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发展趋向探究
2016-03-16杨建洲
胡 柏 陈 钧 杨建洲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工作处,江苏 盐城 422000)
高职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发展趋向探究
胡 柏 陈 钧 杨建洲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工作处,江苏 盐城 422000)
摘 要:高职医学院校大学生面临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持续力不强;管理水平不高;参与度不足三个方面的短板制约。建议高职医学院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要趋向于短,提升创新创业项目的可操作性;趋向于实,提升创新创业项目的参与性;趋向于新,提升创新创业项目的前瞻性;趋向于优,提升创新创业项目的延续性。
关键词:高职医学院 创新创业项目 创新创业管理 路径选择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计划)是教育部“两个工程”(质量工程、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1],原名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2]。2007年作为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级成部分,“大创”项目由此正式拉开序幕[3]。2012年教育部进一步拓展和细化了项目的构成结构,增加了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最终形成了当前创新训练计划和创业训练计划并重的格局。
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大创计划”起步较晚,反思现有“大创计划”中存在的问题、突破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短板限制、引导高职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持续增长是时代发展之需。目前,高职医学院校“大创计划”项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高职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发展的短板
(一)“大创计划”项目的持续力不强。
高职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时间紧、课程多、认识浅三个方面。在时间方面,尤其在医学类专科学校,不少专业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就要进入实习生涯,而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从起步到规划,再到实施、完成需要一定的周期。医学类大专的学制限制导致部分创新创业项目或半途而废,或仅停留在规划阶段。其次在课程方面,高职医学生面临上课强度大、学习节奏快、实践操作任务重等问题,学生往往在课程学习与创新创业项目实践的平衡之间难以抉择。在认识方面,由于创新创业教育长期缺失。高职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普遍不强,虽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有创业冲动和热情,但真正具有创业意识,成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的大学生却很少见,大学生创业存在盲目性和从众现象”[4]。主观意识上的缺失导致创新创业的真实意向不强烈,创新创业行动少于规划。
(二)“大创计划”项目的管理水平不高。
高职医学院校“大创计划”项目还存在粗放管理、专业化程度不高的情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教师主导因素明显的现象。一方面,由于医学类学科自身对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专业知识掌握的年限较一般学科而言更长,而高职医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较短,难以形成创新,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形成与创新行为实践。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意识与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一些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实践项目中,学生难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而独产完成,即项目负责人或团队难以发挥出实质的主体作用。教师与学生在实践项目中角色的错位导致“大创计划”无法从根本上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此外,从学校管理广度来看,没有一个完善评估管理机制,致使对学生缺乏约束力和控制力,造成部分项目监管不到位。从管理深度上看,对于创新创业项目的管理没有向纵深发展,没有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创业智慧,且这种较低层次的创新创业活动的成果技术含量较低,模仿复制比例较大,容易导致恶性竞争、浪费资源[5]。
(三)“大创计划”项目的参与度不足。
“大创计划”作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本质就是通过创造条件和环境,鼓励个人或团队发挥才智,将个人梦想与社会梦想有机结合,最终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但当前创新创业整体环境依旧不佳。主要表现在:第一,主人翁意识不强。不少负责人依旧单纯以学校的考评标准为重心,缺乏接手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学生创新创业的成败观狭隘。有的学生恐惧失败,拒绝冒险,一次挫折或失败就放弃尝试,致使部分难度较大的项目参与度低,结题困难;第三,没有相应的奖励机制与制度保障。根据医学院校实际情况,大一新生是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初入大学校门的高职医学生首先面临的是角色转变与环境适应,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相关奖励机制与保障制度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参与积极性。
二、高职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趋向于短,提升“大创计划”项目的可操作性。
短即周期短、适应期短。“大创计划”项目有其生命周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项目必须和高职医学院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针对高职医学生本身就存在课程紧、时间短、专业性强的现象,可在项目遴选阶段侧重于选择周期合适、与学生实际能力相符合、又能对学生创新创业水平的提升真正发挥作用的实践项目。如教师课题下的子课题、社会调查类课题、与学生专业契合度高的创业类课题等,确保学生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全过程参与,保证实践项目的完整性。此外,“大创计划”项目作为全新的教育载体,要求学生以主人翁姿态实施项目计划,选择相对容易上手的项目以保证学生的自信心,学校管理部门还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推行一站式服务,保证项目尽快步入正轨。
(二)趋向于实,提升“大创计划”项目的参与性。
实即目标实、管理实。受医学学科的特殊性限制,任何形式的创新与创业都变得尤为困难。因此高职医学院校的“大创计划”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要侧重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意识的培养,以及创新创业在初级服务领域的实践。首先要摆正位置,明确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指导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项目决策、经费使用等自由与尊重,吸引学生的广泛参与,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向。其次要做实管理。在对创新创业项目的监管过程中重结果,更注重过程参与,建产完善的申报-审批-检查与验收制度,定期开展项目调研与情况汇报,以制度保证学生的参与度。最后,强化激励措施。对于按计划时间完成、辐射范围广、社会声誉佳的“大创计划”要有针对性地出台奖励政策和措施。积极扶持与表彰在“大创计划”中表现突出的团队与个人,吸引更多医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中。
(三)趋向于新,提升“大创计划”项目的前瞻性。
新即思路新、方法新。要着眼于未来,注重创新创业项目的前瞻性。“大创计划”项目要与高职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相融合,以项目促进专业素养,以专业技能带动项目发展,在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中探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共性。其次紧跟时代步伐,践行“互联网+”新思路。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近年来,依托互联网的发展为医学类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了新机遇,随着医疗电子商务的发展和远程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社区养老、分级诊疗、健康综合体逐渐建产,标志着“互联网+”的模式进入医疗卫生领域,个性化健康咨询业务、移动电子处方App、REND血液测试仪等个性化服务和创新型医疗设备,实现了医疗效果最大化和医疗成本最小化[6]。这种新型模式改变了传统医疗运行机制,高职医学院校要及时与时代接轨,确保“大创计划”项目的前瞻性。
(四)趋向于优,提升“大创计划”项目的延续性。
优即质量优、氛围优。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就是理论知识的巩固、延伸及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大创计划”项目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业知识践行的优劣。目前,以“第二课堂”为重心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呈现出激情有余、后劲不足、覆盖人数少等劣态。高职医学院校应从注重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数量转变为注重项目内涵与质量上,要主动加入到创新创业的发展浪潮中,充分利用国家的创新创业政策,依托地域优势资源与学校特色专业,抢搭“互联网+”网络平台快车,以启迪高职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为基础,以切实加强高职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努力遴选出一批质量优、效益好、覆盖面广的优势项目,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纸质媒介与网络媒介传播等各项宣传形式,形成优势项目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Z].2012.
[2]高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管理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3,v.16;No.8006:158-160+163.
[3]蔡志奇,黄晓珩.校企合作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开展[J].高教论坛,2013,No.16608:38-40.
[4]王恒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03:80-82.
[5]朱爱胜,许敏,俞林.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优化策略研究[J].江苏高教,2014,06:120-121.
[6]徐松美,文雅,齐文娟.新常态下融入“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05: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