研究之中,由此造成了教育中对策实践和纯粹理论的二分。在这样一种二分框架下,教育心理学之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而是被过于简单地对策研究或者过于复杂以至于脱离教育实践的理论建构所遮蔽了。但是,这个问题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是如此重要和急迫,以至于如果我们不知道这种教育如何能够作用于人的心理,那么所谓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只能沦为一种形式主义的空谈。

实际上,这个问题超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自身,因为它涉及到了教育之“以文-化育”的本性,即“文化”对于教育而言具有本体论的地位: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之所以得以可能,就在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以“人文”“化育”人心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首先是一个动词,它天然具有教化作用;并且,这种教化作用较之于学校教育更加原本,因为它总是超越于后者的目的性和组织性。因此,认清文化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我们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性关联

人们一般如是定义文化:“在广义上,文化是指人类思想、行为与人类活动产品的总和。”[2]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人们一般是从名词意义上来理解文化的。这实际上预设了人可以外在于文化的旁观者立场。然而,人是始终处于文化之中的,文化对人而言具有本质性的意义,即以“人文”来“化育”人,使之从一个自然人变成社会人。孔子所说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表明了这一现代思想:与“文”相对的是“质”和“野”,化“文”就是化掉人的“野”性即自然性。“化”的意思就是“改易”“教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的含义首先是动词性的,即使人“化”文。这一点是古代东西方思想所共同承认的。在拉丁文中,文化的原意是“对土地的耕耘和对植物的栽培,以后引申为对人的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培养”。[3]“在中国古籍中,文化的涵义是文治与教化”。[4]据于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文化的本义乃是与教育密不可分的,作为文化的教育所表明的恰恰是教育本身的可能性:教育没有一个外在于文化的本质,它与文化一道共同指向了一个人是如何成为其自身的,即人要成为人,就必须处于一定文化中,这种文化对人的改易就是教育。石中英先生用“教育学的文化性格”这种说法来表明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就是指教育学在本质上不是一类以价值中立、文化无涉为前提,以事实发现和知识积累为目的,以严密的逻辑体系为依托的科学活动,而是一类以价值建构和意义阐释为目的的价值科学或文化科学。”[5]这就是说,文化首先不是教育活动中的一个要素,相反,教育首先需要通过作为动词含义的“文化”来进行。

具体来说,这里的文化或教育并不是一种空洞的说辞,而是为了达到“尽心知命以至于天”的境界。所谓“尽心知命”就是实现人潜在的可能性,获得对本己存在的理解和认同;“至于天”就是达到天人合一的存在境界。简单地说,文化就是为了安顿人的生命、安顿人心、达乎天道。这也就是古人眼中的心理健康的状态。可见,文化意义上的心理指的是有关“人心”的“道理”,这种道理不是通俗意义上人心“好坏”的经验之谈,而是人安顿心灵、以达乎天道的存在哲学。换言之,这种“心之理”指的乃是人之存在的意义;并且,正是由于这种意义,人才得以“安身立命”,一旦失掉它,人的心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厌世、自闭、价值观扭曲等,这些问题也可以被称为“心理”问题。教育在文化中的含义与这种“心之道理”相关,《中庸》说:修道之谓教[6],意思是对“心之道理”亦即“天道”的修明叫作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就是以人心的道理“治心”,以引导人回归本心。如果人获得了存在的意义,心灵得到了安顿,那么人心必然是健康的。

当下,文化与心理健康的关联也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心理学研究从自然科学模式向社会文化模式转变,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人类心理是社会文化中的存在,是与社会文化相互创生的过程。这种心理学研究对社会文化作用的关注,对重塑心理学科学观的追求,构成了当代心理学的文化转向。[7]

根据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是连成一体的: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总是要依靠文化实现自身;另一方面,文化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它对人心的教化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教育是无法回避文化的:其一,心理健康首先是文化导向意义上的健康,它意味着人借以安身立命的文化是积极向上的,人能够接受文化中有益于身心的东西而拒绝有害于身心的东西。纳玲曾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指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而且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8]简言之,这种心理健康指的是人接受人文教化以保持心灵健康的能力。其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文化意义上安顿人心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不局限于一些具有心理疾患的特殊对象,而是面向所有普通与正常的人,旨在维护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和完善人格及个性心理品质,关注和追求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支持和促进个人及社会全面的发展等。如果一种教育无法作为一种触及人心的东西而得以实行,那么这种教育将不可能获得成功,心理健康教育要想发挥其作用,必然离不开安顿人心的文化的引导作用。

二、校园文化创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作用的机制

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文化是如何发挥其作用的?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将直接关涉到实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因而需要我们予以足够的重视。显然,好的文化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促进作用,坏的文化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坏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防止和纠正坏的文化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这种回答虽然从道理上说是正确的,但它实际上转移了问题:把对于可能性的追问变成了对于具体操作方法的阐释。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文化之好坏对教育的影响,而在于这种影响是如何进行的。

一般而言,校园文化从内容上来看,涵盖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挥着陶冶、塑造、导向和凝聚等作用。校园文化的陶冶作用,主要是通过给师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与精神环境来感染情绪、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文关怀;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塑造功能体现在能力塑造和人格塑造两个方面,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为学生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于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发挥着积极的、潜移默化地作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及价值规范,逐步把学生引导到校园文化所确定的价值目标上来。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凝聚功能,体现为校园文化能够在学生群体中形成一种向心力和合力作用。

由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可以看出,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的作用是微妙的,具有潜隐性、全面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它时常不受教育者的控制,当教师说“要这样而不要那样时”,学生是否按照教师的意志接受这种文化是不确定的,学生可能对之有所认同,也可能对它的反面产生认同。无论是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挥作用,均不具有强制性。大学生若对此文化产生认同,则文化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挥积极作用;若不认同,则发挥消极的作用或不发生作用。因而,文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发生的作用通常是隐而不显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行同时意味着决定权的给出或转移,受教育者是否接受这种教育则取决于受教育者是否对之产生认同。

这里,文化就显现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是否能够成功的基础性作用:教育只有给出对文化的认同感,心理健康教育才可能实现其目的。当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但这种知识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持就会变成规训人心的教条,从而无法使大学生获得对这种知识的认同,也就不能对之产生教育意义。这里,我们不是要否定心理学研究和心理学知识的重要作用,而是说,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所传授的知识只有让大学生获得文化上的认同,才能实现其教育意义。

三、如何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人文教化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明显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大学生所置身于其中的文化处境上。他们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崇尚个性与自由,富有激情;关心社会、国家乃至于整个世界的问题;经历着找工作、恋爱和结婚等人生大事;他们充满着对人生、未来的困惑和迷惘,大到人生意义为何,小到如何与他人交往,总之,对大学生而言,不同的文化交织于他们所处的社会关系之中,因而尤其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心理咨询,前者是一个更加基础性的工作,目的在于预防和教导,而非后者那样针对的是具体心理问题的治疗。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从根本上是一个“文化上”的“系统工程”,而非在学校中建立一个心理咨询室、设置一门心理健康教育课那样简单。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关注大学生所关注、所困惑的问题以及大学生的现实遭遇。这种关注不单单是集中在具体的问题上,而是要同时关注这些问题所表明的文化处境,然后再根据这一文化处境对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总的来说,这种教育必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形而上的层面,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等等,主要探讨一些超越问题。每一个人都会碰到一些形而上的问题,虽然人们没有正面回答它,但实际上人们已经用行动作出了某种无意识的回答,并且,这种无意识的理解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二是形而下的层面,包括职业教育、人际交往教育等等,主要探讨应对和适应社会的问题;三是科学层面,包括心理学知识、人类学等等,主要探讨科学对于人的研究。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编制本土或校本教材。这种教材并不是要建立一种完整的知识体系。相反,编写教材主要是为了承接第一个方面的思考。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到的几乎是人类文化的总和,所以我们需要以特殊的方式重新梳理这些文化。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教材不是为大学生的生活提供一套标准答案,而是以教育性的话语呈现出多元文化以供其选择。制定教材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的思考,而不是灌输知识。只有从文化上触及到大学生的心灵,他们才可能作出来自生命体验的回应。

再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参与。“参与”意味着选择和表达。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老师根据已有教材照本宣科,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表达观点,或给出不同的回答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只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才可能拥有教育意义。

最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改变现有的传授知识的话语体系。话语本身就是一种伦理要求和权力,因而话语也是一种教育力量。在科学知识的传授中,教师主导话语,这是合理的,因为教师占据着知识;但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如果教师仍然占据话语的主导权,那么教师所传授的文化就会变成知识,显然,这种知识是外在于学生的文化背景的,因而它很难达到对学生造成实质性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必然是“润物细无声”的,所以这种教育话语必须是隐而不彰的,在轻松的对话中就能完成文化种子在学生心灵中的播散。

[1]吴汉德.大学生心理健康[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8.

[2]布宁,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22.

[3][4]冯契.哲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269.269.

[5]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188.

[6]王文锦注,大学中庸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14.

[7]田浩.文化与心理学研究方式的变革[D].长春:吉林大学,2006.

[8]纳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精神文明建设[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9).

【责任编辑:董丽娟】

G642

A

1673-7725(2016)07-0139-04

2016-05-23

王静(1987-),女,山东临朐人,助教,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心理健康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有意义的一天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生之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