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背景下寿县特色农产品电商提升分析
2016-03-16傅前瞻
王 庭,傅前瞻,2
(1.皖西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2.南京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农村电商背景下寿县特色农产品电商提升分析
王 庭1,傅前瞻1,2
(1.皖西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2.南京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寿县作为安徽省农业大县,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优质豆制品、席草、羽绒等具有较强的市场基础。在当前农村电商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梳理寿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加强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建设、物流配送体系、电子商务人才、规模化和集群化、品牌建设等思路,促进寿县将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县域特色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寿县
2015年以来,国务院、农业部、商务部等先后下发《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等文件,随着一批扶持政策的密集出台,农村电商正在蓬勃发展。据统计,2015年我国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额达1505亿元,增长超过50%。寿县作为安徽省农业大县,农业资源丰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造就了众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面对消费者对农产品提出的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的需求,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解决寿县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中的问题,推动特色农产品产业升级和发展、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寿县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
(一)寿县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基础好
近年来,寿县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畜牧、果蔬、豆制品、席草等优质特色农产品产业,截止2015年底,已认证农业“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58个,建立绿色食品认证基地54.5万亩。全县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2家,其中省级11家;农民合作社总数1 228家,家庭农场120家。2015年农产品系列加工产值达到132亿元,初步形成了八公山豆制品、板桥草席、三祥羽毛等为代表的在区域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集群。
(二)寿县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速度快
2015年以来,寿县重视电子商务发展,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寿县加快推进“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寿县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试行)》等支持政策,为电商发展提供政策环境保障。当前,寿县各特色农产品经营主体,开辟电商销售新渠道的意识不断增强,电商卖家数逐年增多,豆制品、羽绒制品、优质果蔬、草席织品等成为电商亮点。截至2016年6月,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京东、邮乐购和农惠网均已在寿县设立县级服务中心,村级服务站点不断扩展,寿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
二、寿县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农村电商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寿县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在电商基础设施、农产品标准化、物流配送、品牌塑造、经营组织化规模化、电商人才等方面的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将极大地制约寿县特色农产品发展,导致特色农产品的资源和产业优势无法有效转化为商品优势和市场优势,不能在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农村电商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电商发展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设施之上,网络覆盖率、带宽速度、交通道路、仓储配送等是带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条件。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寿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农村电商基础建设水平与省内外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县域乡镇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开展还处于较滞后状态。
(二)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不统一
寿县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分散、品种繁多等特点使得其标准化难度较大,即使有标准体系,大量小规模的经营主体实施起来也有一定难度。除少数省级龙头企业外,绝大多数寿县特色农产品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科技支撑能力不强,标准化程度不高。但是,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和生活质量提高,对农产品的要求不仅要新鲜多样,还要精致营养。同时,电商网上交易的虚拟性、风险性特性也对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包装提出较高的标准要求。由于标准化程度低、粗放式生产加工,使得寿县特色农产品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高品质需求。
(三)特色农产品物流体系尚不完善
一方面,特色农产品具有的地域性、季节性、易腐烂等特点,增加了运输的难度和成本,限制了流通的半径;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对电商物流心理预期的不断提高,对物流配送的高时效、低成本要求将越来越突出。目前,寿县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还不完善,传统的配送模式导致成本高、时间长、损耗大,与电商物流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电商物流在组织化、专业化、社会化、整合化程度方面需要不断提升。
(四)特色农产品电商人才缺乏
特色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营主体使用电脑和互联网的能力。受限于教育水平、传统交易习惯、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部分特色农产品经营主体很难在短期内建立互联网思维,熟练掌握电子商务实务操作。在文化环境和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的寿县县域乡镇,电商人才的匮乏限制了特色农产品电商的发展。
(五)特色农产品集群化和组织化程度较低
寿县农业产业化还处于成长阶段,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整体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程度及专业分工协作程度偏低,多数龙头企业与农户尚未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和稳定的带动关系。特色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活力不足、实力不强,未能有机联合分散的农户进入市场。特色农产品的小农经营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整体市场优势,农业生产成本高、风险大,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仍然突出,不利于特色农产品电商的进一步发展。
(六)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大
寿县特色农产品虽然数量多、品种好,但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消费思想的影响,造成特色农产品土味多、精品少、附加值小。由于品牌培育整体滞后,品牌推广宣传力度不大,营销方式手段单一,结果是寿县特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不少,但在省内国内市场叫得响的品牌不多,截至2015年底,寿县特色农产品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安徽省著名商标16件。品牌市场拓展能力不强,削弱了特色农产品在电商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寿县特色农产品电商提升的对策思路
(一)夯实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
寿县政府加大农村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积极探索PPP、委托运营等市场化方式,调动通讯企业等各类主体参与建设积极性,实现村级网络宽带覆盖和农村家庭宽带升级覆盖。同时,加强农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村邮政局所、村邮站、供销合作社基层网点、村级信息服务站等改造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通过提高寿县信息基础设施水平,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保障。
(二)推进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建设
以特色农产品的分等分级划分为重点,建立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 、包装、配送过程和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的标准体系[1]。品质等级、加工标准、检测标准、包装规格要按照统一、简化、选优的原则,逐步形成与国家、行业标准体系的配套衔接。借助标准化管理,推进寿县特色农产品电商实现“三品一标”化,建立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提升寿县特色农产品的整体品质水平,提高消费者的质量满意度。
(三)完善特色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为了保证寿县特色农产品电商的高效运行,需要建立物流资源整合机制,借助大型电商平台的资本实力,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强各电商企业之间的物流合作,充分利用各方优势,实现信息共享,共建物流联盟,建设灵活高效的仓储物流系统,实现特色农产品的专业化运输配送。此外,需要创新设计物流模式,根据特色农产品自身特点,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城市社区直接对接,开展生鲜特色农产品“基地+社区直供”电商物流模式,利用社区便利店、快递网点和自提柜等[2],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四)培养特色农产品电商人才
人才培养作为寿县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智力支撑,需要重点以返乡高校毕业生、返乡青年、大学生村官等为对象,培养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带头人和实用型人才。制定政策鼓励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商从业者返乡创业,鼓励电商职业经理人到农村发展。同时,政府将电商培训纳入就业创业民生工程,在具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础的乡村开展农民电子商务培训,联合农村淘宝等大型电商平台,推广先进的网络销售模式和成功经验,提高电商运营水平,引导农民立足农村、对接城市,探索特色农产品电商新模式。
(五)引导特色农产品集群化发展
基于产业园区对于特色农产品集群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作用,寿县政府需要科学规划,提升现有的新桥、迎河、瓦埠湖、涧沟农业园区建设,布点培育淠河经济带、安丰塘和三觉园区建设,重点扶持龙头企业、示范中介组织、经营大户,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寿县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发展。目前,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正在大力拓展农村电商领域,积极进行资本投资。寿县政府应积极组织引导,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大型电商平台企业与现代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对接,借助现有主流电商平台渠道,加快寿县特色农产品发展。
(六)强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
良好的品牌可以向消费者传递产品质量和特色信息,提高消费者忠诚感,褚橙作为通过互联网成功营销而意外引爆流行的经典案例,值得深入借鉴学习。寿县特色农产品要树立品牌意识,经营主体通过加强与农村淘宝、京东、邮乐购、农惠网等各大电商的合作,充分利用网络营销的传播范围广、互动性强、覆盖率高的特性,注重大数据下的数据挖掘分析,在品牌化包装的基础上实施网络精准推广,积极开展客户关系管理[3],在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的基础上,核心龙头企业要创立企业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形成一批美誉度好、附加值高的寿县特色农产品品牌集群。
[1]彭成圆.我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发展模式及其借鉴启示[J].广东农业科学,2014(4):226-228.
[2]范厚明,田也.谈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模式的改进[J].商业经济研究,2015(35):36-38.
[3]盛凡.电商背景下的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创新策略研究[J].电子商务,2015(7):27-29.
Analysisof Shouxian Characteristics Agricultural Products’ E-commerce Improv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mmerce Development in the Countryside
WANG Ting1, Fu Qianzhan1,2
(1.West Anhui University,Lu’an 237012, China;2.NanjingAgriculturalUniversity,Nanjing210095,China)
Shouxian, as a big agricultural county in Anhui, has rich resources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ch as high-quality Bean products, mat and feather, which are very competitiv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mmerce development in the countryside, the paper researches into the main restrictive factors of the Shouxian characteristics agricultural products’ e-commerce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e-commerc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systems, e-commerce professionals, scale and clustering, brand building and so on. It will promote Shouxian agriculture resource advantages into economic advantages, develop characteristics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increase the income of farmers.
characteristics agricultural products; E-commerce; Shouxian
2016-09-20
安徽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F11-12D343);皖西学院寿县扶贫开发项目(WXSK1525、WXSK1527)。
王庭(1978-),男,安徽肥西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傅前瞻(1972-),男,安徽六安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F713.36
A
1009-9735(2016)06-00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