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对志愿精神培育的影响分析
2016-03-16苗秀杰李俊华
苗秀杰 李俊华
大学教育对志愿精神培育的影响分析
苗秀杰 李俊华
近年来,志愿服务活动在弥补政府部门与市场机制不足、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慈善法的颁布,更是让慈善得到了法律的保障和尊重。大学生是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主体,能够对我国志愿服务工作起到积极的影响。
大学教育;志愿精神;培育;影响
一、志愿精神培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引导学生确立基本的道德和政治价值取向
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志愿精神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以及崇高的价值诉求,志愿精神所体现的同情、奉献、责任等价值观正是大学人文精神的核心追求,博大的大学精神中孕育着志愿精神的所有特征①。通过大学对志愿精神的培育,并以此进行各种志愿服务实践,让学生获得基本的道德和政治价值取向,这正是大学教育内在的责任与义务。
2.引导受教育者明确自身社会责任,培养乐于奉献的责任品质
道德责任的培养和教育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共识。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确定了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是使每个人承担起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呼吁教育的内容应该强调道德关怀和道德责任②。
国外有学者认为大学期间是人生灵魂的发育季节,大学生应该从“生理成人”提升到“精神成人”,实现这一过程,就成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源源不断地造就适应时代需求的知识丰富、道德健康、能力健全、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全面发展的公民,这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③。志愿精神正是体现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人文关怀精神。
3.提高大学生社会服务意识与能力
大学生是最富生命力、最朝气蓬勃的社会栋梁之材,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强化了人们的物质利益意识,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价值判断模糊和偏差。表现为急功近利,以个人利益为主,缺少奉献精神,忽视社会公德等。
通过大学志愿精神培育,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学以致用,在利用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提升责任意识与能力。
二、目前大学教育对志愿精神培育的现状与分析
为了比较全面、有效地了解大学教育对大学志愿精神培育的影响,笔者采取了实际调研方式。调研对象选取了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并基本上涵盖了文史类、理工类、经管类、艺体类等不同学科。共计发放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324份,有效收回率为92.57%。
目前,高校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大多是学校统一组织,缺乏志愿服务精神的内在动力,对志愿精神的内在价值也认识不足。调查对象中,只有4%的学生系统了解过大学生志愿精神,“知道一点”的占74.4%。还有12%的学生基本不了解。因此,对志愿精神的培育是大学教育的迫切需要。
为此,笔者从大学的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以及其他因素等对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
1.基础教育的影响
基础教育主要是对大学生思想层面的教育。思想是行为的基础,精神是行为的内在支撑和灵魂。我们从大学开展志愿精神培育的课程、学生喜欢的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三方面进行了调研。
通过调查反馈,学校对大学志愿精神培育并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是忽视了这方面的教育,有超过一半(约54.8%)的学校并未开展志愿精神服务类课程。在学生中,有41.5%的学生表示希望并愿意参加学校开展的有关志愿精神培育的课程、讲座或报告等,35.4%的学生不确定,23.1%的学生选择了不愿意。
在教育内容上,调查中,56.8%选择了希望系统地了解志愿精神的相关理论;67%选择了系统的了解志愿组织发展与实践的相关内容;46.6%选择了解参加志愿活动的政策、措施等相关内容。不愿意参加学习的学生主要表现的是没有兴趣,没有时间,对志愿活动不了解等。
此外,在教育方式上,学生们更喜欢较为灵活的形式,如41.6%的学生选择案例分析,32.3%的学生喜欢小组讨论,而只有19.3%的学生选择了普通授课的方式。
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志愿精神不能理解并转化为行动的主要原因在学校,大学对志愿精神培育的缺失、教育方式的僵化造成志愿精神缺乏内动力。
2.专业教育的影响
专业教育主要是指对大学生培育志愿服务过程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这些知识技能的培训可以使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更具有信心,更能从容地解决问题,也更能体现其能力。
调查中,95%以上的学生希望学校开展有关志愿精神与服务的专业类培训课程,其中36.4%的学生希望可以学习到有关志愿服务的相关知识,31.1%的学生希望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而有30.7%的学生希望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所提高。但65%以上的学校并没有开展类似培训,反映了学校对志愿培训不够重视。
对于专业技能培训的教育方式,学生最为喜欢是实地考察和个案研究,分别占22%和21.6%,其次是角色扮演和技巧示范,分别占18.8%和18,5%,而有少数学生接受交流分享会和普通授课方式,分别为11.3%和7.8%。因此,专业教育是把志愿精神有效转化为志愿服务能力的基础前提和必要保障。
3.实践教育的影响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反映了实践的重要性。因此,加强志愿服务的实践教育,是增强服务社会意识的有效途径。
在调查中,学生进入大学后会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所占比例为75.9%,但仍有接近1/4的学生未参加。其原因:有25.3%的学生认为该活动与学习时间冲突;21.4%的学生认为招募条件苛刻,缺乏能力;有18.8%的学生因为资金不足,参加活动得自己花钱或其他因素而没参加志愿活动;还有8.9%的学生认为学校和社会对志愿活动缺少相应的政策鼓励;6.7%的学生认为志愿活动没有意义,得不到锻炼。
学校开展志愿教育的组织形式,主要是由院系、学校和社团组织的,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很少。而在这些志愿活动中,涉及环境保护、扶贫支教、社区服务形式的活动所占的比例比较大,超过了62%,而为大型赛事提供活动的服务较少,仅占16.4%。
此外,对于学校开展的志愿活动形式,有24.3%学生认为形式主义严重,21.2%的学生认为组织管理不善,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48%)认为学校组织的活动缺乏宣传和必要的指导,稳定型较差,活动类型单一。
4.其他因素影响的统计分析
关于其他因素的分析中,首先约65.3%学生认为学校领导、老师是否支持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很重要。而对于老师本人参加志愿活动的情况,44.6%的学生表示不清楚,32.7%的学生表示老师参加过,还有22.8%的学生表示老师未参加过。
其次,志愿者表扬与激励制度也对培养志愿精神有影响。23.2%的学生认为学校对参加过志愿活动的学生应该颁发志愿者荣誉证书;21.2%的学生接受给予志愿者一定物质奖励,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号召全校师生向志愿者学习,给予学生就业推荐或进行记录,使志愿者得到相关部门认可,只有极少数学生(2.8%)认为不用任何奖励。
对于“促进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措施”,学生们对学校能积极培训志愿者服务相关技能、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及时更新志愿者服务信息或参加志愿者活动、可以获得学分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还有学生希望加强志愿活动中的保障措施。
三、对策建议
1.开展必要的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
大学教育是大学生学习生涯的转型阶段,高等教育是学生思想意识形成的积极引导者。通过大学志愿精神的基础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志愿精神的内涵,了解志愿组织的形成、发展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增强公民意识、责任心与归属感。最终,可以促使志愿精神和志愿活动能够与大学生今后的生活融为一体。在这方面,美国、英国、墨西哥、日本,包括香港等发达地区已经很成熟。他们中的大多数高校将志愿精神培训课程纳入到基础教育体系,这无疑是对志愿者注入了精神动力,延长了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生命力。
大学志愿精神培育只注重基础教育远远不够,还应教育他们做事的方式与方法,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专业教育培育。专业教育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学习,更需要加强志愿者服务能力的培训。通过大学中的专业教育,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灵活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在志愿活动中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而增强学生服务的信心,并激发学生的创新与热情。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在礼仪、医疗、心理等方面的服务技能,进而使得志愿者们能沉着应对活动中的突发事件,彰显出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的素质。此外,在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培训时,还应保持与时俱进,满足不同服务领域对象,不同服务内容的要求。这样才可以使得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小型志愿活动中得心应手,在大型志愿活动中绽放出魅力。
2.完善实践教育中的组织管理制度
任何组织不论其性质如何,只有在良好的管理制度下才能长效发展。在实施志愿服务管理的过程中,学校应组建志愿服务管理部门,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事前管理主要指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扩大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范围,使其有更多的机会服务于大型赛事活动、前沿技术研究、国际学术交流等,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的挑战性与创新性,使其更具有责任感与成就感。同时,管理者应运营好网络信息平台,能及时更新志愿服务信息,增进活动多样性,还促进志愿者间信息交流,使其相互传播感染力。事中管理主要指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做好监督、指导、协助。首先要根据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的能力,将其分配在合适的岗位上,使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价值。其次,时刻关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为志愿者解惑或提供帮助。借鉴国外一些成熟的做法,如成立志愿服务咨询窗口或研究所。事后管理是指在志愿活动结束后,对志愿者做好评价与激励。通过满足不同志愿者的需求对其进行相应的奖励,这一环节对于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设至关重要。
3.培育大学教育中的志愿文化氛围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④因此,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本身应做好表率与模范作用,进而在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志愿风气。
其次,创造激发志愿动力的环境,这是激发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又一动力。对此,学校可考虑设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基金”,并做好与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协调,营造良好的资金运营环境。为建设良好的氛围,利用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加强沟通信息,激发学生志愿服务的热情。为培育学生的志愿精神,学校也可以采取一些强制措施,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如西方一些国家“将志愿精神培育课程作为获满学分或毕业的先决条件之一”,“规定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志愿活动”,或“为参加志愿活动的学生提供就业推荐”等。
总之,有效发挥大学的教育功能,使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和精神理念,是实现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
引文注释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2.0052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评价协会研究课题“基于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人才培养机制与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PJHYYB1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