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说《不自由 毋宁死》中的隐性劝说功能赏析
2016-03-16吴丽丹
吴丽丹
(广州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文学评论】
演说《不自由 毋宁死》中的隐性劝说功能赏析
吴丽丹
(广州大学,广东广州510006)
《不自由,毋宁死》笔者从亚里斯多德的修辞三诉求与语言学家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人际功能角度入手,简要分析演说《不自由,毋宁死》中通过篇章语言使用实现的隐性劝说力量,包括构建篇章的三种说服方式,设问及措辞的选用实现的人际功能,以加深读者对该演说稿中劝说因素的了解,提高读者对演说的本质认识。
《不自由,毋宁死》;隐性力量;人品;情感;理性;人际资源
《不自由,毋宁死》是美国革命时期杰出的演说家和政治家帕特里克·亨利(Patrick Henry,1736-1799年)的作品,这篇脍炙人口的演说在美国革命文献史上占有特殊地位,被广为传诵的警句“不自由,毋宁死”就出自这篇演说。当年,这篇演说激励了千千万万的美国人为自由而战。然而,除了广为传颂的“不自由,毋宁死”这句口号外,演说稿中强烈的劝说魅力值得探讨,笔者尝试从三诉求和人际的角度赏析演说的劝说功能,以加深读者对此名篇的了解。
一、演说背景介绍
18世纪中期,英国政府对北美实行了一系列的税收政策,严重阻碍了北美经济发展。北美殖要求独立的愿望日益增强。鉴于两者的特殊关系,很多北美殖民者从情感上不愿意反抗英国,更不愿意卷入战争。进入18世纪70年代,独立战争枪声已打响,各州却仍然对此争执不休,意见不能统一。
亨利是个激进的独立倡导者,主张北美人民要以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来换取独立。在1775年的弗吉尼亚州长议会上,他发表了这篇演讲。他力图通过演说最大限度地影响听众,使代表们改变初衷,积极投入战争。凭借他过人的政治智慧,亨利结合情境,将演说铺陈进行了严谨而巧妙的设计。演说充满煽动性,且不容反驳,最终获取了议会的支持,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亨利的成功部分可归功于他对这篇演说的巧妙安排,下面将从修辞与人际手段两方面分析演说的独到之处。
二、隐性劝说功能赏析
(一)三诉求
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第一卷第2章和第二卷18-26章中指出,成功的劝说主要诉诸于两方面:“非人工的”和“人工的”手段。“人工的”手段指的是说话者凭借修辞方法进行说服论证,这属于技术范围,包括三种基本说服方式:情感诉求、理性诉求和人品诉求。情感诉求是指在了解听众的前提下用言辞去打动他们,就是通常说的“动之以情”。理性诉求是用言语进行逻辑论证。人品诉求是体现修辞者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威信,是“最有效的说服手段”。[1]从篇章角度看,三诉求成为亨利建构篇章的重要手段,也成为演说无可辩驳的因素。下面将对文中的三诉求做一分析。
1.情感诉求
以开场白为例,由于感到有压力,亨利并未用激烈的语调或义正辞严的态度,他采用了委婉的情感诉求开始:
没有谁比我更敬佩刚刚在议会上发言的先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才干,但是……
这里情感诉求平息了听众的心境,为听众准备好接受截然不同的观点打下基础,也为接下来的发言争取更多的支持者打下了基础。再如:
议长先生,对希望抱有幻觉是人的天性。我们往往……
阁下,我恳求您,我们千万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我们的弟兄们已经奔赴战场!为何我们还在此袖手旁观?
情感诉求在文中一共出现了7次。亨利通过情感诉求缩短了与听众的距离,并且有针对性地指向议员们犹疑不决的心态,情感诉求产生的力量强烈地左右了他们的思想。
2.理性诉求
理性诉求是语言的逻辑论证,在演说中是左右听众非常有效的隐性手段。在亨利的演说中,理性诉求出现了29次。举例如下:
同样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
正因为事关重大,我们的辩论才要各抒己见。
这难道是聪明人所为吗?难道我们愿意……
难道出于对我们的爱护,就必须出动战舰和军队吗?
难道生命就这么可贵,和平就这么甜美,竟然要以锁链和奴役做代价?
亨利的理性诉求将听众置于自己的逻辑关系中,从理性上征服听众,使他们失去辩驳的力量。最为微妙的是很多理性诉求与情感诉求同时出现,即在情感上冲击听众的同时又在逻辑上控置了他们。如:
难道我们只得苦苦哀求,微言乞求吗?
难道生命就这么可贵,和平就这么甜美,竟然要以锁链和奴役做代价?
3.人品诉求
人品诉求在文中出现次数较少,但却是演说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演说的号召力很大程度上受领袖魅力的影响,演说者都会借助演说树立道德形象,亨利的演说也不例外:
在这种时刻,如果怕得罪人而闭口不言,我会认为我背叛了祖国……
对我而言,无论精神上有多么痛苦,我仍愿意获悉全部真相……
我不知道别人将选择怎样的道路,但对我来说,不自由,毋宁死!
利用人品诉求,亨利建构了积极的道德形象,其人格魅力毋庸置疑。配合前面的情感、理性诉求,演说传递了无法抵挡的情感冲击和道德人格魅力,将听众完全左右于参加战斗的情感状态下,演说也就顺利实现了它的功能——劝战。
三、由人际资源实现的劝说力量
语言学家韩礼德提出了语言的三个元功能,其中之一就是人际功能。人际功能包括说话者与话语接受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说话人对其所说或所写的内容的态度,和试图用语言影响听话人的态度和行为等。人际功能通过各类词汇语法资源及其他评价手段在语篇中韵律性地得以实现。[2]人际资源的使用能实现文本的劝说功能,且此类劝说功能多为隐性。下文将探讨演说中由人际资源实现的劝说力量。
(一)设问
文中另一有效的劝说手段是通过修辞问句引出观点。据White所说,伪问句(Pseudo/rhetorical questions)有至少两种功能:用于体现命题为众多可选择立场之一,或暗示命题内容为太明显而不需要文本声音明示,听众/读者有一致的答案。[3]亨利的设问属于后者,成为左右立场的有效手段。
演说中,为争取可争取对象,亨利在内容上紧紧扣住上述两点,一是不能对英国继续抱有幻想,二是是时候团结起来打败敌人了。如他所使用的设问:
难道爱护与和解用得着出动他们的战舰和军队吗?
难道靠我们犹豫不决,无所作为来积聚力量吗?
……
据笔者统计,演说全文共有21个修辞问句,分别指向战前局势、议员们的犹豫不决等阻碍参战的关键问题。亨利通过这些伪问句成功地建构了与他观点一致的听众/读者团体,从而将听众置于同一状态下,演说因此达到不可反驳的力量。
(二)其他人际资源使用
除设问外,演说使用了一系列其他人际资源,主要是削弱对话可能性,隐性地支配听众,以达到劝说的目的。如文中的if句式:
假如我们希望获得自由……假如我们不愿意卑鄙地放弃我们多年来的战争,我们必须战斗!
此外,人称指示词的包容、排斥使用都是建构听众立场的隐性介入手段,隐含地将听众归并。文中主要的指示代词是我们,以团结可以团结的潜在力量。但在第七段,当提及不同观点的发起者时,亨利用了他们,以此孤立反对力量,潜在地支配和吸引中间力量。这些手段,在体现演说人隐性意识形态的同时实现了劝说的人际功能。这样,演说传递了不可抵挡的情感冲击和隐性归并力量,这些语言特征成为演说成功的重要因素。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修辞学[M].罗念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21-30.
[2]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伦敦:爱德华阿诺德出版社,1985.68-69.
[3]PRR White.Beyond Modality and Hedging:A dialogic view of the language of intersubjective stance [J].2003,23,(2):259-284.
【责任编辑:王 崇】
H314
A
1673-7725(2016)07-0088-03
2016-05-05
吴丽丹(1972-),女,广东梅州人,讲师,主要从事功能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