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移植人》中印裔飞地小印度的多重空间内涵

2016-03-16赵莉华

外国语文 2016年1期
关键词:第三空间空间

赵莉华

(西华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论《移植人》中印裔飞地小印度的多重空间内涵

赵莉华

(西华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南充637009)

摘要:美国印裔作家桑杰·尼冈的第二部小说《移植人》中的空间符号和空间关系通过印裔飞地小印度呈现出多重空间内涵:一方面,主流社会在种族及阶级概念、白人至上、精英文化等种族主义和阶级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下,排斥小印度,把小印度构建成政治意义上的“他者”空间;另一方面,小印度居民也努力排斥主流文化,把小印度建构成文化意义上的家园空间,以延续和保证其印裔文化身份,双向排斥合力形成族裔飞地;此外,经济因素和印裔对种族歧视的规避也对小印度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无论小印度及其居民们多么努力捍卫其印度性,他们都不可避免受到美国主流文化的影响而体现流动、模糊和杂糅等第三空间特性,暗合“离散”族群与祖国地理意义上的疏离和心理意义的牵挂所构成的矛盾和冲突。

关键词:空间;份;第三空间 《移植人》

0引言

美国印裔作家桑杰·尼冈(Sanjay Nigam)被《尤特尼读者》(UtneReader)评选为代表美国小说新貌十大作家之一,他于2002年发表的第二部小说《移植人》(TransplantedMan)获得普遍好评,《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Post)在一整页的书评中称其为“一部具有很高智慧和想象力能量的力作”。《亚洲人周刊》(AsianWeek)认为此书将东南亚文学推进到21世纪。虽然书评不错,但评论界重视还远远不够,目前还少有英文评论,英文学术期刊数据库Jstor里面除了桑杰·尼冈的几篇短篇小说,只有笔者一篇讨论其文化认同的小文。中文方面,台湾已有他第一部小说《舞蛇者之歌》(SnakeCharmer)中译本,但大陆读者对这一文学新秀及其作品还很陌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关译介和评论,希望本文能抛砖引玉,将桑杰·尼冈及其作品引入国人视野,促进国内当代外国文学研究的发展,同时促进离散族群、民族飞地等相关问题探讨。

《移植人》刻画了一群在纽约印裔聚居区小印度(Little India)生活、工作的印裔美国人,他们都饱受挣扎之苦。移植人(The Transplanted Man)借助移植的心脏、肝、肾等内脏器官与死神顽强抗争;行动障碍患者(The Hypokinetic Man)几小时也难移动一步;梦游症患者桑尼(Sonny)医术高明但内心孤独彷徨;索娜俪(Sonali)夫妇饱受东西方文化夹击,夫妻关系濒临崩溃;食店老板泰格(Tiger)徘徊于印度餐和西化印度餐之间;心理学博士吉里(Giri)希望以正规心理咨询谋生,而他的同胞却只需要印度灵性大师指点迷津。某种程度上,所有人都像移植人一样杂糅了各种身份元素,像行动障碍患者一样无法动弹,像梦游者桑尼一样迷失。虽然他们的问题有的根源于童年的阴影,有的与生理因素有关,有的与职业事业相关,但几乎所有人的问题都还有一个共同源头,那就是他们介于印度文化和美国文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夹缝生存状态。这群杂糅了东西文化的梦游者在夹缝中不断挣扎,找寻自己的方向,故事结束时他们的挣扎终于有了结果:移植人向死神妥协,行动障碍患者终于迈开大步,桑尼准备去理想之地特立尼达岛,泰格坚定自己食店的印度风味,索娜俪夫妇走出飞地,去了美国西部,吉里终于接受自己作为印度大师和美国心理咨询师双重身份。

本叙事所产生虚拟世界的故事空间主要集中于小印度,小印度这一独特民族飞地与其所处的纽约有着怎样的空间关系?体现怎样的社会现实?反映哪些空间结构力量交互作用?暗含怎样的空间构建密码?又体现居住其间的印裔离散族群怎样的身份诉求?其身份又具有怎样的特征?在列斐伏尔(Lefebvre)看来,空间暗含一种意义过程,“已经生产出来的空间可以被解码、解读”(Lefebvre, 1991:17)。本文即拟立足空间政治,解码小印度空间语言,分析小印度的多重空间内涵。

1小印度:美国主流视角下的他者空间

小印度的特征和所处位置折射出美国社会空间的结构力量和美国社会空间秩序。小说提道:小印度与小韩国、小越南等其他亚裔民族飞地组成小亚洲,毗邻白人工人阶级社区。小亚洲和白人工人社区整体形成贫民区,与美丽绚烂的富人区曼哈顿对应,形成二元对立种族/阶级空间秩序,反向投射出社会空间秩序的结构主体:白人和资产阶级。列斐伏尔认为:“社会空间由社会生产”( Lefebvre, 1991:30),每一社会也即“每一生产方式或其变体都生产自己的社会空间。”( Lefebvre, 1991:31)而社会中强势集团掌握该社会的生产方式,因此成为构建该社会空间的决定性力量,强势集团往往通过意识形态构建空间秩序和空间结构。小说没有点名具体故事时间,但从“计算机时代”、“网络” 以及电影《复仇的火焰》等信息可以推断故事时间是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美国这个时期经济意义上的强势集团是资产阶级,种族意义上的强势集团是白人,这两大特权集团掌握话语权,将种族及阶级概念、白人至上、精英文化等种族主义和阶级主义意识形态客观化为知识、科学和真理予以普及,完成对整个社会包括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整体洗脑,以便在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两个层面分隔种族和阶级,构建特权集团和特权空间,以维护特权,保障生产方式的延续。埃里克·方(Eric Fong)这样讨论美国当代种族空间隔离,“住宅隔离是社会学领域一大主要关注点,很多研究表明美国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种族住宅隔离程度相当高,随着过去几十年亚裔移民的逐步增长,研究者也发现无论是美国出生的亚裔还是新近移民的亚裔,同样体验这种住宅隔离” (Fong, 1996:199)。《移植人》中的小印度正是这种种族住宅隔离的典型例子。

需要注意的是,隔离不仅意味着分隔,还暗藏着等级秩序,印裔和白人工人阶级一样,处于社会空间下层,他们生活的物理空间也被打上下层烙印。移植人从医院窗户向下看到的小印度与其所在的纽约仿佛两个世界:“他曾几次从飞机上俯瞰纽约市,晴朗的夜晚飞行员直接飞过曼哈顿,那一条条灯光闪烁的直线美得让他赞叹不已,但今晚从小印度医院不太高的高度望向窗外,一点也看不到那些摩天大厦参差不齐的剪影,这是美国吗?”(Nigam, 2004:125)摩天大厦林立的美丽曼哈顿与小印度、小亚洲及其毗邻白人工人阶级聚居区形成空间意义上的二元对立,对应白人与有色人种以及富人与穷人二元对立,美丽对应富有,平凡对应贫穷,两两形成对照,物理空间与社会结构结合,构成二元对立社会空间秩序。这一现象正好符合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以他们提出的人类生态模式为工具对美国种族隔离的分析,他们认为:美国种族隔离“体现了以种族为基线的社会经济差异”,该模式进一步预测:“当种族群体拥有相似社会经济资源并且社会地位能移动时,种族隔离程度会降低。” (Fong, 1996:200)也就是说,经济和种族携手,共同成为结构美国社会空间的主要力量,创造种族和经济意义上的“他者”以及他们所对应的“他者”空间——小印度、小亚洲以及白人贫民聚居区等。从社会学意义上讲,经济地位和种族背景是美国空间分隔的主要标尺,种族隔离表现为以种族为界限的社会经济差异。小说寥寥数笔,就准确勾画出现实社会中纽约的社会空间结构并暗示其结构力量。

2小印度: 美国印裔视角里的家园空间

小印度这一社会产品不仅体现美国强势群体构建的主导空间结构原则,同时,也体现印裔离散群体这一小社会构建印裔文化身份、躲避种族二元对立的愿望。小印度是印裔在美国主导空间结构原则的规训下,从文化和符号意义上改造小印度,构建体现印裔离散群体身份的印裔文化空间之有效实践。

小印度与主流社会的隔离一方面显示主流社会对印裔的排斥,同时也体现印裔本身对印裔文化的保留和对主流文化的拒绝。双向拒斥合力形成族裔飞地。主流社会拒绝在空间、经济、文化等层面接纳印裔,而印裔们则拒绝文化同化,以空间疏离确保文化独立,保证印度文化身份的延续。如果说,主流的拒斥以源自种族主义和阶级主义等意识形态的二元对立空间秩序来体现,通过构建等级空间秩序得以实现,那么印裔的同化拒斥则源自民族主义以及对根的眷恋,通过构建文化意义上的“家园”达到某种程度的民族自我实现。因此,对于主流社会来说,小印度是空间意义上的“他者”, 被构建成政治符号,体现其政治意义。而对于居住其中的印裔来说,小印度则是祖国的延伸,是文化意义上的家园,主要在于其文化符号价值。小印度万人空巷,去观看来自祖国的偶像明星罗尼·尚切尔(Ronny Chanchal)的表演,即便他的演出生硬且没有合上音乐,人们依然疯狂,对于小印度居民来说,罗尼的表演不在于其艺术性有多高,而在于他是祖国及其文化的代表,根的代表,他所带来的熟悉文化气息让小印度居民们暂时体验和享受归属感;泰格一度为了利益而迎合主流口味,撤掉印度餐中辣椒等印度元素,最终却因噩梦不断而回归超级特辣的正宗印度餐,坚守印度文化,也迎回因美国化的印度餐而离去的印裔食客;印裔食客们则在泰格食店超级特辣的正宗印度餐中咀嚼家乡的味道;金禧电影院(Golden Jubilee Cinema)一遍一遍重复放映印度电影《复仇的火焰》,而小印度居民们则密切配合,反复观看,甚至宣称:“如果没看七次《复仇的火焰》,你就不是真正的印度人。”(Nigam, 2004:160)印度传统舞蹈学校将传统舞蹈与文化身份关联,以“培养下一代的印度身份认同”( Nigam, 2004:104)为使命。印度音乐、食物、舞蹈等将小印度隔离出纽约,也隔离出美国主流文化,给印裔们构建一个家园,赋予他们强烈的归属感。

巴巴(Homi Bhabha)认为:“文化符号和标志具有同质化作用。” (Bhabha, 1994:52)印度音乐、印度明星、印度辛辣口味以及电影和舞蹈中的印度元素等将印裔们凝聚成一个整体,分享价值、身份和文化,也吸引他们聚居在小印度,将纽约几条街区转化为印度文化空间,在国际都市中构建民族飞地小印度,让其居民沐浴在印度文化气息之中,强化其印度文化认同。主流文化否定的舞蹈、食物、音乐、服饰等等,在小印度被肯定,这些外在文化的肯定,反过来肯定了印裔们被主流社会否定的印裔文化身份。

小印度同时也代表一种信念,一种相信同一身份存在的信念,一种相信同质性文化和价值存在的信念,但实际上,这种同一性只是一种理想,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其社会效果。小印度本身不具备多少族裔文化特性,是人的活动赋予其族裔文化特征。每当夜深人静时,小印度便褪去印度色彩:“没有人来人往、人声鼎沸,没有每隔一个商店就传出的震耳欲聋的电影音乐……小印度的本质特征重新显现出来。”(Nigam, 2004:135)“没有那些浓烈的味道,没有店里传出震耳的印度电影音乐,没有商店老板们刚刚抵达美国的妻舅们‘甩卖’、‘甩卖’的吆喝声,没有外地人从一个商店冲向另一个商店,这个社区显得神秘而又安静,既不像美国,也不像印度,就好象一块刚刚开发的处女地,为一个具体目标在纽约设立的前哨,即便居于其上的居民还不清楚那目的到底是什么。” (Nigam, 2004:27)而印度风味商店、服饰和饭店等让小印度名副其实,“这是美国吗?你很容易就被下面这些街道糊弄,街道两旁满是印度杂货店、纱丽、影像店、顺势疗法药店、只有一间屋的‘计算机大学’、文身店、婚介所以及食店等等。”(Nigam, 2004:125)这些实实在在的印度元素告诉我们:印裔身份和同一文化概念不仅仅是意识形态和话语问题,而是扎根于物质现实和生活实践之中。小印度营造印度文化氛围,给异域的印裔一种归宿感,让他们在印度风味的食品、服饰和印度音乐和电影等所构建的印度文化中建构或者延续印度文化身份,在想象中延续了印度,延续了家园,也延续了印度文化身份。

小印度的产生也源自其居民躲避种族歧视和二元对立的愿望,是印裔们在主流强势话语面前尽力保卫被压制的自我和被否定主体的堡垒。小印度就如同一个庇护所,保护其居民免受或者少受白种—盎格鲁撒克逊——新教(WASP)文化的审视及判断目光。生活在属于自己的文化氛围和同胞圈内,小印度居民日常生活工作中少有肤色对比、文化差异以及白人异样的眼光,因此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各种形式的种族歧视和种族暴力。小说几乎没有刻画印裔与白人的日常冲突,小说人物甚至很少表现杜波依斯所称的“双重意识”(double consciousness)。与非裔美国人不同,小印度的印裔们生活在熟悉的文化氛围和同胞群体中,也就少有从白人的视角审视、观察和判断自我和自己的文化。在同胞圈内,他们只需要做他们自己就行。“吉里博士惊奇地发现,这里很多人都如履薄冰,但几乎没人摔倒,是因为这个地方本身吗?纽约市这几个街区?或许是社区弥补了其居民的神经衰弱问题。”(Nigam, 2004:43)某种意义上,民族飞地作为代理家园对印裔的心理慰藉和保护作用不容小觑。

此外,经济因素也是小印度产生的另一重要原因。根据埃里克·方对族裔飞地的研究,族裔经济有助于推动族裔成员的经济成就,族裔商业帮助族裔成员战胜激烈竞争,实现社会经济成功。(Fong,1996:202)在小说中,泰格食店一向依靠印度同胞的光顾和支持,即便遭受关门整顿的巨大打击也能重整旗鼓;社区最大的医院从医护到病人基本上都是印裔或者与印度有着某种难以割舍联系的人;吉里的心理诊所也只能依靠印度同胞光顾,电影院、舞蹈学校、印度服饰店等等都依赖同胞的腰包。同时,族裔商业也能为族裔成员提供工作机会,确保他们即便没有英语能力,也能在同胞经营的事业中找到一席位置,以便养家糊口。居民们经济上的互相依赖和扶持是小印度存在的重要条件。

通过族裔文化的分享和传承以及经济层面的相互支持,印裔们成功构建了小印度,构建了家园空间。

3小印度:读者视角里的第三空间

我们认为,小印度因其文化的流动、模糊和混杂特征而带有巴巴所谓的第三空间特性。巴巴的第三空间“是一个模糊空间,在那里文化意义和表征没有其原初的统一性和固定性”(Bhabha, 1994:152)。他认为社会交锋会导致矛盾而模糊的空间,在这一空间中身份和意识形态受到质疑。(Bhabha, 1994:54)因此,第三空间“是一个确保意义和文化符号都没有原初统一和固定的场所或环境”(Bhabha, 1994:37)。巴巴没有明确其第三空间概念到底是一个实体概念还是一个抽象概念,多数时候将其作为抽象概念使用,意指非此非彼的一种流动身份状态,空间一词是比喻含义,但作为一个理解文化碰撞中所产生的中间状态的概念,第三空间具有很强的认识论意义,可以恰如其分地阐释小印度这种处于两种文化之间的族裔飞地。

在小印度,主流文化统治被打破,二元对立被颠覆,印裔们可以保有自己的文化,建构自己的家园。然而,印裔居民的家园建构也只能停留在文化层次,无法落实到物理现实和政治现实。正如第一节所论,小印度的物理空间特点、结构及其对应的权力结构都由主流社会决定,跟印裔和印裔文化没有多大关联,它充其量只是纽约几个街区,无论其印度音乐多么震耳欲聋、印度食物多么辛辣扑鼻、印度服饰多么异域风情,都无法从本质上改变这一事实。同时,小印度的印度特色流动而模糊。夜晚的小印度没有了印度音乐、印餐风味、印语吆喝声等印度元素,变得既不是印度,也不是美国。其身份变得模糊。而白天,有了诸多印度元素,小印度又恍如印度。白天黑夜交替,印度与非印度的流动,构建了模糊流动的第三空间。

小印度也因其混杂文化而体现第三空间特点。处于异质文化的包围中,小印度不可避免受到主流文化的冲击。驻扎在泰格食店外的行动障碍患者及其带来的主流民众和媒体象征以消费主义为核心的美国文化对小印度及其文化的冲击,泰格迎合主流口味,撤掉印餐中的辣椒等印度元素,同时一改印餐大杂烩混装风格,分盘上菜,把印度特辣餐改成美式印度餐。美式印度餐是一种非此非彼的混杂,一种阈限空间,一种第三空间。在印度文化与美国主流文化的交锋中,主流文化之强劲势头迫使泰格质疑原有的价值体系和意义结构,蜂拥而来的主流食客和媒体以其强大的经济利益和声名效益冲击泰格的传统防线,诱使他接受主流价值体系,美式印度餐则以物化形式体现他此刻的印度-美国杂糅身份,是他内在价值变化的外在投射。

此外,格里不得不在美式心理咨询中扮演印度灵性大师角色,正如其门上标识牌“格里博士(大师)”所显示,他的诊所是东西文化交织混杂的地方。印裔小姑娘们的印度舞表演时而出现美国舞步,印度舞也掺杂了西方元素。小印度最大的医院中,医护和病人要么是印裔,要么印度人,至少都是印度文化爱好者,但是人员的印度同质性并不能保证其信仰的印度性,其“信仰部”分设四个宗教的四个办公室,小印度在宗教方面也是东西杂糅。

从印裔视角来看,小印度是一种对印度性的坚持,对美国性的排斥。同时,“离散”(diaspora)指向定居,而不是“难民”一词所暗示的非定居,小印度因此也是印裔对印度这一地理的排斥。地理意义的排斥与心理意义的怀旧构成不可调和的矛盾,投射出小印度这种矛盾的飞地居住模式,也投射出印裔的第三空间身份认同。泰格最后坚守印度餐,却提出此前一直拒绝的绿卡申请。桑尼住在小印度外,却每天回到小印度上班,小印度内外穿梭象征桑尼在美、印文化空间往返穿梭,显示桑尼非此非彼的第三空间身份。索娜俪夫妇回归印度后又返回,最终离开小印度走向西部等等系列空间活动,显示他们杂糅的第三空间身份。夫妻两人的核心关系交织着东西文化的杂糅:丈夫对妻子丰满身体的嫌弃表明他对美国女性纤细身体审美价值的接受,而妻子丰满身体使他产生的强烈本能欲望又源自他对卡久拉霍(Khajuraho) 那些性爱雕塑的联想,作为印度性观念的典型表现,这些雕塑显示印度性(Indianness)深深植根于丈夫的性本能。妻子丰腴的屁股既让他嫌弃,同时又勾起他无法抑制的欲望,嫌弃和欲望的冲突实则代表他内心美国文化认同与印度文化认同的混杂;而妻子在对印度文化的捍卫中却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忍受印度及印度文化中的男权思想,她的性别角色已经从传统印度妇女转换成独立自强的美国妇女。小印度这种文化家园对夫妇俩而言已经不再必要了。

4结语

从主流社会的视角来看,小印度是被摒弃的他者空间,是经济和种族意义上的下层空间;而在印裔眼中,小印度则是其家园的延伸,是保证其印度文化身份的空间支持。然而,无论小印度及其居民们多么努力捍卫其印度性,他们都不可避免受到美国主流文化的影响而在身份认同方面体现出流动、模糊和杂糅等第三空间特性。《移植人》的小印度刻画为我们深刻而真实地展现了印裔民族飞地的社会生产、印裔的身份诉求和生存困境等问题。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探索族裔问题提供了宝贵素材。

参考文献:

Anon. 2014.Reviews ofTransplantedMan. http:∥www.powells.com/biblio/9780688168193[EB/OL].[ 2014-03-06.].

Bhabha, Homi.1994.TheLocationofCulture[M]. London: Routledge.

Fisher, Maxine P. 1978. Creating Ethnic Identity: Asian Indians in the New York City Area [J].UrbanAnthropology7(3):271-285.

Fong, Eric. 1996.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Racial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American and Canadian Experiences [J].TheSociologicalQuarterly37(2): 199-226.

Gonzales Jr. & L. 1986. Juan Asian Indian Immigration Patterns: The Origins of the Sikh Community in California [J].InternationalMigrationReview20 (1): 40-54.

Kim, Claire Jean & Taeku Lee.2001. Interracial Politics: Asian Americans and Other Communities of Color [J].PoliticalScienceandPolitics34(3): 631-637.

Lefebvre, Henri. 1991.TheProductionofSpace[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Basil Blackwell.

Nigam, Sanjay. 2002.TransplantedMan[M].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Ono, Kent A. 2004.ACompaniontoAsianAmericanStudies[M]. Malden, USA: Wiley-Blackwell.

Zhao, Lihua. 2014. Beyond Cultural Identity: A Reading of Sanjay Nigam’sTransplantedMan[J].TheoryandPracticeinLanguageStudies4(8):1616-1619.

责任编校:路小明

Multiple Spatial Connotations of The New York’s Indian Enclave Little India inTransplantedMan

ZHAOLihua

Abstract:By decoding the spatial signs and spatial relations in Indian American writer Sanjay Nigam’s Transplanted Ma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ultiple spatial connotations of Little India—the Indian ethnic enclave in New York. On the one hand, the main stream, guided by racial and class ideologies like race, class, white supremacy and elitism etc., rejects Little India and establishes it as an “other” space in the political sense. On the other hand, for the purpose of extending and guaranteeing their Indian cultural identity, the Indians in Little India reject the main stream culture and establish it as a “home” in the cultural sense. Besides, economic factor and the Indians’ effort of avoiding racial discrimination also play their roles as well. However, no matter how hard the Indians in Little India try to safeguard their Indianness, it is inevitable for them to be influenced by the main stream culture and hence their cultural identities present the third space characteristics: fluidity, ambiguity and hybridity, which in turn match the diaspora’s conflict between their geographical alienation and psychological clinging to their motherland.

Key words:space;identity;Third Space;Transplanted Man

作者简介:赵莉华,女,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美国族裔文学与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世纪美国少数族裔小说的空间历史记忆与重构研究”(11CWW022)的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5-11-20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414(2016)01-0008-05

猜你喜欢

第三空间空间
创享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创享空间
探究第三空间视域下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英语水平的关系
基于第三空间理论的档案馆空间认知研究
在文化改写中建构第三空间
从空间批评的角度看《偶遇者》的文化意义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