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预科生自我认同感研究
2016-03-16郑月
郑 月
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预科生自我认同感研究
郑 月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指对参加普通高校统一招生,经降分录取对少数民族学生实施的适应性教育,是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合格大学生而在高等学校设立的本科过渡性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民族教育中,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民族学生的培养模式就成为了重中之重。本文一方面分层阐释了民族学生的文化境遇,揭示了民族学生作为本民族文化的载体,作为多元文化的承载者在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交流、碰撞、摩擦、融合中所背负的焦虑、迷惑、彷徨以及尴尬。同时,本文通过对民族学生学习状态的分析,揭示了造成民族学生自我认同感缺失的另一个因素。
民族学生;自我认同感;心理资本;教育质量
一、民族学生尴尬的文化境遇
由于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以及民族学生本身地域与文化来源的特殊性,导致了民族学生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文化境遇之中,本文将分层进行详细的阐释。
1.民族文化的载体
每一个少数民族学生都是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存在的,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一个民族的道德、知识、心理、民俗等文化因素,在他们的知识体系、道德体系、行为体系中无处不存在本民族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根深蒂固的,潜移默化的,民族学生在举手投足之间都会尽显民族文化的风采,只是他自身可能并未察觉。
2.文化交流中的碰撞
由于主流文化这一大的文化环境的存在,民族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不得不面临这样一种新的文化体系,即主流文化体系,这使他们既与少数民族血脉相通,同时却又恰恰成为了主流文化的接受者,一方面他们满怀新奇和向往地揣测着主流文化,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新的环境、文化又感到从所未有的手足无措。这种碰撞给民族学生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震撼。
3.文化碰撞的力度
由于受地域、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面对主流文化,很多少数民族学生经常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这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尤为突出),在新的文化环境中显得很胆怯,因为对民族学生而言,其所接触的文化是相对陌生的,陌生的程度与生源地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生源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程度越低,该地区对外封闭性就越强,与主流文化的接触就越少,少数民族学生对主流文化的了解也会越少,失语的程度就会越高。
4.对文化尴尬的处理
不管这种尴尬的程度有多高,不管文化失语的现象多么严重,民族学生都必须面对这种融合和交流,接受这种磨合和碰撞。但是,民族学生在面对这一系列蜂拥而至的问题时,往往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自觉意识较高的民族学生面对多彩纷纭的文化,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对各种文化或取或舍,在文化的碰撞中,在文化的融合中,在文化的交流中游刃有余,行走自若,完成自己作为多元文化承载者所担负的使命。
二、民族学生学习状态
民族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指狭义的对专业课知识的学习,而且还包括对各种文化知识、生活知识、社会知识的学习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纲要》中明确提到“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因此,民族学生在学习中所面对的问题和挑战也呈多样化交织。
1.文化课学习先天不足,基础较差
由于民族地区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多民族地区的学生,尤其是生源地在偏远山区、农村的学生文化课基础很差,当然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还与双语教学的推进相关,在双语教学进行较早、推进程度较大的地区,学生的文化课程度相对较好,反之,双语教学起步晚的地区,学生的文化课程度就会相对低一些。这些学生一旦进入内地高校或预科基地,其自身的劣势就会很明显地表现出来。
2.语言因素导致社会学习能力滞后
社会学习能力往往受多种因素制约,而针对民族学生的特殊性,除了共性的因素外,其社会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文化境遇和语言因素的影响。文化境遇对社会学习能力的影响上文已有详述,此处不再赘述。而语言它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首要要素,由于地域原因或民族、宗教影响,很多民族地区的学生普通话说得不够流利,个别地区甚至无法用汉语表达,鉴于此,《纲要》也多次强调“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全面加强学前双语教育。国家对双语教学的师资培养培训、教学研究、教材开发和出版给予支持”。但是,政策的推进是有一定阶段性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对于已经处于双语劣势的学生而言,仅仅推进双语教学,并不见得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就必须从学生的心理上着手,从学生自身进行改变,否则将是治标不治本,成效仍会不佳。
三、民族学生的自我认同感缺失
上文从民族学生尴尬的文化境遇和学习现有状态两个方面阐释了民族学生作为一个多元文化载体、作为一个关注自身的学习者,在多元文化境遇中取舍茫然、不知所措,而在各种知识的学习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中同样劣势彰显,困难重重。各种各样的矛盾、碰撞、摩擦、冲突不约而同地发生在了民族学生的身上,他们身心均体验着上述种种矛盾困难,他们所能做的除了抗争、接受就是迷茫。显然抗争是正确的,但似乎不够得法,迷茫和接受又显得那么被动,于是民族学生的自尊心变得十分脆弱,民族学生开始对自己的一切进行无休止的怀疑,民族学生的自我认同感逐渐消失。
四、发掘民族学生心理资本
对民族学生的教育也许并不同于人力资源管理,但是面对竞争、面对困扰、面对学生潜力的发掘,心理资本的四个要素同样十分重要。从工作程序上来说,我们只有缓解学生的焦虑和紧张,引导学生树立信心,看见希望,才能让学生在面对困难时正视困难、乐观地对待困难,才能在与困难的摩擦、碰撞的抗争中表现出义无反顾的韧性和耐力。这就需要我们引导民族学生重新定位,彰显优势。
1.“你知道什么”的“无知”暗示
长期以来,不管是民族学生还是老师强调的都是学生的知识积淀,都在问“你知道什么”或“我知道什么”(自问、自我反思),这种提问关注的是学生(或自己)的知识储备,无形中也是对学生(或自己)的一种提醒和鞭策,在警示学生或自己,无知的领域如此广袤,需要我们探索、求知、求知、再探索。这种彰显劣势的提问方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天才和学者的同时,其也暗示着被提问者的渺小和无知。
当民族学生面对这一问题时,当他思考“我究竟知道什么”的时候,鉴于上文所提到的各种劣势,民族学生得到的答案就是“我太差了”,这一问题的“无知”暗示毫无疑问会在民族学生的身上放大,随之而产生的也将是自卑、失望、放弃、迷茫,进而导致学生的自我定位失误、自我认同缺失、自我否定,这样一来,我们所谓的“提高民族教育质量”就成为了一句空谈,因而在教学中要避免对这一问题的强化,引导学生从正确的角度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
2.“我是谁”,重新定位
为了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必须引导民族学生进行重新定位,重新思索“我是谁”这一问题。在这一问题的思索中,一定要引导民族学生发现自己的积极方面,彰显优势。因而,要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民族学生、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承载者,其作用多么重要,进而让学生进行正确的社会角色定位,同时要让民族学生看见自己本身在各个方面的优势,在彰显其优势的同时,引导民族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用优势鼓励他们、肯定他们、让他们自己相信自己是优秀的,进而让他们自己相信自己能够克服自身的劣势,而劣势也是可以克服的。这就在避免劣势放大的同时彰显了民族学生的优势,让他们有信心。
综上,鉴于民族学生在文化境遇和学习状态等方面的特殊性,现阶段民族学生在面对各种碰撞、摩擦、冲突、矛盾时,自我认同感严重缺失,因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挖掘民族学生的心理资本,引导民族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树立信心、对自己和未来充满希望,并不断地强化民族学生的韧性和自我认同感,真正有效地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髓,以学生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尤其是民族教育质量,进而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
[1]夏铸,谭志松.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2][美]路桑斯.心理资本[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滕星,苏红.多元文化社会和多元一体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1).
(作者单位:黄河科技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4.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