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偏好对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2016-03-16布丹丹
布丹丹, 李 印
(1.南京财经大学; 2.南京邮电大学 通达学院,南京 210023)
学校偏好对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布丹丹1, 李 印2
(1.南京财经大学; 2.南京邮电大学 通达学院,南京 210023)
教育人类学的视野让我们反思如何界定大学生学业成就的高低。基于南京某高校的田野考察,对学校偏好现象与大学生学业成就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发现根源于科层制的学校偏好对大学生学业成就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议通过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方共同努力突破界限消解偏好,共建多元价值传承的大学,提升大学生学业成就。
学校偏好;大学生;学业成就;教育人类学
用跨学科的研究视角来研究教育现象形成了教育学研究的不同方向:教育社会学以群体或集体的描述和分析为主,教育心理学则关注个体研究,而教育人类学重视文化层面的研究。美国教育人类学者斯坦福大学的McDermott和哥伦比亚大学Varenne对比研究发现,教育研究中的不同取向:心理学以个体为分析单位,社会学以社会力量为分析单位,而人类学的分析单位是整个文化背景。假设心理学研究的最小单位是一个个体以及他的行为,社会学研究则至少需要两个互动的个体,而人类学的分析则需要三个个体,对两个个体互动行为的第三方解读是人类学研究的焦点[1]。所以,不同的研究取向导致对不同教育现象有不同的界定,由此给出的建议也会完全不同。以“学业成就”为例,教育心理学者会研究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差异,因此建议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育社会学者关注学生所处的社会、学校及家庭环境,建议关注弱势群体,促进教育公平;而教育人类学者选择跳出既定思维框架,寻求“学业成就”界定的文化内涵,如学业失败是谁定义的,好学生和差学生是谁贴的标签,为什么我们会有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区分,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教育公平又是如何对待差学生的,等等。教育人类学的研究取向“以质疑人们习以为常的知识体系和概念模式为起点”[2],引导我们重新反思现有的教育现象,认为学习的意义正是生活的意义,学校教育是学生濡化、社会化的过程,并获得将来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有效的学习正是基于此的日常生活的结果,而不是投入的学习时间、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能力等因素决定的。
一、教育人类学视野中的大学生学业成就
1.学业成就与学习成绩
如果仅把学生的学业成就看做其学习成绩的高低,或仅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研究对象或者目标,就无法解释重点大学中一些学业成就低的学生却比一般高校中学业成就高的学生更容易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等现象[3]。从我们对南京某高校(以下简称S校)的田野考察发现,很多老师以及学生对以学习成绩作为评定奖学金的唯一原则存在一些质疑。
学生L:我们最后考试的试卷虽然都是一样的,但是任课老师不一样,有的打分严格,有的宽松。其实我们那场考试监考很严,最后成绩整体比××班低!
学生Z:高分是抄不出来的,一等奖学金还是靠实力,但三等奖学金就很水了。
学生Y:其实有些课是很有用的。就是因为考试太容易,大家觉得没必要听,考前突击就好。平时稍微听听到时再努力一把就可以拿奖学金了!如果考试设置的难一点,或许大家就不得不认真去学。
任课教师Z:总评成绩的30%是平时成绩,只能通过点名或随堂测验来评定,但是学生太多,大部分学生只能给一样的成绩。
S校奖学金评定是将每学期同专业学生必修课的平均学分绩点排名作为依据。因为选修课各有不同,所有选修课如通识选修课、专业任意选修课、外语选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等都不计入奖学金评定课程。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对选修课重视程度降低,获得奖学金的学生的选修课成绩并不一定突出。事实上,学习成绩评定本身就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果仅将其等同于大学生的学业成就显然有失偏颇。国外研究发现在大学生学习成绩评定中出现“分数膨胀”“分数压缩”和“分数不对等”现象。分数膨胀不仅包括学习成绩受到教师特点以及学校政策等显性因素的影响,还有教师背景相似、学业表现和背景差异的学生导致成绩评定倾向的差异;分数压缩是指评定的分数不能很好地区分学生的表现;分数不对等则是指因学科、课程的不同,打分标准有实质性差异,分数的可比性受到质疑[4]。因此,以学习成绩来作为衡量大学生学业成就的标准过于狭义。
2.学业成就与综合素质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定很难有一个公平可行的标准。在S校除了学习优秀奖学金外还设立了素质拓展奖学金,用于奖励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比赛获奖以及担任学生干部等为集体作出一定贡献的学生。这个奖项存在的争议更多,评定权一般在辅导员或者领导那里,受他们的主观影响更多。
辅导员C:素拓奖由学生自己申报,班委根据获奖情况打分,然后我再综合评定。因为学生打分也不能尽信,很多活动是否真正参加无从考证。一些比赛的含金量也都很难判定。很难做到百分百公正,只能保证大部分同学没有异议。
学生W:唉!我们班都太强了,申报(素拓)的人多被刷掉的也多,像××班,就报了9个,分到的名额正好够就都上了。
有学者指出广义的学业成就是指学生在执行以获得知识和技能为目标的学习任务,特别是课程学习中获取的知识和发展出的能力[5]。这种知识和能力的获得可以是单个科目的,也可能是综合表现包括语言能力、数学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其他各项技能等。从S校素拓奖评定过程中可以发现高校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评定还是非常重视的,但是收效不甚理想,仍集中在少数人中。当然并不是说素拓奖获得越多的学生综合素质越高,学业成就越高,但不可否认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其学业成就中的重要位置。在此引入S校素拓评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等同于学业成就的观点。
3.学业成就与毕业后发展
国外一些学者对大学生学业成就的评定将学生对学位的预期、毕业后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以及学位授予率、退学率等指标也纳入进来。大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可能是最能真实反映他们学业成就高低的指标,但也是最难衡量、最不可控,受现实社会等各种复杂因素影响最大的。通过对S校M院2012届某专业毕业生获奖与就业情况统计发现,18.8%的学生从来没有拿到过学习优秀奖学金,12.4%的学生任何奖学金都没有获得,而这12.4%的学生有20.6%是女生,其余都是男生。18.8%从未获得过学优奖的学生中82.3% 选择就业且他们就业单位的性质或社会认可度基本等同于大部分获过学优奖的学生;其中2.3%毕业后申请到出国留学的录取通知。
学生P(女)是12届毕业生,担任过班级生活委员、团支书,多次获得学优奖、素拓奖和优秀学生干部。据辅导员介绍她各方面表现都不错,由于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不太好,有参加勤工助学还获得过国家和学校的一些资助。她考研失利,错过了最佳的就业时机,之后广投简历,一些平时并不突出的学生都获得了面试机会,但她却总连初审都没通过。她衣着朴素,微胖,外形上没有任何优势。她坦言已经尽力了,一些之前可能都不会考虑的单位也都投了简历,但都没有回音。最后在临毕业前她终于找到了一份和原来专业并不是很相关的工作,非常兴奋、满足地向辅导员汇报并提交了三方协议。
这个案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等的评定并不能和其毕业后的发展呈正相关。对大学生学业成绩的考量不能忽视他们毕业后的发展这一重要因素,学生读大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即使是再读研或出国深造也是为了这一目的而服务。“教育人类学的文化研究取向将教育问题引入了一个新路径,认为人类有效的学习是日常文化生活的结果,即学校生活意味着把每个个体置身于学校组织当中,通过系统的学校生活对未成年人进行濡化和社会化,力图使他们从小浸润在自身文化的基本价值观中,将来能够接受并承担起社会赋予他们的角色。教育人类学希望弄清楚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有效机制,这种机制远非学习时间的投入、智商的高低以及教学方法的优劣所能决定的,而是以质疑人们习以为常的知识体系和概念模式为起点。”[2]那么,让我们回到起点来反思大学生学业成就的涵义,如果学习的理想状态是日常生活,学业成就即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获得的有助于学生顺利进入社会并能够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知识和能力。
二、学校偏好与大学生学业成就
布迪厄曾指出:“考试打着公平的旗号,表面上通过成绩来选拔学生以显示教育成就是个人能力的结果,但考试成绩暗含了学校阶层习惯的偏好机制,因而教育是在口号公平的过程中掩饰着深刻的阶层冲突”[6]。考试是显在的教育筛选机制,学校据此把学生分层,进而对学生将来的社会地位甚至社会分层产生重要影响。学校偏好则是学校对学生的分类,是对学校资源的潜在的分配方式,实质上是隐性的筛选机制,甚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考试的筛选结果。国外早有研究指出教师对于学生的偏好促使教师给予学生更高的期望、更多的鼓励和机会以及更积极的反馈,最终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业成就[7]。因此,在对大学生学业成就的研究中不能不去考察学校偏好带来的影响。
1.学校生活中的时空意义
S校建校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后来同其他学校合并更名为现在的学校,有近60年的历史。S校的主校区也是本研究的主要场所位于南京市近郊,是有很多高校的大学城。校园很大环境也很好,进入学校正门就能看到学校最高建筑——学校核心部门的行政楼,围绕行政楼的依次是各院系办公楼、图书馆、教学楼。行政楼有近20层,教务处、学生处这两个学生接触最多的部门分别在5、6楼,再向上有研究生处、人事处、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校办在最高层。一般学生甚至一般教师或行政人员并不太希望到行政楼特别是更高的楼层。并且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也不再直接接待学生,在2013年10月中旬设立了“学生事务大厅”由各部门行政人员轮派到大厅接待学生。初衷是方便学生一站式的解决各种问题,却在无形中加深了学校管理中科层制的等级秩序。
和大部分高校一样,S校采用现代管理制度中“循环式时间观”指导下的一年两学期并以寒暑假衔接,周而复始。学生的大学生活半数时间在课堂中度过,他们的时间观受到学校规定的作息安排的直接影响。每天8:20、11:00、13:00、16:40前后都是学生成群结队在教学楼前出入的集中时段,晚上9:00-10:00则出现在宿舍门口。每天学校对按时上课、按时回宿舍都有抽查、考勤,通过学校的权力和规章制度渗透并控制着学生的日常生活。
2.学校科层制管理与学校偏好
西方功能主义认为学校教育是通过集体意识的塑造达到社会整合的目的,科层制的学校管理使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平等的、中立性的一视同仁,不存在阶层的偏好。但功能主义强调学校教育促使个人内化统一的社会价值的社会化功能,解释个人通过努力在学校获得相应的教育成就能促进社会的开放和公平,却没有看到科层制的中立性特征本身就是对学生一视同仁的偏好[6]。西方对学校偏好研究处于主导地位的是冲突论,马克思和韦伯最早将冲突论引入教育领域,认为教育被优势阶层所控制,是对优势阶层身份文化的传递[8]。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认为不同阶层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趣味,子女把家庭中的行为习惯带到学校,招致了学校的不同偏好,而上层阶层的习惯更容易受到偏好并获得学校的奖励,最终促使其子女的教育成功。法尔卡什明确指出“具有高文化资本的孩子,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更容易和教师交流并招致教师的偏好”[9]。不过一些经验研究表明冲突论往往把学校偏好等同于教师的偏好,忽略学校其他管理者的偏好,而且学校偏好在什么条件下存在甚至是否存在有深刻的复杂性。
以S校为例,学校科层制中的等级显示出高等教育组织岗位的高低秩序,也展现出教师的职业发展路径,可分为教师系列和行政系列两类:一般教师——系主任(副、正)——院长(副、正)/职能部门处长(副、正)——校长(副、正);基层行政人员——院系书记(副、正)/职能部门处长(副、正)——校党委书记(副、正),其中行政系列因其职能分工的复杂性无法再进行细致的等级分层,然而实际情况中行政人员的等级分层更微妙、细致。结合S校教育者的工作内容和职能目标,将从以下几类进行偏好研究。
(1)高层管理者(校级和处级领导)对于学生的偏好
S校高层领导是教师、基层行政人员的直接管理者,而非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如果高层领导有发现学生不文明或违纪行为时不会直接处理学生,而是通报给学院再交给学生所在班级的辅导员处理,以此作为学院学生工作以及辅导员考核的依据。学校高层通过具体的规章考核制度对教师及行政人员进行管理,科层制的特征已深入到日常管理语言之中,如学校高层领导不会直接评价学生某某如何,而是某年级某专业班级的学生如何,通过岗位隶属暗指相应的基层行政人员。学校高层对于学生出现的违纪等问题往往会归因于基层行政人员的管理失职,而较少考虑学生自身问题,如有特殊情况需要直接约谈学生,高层领导也会较多的展示出对学生的宽容。
学校高层对内的管理除了维持学校基本的秩序外,最为关注的就是学生的就业率和考研出国率。S校对于各学院就业率和考研出国率都有很严格的考核和较大力度的奖励。学院也会对考上211/985学校研究生的学生给予一定奖励。他们同样重视与优秀校友的联系,特别是已在工作中做出一定成绩的学生使他们印象深刻、引以为傲并经常提及。
现实的需求,学校高层管理者除了对内管理的工作外,更重视的则是学校对外交流和形象的塑造。高校的招生、就业、发展以及社会认可程度都受到学校对外宣传和形象塑造的重要影响,学校不得不通过加强对外交流,开展展现学校特色的活动宣传塑造学校形象。因此,学校高层领导非常重视有一定特长或者能代表学校参加省级及以上比赛并获奖的学生。比如S校对于参加“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会演的学生给予大力支持,不仅给他们长达数周的排练假期,还给他们个别课程修改成绩加分,或者直接给予素拓奖学金。演出回校后,学校主要领导接见表彰,还给部分演出代表授予学校最高级别的“校长奖学金”荣誉。学校高层领导对此类特长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与鼓励,而一些平时表现良好,成绩优秀的学生,除非有重要比赛获奖或有其他特殊事迹成为学校对外宣传和塑造形象的资源,也不会得到学校高层的关注。
(2)基层行政人员对于学生的偏好
在S校,基层行政人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职能部门的基层行政人员,一类是专职辅导员。职能部门的行政人员虽然不能对下级机构直接发号施令,但是主要职能是给予下级行政人员业务指导,转达学校文件要求以及考核评价学院基层行政人员的工作。因此,职能部门的行政人员较之于院系基层行政人员特别是辅导员有一定的优越感。他们对于学生的偏好又存在什么差异和共同点呢?
专职辅导员是直接和学生接触最多的,没有或较少承担教学任务,主要工作是对学生日常行为的引导和管理,学生工作的琐碎和繁杂令广大辅导员疲惫不堪。另外,学校除了对辅导员学生工作的考核外,还有科研上的要求,辅导员Z表示如果不能从事务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他们很难在学术上做出成绩。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在那些违纪的学生身上,尽管他们非常讨厌违纪学生,却在实际工作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甚至鼓励。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做到自我管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活动;优秀的学生可以凭自己努力获得学校的认可,而表现不好的学生则获得辅导员更多的关心。辅导员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的关注实质上体现了对学生平等主义的偏好,也更深层次的显示出科层制岗位分工的巨大影响。
职能部门的基层行政人员基本上不与学生直接接触,也不喜欢学生越过院系或辅导员就直接找到他们,他们对于学生的间接性管理主要基于学校规章制度以及学院给予的评价,实质上具有一视同仁的偏好。他们和专职辅导员表现出同样的态度,对不同阶层背景的学生的教育期望不同,受到中国文化平等观念的影响,对家庭困难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希望他们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而对家庭经济条件好却不爱学习的学生则希望他们不出什么意外顺利毕业即可;而对于一些各方面表现突出家庭条件也优越,平常衣着较为出格的学生则表现出反感。
(3)专职教师对学生的偏好
在S校专职教师每次课一般都会面对至少2个班(个别冷门专业除外)近百人,多则4-5个班近300人,与学生交流机会很少,一般课程结束就会离开。因此专职教师会对那些平时课堂表现积极,课间主动与教师交流以及成绩优异的学生表现出更多的认可。学校对教师的考核除了基本的教学工作量外,更看重的是教师的科研能力,所以教师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科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表现优异的学生,会指导他们加入自己的课题,或指导他们参加学术类比赛,一旦获奖学院也会对指导教师给予一定奖励。可以看出专职教师对优秀学生的偏好。
当然除了学校科层制管理促使下不同岗位教师对学生不同的偏好外,还存在较为严重的性别偏好,就是受中国现实影响的对男生的偏好。S校文科专业较多,因此学校女生总数比男生多,而且专职辅导员中女性也多于男性。在实际工作中,女辅导员潜意识的对女生给予更严格的管理,而对男生则给予较多的机会。比如,女性辅导员在处理同样的夜不归宿问题上,对于夜不归宿的女生会给予更严厉的批评,而对男生则相对宽容,在听取学生解释后给予补假的处理。再如,在学院党员发展以及选调生推荐上都更倾向于男生,学院书记明确要求:同等条件优先推荐男生,因为男生进入到下一轮选拔的几率会更大。
3.学校偏好与学生学业成就的关系
(1)学校偏好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有很多,单从学校偏好角度来考察,可以发现教师偏好对学生成绩有一定的影响。如前所述,在S校对学生成绩的评定有两部分,平时成绩占30%,卷面成绩占70%。平时成绩的评定主要参考学生课堂表现及出勤情况。时间的限制使教师并不能做到和所有学生有足够的互动交流,所以教师偏好能够主动和他交流探讨问题的学生,甚至私交很好的学生能从教师那里获得更多的更实用的专业知识,平时成绩会得到更高的分数。另外,辅导员对学生平等主义的偏好实则表现为对成绩较差学生的关注,虽然真正使学生成绩提高还需要自身的努力,但是来自老师的鼓励和鞭策以及学校规章制度的制约会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动力,最终使他们的成绩得到改善。
学生Z到大三已经累计9门重修,辅导员D向该生家长传达学校相关规定,学生Z终于感到了压力,认识到自己之前行为导致的严重后果。学生本人写下了再挂科就自动退学的保证书并由家长签字后,他的学习态度发生了转变,最后顺利拿到了毕业证。
学校高层管理者对特长学生的偏好能直接影响他们的成绩,他们参加比赛获奖可以抵扣部分类别课程学分,长时间不去上课获得学校的批准也不会影响平时成绩,甚至最后的总评成绩还能统一加分。如在一次奖学金评定过程中,基本评定结果已经出来,有的辅导员已经在班级公示,之后才接到通知艺术特长生的部分课程成绩做了调整,须按新的成绩重新评定奖学金。由于通知较迟,且在学生中影响较大,最终校团委、学生处协商决定艺术特长生的奖学金评定不占学院名额才得以解决。
(2)学校偏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如果说在S校学生综合素质可以由学校评定的素质拓展奖来体现的话,那么学校偏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则更为突显。学校高层领导对于部分特长生会直接给予素拓奖,教师精心指导学生的论文并获得学校一直很重视和鼓励的学术类竞赛奖,都能顺利申请到素拓奖。而对一些学生忙于参加活动或比赛忽视了学习导致挂科,辅导员会开始关注,减少他们参加活动或比赛的时间,引导他们专心学习把成绩搞上来。同时,辅导员会鼓励成绩没问题的学生多参加各项活动,以提升综合素质增加活动素拓奖的机会。
(3)学校偏好对学生毕业后发展的影响
影响学生毕业后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特别是阶层背景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学校偏好对其产生的影响实则反映了更深层的原因。以S校12届某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去向统计为例,其中能被学院或学校领导叫出名字的几位学生都有很好的毕业去向,不是出国留学就是进到业内的知名单位工作,而这几名同学基本上都来自经济条件比较优越的家庭。获得过校级以上奖励的学生毕业后也都有较好的发展,部分考上了研究生,部分进入到国企单位。这些教师和学校高层领导偏好的且毕业后去向较好的学生大都来自拥有较多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及社会资本的家庭,实则反映出学校偏好产生的深层次的社会原因。
综上所述,学校偏好对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不容忽视,但不能否认学校科层制管理中的学校偏好所带来的教育的高效率。学校不同岗位教师对于学生的不同偏好基本是以完成学校的考核目标为基础,同时科层制的等级秩序所体现的教师的职业发展路径强化了这种偏好,学校不同岗位的不同教育职能都在不同方面适应了社会发展需求。比如对违纪学生的管理代表了遵纪守法的基本要求,对精英学生和特长学生的偏好代表了专业分工并各有所长的社会需求,高效地实现了学校的教育职能。
三、消解偏好,提高大学生学业成就,共建多元价值传承的大学
1.管理道德:对学校管理者的要求
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一个大学发展好坏的重要因素,大学管理的核心是人,关键是如何充分调动起人的主动性、创新性。道德为管理提供价值理念和价值导向直接决定管理者的行为选择和管理效能,管理队伍的道德素养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思想、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10]。大学的各职能部门的行政人员、各学院专兼职管理人员以及任课教师都是学校的管理者,他们的道德素养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中,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得到体现。要减少偏好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要打破固有的观念,时刻以道德的准绳为准则,坚守最初的理想,做到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2.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过程考核和评价
要缓解教师对精英学生偏好带来的影响,除了要求教师和其他行政管理人员一样受道德准则的约束外,还要加强在施教过程中与更多学生的互动和交流。由于高校扩招导致现在大学教师配比严重不足,现实的条件和时间都不允许教师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但现在能做的是加强对学生的过程考核与评价,采用多种形式与学生互动交流,给予更多学生更多的交流机会或方式,而不是仅以最后一纸答卷来评判学生。
3.“决策下沉”:调整科层制权力的分配方式,调动基层管理者的积极性
“决策下沉”是管理学界提出的理论,通过减少行政管理层次,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决策参与力,将更多的决策权转移给基层的管理人员。这样可以使学校的基层管理人员能参与决策的制定,将一线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反映出来,减少旧的规章制度对他们工作积极性的约束,让他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特色进行评价和推荐。这里的基层管理者也包括专职教师,他们的加入才能更好的发挥教师在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4.减少学生阶层背景对学业成就的负面影响
优势社会阶层凭借所占有的大量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以及社会资本保证其子女在大学教育中获得更高的学业成就,甚至将这种资本优势渗透到学校偏好之中,要减轻这种负面影响,除了要求学校教师和其他管理者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对大学理想的坚守,还离不开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增加弱势阶层学生的教育机会,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和引导,为他们提供更多学习、实践等方面的机会和帮助。
[1] Mcdermott R,Varenne H. Reconstructing Culture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Spindler G,Hammond L.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al Ethnography [M].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2006:3-31.
[2] 张东辉. 教育中存在什么文化——兼论教育人类学与民族志的研究取向[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7):3-8.
[3] 钟云华. 阶层背景对大学生学业成就影响的实证分析[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108-115+120.
[4] Lavin D E, The Prediction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A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Review of Research[M].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65:89.
[5] Good C V. Dictionary of Education[M].New York: McGraw Hill Book company,1973:1-37.
[6] 刘录护. 城市中学对于学生的偏好——功能主义视野下的一个制度民族志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19-32.
[7] Davidson H, Gerhard L. Children's perception of their teacher's feelings toward them related to self-perception, school achievement and behavior[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1960, 29(2):107-118.
[8] Parkin F.Strategies of School Closure in Class Formation In Parkin. The Social of Class Structure[M]. London: Lawrence and Wisharrt,1974:126-139.
[9] Farkas G. Human Capital or Cultural Capital? Ethnicity and Poverty Groups in an Urban School District[M]. New York: Aldine de Cruyter,1996:49.
[10] 魏军,安心. 大学科层制:理想组织的现实冲突及其调适——基于管理道德的视角[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43-45.
(责任编辑:刘小林)
10.3969/j.issn.1009-2080.2016.05.001
2016-09-12
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教育人类学视野中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EIA130401)。
布丹丹(1983-),女,山东阳谷人,南京财经大学团委讲师;李印(1980-),男,河北保定人,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学工处处长,讲师。
G442
A
1009-2080(2016)05-0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