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系军阀统治时期东北地区社会教育发展述略
2016-03-16王乃玉
王乃玉
(辽宁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81)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东北地区社会教育发展述略
王乃玉
(辽宁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辽宁大连116081)
社会教育是民族兴旺、国家发展的基石,为正式教育奠定发展基础,也是正规教育实行的先决条件。要想提高国民素质,必须依赖于教育,因此教育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国家的文明发展程度。奉系军阀统治东北时期,是近代东北地区发展尤为关键之期,这一时期整个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军事都有大发展,教育上亦有所突破。社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外的教育形式对于整个东北地区的教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奉系军阀; 东北地区; 社会教育
奉系军阀统治东北时期即1916年至“九一八”事变这一时期。张作霖,原是绿林草莽出身,对东北地区长期采取简单粗暴的统治方式。在1916年担任奉天督军后,逐渐意识到想要治理东北,必须要借助优秀人才的帮助,“于是,他重用文人王永江、杨宇霆、袁金铠等,注重文治;采纳谢荫昌、王永江等人的意见,大力办学,为自己培养人才。”[1]同时张作霖对整个东北的教育体系不断进行改革,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要求每个县每年的教育经费务必占到全县年度总经费的40%,哪个县达不到这个标准,把县长开除公职。他规定的这个教育经费比例,比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都要高。”[2]故在这一时期,东三省的教育事业有了新的进展,社会教育也出现繁荣景象。
关于东三省的教育史研究在史学界已经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其著作论文也有不少,但主要集中于东三省整体的教育介绍,以及对张学良统治东北时期的教育思想论述等,主要的著作有:李喜平的《辽宁教育史》,王鸿宾、向南、孙孝恩主编的《东北教育通史》、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等,这些作品主要从宏观角度来介绍东北教育情况。有关社会教育的代表性著作有:王雷教授的《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史》、马宗荣著的《现代社会教育泛论》。有关清末民初和民国时期的社会教育的论文较多,而且论证的角度、方法都有不同。然而对于这一时期的东北地区社会教育方面研究却比较匮乏,主要是由于社会教育不是主流的教育方式,不受研究者的重视;同时也鲜有人能看到社会教育所能散发的巨大价值;加之社会教育本身发展速度缓慢,所能产生的价值不好把握。因此研究着墨寥寥,本文拟将对此问题进行简单梳理介绍,并试图找到东北地区社会教育出现的新特点。
1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教育概况
1.1社会教育概念
对于民初的社会教育概念,一直以来颇有争议,有人认为社会教育活动兴起于1912年蔡元培的社会教育思想,也有人认为其起源于日本的社会教育思潮。近来有关社会教育的问题已基本达成共识,对其概念的界定也基本统一。即“学制系统以外、以政府推动为主导、私人和民间团体推动为辅助,为了提高失学民众以及全体国民的素质,利用和设置各种文化教育机构与设施,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3]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社会教育的范围很广泛,旨在通过培养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教育活动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采取的方式、方法灵活多样。
根据《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第四条之规定:“社会教育必须使人民具备近代都市及农村生活之常识,家庭经济改善之技能,公民自治必备之资格,保护公共事业及森林园地之习惯,养志恤贫防灾互助之美德。”[4]奉系军阀统治时期东北地区的社会教育活动也在教育部的安排下顺利展开。在统一东三省的过程中,各类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促使张作霖愈发重视人才,关注教育。其所倚赖的一些教育家通过考察与实践逐渐认识到社会教育的重要性,也开始坚持发展社会教育。如谢荫昌曾在1922年依照教育部改革学制的命令,对东北地区的教育进行大改革,努力提高社会教育的地位,“鉴于全省社会教育落后,文盲充斥,省县重新兴办通俗讲演所、通俗图书馆、平民识字学校、成人补习学校。”[5]因此在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社会教育有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
1.2社会教育机构形式
教育机构是衡量一个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社会教育机构的繁荣也客观上反映了这一地区的社会教育发展水平。东北地区的社会教育相比关内其他地区有细微差别,即出现了帝国主义的社会教育机构。这时期东北地区的社会教育机构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社会教育机构,二是外国人在东北地区开办的教育机构,以日本和俄国为主。中外教育机构的交融促成了东北地区社会教育机构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一时期的社会教育机构形式主要有:图书馆、通俗教育馆、阅报所等,其目的主要是扫盲识字,一些通俗教育馆也称为民众学校,目的便是“对失学青年或成人进行教育,教学内容大体是‘授以识字、常识、珠算或笔算兼授历史、地理浅近读物’,并酌量地方情形,设关于农、工、商业等科目,授以简易知识技能,仰得维持生活”[6]。通俗教育馆下设讲演部、书报部、体育部和戏曲部,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普及教育工作。同时囿于东三省独特的地理环境,一些少数民族的社会教育也得以较快发展,以边远边疆地区为主。
外国的社会教育形式主要是对图书馆和一些残疾聋哑学校的修建,一方面为更好收集东北地区的资源资料做掩护,另一方面则通过兴办教育来宣传自己的思想,为以后侵略做准备。虽然这些特殊教育机构动机不纯,想通过文化渗透达到文化侵略的目的,但也在客观上弥补了东北地区一些社会教育机构的不足。
东北地区的报纸业也在这一时期兴起,进一步拓展了民众视野。中国人自己办的影响力较大的报纸:辽宁省的《东三省民报》《东三省公报》《新民晚报》,吉林省有《大东日报》《吉长日报》,黑龙江省有《国际协报》《哈尔滨晨光报》《东北早报》。外国人开办的报纸以日本的《盛京时报》最为出名,也有英国人办的《哈尔滨日报》《美国大光明报》,美国和俄国人也曾办有报纸。东北地区报纸业的兴盛主要出现在五四时期以后,为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途径。
1.3社会教育的重要人物
东北社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些教育家和教育救国者的支持,如谢荫昌、阎宝航、车向忱等,他们都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大力提倡社会教育。阎宝航曾创办奉天贫儿学校,车向忱兴建过平民夜校,“不仅为东北地区普及民众教育,开风气之先,而且为此项事业做出重大贡献”。[7]贫儿学校和各种夜校的兴起也是这些教育家努力的结果,这些夜校主要办在中小学内,中小学老师义务担当教员,免费发放课本,每天夜里学习两个小时,为贫困失学者提供免费学习机会,也促使了社会教育和普通教育初步结合。
2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社会教育的特点
社会教育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应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奉系军阀时期,社会教育作为新式教育形式在东北地区的实践,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2.1社会教育机构数量少,发展速度慢
民初,社会教育思想刚刚传入中国,不是主流的教育实践方式,普通大众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与方便,自然也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在东北地区,境况亦同。笔者根据教育部公布一九一六年至一九一八年全国通俗教育各项学校的概况统计,在张氏父子统治东北时期,东北地区的“公众补习学校:奉天仅1处,每校2班,每班平均人数30人;黑龙江1处,每校1班,每班平均人数20人。半日学校:奉天1处,每校3班,每班平均人数30人;吉林13处,每校2班,每班平均人数30人。简日识字学校:奉天257处,每校3班,每班30人;吉林86处,每校2班,每班30人;黑龙江4处,每校1班,每班20人”。[8]这些统计数量低于其他省份。随着后来社会教育的发展,虽然在形式上有所扩大,数量也有所增加,但是相对于关外其他地区发展速度依旧很缓慢。相对内地其他地区的报纸业、阅报所而言,数量依旧不是很大,主要也就是中外那些有名的报纸。阅报所和图书馆的发展情况也是如此。
社会教育来源于国外,与中国的传统教化方法有所不同,在推行方式和措施上也有差别,加之国情不同,因此在推广过程和结果上总是千差万别。东北地区地缘独特,势力混杂,在社会教育上仍属于摸着石头过河,无经验可循,政府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也难免出现疏漏。而且一些下层民众不能认识到这些教育机构的积极作用,如去图书馆、阅报所等机构看书的人很少,形同虚设,社会教育起不到真正作用,久而久之,统治者就会裁撤这些花费甚大的机构,故而从整个社会教育发展过程来看,东三省的社会教育发展速度还是比较缓慢的。
2.2教育对象范围广,扩展面积大
社会教育是为了完善整个教育体系的,因此教育对象的范围也广于其他教育方式。过去,普通大众受传统教育理念的桎梏,囿于等级、门第、身份的限制,被排除在外,无法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然而社会教育出现以后,教育对象的范围开始发生变化,影响到大众之间,其主要受益群众在于失学者。1911年8月,学部规定:“应自本年下学期始,凡简易识字学塾招收学生专以失学者为限”[9]。这是近代中国官方颁布的针对学制系统以外的“年长失学者”使其接受教育的最早规定。东北地区也不例外,积极响应学部号召,积极开展社会教育,建立一些补习学校、简易识字班等,主要是服务于大众失学者,进行识字普及教育等,成效很大。教育对象范围的扩大,使得东北地区民众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影响较大。
东三省的社会教育不仅仅针对失学者,一些通俗教育机构也开始关注妇女读书问题,不仅仅针对教育教学,国民体育也在被提倡之列。戏曲、电影、小说等多种教育形式的使用也给社会教育提供了便利,对教育思想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2.3以奉天地区发展最好,其他地区次之
纵观整个东北地区的社会教育发展状况,可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即东三省的社会教育发展存在地域性差异。奉系军阀统治时期奉天地区发展迅速,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发展较为缓慢,当时“辽宁省有图书馆36个、通俗教育馆35个、阅报所49个、讲习所110个。吉林省有图书馆2个、通俗教育馆3个、阅报所21个、讲习所39个。黑龙江省有图书馆3个、通俗教育馆3个、阅报所6个、讲习所13个。”[10]183而且各地的社会教育机构出现时间也有不同,以通俗教育馆为例,“辽宁省城和大城市的通俗教育馆产生于清末教育改革时期。吉林省城通俗教育馆创于1922年,开展讲演、体育,设书报社供民众阅览等活动。黑龙江省城图书社于1913年改称通俗教育社,1931年改名民众教育馆。”[6]268这些都与当时的各省主官活动有关。在社会教育内容上,各省也有不同,侧重不一。“辽宁省偏重于民众普及教育,因此兴办简易学校为其重点。黑龙江省侧重于少数民族教育,对于本省鄂伦春族、蒙族、朝鲜族、回族、达斡尔族的教育,都予以关切。吉林省对于少数民族教育和民众普及教育,十分重视。”[10]185
奉天地区社会教育发展较好的原因在于,奉天是整个东三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外国侵略者对于辽宁地区的文化侵略也是早于吉林和黑龙江两省。
2.4外来教育机构的客观促进
前文已提及,因为东三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导致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教育易受到外国人的影响。在这一时期,东三省大部分还归奉系军阀统治,所以外国侵略者也不能随便建立学校,教授课程。但社会教育的灵活多变给他们提供了机会,于是他们纷纷建立一些社会教育机构,如“日本人办有关东厅图书馆、满铁图书馆、博物馆。其中满铁图书馆影响较大,藏书35万册。俄国人在中东路设立图书馆二十多处,其中哈埠图书馆最大,藏书10万册。”[5]444他们的出发点当然不是为了丰富中国的教育,而是为其统治政策服务,即同化东北教育。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在某些时期这些外国人的社会教育机构极大丰富了东北社会教育,客观上弥补了教育资源匮乏的现象。特别是日本人和俄国人开办的一些特殊学校,如聋哑学校等,满足了一些特殊人群的教育。这些与中国人自办的机构相互刺激,相互竞争,极大地促进东北地区的教育进步。但在奉系军阀统治者逐渐认识到外国人兴办教育的侵略目的之后,决定收回教育权,大力开办自己的教育,来抵制外国人的奴化侵略教育思想,从而挽留了一批人才。
2.5指导思想以封建思想为主,反对民主思潮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整个东北地区已沦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面对东北地区民众愚昧无知,教育落后,文明不开化情况,张氏父子开始重视教育问题,社会教育就是在这一前提下得以顺利发展壮大。但其教育指导思想仍以封建思想道德为基础,反对民主思潮,主要原因在于封建思想能够愚昧民众,利于统治。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主思潮的传播,奉系军阀不能再固守过去的愚昧思想,于是引进一些西方先进思想理念。在教育的实践上展现出一种“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形式。虽然奉系统治者表面上宣扬并允许民主进步思想的传播和发展,但其根本依然是以封建思想为主导,只是在简单的识字教育等方面进行小修小补。张学良主政时期,东北地区的教育体制曾进行大改革,提出过反对马列主义、严禁民主和进步思想传播。但进步的潮流势不可挡,特别是报纸业的兴盛为新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契机。1927年之后,国内形势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曾派人进入报馆工作,“以报纸作为舆论阵地开展工作,传播共产主义思想,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使报纸的面貌为之一新”上方因此东北地区的社会教育也在逐步走向民主化,教育内容也增添了许多民主进步思想。
3 结语
综上所述,奉系军阀统治时期,东北的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教育内容有所改善,东北民众的认知水平大幅度提升,文明开化发展程度令人震惊。这些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首先,封建王朝被推翻,整个中国已进入民国新时期,新的教育思潮教育理念传入中国,影响到整个社会。面对教育新理念的深刻影响,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必须得适应和利用。其次,民国教育部也开始实行新学制,大力推广新的教育方法,发展新式教育,社会教育也应运而生,同时民众民主意识的提升,亟须各种新思想,这就要求教育及文化传播的多样化。最后,奉系军阀的头面人物——张氏父子能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大力发展教育,兴办学校,提倡社会教育,扩大受教育范围,对东北民众进行启蒙开化。这些都有利于对东北地区的统治,同时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整个东北地区教育的进步。在社会教育内容上,辽宁奉天地区的民众普及教育影响深远,吉林和黑龙江的少数民族教育也成为一大特色。虽然这一时期奉系军阀的社会教育思想仍以封建思想为主,拒绝民主思想的传播,但在文明开化、识字教育方面依旧影响很大,弥补了普通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时合理利用外国人的社会教育成果来推动整个东北地区的教育发展,促成了这一时期东北教育的大活跃。
[1]沈阳市大东区文史资料委员会.大东文史资料:7辑[C].1993:87.
[2]梁力.羊城沧桑:2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2:162.
[3]吕达.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
[4]蒋致远. 中华民国教育年鉴(第四次)[M].台北:索青图书公司,1957(7):810.
[5]王鸿宾,向南,孙孝恩.东北教育通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375.
[6]宋恩荣,余子侠.日本侵华教育全史:东北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68.
[7]佟冬,刘信君,霍燎原.中国东北史:6卷[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8:298;301.
[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569-572.
[9]马泽民,陈淑娟.清末教育普及述论[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53-56.
[10]李喜平.辽宁教育史[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183.
责任编辑陈桂梅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Northeast in the governance of Fengxi warlords
WANGNaiyu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urism,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116081, China)
Social education is the base of national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It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and offers the prerequisite for formal education. The level of the quality of the citizens depends on education. Therefore, the level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reflects largely the degree of a nation's civilization. Fengxi warlord period is a critical period of development for Northeast. Society, economy, and military experienced a great development and a breakthrough in education in this period. As an educational form, social education has a great effect on the whole northeast.
Fengxi warlord; Northeast; social education
2016-04-10
王乃玉(1991—),女,黑龙江丹江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6.04.022
G 527
A
1671-7880(2016)04-007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