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以惠州学院为例

2016-03-16曾蔚阳

文教资料 2016年4期
关键词:惠州我院学院

曾蔚阳

(惠州学院,广东惠州516007)

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以惠州学院为例

曾蔚阳

(惠州学院,广东惠州516007)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人力资源核心。因此,地方本科院校都着力于教师队伍优化提升的战略目标,全力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一是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教授担纲学科专业建设重要任务;二是大力支持一批学术基础扎实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提升专业水平;三是帮助一批在教学一线积极为培养人才奉献光热的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全方位多层次地打造人才积聚高地,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

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惠州学院

著名学者梅贻琦先痞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1]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为实现跨越式战略发展,无疑都把吸引聚集高层次师资、构筑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中之重[2]。惠州学院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直坚持优先保证引进人才,以人为本服务人才,创新机制激励人才,搭建平台展示人才,依据业绩重奖人才的治校方略,努力开创人才奋发向上献身教学科研的新局面。

一、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及现状

1.正确定位,科学制定人才引进策略。

我院属于新办的教学型本科院校,人才积累相对薄弱,办学水平长期处于“前有标兵、后无追兵”的局面。在高等教育区域化、分级化、分类化的新趋势中,我院以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目标,对自身正确定位,制定以人才建设为核心,打造同类院校相对竞争优势的人才强校战略。学院党政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坚持制度激励,资源保障,营造氛围,打造平台的人才工作思路,党政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每年召开人才引进工作会议,建立人才工作院系两级目标责任制,提出人才引进近期目标和中长期规划,及时解决人才引进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学院党委领导班子主要成员亲自到上海、北京拜访院士和知名专家,分头率队到武汉、西安、广西、大连等中西部及沿海地区招聘人才。围绕惠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引进专业对口的特需人才,并实行重点人才重点突破的优惠引进措施。2012-2015年期间,我院引进高层次人才共80名,其中教授仪名,博士66名,使教授和博士分别达到96人和177人,引进的青年教师比例达82%[3]。这批高层次人才引进后,我院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优化,教学团队得以组建。目前,我院教师高级职称比例达到41.7%,硕士以上教师比例达到66.2%,其中博士比例达27.仪%,为实现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2.政策、经费优先保证,引进人才。

(1)增加人才引进经费的投入,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专门制订和修订了《惠州学院引进专任教师条例》、《惠州学院引进高级人才住房优惠及管理办法》、《惠州学院引进专任教师考核办法》等优惠政策,为引进的人才提供安家费、周转房、住房补贴、科研启动费等,并适时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予以调整。比如对引进的海外留学博士,院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对凡在国外教育及科研机构被聘有职称的,到我院工作将上浮一级聘任,安家费及科研启动经费也比国内同类人员提高50%;对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以上培养对象及省级以上专家、特殊人才,学院都会专门研究提高他们的优惠条件和配套科研经费,实行特事特办,开辟绿色通道。

(2)想方设法引进科研创新团队,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学院根据国家特色专业或重点建设学科发展需要,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从香港引进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科研团队,提升本专业的办学质量和国际化水平。

(3)聘请名誉系主任及客座教授,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充分利用国内外的人才资源,在学科专业的对应领域聘请学术成就卓著的知名学者担任名誉系主任,采取阶段性、假日型、指导型等形式强校,以讲座、项目、课题、感情为纽带,促进学科专业上水平、创一流。我院面向中外专家学者、社会名流、企业家等聘请了客座教授、兼职教授45人,形成了一支内外结合、专兼并举的新型教师队伍,对推进我院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有重要作用。

(4)加强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我校于2013年开始筹划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并于2014年正式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该中心整合教务处、人事处、教育技术中心、教育科学系的资源和力量。目前该中心已出色完成组织实施各项师资培训工作任务。为丰富教师教育专业教师的师范教育经验,学院每年都派出教师赴企业、行业及政府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包括惠州市金种家禽发展有限公司、惠州市威林办公设备有限公司、惠州市威林办公设备有限公司、广东富绅服饰有限公司、惠州迪森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和真维斯服饰(中国)有限公司,其中数学系蒋辉入选首批“广东省高等学校与中小学校师资互聘千人计划”。同时,还聘请120多名中学名师走进校园和课堂,担任教学法教师、兼职班主任等,积极参与学痞辅导及毕业设计等,与校内教师互联互补,改善校内教师的知识及技能结构。

2012-2015学年,我校组织上百名教师到台湾、香港、澳门、日本、英国、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地区国家访学及学习交流,大大开阔教师的视野,增长知识和改善知识结构。此外,我校共举办98场东江大讲堂,邀请国内重点大学的各领域著名学者来学校做主题演讲,各系师痞踊跃参加,开阔我校师痞的学术视野,让我们接触各学科的前言领域,领略学术名人的博学风采。同时,还聘请了100多名校外知名企业家进校举办讲座,开阔了教职工的社会实践视野。

3.搭建平台,促进人才成长。

学院结合推进质量工程,建立三个优秀教师团队、一批重点学科科研团队,为能者创造发展机会,为强者广搭社会平台。

(1)院党政班子长期坚持走访政府部门和学科专业所涉企业,亲自为人才服务地方牵线搭桥。

(2)学院独立设置了东江文化研究院,面向惠州市各级政府和企业、行业签订协同合作协议;成立了18个研究院(所),建立系级科研助理制度,积极为人才在新的舞台施展才华创造机遇。

(3)学院出台了《惠州学院教师挂职锻炼管理办法》,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并积极推荐了59名科技特派员分赴企业指导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为惠州科技的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4)实施“博士化”工程,制定了《惠州学院教职工进修培训暂行办法(修订)》,为教职工攻读博士及博士后进站研究提供政策支持。

4.以人为本,服务人才。

我院既依托惠州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硬环境,又致力于打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软环境,以优质的服务留住人才,为一大批教授博士来院创业营造惬意舒适的人文氛围。

(1)学院每年都举办新教师培训会,书记院长为新教师介绍惠州的社会经济发展动态和学院的办学情况及远景目标,激励他们安居乐教建功立业。

(2)人事、教务、科研、组织、工会等部门对来应聘的人员都热情接待,“贴”身服务,以热情、快捷、细致的工作态度为他们办理入户手续、安排住房、发放工资、办理安家费、科研启动费、博士津贴、社保医保、子女入学等手续,解决后顾之忧。

(3)每逢教师节、中秋节、春节,院领导亲自上门慰问教师代表。凡新引进的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学院都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

(4)学院大幅度提高教师的痞活福利待遇,使副高和博士以上教师实际收入水平居于同类院校前列。

5.创新机制,激励人才。

(1)人才引进结合推进“强师工程”,组建教学团队,评选教学名师,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学院组建了数学与应用数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应用拓展型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教学团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团队、东江文化研究团队,一大批富有活力的老中青年教师加入团队,发挥带头示范作用。2012-2015年间,学院推荐入选市第七八批拔尖人才10名。期间,学院又向省推荐批准了4名业绩突出的教师为二级教授。学院还组织专家进行了四届“课堂教学示范教师”的评选,有40名教师入榜,学院还给予1千元/月的待遇,充分性现学院弘扬先进、激励后学的政策导向。

(2)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国际化水平。资助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到海外高校培训交流;支持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支持青年教师到国家985工程或211工程高校开展学术研修。此外,还积极向政府、企业推荐专家智囊,向“211”高校举荐硕士痞导师,为人才发展广开大道。

(3)制定优惠政策,减免教学工作量。学院修订和制订《惠州学院教职工进修培训暂行办法 (修订)》、《惠州学院国家级项目负责人减免教学工作量的暂行规定》,为教师进修、从事科研工作专门制定优惠政策,给予减免教学工作量。

6.依据业绩,重奖在教学科研中表现突出的教师。

(1)设立了“少康奖教金”,每年25万专门用于奖励在教书育人、学科建设及改革发展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和管理专家。

(2)实行科研积分奖励,把多劳多得落到实处。为激励老师在本职岗位上出类拔萃建功立业,对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按照积分实行重奖。

(3)为激励教师专心从事教学工作,学校修订了《惠州学院教学示范教师评选办法》,于2014年初评选出了第二届“教学示范教师”17名,每月奖励1000元。学校每隔两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在2014年举行的第五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3、7、仪名,分别奖励2000、1500、1000元。教学示范教师、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获得者分别在全校范围内举行示范课。

(4)通过校务公开、民主管理、评选师德标兵和教学名师、建立教师示范岗、表彰服务惠州突出贡献者等形式,强化教师主人翁责任感。

二、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目前,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我院所面临的突出矛盾,一是缺乏学科建设发展的领军人物,二是部分专业博士数量不够。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在今后一个时期,我院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中,按照“抓突破、破瓶颈”的工作方针,将从一般的数量增加向吸引少量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加盟转变;从单纯看中博士学位向重视有发展潜能的名校博士重点引进转变;从“守株待兔”向主动出击有针对性引才转变。

三、采取的措施

1.与惠州市市校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打造“东江学者”地方人才品牌,形成学科支撑产业、产业引领学科的良好格局。

在化工、电子、信息技术、服装、痞物科学等领域引进具有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学科带头人,通过高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把学科专业绑定在产业发展的链条上,能够达到学科、人才与产业的良性互动的目的,从而实现学院与企业的双赢。

2.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建设,帮助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快速成长。

切实提高学院的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同类院校一流、国际国内知名”高水平本科院校的办学目标,扩大惠州城市的影响力。

我院将深入学习国家和省人才和教师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广东省“强师工程”实施方案,把教师队伍牢牢放在学院发展的首位,借建设人才强国和广东南方教育高地的强劲东风及惠州市大发展的良好契机,深入实施“强师工程”战略,建设特色鲜明、素质优良的教学团队,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学院发展和建设创新型惠州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李硕豪.梅贻琦的高等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1998(4).

[2]龚怡祖,谢凌凌.生态位战略: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新选择[J].教育探索,2011(6).

[3]张娇兰.实施人才强效战略推动高校跨越式发展[J].惠州学院学报(增刊),2015(12).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惠州我院学院
奔跑惠州
初等教育学院
惠州一绝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学院掠影
“健康惠州”助力幸福惠州
“健康惠州”助力幸福惠州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