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恩·麦克尤恩长篇小说国外研究综述
2016-03-16郭先进
郭先进
(首都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48/ 凯里学院 外语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伊恩·麦克尤恩长篇小说国外研究综述
郭先进
(首都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100048/ 凯里学院 外语学院,贵州 凯里556011)
摘要:麦克尤恩的长篇小说创作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国外研究(主要是指英语国家)较为全面,宏观上涉及青少年成长﹑爱情﹑人际道德伦理关系﹑生态环境和创伤等宏大叙事主题的探索,微观上触及人物形象、情节、场景、叙述策略、语言特点等多方面,还彰显出跨学科的研究态势,具体表现为叙事学分别与心理学﹑神经学和历史主义等研究层面相互交融和关联。但是,国外研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关键词:伊恩·麦克尤恩; 伊恩·麦克尤恩长篇小说; 国外研究
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1948—)是当今英国文坛最重要作家之一,获得毛姆奖﹑惠特布莱特﹑布克奖和全美书评人协会奖等众多奖项,已经被公认为英国的“国民作家”(Crampton,2010:24)。自1978年第一部长篇小说《水泥花园》问世以来,麦克尤恩至今已出版长篇小说13部(TheCementGarden, 1978;TheComfortofStrangers, 1981;TheChildinTime,1987;TheInnocent,1990;BlackDogs,1992;EnduringLove,1997;Amsterdam,1998;Atonement,2001;Saturday,2005;OnChesilBeach,2007;Solar,2010;SweetTooth,2012;TheChildrenAct,2014)。另外,他已出版数量可观的电影﹑电视剧本﹑清唱剧和儿童文学。
1国外研究述评
麦克尤恩的长篇小说创作一直是国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迄今为止,关于麦克尤恩的长篇小说研究可谓硕果累累。“全球最大在线图书馆”(The World Largest Online Library)数据库收录有关麦氏研究的评著20多部。通过对美国权威学位论文数据库(PQDD)进行检索,可以发现,从1978到2015年间,直接或者间接以麦克尤恩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的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数量达300余篇,其中博士论文约为50余篇,硕士论文200余篇。另外,研究性论文数百篇。
目前,针对麦克尤恩长篇小说创作研究的著作主要有三类:一是对麦克尤恩多部小说研究的专著,二是编著,三是单个作品的著述。对麦克尤恩多部小说研究的专著大约10部左右。1994年科南·莱恩(Kiernan Ryan)的《伊恩·麦克尤恩》是早期介绍麦克尤恩小说的一本小册子,它对麦克尤恩《黑犬》之前的小说进行了分章介绍,主要关注麦克尤恩作品中的道德意识与两性主题。莱恩认为,“令人不安的艺术”(Ryan,1994:5)是诠释麦克尤恩小说的关键。此项研究有力地推动了麦克尤恩小说的叙事批评。杰克·斯雷(Jack Slay)的《伊恩·麦克尤恩》是研究麦克尤恩早期小说一本难得的学术专著,它主要对麦克尤恩早期的小说进行了逐一解读,认为“他清晰地洞察和描写人们日常生活的争斗,捕捉了现代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恐惧﹑不安和挫折”(Slay, 1996:134),“他是我们这个时代尽责的历史学家” (Slay,1996:148)。大卫·马尔科姆(David Malcolm)的专著《理解伊恩·麦克尤恩》立足于欧洲文化背景,对作家的短篇故事集和包括获得1998年英国小说布克奖作品《阿姆斯特丹》在内7部长篇小说从叙述视角﹑文体混合﹑碎片化叙事﹑作品的主题﹑空间描写和作品的元小说特征等方面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借此他提出一个核心论点,“麦克尤恩的创作生涯显示出从相当极端的道德相对主义向明确的道德关注转变的轨迹”(Malcolm,2002:15)。此学术著作是同类研究成果中比较出色的一部。克里斯蒂娜·伯恩斯(Christina Byrnes)的《伊恩·麦克尤恩的作品:心理动力分析》则是专门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展开对麦克尤恩和其作品的解读。她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研究麦克尤恩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俄狄浦斯情节﹑对男性气质的认同困难﹑向童年的倒退﹑性倒错和性暴力等问题,认为“麦克尤恩不同寻常之处在于他能抵达无意识深处呈现写作元素,并在不同的层面上将作品人物和读者的意识融合在一起”(Byrnes,2002:209-210)。伯恩斯在《伊恩·麦克尤恩作品:心理动力分析》中对麦克尤恩的《爱无可忍》之前的作品一次进行了心理层面的文本分析之后,又连续出版《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和〈星期六〉》(IanMcEwan’sAtonement&Saturday, 2010)﹑《伊恩·麦克尤恩的〈在切瑟尔海滩上〉》(IanMcEwan’sOnChesilBeach, 2010)。多米尼克·赫德的专著《伊恩·麦克尤恩》首先对麦克尤恩小说中的主题如政治﹑男性暴力与性别关系﹑科学及理性的局限﹑自然与生态﹑爱与天真﹑寻求伦理旨归及作家叙事艺术嬗变进行了梳理,然后主要从内容﹑主题﹑文体风格三个方面对麦氏的小说逐一进行详细的解读,最后指出“麦氏尤恩令人不安的艺术倾覆了知识和经验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曾被现代主义视为一种短暂可能性”(Head,2007:207))。林恩·威尔斯(Lynn Wells)撰写的《伊恩·麦克尤恩》对小说的道德倾向转变﹑性动力叙述和元历史叙述进行了廓清,认为“考察麦克尤恩作品中的道德描写与作品特别的审美结构——文体﹑叙述结构和声音(语态)——之间的复杂关系是至关重要的”(Wells,2010:12)。
其次,由麦克尤恩小说研究论文集结而成的编著也不少。其中,彼得·蔡尔兹的(Peter Childs)的《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每章的主体部分致力于摘取迄今为止关于麦克尤恩的最好批评,并由编者的评论将其连接在一起”(Childs,2006:7),是研究麦克尤恩的重点材料。塞巴斯蒂安·格勒斯(Sebastian Groes)于2009年﹑2013年前后两次编撰了题为《伊恩·麦克尤恩:当代批评视角》的研究著作,2009年的版本着重收集对麦克尤恩《无辜者》《赎罪》和《星期六》主要小说评论的文章。2013年的新版本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对新近小说《追日》和《甜牙》进行评论的文章,体现了格勒斯在研究麦克尤恩方面的及时性,编者褒扬“伊恩·麦克尤恩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绘图师” (Groes, 2013:1) 。 帕斯卡·尼古拉斯(Pascal Nicklas)编撰的《伊恩·麦克尤恩:艺术和政治》一书将小说家﹑小说主题﹑小说文类糅合于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期英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语境因素之中,考察《只爱陌生人》《黑犬》《无辜者》和《星期六》等主要小说在社会学﹑叙事学和政治学等多重层面上与当代英国社会主要事件的关联,如“金子行动” “柏林墙倒塌”“9·11事件”等等,并认为“小说洞悉了人类本质”(Nicklas, 2009:10)。
除了对麦克尤恩的长篇小说进行整体上的宏观研究之外,许多研究者还针对麦克尤恩的单部小说进行了专门著述。这其中以讨论《爱无可忍》和《赎罪》的专著为最多。主要有罗格·克拉克和安迪·戈登的《伊恩·麦克尤恩的〈爱无可忍〉:读者指南》(IanMcEwan’sEnduringLove:AReader’sGuide, 2007)、朱莉·埃拉姆的《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IanMcEwan’sAtonement, 2007)、克里斯蒂娜·伯恩斯的《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和〈星期六〉》(IanMcEwan’sAtonement&Saturday, 2010)和《伊恩·麦克尤恩的〈在切瑟尔海滩上〉》(IanMcEwan’sOnChesilBeach, 2010)。
除了以上这些专著﹑编著和单部小说的著述外,还有一本访谈录。《与伊恩·麦克尤恩的对话》收录了自1978—2010年32年间对该作家的12篇采访,“访谈讨论了麦克尤恩创作的方方面面,详细地记录了他对音乐、电影、戏剧、儿童故事、政治,尤其是生物学和环境问题的看法”(Roberts,2010:xii)。这对于了解和洞悉作家的创作轨迹是一份绕不开的真实材料。
另外,评论专著和编著中部分章节探讨麦克尤恩长篇小说的成果也比较丰盛。最近,由伊恩·弗雷泽撰写的专著《身份,政治和小说:审美时刻》就对麦克尤恩的最为著名的两部长篇小说《赎罪》和《星期六》进行了精彩的解读。专著的第三章“《赎罪》:E.P.汤普森和阶级实践”主要“利用阶级实践、阶级意识、阶级斗争、阶级霸权和物化这些概念对小说进行探究”(Fraser,2013:50),第四章“《星期六》:朱莉亚·克里斯蒂娃的贱斥”主要“探讨朱莉亚·克里斯蒂娃的‘贱斥’概念对处在贝罗安与自己、与普遍化的贬斥的‘他者’和作为具体的贬斥的‘他者’人物巴克斯特的辩证互动中的贝罗安身份的影响” (Fraser,2013:75)。另外,新近出版评论著作《文学和创意经济》中的第七章“伊恩·麦克尤恩《星期六》中的艺术评价”主要剖析了“小说通过一切方式来探索文学对有产阶层和对他们构成威胁的社会下层的提升作用”(Brouillette, 2014:198),指出:“通过避免艺术明显社会价值带来的自满感,小说审视自己志向。”(Brouillette, 2014:198)其实,近年来这些专著和编著中的专门章节主要探讨的是麦克尤恩的长篇小说《星期六》,并主要从社会政治的维度对小说文本进行阐释*参见Foley, Andrew. 2009. The Imagination of Freedom: Critical Text and Times in Contemporary Liberalism [M]. Johannesburg: Wits University 237-272; Bradley, Arthur & Tate, Andrew. 2010. The New Atheist Novel: Fiction, Philosophy and Polemic After 9/11[M].London: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16-35; Boxall, Peter.2013. Twenty-First-Century Fiction: A Critical Introduction[M].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53-163.。
目前,国外以麦克尤恩直接或间接为题的博士论文(用英语写作)50余篇,这些博士论文涉及的论题有小说中呈现的哥特式恐惧﹑元历史编纂﹑大英帝国的衰落﹑儿童隐喻形象﹑小说中自然的描写体现的生态观以及主体性等,其中8篇直接以麦克尤恩为题的博士论文专门对麦克尤恩长篇小说进行研究。其中比较有新意的是论文《神圣的场所: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的家庭》。论文以家庭系统理论为理论依据,考察麦克尤恩小说中“分裂型”“脆弱性”“再生型”和“持久型”(Hennessey, 2004:7-10)四种类型家庭,并对家庭中成员渴望连接倾向以及对它进行破坏的欺骗﹑贪婪﹑阶级意识和痴迷等潜在性力量进行详细的甄别,指出麦克尤恩潜在地对回归传统家庭的渴望。
伴随着麦克尤恩知名度的不断上升,国外学界研究他的论文及评论性文章可谓汗牛充栋。本文在此不能一一列举,但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对学界研究麦克尤恩长篇小说关注点及研究方法大致归纳如下:
第一,伦理探讨研究。麦克尤恩的作品常常致力于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对麦克尤恩作品的伦理探讨一直是研究者们所热衷的一个话题。例如,布鲁诺的《伊恩·麦克尤恩虚构救赎的原罪:近期小说解读》一文剖析了麦克尤恩后期小说,认为只要“满怀希望地净化和提升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关于人性堕落的书写,带有批判和劝善意识的读者不仅为自己找到满足的乐趣,而且,他们会宣告我们世间美好的救赎一直存在……永远不会消失” (Shah,2008:49),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其小说承担的道德伦理责任。
第二,女性主义角度。两性关系是麦克尤恩作品中一个非常突出的主题,自早期的评论文章开始,一直不乏从性别角度对麦克尤恩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论述。安哥拉·罗格(Angela Roger)的《伊恩·麦克尤恩的女性画像》认为,“麦克尤恩小说中女性角色被赋予创造性﹑感性﹑神秘和亲近大自然的属性,与被塑造具有破坏性﹑麻木不仁﹑残酷和剥削性的男性角色形成对照。面对男性拙劣和残暴行为,女性显得更为成熟。这些男性与女性之间冲突被麦克尤恩用来展示广阔的社会范围内两极分化的状况。”(Roger,1996:25)
第三,精神分析和心理分析方法。基于麦克尤恩的作品中对于人性的深刻解读,精神分析和心理分析方法也是研究者们热衷的一个角度。前面已经提到,关于这方面,伯尼·C.伯恩斯已经出版多部专著,成为这一领域中的领军人物。文章《伊恩·麦克尤恩的神经学小说》指出“麦克尤恩小说阐明了以科学角度﹑充满热情和智性的探索有助于建构性地理解大脑如何工作,也深深地体现了人类对叙述的欲求”(Thrailkill,2011:198)。另外,在零散的评论文章中,对于麦克尤恩作品的心理分析也经常被采用。例如,科根(Iiany Kogan)一文认为“小说表面上着重于主人公别尔德寻找太阳能拯救人类,实际揭示了主人公意识和无意识活动的过程——疯狂的防御﹑没有能力去爱或哀悼﹑俄狄浦斯情节﹑阉割的焦虑和对死亡的恐惧”(Kogan,2012:1311)。通过塑造主人公别尔德形象,“麦克尤恩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触摸人性弱点的机会,其实这些弱点存在于我们所有人身上”(Kogan,2012:1311)。
第四,叙述手法研究。关于麦克尤恩的叙事手法,不少国外学者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自己的探讨。考特尼(Hannah Courtney)的《叙述时间和慢场景: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事件和思想呈现的互动》文章着重分析了麦克尤恩在《赎罪》《星期六》和《在切瑟尔海滩上》中运用和完善“慢场景”(slowed scene)技巧来扩张故事的关键场景。通过这个技巧的使用,麦克尤恩“使自己和读者能深入场景中去分析和评价,并和人物一起体验行动进行过程中处在压力之下而不是处在暂停或者不确定持续状态下的大脑工作情形”(Courtney, 2013:195)。
第五,生态研究。对于麦克尤恩小说中多次出现的生态主题,杰拉德发表的《伊恩·麦克尤恩的新小说和生态批评的未来》是这方面的佳作。文章认为麦克尤恩从创作《时间中的孩子》伊始,其创作逐渐转向对人类的关注,指出从小说《时间中的孩子》《爱无可忍》《赎罪》到《星期六》蕴含着作家生态观念由生态女性主义逐渐转向达尔文进化论的环境保护主义,并预示“麦克尤恩的下一部作品将最终激活达尔文环境保护论,这是唯一可能盛行或证明适合人类继续幸存理论”(Garrard, 2009:718)。
第六,历史小说研究。麦克尤恩在多部小说中对二战及二战后欧洲的历史现状进行描绘,许多评论文章对此做出了积极回应。《走进历史:伊恩·麦克尤恩〈黑犬〉中的历史,身份和暴力》一文认为“麦克尤恩小说《黑犬》批判性地阐释了‘历史’和‘自我’后现代观念,正是借助它们来展示其局限性”(Müller-Wood,2007:44),对小说中主人公面临暴力所持道德立场﹑令人信服的行动和取得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小说对人类的前景投下了悲观的一瞥。与其说小说目的在于展示震惊还不如说是敦促世人持续不断地投身行动,这样或许能控制我们自身﹑过去和集体未来的阴暗面”(Müller-Wood,2007:54)。
第七,英国现状小说研究。迈克尔·罗斯 (Michael Ross)《在黑暗中的星球:伊恩·麦克尤恩的〈星期六〉和英国现状》是描述麦克尤恩英国现状小说的典型之作。文章通过将小说与英国早期的现状小说《霍华德庄园》比较,从而断言“像《霍华德庄园》一样,《星期六》以一种犹豫的态度质疑英国特权阶层,同时警示阿诺德在多佛海滩听到的‘令人困惑、逃离’的声音在《星期六》的伦敦上空回响”(Ross, 2008:93)。
第八,诗学和审美研究。有不少评论者对麦克尤恩小说的诗学和审美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伊恩·麦克尤恩小说《赎罪》中的诗学和美学》一文首先从诗学和审美价值两个维度对小说《赎罪》进行了精辟分析,然后指出,“叙事策略的细致采用和调节,特别是元叙述元素和技巧以及后现代与经典的现实主义叙事的融合,奠定了小说叙事效用的基础”(Albers, 2009:719)。
总之,国外研究较为全面﹑深广,宏观上涉及小说中关于青少年成长﹑爱情﹑历史﹑人际道德伦理关系﹑恐怖主义﹑生态环境和创伤等宏大叙事主题的探索,微观上触及人物形象﹑情节﹑场景﹑具体艺术手法﹑语言特点等多方面。这些成果一方面体现了麦氏小说研究逐步从宏观到微观互补,互相生发,另一方面还彰显出其跨学科的研究态势,具体表现为叙事学分别与心理学﹑神经学和历史主义等研究层面相互交融和关联。
2问题与展望
国外学界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国外研究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虽然国外研究专著和编著有20余本,但大多是对单个作品的主题和叙事技巧逐一解读,从一个主题或一个侧面对作家所有作品进行通透的分析的著作偏少。事实上,只有全面地考察麦克尤恩不同时期的作品,对之进行贯通的分析,才能更准确地认识和理解麦克尤恩其人其作,更有可能触及麦克尤恩小说的本质。在其创作生涯中,麦克尤恩小说中有许多一以贯之的主题,如对生态问题﹑二战后英国与西方社会政治﹑历史和文化创伤﹑男性和女性的关系﹑性与政治以及文学与科学的关系等。这些思想在其大多数小说中都有明显的体现。例如,从麦克尤恩的《时间中孩子》《黑犬》《爱无可忍》和《星期六》等多部小说和其多次访谈来看,麦克尤恩一直寻找调和科学和文化艺术方式。在小说中,他把具有科学倾向和喜好文化艺术的主人公并置以探讨两者之间的优势和不足,并思考其融合的可能性。许多评论者谈到这个话题,但未进行整体探究(Horton,2015)。另外,创伤主题是麦克尤恩长篇小说一以贯之关注的重点。许多学者进行了概述并对部分作品进行了解读。例如,在编著《当代英国文学中的创伤和浪漫叙事》收录的《查证:伊恩·麦克尤恩〈时间中的孩子〉中创伤和文类》一文中,作者莱恩·迪耶梅尔曾总结道:“伊恩·麦克尤恩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创作的小说探究创伤的展现。纳粹的幽灵萦绕在《黑犬》中;血亲相奸、 谋杀、 栖居在其他作品中的各种残忍的行为。 创伤是他创作的主题。例如,在其创作生涯中具有突破意义的第三部《时间中的孩子》(1987) 探究了女儿在超市被拐骗这个创伤性事件带给父母亲的影响。在麦克尤恩的小说世界里,没有安全的空间:创伤可能在最平凡的场所发生。”(Jeau-Michel Ganteau & Susana Onega, 2013:216)*另外,参见Pascal,Nicklas. 2009. Ian McEwan: Art and Politics [M]. Heidelberg: Universitätsverlag Winter 137.作者卡罗琳·鲁辛对麦克尤恩的长篇小说的创伤主题也进行了概述。的确,创伤主题贯穿麦克尤恩长篇小说创作的整个生涯。在其小说创作的各个阶段,创伤主题有着各自不同特征,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早期的创伤主题主要聚焦家庭成员的缺失引发的个体的身心的伤痛;中期的创伤主题与欧洲20世纪70—80年代的思想交锋和政治激荡密切相连,主人公的创伤正是时代背景的真实写照;成熟时期的创伤主题主要触及当代英国职业领域的权力和责任的冲突带给个体的创伤。显然,麦克尤恩小说的专题和系统研究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
其次,选题过于集中,研究成果重复性多。国外大多数论文都围绕着《爱无可忍》《赎罪》和《星期六》等小说进行论述,且相当一部分质量不高,甚至是低层次的重复。再次,同质文化圈内比较类和异质文化圈内比较文章缺乏。在西方欧洲语言圈内,麦克尤恩作品与其他作家作品的比较凤毛麟角,就是在英语国家内,也仅有寥寥几篇文章,且文章篇幅短小。麦克尤恩和马丁·艾米斯20个世纪70年代走上英国文坛,因为作品充斥性﹑暴力和乱伦等不雅话题,被称为英国文坛的坏小子。经过近40年的辛勤耕耘,两人和朱利安·巴恩斯被称为英国当代文坛三巨头。三人创作在题材和主题方面有交集和相异之处,尤其是麦克尤恩和艾米斯之间有许多可研究之处。两人在性﹑政治﹑暴力﹑英国性﹑创伤书写和生态等主题书写有许多共同面,但在叙述风格和作者伦理态势上呈现不同的风貌。目前,国外仅有为数不多的几篇文章对两者创作思想和主题进行比较。有待更进一步系统和深入地研究*参见Ryan,Kiernan.1999.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Fiction: International Writing in English since 1970[M]. Rod Mengham, London: Polite Press 203-218; Bradley, Arthur. 2009. The New Atheist Novel: Literature, Religion, and Terror in Amis and McEwan [J]. The Yearbook of English Studies (1):20-38.。在异质文化圈内,国外学界还没有对麦克尤恩及其作品与非西方作家和作品进行跨界比较探究文章。拓展学界的视野和思路,进行深度比较研究是有必要的。随着麦克尤恩声誉日隆和其长篇小说研究逐渐壮大,有必要对麦克尤恩本人业已出版的小说﹑文章以及研究麦克尤恩的小说著述进行编目。编制文献书目不仅只限于普通读者,更应该让研究者受益。编制时编者必须仔细考证麦克尤恩小说﹑非小说和发表的评论文章发表的过程,尤其关注每部小说修改﹑成稿的不同文本样式和其五部小说成功改编成影视剧本的详细情况。经过这样编制的文献一定为麦克尤恩的研究提供翔实的资料。最后,国外至今未有麦克尤恩的传记和创作思想研究的专著问世。麦克尤恩把自己的人生经历融入其作品中,因而,其大多数小说有明显的自传色彩。如果以麦克尤恩生平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和真实经历铸成传记,那么,对于读者和研究者而言,这种传记必将有利于深化对麦克尤恩其人其小说的认识。另外,麦克尤恩创作思想和观念在英国文坛独树一帜,在访谈﹑评论文章和小说中(借人物和叙述者之口),作家就文学与科学﹑文学与道德﹑创作与生活﹑创作构思与灵感﹑历史与虚构及真实*目前英美文学界对麦克尤恩小说《赎罪》中历史﹑真实和虚构之间的关系关注较多。论者大多认为麦克尤恩《赎罪》具有“元历史小说”的特点,反映了当代历史小说见证历史和叙述重构困难的尴尬处境。参见Gores, Sebastian. 2009. Ian McEwan: Contemporary Critical Perspective [M].London: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80等作品,但对作家《无辜者》和《黑犬》等历史小说关注较少,对它们呈现历史方式之间的比较则更是少见。、创新与传统﹑语言形式和文本结构等话题发表了真知灼见。但国外学界对麦克尤恩创作观进行综合评价的成果还未问世。
总之,国外研究存在着上述不足,但随着麦克尤恩声望与日俱增,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更新的成果一定会不断问世。
参考文献:
Albers, Stefanie & Caeners, Torsten.2009. The Poetics and Aesthetics of Ian McEwan’sAtonement[J].EnglishStudies90(6): 707-720.
Brouillette, Sarah.2014.LiteratureandtheCreativeEconomy[M].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yrnes, Christina. 2002.TheWorkofIanMcEwan:APsychodynamicApproach[M]. Nottingham: Paupers’ Press.
Childs, Peter. 2006.TheFictionofIanMcEwan[M].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Crampton, Robert. 2010. A Leftish Writer of Fiction Who Can Imagine a Coalition Success [J].TheTimeMay (29):24.
Courtney, Hannah.2013. Narrative Temporality and Slowed Scene: The Interaction of Event and Thought Representation in Ian McEwan’s Fiction [J].Narrative21(2):180-197.
Fraser, Ian. 2013.Identity,PoliticsandNovel:TheAestheticMoment[M]. Cardiff: University of Wales Press.
Garrard, Greg. 2009. Ian McEwan’s Next Novel and Future of Ecocriticism [J].ContemporaryLiterature50(4):695-720.
Groes, Sebastian. 2013.IanMcEwan:ContemporaryCriticalPerspective[M]. London: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Head, Dominic.2007.IanMcEwan[M].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Hennessey, M. Colleen.2004.ASacredSite:FamilyinTheNovelsofIanMcEwan[D]. Madison: Drew University.
Horton, Emily. 2013. Reassessing the Two-Culture Debate: Popular Science in Ian McEwan’sTheChildinTimeandEnduringLove[J].MFSModernFictionStudies(4): 683-712.
Jeau-Michel Ganteau & Susana Onega. 2013.TraumaandRomanceinContemporaryBritishLiterature[M]. New York: Routledge.
Kogan, Iiany. 2012. Ian McEwan’s Solar Through A Psycholoanalytic Lens [J].JournaloftheAmericanPsychoanalyticAssociation60(6): 1299-1313.
Malcolm, David. 2002.UnderstandingIanMcEwan[M].Columbia: South Carolina Press.
Müller-Wood, Anja & Wood Carter J.2007. Bringing the Past to Heel: History, Identity and Violence in Ian McEwan’s Black Dogs [J].Literature&History16(2):43-56.
Nicklas, Pascal. 2009.IanMcEwan:artandPolitics[M]. Heidelberg: Universitätsverlag Winter.
Roberts, Ryan.2010.ConversationswithIanMcEwan[M].Jackson: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Roger, Angela. 1996. Ian McEwan’s Portrayal of Women [J].ForumforModernLanguageStudies32(1):11-26.
Ross, Michael L.2008. On a Darkling Planet: Ian McEwan’sSaturdayand the Condition of England [J].Twentieth-CenturyLiterature54(1):75-96.
Ryan, Kiernan.1994.IanMcEwan.WritersandtheirWork[M].Plymouth: Northcote House.
Shah OP,Bruno M. 2008. The Sin of Ian McEwan’s Fictive Atonement: Reading his Later Novels [J].TheAuthor(2):38-49.
Slay, Jack. 1996.IanMcEwan.Twayner’sEnglishAuthorsSeries[M]. Boston. MA: Twayne.
Thrailkill, FJane.2011. Ian McEwan’s Neurological Novel [J].PoeticsToday32(1): 171-201.
Wells, Lynn.2010.IanMcEwam[M].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责任编校:冯革
Foreign Research on Ian McEwan’s Novels
GUOXianjin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Ian McEwan’s novels have attracted great interest of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become research focus. On one hand, some scholars have probed key themes, such as adolescent growth, love, ethical problems, eco-environment, and trauma in his novel. On the other, others have discussed his novels from formal features: character images, plots, scenes, narrative strategies, and language features. In addition, some researchers have also begun to study his novels in an interdisciplinary way, especially combining the perspective of narratology with that of psychology, neurology, and historicism. However, some deficiencies still exist in the foreign research.
Key words:Ian McEwan; Ian McEwan’s novels; foreign study
作者简介:郭先进,男,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贵州凯里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于英国当代小说研究。
基金项目:2015年贵州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创伤理论视域下的伊恩·麦克尤恩长篇小说研究”(15GZYB34)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5-12-12
中图分类号:I561.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414(2016)01-01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