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的实现途径
2016-03-16邢晓东
邢晓东
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
大学语文的实现途径
邢晓东
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
大学语文所承担的责任并不是单一学习理论知识,而是借助优美的语言环境,充足的思想感情将学生情感升华,进而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促使学生人文素质大幅提升,以此为社会培育全面性高素质人才。当前而言,人文素质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人文素养教育和其它教育不同,其重视对学生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并不是单一的培育学生职业能力。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目的在于,让大学生更加全面了解我国社会发展历史及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学生判别是非的能力。
大学语文;教学;实现途径
1.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1.1 缺乏人文教育
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内容较老,缺少必要的时代感和科学性,文章内容缺少内在关联,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部分高校把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身喜好进行选择,教师教学态度较为随意,对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素养培育发挥不了作用,造成学科地位较低,学生人文素养得不到提升的情况出现。
许多学生对于大学语文这门学科缺乏兴趣,仅仅是为了完成学时而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缺少起码的主动性,更没有学习的基本欲望。在对未来的人生规划,上大学目的更多的是拿下大学文凭,并没有最基本的信仰追求。对于这类大学生而言,在缺少目标的状态下,缺少对人生基本的信仰追求,同人文素养的培育相差甚远。
1.2 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目前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单一,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多数时候是在满堂灌。学生多为被动接受、被动学习。学生没有主动理解课文、赏析课文的机会,失去了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不利于他们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大学语文教学实现途径
2.1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1)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改变以往单纯的语文教育,取而代之是能力教育、人生教育。教材内容设计上,侧重文学美学启蒙及相应的五种语文表达能力的训练。在文学写作中存在五种表达方法,分别为抒情、描写、叙事、议论和说明,相对应的能力即表达感情、表达形象、表达事件、表达理论和表达知识的能力,相对应的人生教育就是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文学教育、哲学教育以及应用实践。在理论讲解上,通过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文学教育、哲学教育来思考人生与哲学,进行文学美学启蒙,从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在实践训练上,通过相应的抒情能力、状物能力、叙事能力、论理能力及说明能力的训练培养语文表达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实现正确和流畅的表达和沟通,在文学写作及应用写作上掌握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结构成篇的能力。在道与技、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实现知行合一,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爱情观的同时,训练大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依此思路,教材内容可分为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文学教育、哲学教育和应用写作实践五大部分,每部分体例,大体上,除导入与结语外,主体部分可分为理论导引和范文解读两部分,并辅以延伸阅读和写作实践。内容涉及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哲学、美学、文艺学。当然所有内容的讲解都建立在文学篇目讲解的基础上,不会脱离语文的范围,而混同于思想品德修养课或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以情感教育为例,理论讲解部分,需解决情为何物、情分几种和如何抒情几个理论问题,对第一个理论问题,“爱是什么”引发的课堂讨论,可以从金代诗人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中的千古之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讲解基础上阐发。不同于政治或哲学课,理论部分的讨论对每一个同学的回答都采取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原则,只作引导,不设定标准答案。
(2)变更大学语文材料及定位。目前,许多高校对大学语文课程重视程度不高,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一把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大学必修科目,其它学校语文课程仍在进行中。大学语文并非单纯对社会发展和历史经验进行归纳,同样包括其它更全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在现代教学中并没有得到重视[4]。因此,语文教师在编制环节要将历史文化背景作为铺垫,比较、审查传统的教学材料且探究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有关文章,根据现代教学需求对传统教材进行更改,持续在内容和编制形式上创新。同时,教师在教学环节,要在教材基础之上,对教材内容实施升华,努力发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促使学生对文化进行了解和思考,令学生全面掌握阅读、表达、鉴赏能力,以此提高学生整体的人文素质。
2.2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翻转课堂近些年来流行于欧美国家,后被引入到我国,媒体将翻转课堂称之为教育技术界的跨时代意义性的改革,同时互联网科学技术也给教学带来了另一种形式的改革,极大的影响着中国的教育。
翻转课堂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设置教学内容,同时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个容易达成的小目标,这就对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提出相关要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而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比如说可以通过构建资源共享平台来分享语文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内容的实施,进而促使大学语文课程能够顺利开展。同时教师也应当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通过理论知识培训,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提升语文教师的职业水平。
2.3 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本学科经典书目的清单,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结束语:
在功利至上的当今社会,大学语文可能还难以在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中争得应有的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已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已在着手推进它的改革,相信假以时日,大学语文的“大用”地位就会指日可待了。
[1]吴蕾.信息化视角下大学语文教学资源整合和对策[J].语文建设,2016,03:3-4.
[2]程平.微课与大学语文教学[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126-128.
[3]吴炳钊.“语文本位、大学特质”定位下的大学语文教学[J].教学研究,2016,02:60-64+102.
[4]金鑫,李广欣.大学语文教育应关注学生主体性[J].中国大学教学,2016,04:85-90.